•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減少職場媽寶 讓孩子學習吃苦和吃虧
閱讀更多

減少職場媽寶 讓孩子學習吃苦和吃虧

聽幾位不同公司的主管聊到進用新人的經驗,都不約而同的搖頭,覺得現在根本不敢奢望找到肯吃苦耐勞,主動積極的新人,只求找來的人能看清自己能耐,願意虛心學習就好,別稍微遇到挫折或不順心,就想打包走人!

他們最怕遇到的是那種還未熟悉工作流程,就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事情的重要性,等到狀況發生被主管責怪後,又只會找一堆理由來辯駁,或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遇到最誇張的是,還讓爸媽出馬來質疑主管管理方式,不免讓人感嘆,難怪其子女會有這樣表現。

會出現這種「職場媽寶」的現象其實也不令人意外,大概也是少子化的衝擊之一。看那些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最常見心態一是怕孩子「吃苦」,不忍心看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的無助,也不想看他們遇到失敗的傷心難過。總想幫他們安排比較容易走的路,先搬走可能會絆倒他們的石頭,結果可能讓孩子連抬腳跨過去的能力都學不會!

二是不想他們「吃虧」,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怕比別人少了機會,所以,想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為孩子爭取各種權益,總是在意表面的公平,忽略孩子可能有不同發展的需要。錙銖必較的結果,可能讓孩子失去欣賞別人優點,學習別人長處的能力,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難與人建立友善關係,更無法團隊合作。

父母教養態度,對孩子人格的型塑有極大的影響,而那些人格也會成為其人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其實適度的讓孩子習慣吃苦,學習吃虧,反而可以轉化為成長的養分,也有助於開拓孩子視野,穩定其心性!

(圖照: Fit Ztudio / shutterstock.com)

親子溝通 從問對問題開始
閱讀更多

親子溝通 從問對問題開始

一位在職場上與人互動總是無往不利的朋友,感嘆的說「溝通是一門學問,與孩子溝通更是一門大學問!」原來過去他一直苦惱著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每次想和孩子聊聊,卻總是話不投機三句多。直到最近看了一些親子溝通的文章,才意識到自己每次與孩子對話,一開始都問錯問題了!

由於工作繁忙,在家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他總想把握機會關心孩子的學業,最常問的就是「學校上課都聽得懂嗎?」「功課都應付得昂來嗎?」「什麼時候段考?準備的如何?」得到的回應卻多半是冷冷的一兩個字「懂」、「還好」,想多問幾句,孩子就明顯不耐煩,於是他也就難有好臉色,經常得壓抑心中的火氣,以免父子間的衝突爆發!

後來有個機會看到孩子在上網看偶像的表演,他試著問孩子在看什麼?並附和著說自己年輕時也有喜歡的藝人,也當過追星族,沒想到孩子給了訝異的表情,還主動搜尋了那些明星。儘管被孩子笑他的品味,但他心裡卻很開心,因為已經好久沒聽到孩子的笑聲了!

之前有一份親子關係的調查發現,父母想關心的與孩子想聊的事情有七成不一樣,父母經常採地雷問到孩子的「敏感問題」,例如爸媽最喜歡聊學業和交友,孩子卻想聊他的興趣和未來的夢想,導致雙方無話好談,關係越來越疏遠。此外,父母在對話中也容易站在長輩的立場,動不動就批評否定孩子的想法,結果對話成了訓話,孩子自然不想再聊。

相互理解是良好溝通的重要環節,而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父母需要多同理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興趣,才好找到適當的時機和話題開啟對話,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圖照: aslysun / shutterstock.com)

教養如園丁 給適合的環境
閱讀更多

教養如園丁 給適合的環境

「同事的小孩就是從小學程式設計,現在大學還沒畢業就有外商企業搶著要!」「朋友的女兒從小開始就學好幾樣樂器,每年參加比賽,果真錄取世界著名的音樂學院!」這樣的案例分享,總是特別吸引家長。畢竟父母對孩子的發展都有著期待,即便嘴裡說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長大,但內心難免都會希望能教養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孩子。

對於多數沒有養兒育女經驗的父母來說,摸索的過程一定充滿著未知感,如果有可以參考遵循的案例,應該會讓他們安心不少。於是這種看似成功的育兒經,也特別容易吸引為人父母的關注,甚至拿來當作模仿的對象,看看能不能如法炮製,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

然而在教育現場觀察,實際上複製成功的比例有多高不得而知,但卻常看到複製失敗的代價。那些孩子被要求只要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就好,不管自己喜不喜歡,無論有沒有才能,結果除了徒增許多孩子的壓力,達不到預期的成效,更可能因此磨耗孩子的學習動機,失去所有學習意願,對自己只有否定,沒有期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潛能和興趣,即使放在相同的家庭和學校中,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發展途徑。別人家的教養案例可以作為參考和借鏡,卻不該一味的模仿,畢竟成長沒有所謂的標準作業流程。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給了很好的比喻,「父母要像個園丁,而不是木匠,木匠是依藍圖施工,園丁則是負責把植物生長的環境弄好,然後由植物自己去生長,即便手上有剪刀,也不能決定植物的長相。」

至於不同植物的生長,要依其特性來安排環境,給予適當的養分,才能有利於生長;那麼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需要依其特質來安排?

(圖照: Alexander Raths / shutterstock.com)

完整升學輔導 幫助學生定向
閱讀更多

完整升學輔導 幫助學生定向

隨著新課綱的推動和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升大學這件事變得愈來愈複雜。以前只要用功讀書,透過反覆練習來提高測驗成績,學測沒考好,就再衝指考;如今不僅入學管道和選才標準多元了,學測的重要性因科系而異,高中的學習歷程可能成為關鍵因素。

這樣的變化不僅讓家長感到焦慮,深怕孩子沒能掌握最有利的機會,錄取更好的大學科系;學校更是傷腦筋,因為過去的經驗不再適用,得重新調整升學輔導策略,才能幫助學生爭取優勢,為學校創造漂亮的榜單!

以往國高中的升學輔導,基本上就是依據學生的學業成績或入學測驗的結果,來幫學生決定選擇的方向或範圍。國中階段成績好的拚前三志願,其他就順著落點選擇社區高中或職業學校;高中階段先以校內排名決定繁星推薦科系,再靠學測分數來建議申請入學的學校科系選擇。換句話說,升學輔導的工作主要落在升學考試之後。

現今教育強調適性揚才,透過多元升學管道讓學生有更多發展機會。趨勢和制度改變,思維和作法自然也應該調整。學校升學輔導不能只著重在最後學校或科系的選擇,而是讓學生做好三年(甚至六年)的學習定向。

學校應透過課程和活動的安排,鼓勵學生多面向的探索嘗試,並搭配心理和生涯輔導機制,幫助學生自我理解,從興趣找出志趣,進而設定未來學習方向,再依據不同升學目標擬訂學習策略。最好還能整合校內外的資源,提供學生各種學習資源,除了豐富其學習歷程,更能助其確認未來志向,強化其追求目標的動機。

簡單來說,完整的升學輔導過程要做到的三件事,就是幫助學生「瞭解自己、找到志向、努力追求」。

(圖照: garagestock / shutterstock.com)

培養一技之長 發展多元能力
閱讀更多

培養一技之長 發展多元能力

一位家長聊到當年孩子升高中時選擇了職業學校,被好多親友問了同樣的問題:你孩子成績這麼好,怎麼會去讀高職?這位家長一開始還會認真的說明他對教育的想法,後來實在也懶得多解釋了,都一句話「尊重孩子」帶過。只是有點訝異經過這麼多年的教改,社會環境變化這麼大,多數家長對教育的觀念還是沒什麼改變!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體系總被當作不得已的升學選項,因此常聽到家長無奈的說「自己孩子不會唸書,只好去讀職校,至少學得一技之長」,甚至學校老師也會以這種心態輔導學業成就較低落的學生。

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後,技職教育同樣有許多繼續升學的管道,一般大學也更重視學生的求職能力需求。可以說現今的教育體制與就業環境,技職和學術分界越來越模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也該轉變了!

其實無論是技職體系或一般學術導向的學習,只是培養和應用的專業重點不同,職涯路徑也可能有所差異,但無論哪一條路,都應是要能學得一技之長,才能有好的發展,否則就算學了四年學術理論,也未必能勝任職場的實務工作。

進一步想,一技之長恐怕也不足以應付快速變化的社會,因此在強調跨領域學習的時代,學生要學習融會貫通、整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在動腦探究的同時,也要有動手實作的應用;在追求更高深的專業知識時,也需理解更多元的周遭世界。

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無論走哪一條升學路徑,關鍵都在保持學習意願,強化學習能力,不斷成長進步。同時,在既有的專業上,越能發展多元的能力,也就越能適應複雜的環境變化。

(圖照: garagestock / shutterstock.com)

學力讓學歷更有價值
閱讀更多

學力讓學歷更有價值

同事分享其在某個用餐的場合,聽到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你不認真讀書,長大以後要做什麼?」結果孩子秒回一句「我可以去當Youtuber」,當場讓媽媽無言以對!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常會聽到大人威脅小孩說「你不好好用功讀書,長大就只能去做苦工」,因為他們不想孩子跟自己一樣苦過來,希望他們藉由教育獲得更舒適或更有前途的工作。

在那段經濟起飛,高等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的確高學歷代表著更多機會。然而到了滿街都是大學生,學歷相對貶值的今天,父母如果還想用這麼單純的論點來要求孩子用功讀書,應該沒什麼說服力!

只要稍微回想就能發現,現今有多少職業或產業型態是一、二十年未見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無論在實體或虛擬的世界中,只要發揮創意,願意嘗試,都充滿著無限發展可能。既然孩子面對的未來難以想像和預測,除了用功讀書累積知識以外,應該還有更多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備的,例如想像力、思考力、表達力、對追求新知的渴望,以及整合運用各種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無法展現在學歷上,卻會呈現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說是一種無法遁形的「學力」。

這並不代表學歷就不重要,畢竟那是完成一個階段學習的證明。代表當下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並不保證未來的發展。相較於學歷的光環,學力的質量才是人生發展的長久保證。真正的學歷價值,也不該侷限在其校名或科系,更應該展現在與自我實現的連結上。也就是說,越能知道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掌握自己需要學習的方向,讓學歷與學力相輔相成,學歷才越有價值。

(圖照: TORWAISTUDIO / shutterstock.com)

榜單看不到的競爭力
閱讀更多

榜單看不到的競爭力

「你們學校的升學率好不好?」這不僅是學校招生活動中最常聽到的問話,也是許多家長評判一所國高中辦學績效好壞的重要依據,因此各公私立學校總會用最有利的方式呈現學校的升學率,給家長一個美好的期待。

然而對「升學率好不好」,家長們並沒有一致的標準,多少學生考上國立頂大才是好?多少比例進入前三志願高中才算高?家長心中各有一把尺。就算把各校榜單拿出來比較,多一兩個醫科,或多三五個建中、北一女,真的就代表升學率比較好嗎?

曾有個家長分享一個觀點,那些第一志願的公立高中升學率看似很高,但這群經過會考篩選出來的最前端學生,理論上大學應該也能錄取最前端的科系,實際上卻未必都能如願,甚至還有學生落榜,這樣的升學榜單算好嗎?

當然,多數家長不會這麼深入看待問題,因為他們會認為孩子只要能擠進這些明星國中或高中,就可以預期將來名字也會出現在亮眼的榜單中,忘了其實還有另外一群榜單以外的學生,而且可能還不少!

當家長看著榜單上的數字時,並不知道每個孩子的資質條件或努力程度,更不瞭解他們的喜好與志向。單憑錄取分數的高低或傳統校系排名來斷定學生表現好壞與學校教學成效高低,可能是一種主觀且狹隘的認定。好比說,讓本來入學是PR98的學生畢業後變成PR85,與讓入學時是PR65的學生進步到PR78,哪個學校的績效比較好呢?

升學榜單充其量只是衡量階段學習成果的參考值之一,尤其在變遷快速,強調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真正的競爭力將建立在自我理解和主動學習兩大關鍵素養。相較之下,家長更該關注的是學校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長久的競爭優勢,而不只是升學榜單中的一時勝利!

(圖照: JenJ_Payless / shutterstock.com)

知其所學 用其所學
閱讀更多

知其所學 用其所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行至今,看起來各項措施都已逐步上軌道,經過兩年的運作,各學校的課程與教學也都慢慢掌握到原則,有些學校甚至積極開展各種課程或教學實驗,希望藉由新課綱的彈性,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也為學校營造與眾不同的特色,增加競爭力。

由於新課綱的核心主軸是「素養教育」,因此近年來無論學校或民間教育機構提出各式各樣的教學創新,幾乎都抓著「素養」這個重要元素。有人開玩笑說現在不僅教材有素養,教學要素養,評量也不能沒素養,學校養不夠,繼續到補習班養!

這個讓人感覺熟悉卻又陌生的詞,的確不容易給明確的定義。目前常用的是以OECD提出的概念,素養教育包含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個部分。當中知識和技能是較容易理解的,主要是老師透過各種教材,把需要學會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並且要學生熟練各種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基礎的讀寫算,到較高階的歸納分析。

至於態度,是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將其應用在生活上,以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這個過去被忽略的態度,實際上是面對未來學習與工作非常重要的關鍵。

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學生不需對所學有太多想法,學生要會的就是努力解答考卷上的問題,因此多數學生對學習沒有想法。

而素養導向的學習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應用,需要學生對所學有更多想法,投入更多心力去觀察、思考、批判和創造。當學習越是能與生活相結合,越能應用在解決問題上,就越能感受到學習樂趣,進而保有學習的動力,能從容應付各種變化,這就是素養教育最大的價值。

(圖照: ricochet64 / shutterstock.com)

肯定孩子表現 激勵更有效
閱讀更多

肯定孩子表現 激勵更有效

常聽到家中有青少年的父母抱怨孩子越來越難親近,可以跟朋友在網路上聊一整天,和父母講沒兩句話就不耐煩;尤其討厭和父母一起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覺得和大人在一起很無聊。那個小時候總愛跟東跟西的身影,逐漸被冷漠的背影取代。

家長通常會把這現象歸咎於孩子開始叛逆,就是看大人不順眼,什麼都想唱反調。最近看到一個論調,青少年想逃避的其實不是父母,而是父母總喜歡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這件事。而之所以會討厭被比較,是因為多數情況下,自己都成了「不如別人」的那一位。

應該很少有人喜歡被比下去的感覺,即便是小孩也不喜歡玩總是會輸的遊戲。然而在這些大人的比較遊戲中,當聽到別人稱讚自己的孩子,父母常會說「沒什麼啦!那個誰更厲害…」;當看到別人家孩子優秀表現,不吝於讚賞外,還喜歡當著孩子面說要他多學學!孩子知道跟父母出門會面對這種少獲得讚賞,也永遠比別人差的情境,孩子當然能避就避,畢竟沒有人喜歡等著被否定!

透過適當的比較和引導,的確可以激勵孩子追求進步的動力,但前提是孩子喜歡或願意這樣的比較。實際上,許多比較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他們只是無奈的被放在各種賽道上,看著前方永遠有人跑得比他快,就算跑第一了,還要一直被提醒後面的人會追上來。久而久之,就會更想逃離那個賽場。

或許華人社會比較強調謙虛,從小就少有機會被大人稱讚,為人父母後也不習慣讚美孩子。其實父母也不用過度謙虛,不妨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然後再藉由別人的榜樣,讓他相信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畢竟有輸有贏的遊戲更會想讓人繼續玩下去。

(圖照: Studio Romantic / shutterstock.com)

有學習的歷程才有價值
閱讀更多

有學習的歷程才有價值

前陣子教育部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資料遺失的嚴重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教育部雖緊急採取補救措施,部長也公開致歉,但許多家長和學生仍心存疑慮,畢竟攸關學生將來申請大學的權益。那些原本就認為制度不公,持反對意見的人,也藉此再度呼籲廢除學習歷程制度。

與友人談到此事件,他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從「學習歷程檔案」這個制度提出到實際上路以來,大家關注的多半是制度對升學的影響,學生家長想要豐富漂亮的歷程檔案,學校盡力開設多元選修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競賽活動,補習班也打出各種「製作學習歷程」的課程,這一切的重點似乎都在最後的「檔案」,至於歷程中的「學習」這件事,反而不太重要了!

的確,教育部設計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是希望學生在學期間可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同時在整理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興趣取向,這對未來生涯規劃很有幫助,並非只是為了升學。這不僅符應新課綱強調的「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也順應當今教育思潮。

學習歷程檔案的真正價值,在於學生對整個歷程的投入和回饋,學習如何計畫和選擇?如何紀錄與整理?如何檢討及反思?經由這些過程,逐漸釐清自己的志向,設定未來目標。這個目標短期是大學科系的選擇,長期更是職涯發展的方向,其重要性應該毋庸置疑。

不能否認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學重要性,但有學習歷程才有價值,大家都願意認同其理想,就會設法改善缺失,為學生帶來學習價值。反之,若只為了升學目的,這個歷程就容易變成虛浮裝飾,失去價值。

(圖照: imtmphoto/ shutterstock.com)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閱讀更多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最近幾個與歷史教育有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引發許多專家學者對於歷史新課綱多有批評,對教科書內容或學校教學也有許多討論。只是課綱和教材是非常複雜和專業的議題,一般人其實很難了解全貌,也會因為價值觀、政治立場、學習經驗和資訊偏差而有不同見解。是好是壞,大概也得靠時間來印證。

摒除課綱或教材的問題,這些議論也隱含一個台灣教育存在已久的想法,那就是「教材有,才能學!」或是「老師有教,才會學!」甚至是「考試會考的,才需要學!」

過去在這種思維下,教材的內容成了教學的主體,於是學生被當成一隻隻被迫張嘴的鴨子,等著老師用同樣的速度把教材裡的知識塞進去肚子裡,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吸收消化了沒?不管還吞不吞得下去?至於要塞哪些知識,就看教材裡有什麼?或看考試會考什麼?還要注意各種版本教材裡有什麼?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習慣被動的接收,不需要思考,也沒能力篩選,反正塞越多越有價值。還有些餘力的,可能會去找自己喜歡的事物來學,但被發現後,可能又會被塞進更多「被準備好」的知識,漸漸也失去自己探索的興致。或者直接放棄,等著找機會逃離。

誰說課本沒有的就學不到?誰說老師沒教的就學不會?聽學生對流行文化的深入交流,看他們熟練操控著複雜手遊,那些都是學校沒教的,但只要有興趣,都學得來。

不能否定課綱和教材的重要性,那是建構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但也不該把學習侷限在那些章節單元中。在資訊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只要稍加引起興趣,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材料。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教他們學會思辨、判斷、應用和轉化那些龐雜的資訊,成為有利於成長的養分。

(圖照:Natewimon Nantiwat / shutterstock.com)

感謝之餘 更需要理解
閱讀更多

感謝之餘 更需要理解

教師節前後,網路上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教師節祝福,有來自學生或家長的,也有來自學校或政府的,當然也少不了企業商家,想搭著感恩回饋的心來振興一下經濟的!一直銘記著幾位老師在求學過程中給予的指導,投身教育事業、為人父母後,更深刻感受教育現場老師的辛苦,也真心感謝所有努力付出的老師!

過去這一年多疫情肆虐下,全台老師也被迫「系統升級」,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新技術,找到新資源,將自己習慣已久的教室課堂教學,更新成陌生的線上教學模式。系統升級後勢必發現新的問題,產生新的需求,就算早已習慣使用數位教學,也少有這樣大規模長時間線上教學的經驗,突然間所有老師都成了新手上路,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其壓力真的可怕。

其實把時間往前拉,會發現這些年學校教育導入許多教學革新,學習共同體、活化教學、探究實作、素養教學、跨領域教學等等,都不斷在的考驗老師的教學知能,要求老師自我提升。只是過去有些老師選擇觀望,有些甚至抵抗,而這次大家沒得躲,只能跟上了。

然而,老師們的系統升級了,家長們也得配合升級。若還守著老觀念,用舊標準來檢視老師的教學,那許多老師的努力就會被忽略,用心會被誤解,理想會被質疑,成效自然很難(或來不及)被看見,漸漸的熱情也就會被磨滅,繼續精進的動力會流失,實為可惜。

身為孩子教育的合夥人,除了對老師表達感謝,家長更需要去理解。理解老師對教育的想法、教學設計的用意、班級經營的拿捏;還要理解環境制度的變化、現今教育的趨勢、孩子未來能力的需求。當老師獲得更多的理解認同,就會有更多的動力,與家長一起成就孩子的學習。

(圖照:Bapi Ray / shutterstock.com)

拓展學習領域 資優路更寬廣
閱讀更多

拓展學習領域 資優路更寬廣

「我孩子是數理資優,學校可以讓他跳級上課嗎?」這幾乎是學校每年招生都會遇到的問題,網路上也有許多類似的討論,顯然台灣(或華人)家長不僅憂心孩子學習跟不上的問題,對資優生的學習也同樣有許多煩惱。

不知何時開始,台灣經常被灌輸「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觀念,於是讓孩子提早學習成了很多家長的習慣思維。當孩子被發現表現優於同年齡多數人時,有些家長就更希望他們不止要贏在起跑點,更希望一路超前進度,越快越好!於是除了政府辦理的資優鑑定外,坊間各種資優課程、數理競賽,以及學校中各種型態的資優班,都成了這些家長為孩子鎖定的目標。

父母用心為孩子安排適性的學習環境是值得肯定的,資優的孩子也的確需要更多或更難的學習內容,讓他們充分發揮才能。只不過以常態分配來看,真正的資賦優異並不多,這些被送進各種資優課程學習的孩子,恐怕有不少是在家長的期待下,被訓練出來的「偽資優生」,這些孩子辛苦的追著超進度的學習,不僅無法適性,更可能揠苗助長,看似能獲得短期競爭的優勢,卻無形地削弱長遠的學習動力。

這種追求超前進度的觀念,是將學習看做在跑道上的競爭,要盡量贏過同一組對手,甚至超越前一批人。然而過度追求單一面向的超前,容易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智能發展。尤其人格養成、人際學習、人文涵養等面向,都需要足夠時間的累積醞釀,以及同儕的陪伴。

在這強調跨領域和多變化的非線性學習時代,能力較強的孩子更不該侷限自己,不妨多花時間精力去接觸更多面向的學習,培養更多興趣,讓成長過程更增添豐富色彩,而這些學習元素的累積,也都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養分。

(圖照:Somkid Saowaros / shutterstock.com)

激發學習動機  老師也要懂行銷
閱讀更多

激發學習動機 老師也要懂行銷

「我這麼認真備課和教學,學生為何沒辦法專心上課?」、「我都講好幾遍了,學生怎麼還是聽不懂?」、「明明比其他老師花更多時間盯學生,為什麼我們班的成績總是比較差?」。

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常會聽到的抱怨,也是消磨老師教學熱情的重大因素。換個角度來看,家長也常會探聽學校裡哪位老師比較會教?學生彼此更是常比較老師的教學,或者表達對老師的不同好惡。實際上,同樣的課程,不同老師的教學成效的確存在著差異。

一般來說,老師的學科專業、教學設計、媒材工具、表達方式、以及班級管理等,都可能影響課堂上的教學成效。甚至同一個老師用相同方法面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結果都可能有落差。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功力」或「眉角」,常常看到有些老師努力精進自己的功力,卻未必顯著提升成效,往往因為他們忽略了重要的「眉角」,就是瞭解學生的需求。

傳統的教學較像是生產者導向,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學不好只能怪自己努力不夠或天分不足。如今的教學已經轉變為顧客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要讓學生學得好,需理解學生的需求、能力、習慣、喜好,以及容易發生的困難瓶頸,才能找出適切的教學方法與互動模式。不僅如此,學生對老師的觀感、好惡和信任程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都是不能忽視的要素。

教學過程或許也像是一種行銷,要能建立良好的師生互信,掌握誘發學習的因子,提供最適合的學習內容,引導出對學習的渴望,再善用激勵的手段,塑造出「非學不可」的感覺,同時建立「還想再學」的成就感,應該就越能產生「越學越好」的良善循環。

所以,老師也需要懂得行銷!

(圖照:wavebreakmedia / shutterstock.com)

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閱讀更多

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投身辦學即將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回想過程中學校面對各種困境和挑戰,團隊總能不斷追求突破和精進,其中一大關鍵,應該就是堅持著創校之初定下的願景,要「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社會菁英,許孩子一個美麗的未來」。

常有家長或同仁會問如何培育國際競爭力?如何定義社會菁英?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也會因時空環境而有些差異。或許這些概念不容易用簡短的文字去清楚描述,甚至很難有一致的共識。有意思的是,對此問題的思辨和討論,就是團隊在辦學中很重要的自我省思過程,能確保大家抱持著相近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才能讓學校持續穩健的發展。

至於美麗的未來,我們選擇「期許」而非給予。過往大人們常習慣以自身經驗或所謂的社會價值來框架孩子應該追求的未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他們追求升學競爭的勝利,以便謀取多數人心目中的好工作。當孩子脫離了這個框架,似乎就走向不美麗的未來。如今孩子面對的是快速變遷和多元發展的社會,實際上無人能預測或給予,甚至不該去界定每個孩子所想要的美麗未來。

即便對未來有著不同想像,但各種成就的過程終究存在著一些普遍原則,例如自我了解、勤奮積極、勇敢堅持、挫折容忍、溝通合作、關懷互助等等,其重要性甚至更勝於學科知識的累積,只是為了達到升學績效,這些原則往往被當作學校教育的附帶的功能,甚至被忽略。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欣慰的是團隊堅持的理念一直順應著當今教育趨勢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家長和師長願意和我們一起同行,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累積強大的能量,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美麗未來。

(圖照:ImageFlow / shutterstock.com)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閱讀更多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自五月停課到現在,算是台灣學生最長的一次離校經驗,有人戲稱這是史上最長暑假,雖說期間各校努力實施線上教學,但學習模式和氛圍總是與實體上課不一樣,學生心態的確會較放鬆。如今疫情逐漸控制住,下周學生們將會回到學校,相信多數學生都非常期待,有些家長更是想要放鞭炮慶祝了!

這次的停課不停學,讓許多人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衝擊,甚至認為未來的學習型態難以回頭,數位學習的能量將會更快速發展。而這種學習型態的改變,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學習節奏這件事。

傳統的學習依賴學校,而學校則以「學期」作為規劃教學活動的依據,將老師需要教的、學生需要學的,有計畫的排入二十周的課程中,親師生都很自然會把注意力放在每堂課、每個單元、或者每個定期評量的完成度,並做為檢視教與學的績效指標。這樣制式的學習一旦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疲乏,的確需要寒暑假適度的休息和調整,以便重新起動下一學期的學習。

然而,從中小學生的身心和智能發展來看,學習的時間未必要有這麼清楚的起迄界線,學習的範圍也不該侷限在固定的課程單元。寒暑假的作用,除了讓師生得以喘口氣稍做休息,更可以藉此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投入其他的學習,包括自己有興趣涉獵的課外活動,或是補強學期間較不熟稔的內容。

當資訊科技打破學習的時空疆界,許多的學習不需要在教室裡進行,不受限在制式的教材單元中;甚至無法於學校的學科課程裡得到滿足時,教育現場也需調整習慣已久的學習節奏,用更彈性和適性的思維,讓學習有更多可能性和延續性,放假一樣可以不停學。

(圖照:Jackie Niam / shutterstock.com)

從選擇學習負責
閱讀更多

從選擇學習負責

最近分別聽到幾個親子互動的故事,其中一位是小六畢業生,原本期待和同學一起進入一所強調多元學習和適性發展的中學,但頂不住身邊其他家長的「恐嚇」,最後還是決定走回傳統強調升學競爭的學校,孩子因此鬧了很久的情緒。

另一位是大一學生,當初學測沒考好,勉強選了一個家長覺得沒出息的科系。但爸媽希望孩子能跟著自己走法律這條路,於是在父母的「強烈期望」下準備轉學考,結果還是未能如願,孩子被念的發飆,家長卻傷心大哭。

第三位是熱門大學科系的大三生,課業勉強應付得來,看著身旁的同學都能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準備,他卻對畢業後的方向還徬徨不定。最後在「預期」父母會有的期待下,決定先跟著同學準備考研究所,即便知道自己不那麼喜歡那些研究,甚至還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繼續走這條路?

類似的案例應該很常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些學習的道路上,無奈或被迫的依照家長的要求或期待去選擇,而這些家長心中覺得比較好的選擇,通常有著「那樣比較保險」的判斷。

許多家長在談到對孩子的學習,都很認同應該培養孩子的勇氣,探索出自己的志向,找到自己的舞台,只是當面對這些關卡抉擇時,真正能放心或鼓勵孩子追求夢想的卻不多。為人父母想要保護孩子是很自然的事,怕他們定力不夠,怕他們考不到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然而,這些擔心多偏向用自己的經驗框架來設定孩子的發展,容易忽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未來的難以預測性,包括環境的變數,以及孩子自己的潛能。

選擇安全的路或挑戰的路,無論如何孩子都必須自己完成,越早讓他們學習對自己負責,越能幫助他們累積自信和能量,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圖照:BaanTaksinStudio / shutterstock.com)

投入資源 提升運動風氣
閱讀更多

投入資源 提升運動風氣

東京奧運精彩閉幕,雖然沒有滿場觀眾的加油,選手們依然在場上奮力不懈,努力展現訓練多年的成果。看著閉幕典禮中剪輯出各種勝利、失敗、歡呼和淚水的畫面,我們知道這場盛會雖畫下句點,但許多運動員的夢想尚未結束,他們已瞄準往後的奧運和各種賽事,準備投入艱苦漫長的訓練。

台灣選手這次創造歷年最多獎牌紀錄,再次帶動國人對多項運動的投入和關注。聽說最近許多羽球場館都預約爆滿,讓人想起球后戴資穎當年放棄世錦賽選擇參加世大運時,就是希望在台灣比賽讓更多人看見,進而帶動更多人喜愛羽球運動的最佳印證。

每次這些國際重量級運動賽事之後,總會有人呼籲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選手。然而政府的預算畢竟有限,難以全盤支撐各種運動項目的發展,因此也需要民間力量的加入。今年幾位獲獎好手都特別公開感謝企業的長期支持,讓這些企業的付出能被看見,相信能帶動更多企業加入。

除了資源投入,整體運動風氣更是發展各種運動項目的基礎,當越多人參與,就越能激發出更多好手;當越多人關注,就越能引入企業資源。這些年台灣的個人運動訓練或路跑賽事,到各種球隊的競賽可說一年四季不斷,再透過專業的運動行銷和多元媒體宣傳,整體運動市場的規模顯著增加,相信對整體的運動發展會有更正向的幫助。

然而發展運動最難的關卡,還是要扭轉於國人對投入運動專業的偏差觀念。若能強化多元適性發展的教育觀,不再用「不讀書才去運動」的貶抑眼光去看待那些運動專長的孩子,也不再侷限運動員生涯發展的範疇,相信國人在運動賽場上的成績會更為亮眼,會創造更多精彩感人的畫面。

(圖照: Lyudmyla Kharlamova / shutterstock.com)

用成熟心態    看待競賽專業
閱讀更多

用成熟心態 看待競賽專業

上周多位台灣好手都在東京奧運賽場上斬獲佳績,尤其幾場精采刺激的賽事,都讓螢幕前加油的國人心跳加速,不時跟著選手的表現興奮歡呼或惋惜哀嘆,許多人開玩笑說看完幾場比賽心臟被鍛鍊得更強了,有些人則說緊張到不敢看比賽,深怕自己「帶衰」害台灣選手輸掉比賽。

相信每位參賽者都想贏得比賽,即便實力有所差距,也會盡力爭取最好的成績。只是賽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每種世界級的頂尖賽事,總會出現讓大家驚豔的冷門黑馬,也難免會有不如預期的中箭落馬。換個角度想,這也正是這些競賽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樣盛大華麗的賽事,除了比賽的結果,一定還有許多值得大家關注的地方,包括選手們的賽前準備、賽場上的各種戰術策略、臨場應變、選手與教練、隊友和對手的互動,賽前賽後的各項數據,都有許多可看之處。拜攝影和資訊科技之賜,場上或幕後的各種畫面與故事,都很容易被捕捉呈現,不僅讓觀賽過程增加許多樂趣,也能有更多的感受和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奧運不僅台灣選手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有提升,國人對各種比賽結果的反應也更加成熟。相較於過去總期待選手們「為國爭光」,現在國人更能以「與有榮焉」來同享勝利喜悅,以「雖敗猶榮」來欣賞拚鬥的過程。即便對失敗表現有所評論,也都相當理性客觀,少了非理性的謾罵批評,也不隨便扣上輸掉國家榮譽的大帽子。

能夠站上奧運的賽場是何等不易,只要盡力表現,無論輸贏都值得大家肯定。相信越多人以欣賞和支持專業的心態看待比賽,就更有利於運動選手專注和享受競賽的過程,也越能創造更多佳績。

(圖照:kovop58 / shutterstock.com)

奧運精神為全球帶來勇氣
閱讀更多

奧運精神為全球帶來勇氣

2020年東京奧運,在疫情干擾下,延遲一年終於還是盛大登場了!透過各種影像和網路技術,從開幕式到各項比賽的精彩畫面,都能清楚呈現在世人面前,儘管少了看台上的觀眾加油聲,相信選手們也能感受到網路上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支持力量。

這四年一次的體壇盛會,對大部分人來說看熱鬧的成分居多,即便不很瞭解規則,看著選手努力拼搏的畫面以及各種分數的變化,情緒也會高漲,不自主的跟著歡呼或哀嘆。然而想看門道的,有關賽程、規則、隊伍、選手等鉅細靡遺的資訊,也都很容易在網路上蒐集到。

好比這次台灣柔道好手楊勇緯的金牌戰,當裁判宣布勝負時,相信螢幕前的觀眾應該都一臉錯愕,難以理解。然而沒多久網路上就可看到專家提供競賽規則說明,解了我們這些門外漢的疑惑。換句話說,這場大秀也是一次很棒的學習機會。

實際上,隨著科技發展,現代的運動競技從訓練到競賽,從裝備到技術,都越來越科學化和細緻化。當我們越掌握那些競技的專業和難度,就越能瞭解能選手們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站上這最高的競技殿堂,也越能看懂那些運動的美學,進而感受選手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懊惱。

競賽總有輸贏,但最能感動人的,還是那些拼戰的過程,尤其看著選手們頂著龐大的壓力,強忍著身心的疲勞或傷痛,就算落後也堅持不放棄,盡力拿出最佳表現,那種勇氣和毅力,其實就是奧運殿堂所追求的精神,也是最能感染周遭,激勵人心的精神。

這兩年來全世界受到疫情的無情打擊,衷心希望這股奧運精神能為人們注入強大的力量,成功戰勝疫情,讓一切恢復正軌。

(圖照:Chaay_Tee / shutterstock.com)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