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思維開放 才有多元教育
閱讀更多

思維開放 才有多元教育

去年初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後,看起來是為台灣的教育實驗開創新的機會,其中主要解決許多在家自行教育者長久以來面臨的困境,也讓學校公辦民營有更確實的法源依據。

這兩者是過去教育法規中一直被忽視的,如今突破立法,讓這些辦理實驗教育的民間團體或個人,可以不用再遊走法規模糊地帶。

然而實驗三法中也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重新訂出規範,相較於在家自學和公辦民營的開放,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卻有走向保守的疑慮。

尤其是對於私人辦學之實驗學校人數設定,新法不僅將總人數下降至480人,還限制每年級僅能40人。這樣的規模大概是以現今多數另類學校規模為概念。即使是指定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同一縣市內也有不得超過百分之5校數的規定。

會這樣設限,應該是認為實驗教育終究是少數人的需求,不需要或者不應該有太大規模,以免影響到「正規」學校教育的發展。弔詭的是,所謂的實驗教育,通常是對於現行教育體制或課程有諸多不足或問題,而引進或發展出不同於現行的教育型態。如果這些教育實驗是成功的,何以不能擴大其規模,讓更多學生和老師參與?

吳思華部長在參訪德國教育後表示實驗教育可以多元化,而不是單一。其實國內實驗教育的課程或理念一直都很多元,真正單一的是政府對實驗教育的保守心態,以及用傳統的教育標準來衡量實驗教育成效的思維。

教育本身就帶有實驗的性質,即使是同樣的教材、教法,運用在不同的老師和學生上,沒有人能保證會產生完全相同的結果。實驗教育要多元化,需要政府用更進步和開放的思維,才能讓法規配套符合各種實驗教育需要,避免形成單一種實驗教育的主流。
人生勝利組?
閱讀更多

人生勝利組?

我們在新聞報導中常看到一些角色用語,如科技新貴、博士男、富二代等等,而這些用語其實隱含著某種價值觀,通常以學歷、職業、財富等條件,來設定這些人應有的行為模式或社會地位。近來更出現「人生勝利組」這個詞,形容那些出身好、學歷高、收入豐的人,好像他們註定在這個競爭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當這些角色做出與社會期待不同的行為或想法,媒體總會刻意呈現角色名稱和其行為反差,如博士賣雞排、科技新貴遭騙等,或人生勝利組過不了情關之類。

這種觀念代表我們還缺乏多元性的社會價值,就如同古人所說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於是多數人汲汲於追求某些特定標準,好讓自己被視為勝利組之一,忽略了每個個體與生俱來的差異性與特殊性。當這些所謂的勝利組迷失了自己,承受不了挫折,甚至犯下傷人害己的錯誤時,往往才讓人感到不解和遺憾。

不幸的是這樣的觀念,似乎從小就在家庭和學校裡被灌輸或潛移默化著。雖然教育目標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實際上,我們期待的「好學生」,多半先從其課業成績看起,學校也把多數資源投放於此,對於品德、美學、群性、體能等方面的學習,總被看輕甚至忽略。就拿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動來說,即使不斷強調要適性多元發展,課程增加彈性了,教學要求活化了,大家爭論最多的還是分數、排名、公平……等,這些能否比出高下的指標。

如果每個人的跑道、速度和目標都不盡相同,過程中或許有先有後,但終其一生如何定輸贏?最重要的還是引導孩子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舞台,專注於自己的長才,不斷突破自己,盡力做到最好,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是勝利組。
防霸凌 學校氛圍很重要
閱讀更多

防霸凌 學校氛圍很重要

隨著社會事件發生,霸凌的問題再度引起大家討論。其實「霸凌」一直是學校內學生輔導管教的重要課題,只是以往的霸凌行為多在實體世界中,透過肢體或言語直接讓受害者感到威脅,因此學校老師比較容易發現並處理。

如今隨著網路社群的發展,更多的霸凌問題在虛擬世界中發生,其容易匿名和快速散播的特性,除了讓校方難以即時掌握處理外,對受霸凌者的心理傷害也可能更大。學校對每個霸凌個案,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但無論是什麼型態的霸凌行為,正向面對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當事件一旦發生,傷害可能已經造成。因此除了一般性的宣導活動,如何做到更積極的事前預防?這是學校應該努力的方向。

從參訪日本推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發現,學生除了學習態度改變外,也大大改善同儕之間的關係。透過學習聆聽、合作討論、同儕指導等方式,同學之間減少了競爭,多了理解和包容,結果學校的霸凌問題也跟著減少了。

相對的,過去我們總是把學習聚焦在個人的學科知識上,同學習慣了單方面的競爭比較,不會欣賞別人的優點,甚至老師也不自覺的幫學生貼標籤,增加學生間的對立,無形中也助長霸凌事件發生。

學校的學習氛圍影響著學生行為,日本學習共同體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除了老師要避免標籤、歧視的語言和作法,還可以透過合作學習,建立更和諧的同儕關係。

同時要更落實多元適性的發展,建立各種機會讓學生展現長才或特質,鼓勵學生看到並學習別人的優點。當同儕之間能有更多正向的互動,就能減少負面的衝突,這才是避免霸凌發生的根本之道。
與學習連結的評量 才有效
閱讀更多

與學習連結的評量 才有效

前陣子新聞報導某高中生物段考只出兩題申論題,結果近三分之一學生不及格,引發爭議。其實出題老師的立意是好的,可惜作法和時機不夠周延。

多元評量的概念其實存在已久,也早被規範入教育法規之中,在各種學校評鑑中也是相當被重視的面向,只是長久以來,具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仍是教育現場最主要的評量方式,尤其當評量牽涉到比較和競爭時,沒有標準答案的測驗就容易被質疑其公平性。

然而學生進入大學或出社會後,所面臨的幾乎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習慣選擇是非填充題的學生,得花很多時間去適應和,因此中小學階段增加開放式問題的練習,是重要且必須的。

評量主要目的在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評量的方式與題目的設計,都應該和學習產生緊密連結。傳統的教學方式較著重在讓學生學會「知識」或「技巧」,所以評量大多採用有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當今學習的重點逐漸轉移到「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創新與批判思考,那麼開放式的測驗型態就更顯得重要。

否則,老師即使在課堂上讓學生提出各種想法,到頭來寫考卷時還是只能有一種答案,學生該如何調適?反之亦然,若要採取開放式的申論,平時就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訓練知識彙整、反思批判、創意發想與邏輯推論等能力,才能在評量中確切反映出學生能力。

評量是一門專業,優質的評量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差勁的評量同樣可能摧毀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失去學習動力。因此老師在設計評量時,務必掌握評量目的、方式與教學過程的連結性,否則教的一套,考的卻是另一套,不僅學生不知如何因應,也失去了評量的意義。
多元入學 方能適性揚才
閱讀更多

多元入學 方能適性揚才

自從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開放後,就一直有輿論質疑甄試申請管道的不公平,其主要理由是經濟背景好的孩子有機會參加各種校外活動,學習其他才藝,甚至可以花錢請人代為準備申請資料,對經濟弱勢的孩子而言是不利的。

最近是大學申請的旺季,這個議題再度引起討論,甚至有教授一直主張恢復聯考才是公平的。不可否認多元入學可能讓經濟優勢的孩子多一些競爭力,但以此推翻多元入學的精神和制度,卻也因噎廢食。

從大學選才的立場來看,甄選制度是更能選擇到符合科系需要的學生,減少入學後因志趣不合影響學習成效;從高中教育的角度來說,甄選制度能讓志向清楚的學生提早規畫準備,更能符合適性教育的精神。

至於經濟弱勢的孩子是否真的吃虧?依照教育部的說法,申請入學與考試分發皆招收約2%的弱勢生,數據上看不出差異,大家只從準備過程來推斷可能存在不公平。

就有大學教授分享,實際面試時閱讀資料的時間有限,關注的重點還是學生能否展現自己符合申請科系的需要,而這些特質與證據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不是短時間能包裝出來的。因此輿論的批判,恐怕是多慮了。

提高申請入學的比例肯定是正確的,也符合國際上高等教育選才的趨勢,當大學選才更有彈性,反而越能照顧到弱勢的孩子,清大的「拾穗計畫」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應該鼓勵更多一流大學保留更多名額給優秀的弱勢學生,這群力爭上游的孩子會給學習現場帶來質變,創造更多元豐富的學習氛圍。

只要有排名,就難以做到絕對公平,毋須把公平無限上綱,該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努力讓更多孩子提早做職業試探,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志趣所在,並尊重孩子的選擇。無論是普通大學或技職院校,無論任何領域,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挑戰,並願意朝自己的目標努力學習,才是制度該走的方向。
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閱讀更多

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最近拜讀了彭明輝教授的新書,雖然該書主要寫給高中、大學或社會新鮮人,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職涯與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但對教育工作者與父母而言,也是一本值得細讀,並藉以自省的好書,因為我們的想法和觀念,往往是影響年輕人決定學習或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

彭教授以「用心學習、安心長大、快樂做自己」來鼓勵年輕人,但這其實是既樸實又奢侈的期許。

雖然「用心學習」應是自己可以決定,但若學習的內容與方式不是自己所喜歡,那就得有高度的自治力才能做到;「安心長大」本來是每個孩子應該有的基本權力,實際上卻得承受許多對未來的不安與恐嚇,不得已要接受自己不擅長的競爭;在各種無奈與壓力之下,想要「快樂做自己」,更是連大人們都很難實現的夢想。

許多新生兒父母都會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健康快樂長大」,然而當孩子開始上學,這個心願往往被更多未來的期待給取代了。希望孩子能考前三名、能讀明星學校、能進入知名企業、能當上律師醫師,甚至連結婚生子也有一定期待。

這些或許不會明講,但卻實質存在並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甚至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期待,而忽略掉自己真正想要的。無形中,我們成了年輕人能否用心學習、安心長大並快樂做自己的障礙!

當我們經歷了各種人生挑戰與成敗,多少會累積出自己的判斷,也會基於好意,給年輕後輩引導,這是人之常情,只是容易倚老賣老,有意無意地強化自己的想法,結果限制了年輕人試探的機會。

就如彭教授著作的封底寫著「營造一個創意、友善而多元的學習環境」,正是給家長、學校和社會一個修正的共同期待吧!
尊重多元文化 是重要的教育課題
閱讀更多

尊重多元文化 是重要的教育課題

這幾年台灣社會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產生許多的影響,少子化是最明顯的例子,而所謂的新住民文化融合及子女教育問題,也成為許多研究的議題,不少公部門也設立專門單位來處理相關業務。

然而,依據教育部統計和學者分析,卻發現不少新住民子女升上國中和高中職後,不希望受到歧視或異樣眼光,而刻意在資料卡上隱瞞家長的原生國籍,顯示學校環境和台灣社會中,對多元族群融合的程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中,政府雖然投注不少心力和經費,希望改善新住民的教育文化問題,然而我們依然常見許多不當的刻板印象有意和無意地被傳達與流傳,並且讓這些新住民家庭實際感受到,才會讓這些子女不希望被貼上標籤。只是這種社會的偏見一旦形成後,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扭轉。

要改變社會對新住民的偏見必須從多面向一起著手,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是教育的對象不能只針對新住民家庭,而是所有學生,以至於整體社會。

例如教導所有學生不同種族彼此間本來就沒有優劣之分,即使某些人的表現較弱勢,也不該以其種族或家庭而對有所歧視。

光是教育孩子還不夠,因為孩子們所接收到的錯誤價值觀,都來自於成人的世界。從家長親友的言談、媒體的報導,以致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用語,常常都隱含著對不同種族的偏見或歧視,只是不被察覺或重視。

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最好能讓孩子們透過討論和反省,來察覺生活當中存在著哪些價值偏見?藉以重新建立正確的觀念。

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都可能異地而居,都有可能成為他國的新住民,學習尊重多元文化,是我們不可輕忽的課題。
國三生的青春
閱讀更多

國三生的青春

1月中旬,多數學生等著期末考後的寒假,但對國三學生來說,大概都已經進入會考的備戰狀態,學校通常也安排了滿滿的寒假輔導課。尤其今年受農曆春節日期較晚的影響,期末考完接著就開始下學期的第一周課程,讓國三學生更感受不到放寒假的氣氛。

然而就在上周,有240位國三學生和18位老師,分成3梯次,花了5天4夜,完成約70公里的「中橫健行」,包含了合歡山主峰登頂。學生們不僅要克服體力上的挑戰,還得忍受腳底磨破起水泡的痛苦,但最後都在同學和老師的相互鼓勵與幫助之下達成目標。過程中他們不只是走路,學校還安排許多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課程,也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帶著學生反思回饋,從中去學習對大自然、對父母和對師長的感恩之心,許多師生都留下感動的淚水。

同樣是國三學生的1月分,有人得埋首苦讀,但也有人可以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何以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就在選擇了直升同校高中部,免去了高中入學考試的壓力,讓這些學生在國三時期維持一定的學科學習品質外,還享有多元的學習內容,參與體能休閒活動,繼續各自的興趣才藝發展。

照理說,每位國三學生都應該有同樣豐富和多元的青春,而不是花一整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全心投入在學科的重複練習和測驗。十二年國教本來希望藉由免試入學制度讓國中學生的學習更適性,尤其讓國三學生的學習更正常。可惜到目前為止,主管機關、學校和家長們都還無法擺脫傳統排名和選校的競爭思維,為了比序方式爭議不斷,最後或許滿足少數人的虛榮,卻苦了多數的孩子。
實驗教育 配套要到位
閱讀更多

實驗教育 配套要到位

立法院去年11月通過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和「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也就是所謂的實驗教育三法,是台灣首次以法律位階制定教育實驗的專屬法源(過去多以行政命令處理),對於台灣未來推動各種教育實驗,包括在家自學和公辦民營,可說是一項重大突破。

這次九合一大選後,包括雙北和高雄等直轄市的教育局長,都把推動實驗教育當做重要的教育施政方向,加上民間不少私立學校或教育團體也積極投入辦理各種實驗教育,看起來台灣教育有機會走向更多元、更適性、更創新的發展;然而從過去自身辦學的經驗知道,實際運作上還有不少觀念和措施需要調整,才能讓這些法令確實可行。

就如前2周新聞報導某實驗高中因採學生法庭,讓學生自主審查學生事務,被評鑑委員認為影響訓育組應有的功能;如果該學生自治的作法就是其實驗的要項,用一般學校的辦學標準來檢視,就是很奇怪的邏輯。

此外,辦理實驗教育往往需要更彈性的人力運用和更多的經費支持,然而主管機關在組織員額、師資認定與收費方面的法規仍採保守立場,沒有同步修正開放,尤其主計和人事單位的規定往往與教育機關同調,這些都讓教育實驗做得綁手綁腳,成效大打折扣。

實驗教育三法雖明定政府應對教育實驗做適當的審議和監督,但管理與開放之間必須取得平衡,相關配套也要到位,例如放寬教育實驗的學雜費收取、中外籍教師聘任、行政組織彈性等,避免以傳統框架做監督評鑑,才能落實實驗教育立法精神,讓更多學子受惠。
從學習做欣賞者開始
閱讀更多

從學習做欣賞者開始

現代教育重視孩子的多元學習,許多父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會讓孩子從小學樂器,無論是透過坊間的家教及音樂教室,或參加學校辦理的音樂性社團,不管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啟發孩子興趣,還是多累積未來的競爭力,能讓孩子多接觸音樂總是好事!

多數辦理類似樂器學習課程的學校或音樂教室,會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成果發表或展演會,主要目的除了給孩子有努力的目標,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果,也作為績效檢核與宣傳的機會,更希望孩子透過彼此觀摩,學習他人的優點,也發現自己的不足。

然而在這些發表會中,常有台上孩子演出讓人感動,台下觀眾行徑令人搖頭的現象。例如放任孩子在台下聊天走動甚至嬉鬧,不僅干擾身旁的觀眾,甚至破壞錄影錄音的效果。再者,許多家長只關心自己孩子的演出,孩子上台時搶位子拍照錄影,孩子下台後就自顧聊天做自己的事,甚至提早將孩子帶離會場,這不僅剝奪讓孩子觀摩他人的機會,也不尊重其他表演者。

個人雖不會演奏樂器,但常受邀觀賞各種學生音樂演出,除非不得已,否則都會全程專心參與,以示對表演者的尊重。學樂器只是音樂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少數要發展為專業表演者,多數目的在透過樂器的練習,讓孩子增加對音樂的認識和欣賞能力,藉以陶冶心性,增加人文素養。因此培養孩子對音樂表演和對表演者的尊重,應是音樂學習過程中,不可少的素養。

好的演出需要好的觀眾配合,因為觀眾的回應也是完整表演的一部分,所以家長要孩子成為好的表演者前,都應該先讓孩子成為好的欣賞者。
學習不該因暑假中斷
閱讀更多

學習不該因暑假中斷

前2周新聞報導教育部打算規畫利用暑假實施所謂的「第三學期」課程,想作為補救教學或多元學習使用,此案雖還在規畫階段,無論是否可行,教育部能夠對課程有新的思維,是值得肯定的。

從學生的成長發展來看,學習應該是持續且多元的,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針對不同目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平常學期中的學習多集中在學科知識,且有較多的課業或考試壓力,沉重而無趣的學習讓多數學生期待著放寒暑假來「好好放鬆」。

然而到了寒暑假,若沒有特別安排或要求,除了少數樂於主動學習以外,相信大部分學生會把時間浪費在過多的睡眠、上網、電視和其他娛樂上,其實相當可惜。

家長們通常不願意孩子虛度光陰,除了學校輔導課以外,能力許可的會設法安排孩子參加營隊、補習班、才藝班等各種學習活動,但對於較偏鄉或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並不見得能獲得這些學習機會,更糟的還可能因家長無力照顧,而在寒暑假時間沾染壞習慣或發生意外。

孩子其實不會討厭上學,他們討厭的是學校所安排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如果能透過學校妥適的規畫,利用暑假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活動,無論是知識的探索、才藝的練習、體能的加強或文化的體驗,只要課程設計得好,教學方式夠生動活潑,又可以和好朋友一起互動,對多數學生來說,應會比每天待在家來得有意思。

至於經費、師資和課程設計問題,除了尋求外部資源外,其實可以思考採用區域合作模式,分別設計不同主題的課程,讓學生跨校選擇。老師可因此增加校際交流和專業成長的機會,說不定還能因教學內容的轉換,重新找到教學樂趣和熱忱。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朋友的孩子讀了4年的大學資訊系,工作2年後,仍無法忘懷當初的最愛,決定再回大學重新學設計。他感嘆早知如此,當初就順從孩子的想法,不必浪費好幾年的青春,多繞一大圈。

這幾天媒體也報導了2則類似的案例,無論是大學休學改讀高職餐飲科,或者大學畢業重新回到高職追求扎實的技術訓練,這些人多花了好幾年才回到自己的初衷。不過至少他們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更多年輕人對未來是沒有方向或想法的!

這幾年,社會大眾看待各種職業比以往更開放多元。然而面對孩子的求學發展時,多數人仍難擺脫主流價值的影響。仍期待進入一流大學,選個讓多數人稱羨的熱門系所就讀,將來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但根據調查,有1/3的大一新生後悔自己選錯科系,這些學生若渾渾噩噩過4年,將來進入社會,通常難以展現所學專業,只好尋求其他發展機會。

然而其他2/3的學生,雖不後悔所讀科系,卻不代表他們做了正確的抉擇,因為有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想學的是什麼?

許多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幾次例行的性向測驗,沒有太多機會去認識自己的興趣,思考自己的未來;當面臨升學的抉擇時,大概就依照分數和主流價值來決定未來的進路。等發現走錯了,得花更多代價去彌補。

12年國教希望孩子適性揚才,就得安排更多選修課程或多元社團,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走出教室,認識各行各業,藉以了解自我和探索未來,否則社會的發展雖然開放多元了,孩子卻不知如何選擇,恐怕在學習歷程上繞路的案例仍然會很多!
換個方式讓學生思考未來
閱讀更多

換個方式讓學生思考未來

又進入高三學生申請大學的熱季。

最近與幾位參與模擬面談的老師互動,發現學生在準備大學申請時最常遇到的2大問題,1是對大學科系的認識不足,2是對自己的志向不夠清楚。導致在資料準備的過程中,常因資訊錯誤及掌握不到重點而破綻百出;或在面談應對的當下,因想法搖擺不定,無法展現對申請科系該有的企圖心。

通常學校會透過各種性向測驗或輔導機制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有些還會安排職業探索或大學科系講座,加上這幾年的大學博覽會總是辦得熱鬧非凡,網路上也隨時有充分的資訊,照理說學生應該有很多機會提早探索他們的未來。

可是多數學生不會認真去思考這些攸關自己未來的議題,就算被迫看了大量資料,聽了一堆介紹,也不見得會用心去吸收,或連結到自己的需要。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只好聽別人說什麼好,就跟著選擇,無從去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想不想要?

學校對這些要應付課業和考試,又想好好揮灑青春的高中生來說,要他們靜下心提早認識自己並思考未來,恐怕不能僅安排幾場講座,而是得引起動機和充分互動才行。

短期的做法,應該像翻轉教學一樣,先從學生感興趣的議題切入,然後透過充分的討論、分享和爭辯,再從中引導學生去思考,應該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問題的重要性,進而認真面對自己的未來。

長期的做法應該在學校開設廣泛多元的社團,讓學生除了課業之外,有多元探索的機會,進而發掘自己的興趣,提早認識自己的志向。
培養能力更重要
閱讀更多

培養能力更重要

最近2部國片「大稻埕」和「KANO」都在票房上獲得大家的肯定,也因為其歷史題材引起不少討論。而教育部剛通過的高中課綱微調,同樣也引發社會不少爭論。從這些爭辯的過程可以發現,同一事件可以有多種解讀和敘述方式。以民主社會的角度來看,只要大家相互尊重,這樣多元的意見發表是正向的,即使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也一樣有可學習之處。

以前我們習慣以單一價值的教育方式來教導學生,透過標準答案的考試制度,框架了學生對事件的認知和解讀,也磨掉了學生對問題的質疑和批判能力。這種情況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問題不大,反正教科書寫的,老師說的,學生都照單全收,最重要的是考試能拿高分,其他的就不用想太多!然而,來到資訊爆炸且變化快速的年代,有太多管道可以獲得不同的新知,有太多機會可以找到不同的說法,那我們怎能期待學生只學會1種觀點?

知識本來就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變化,即使是自然科學,也會因為新的研究和發現,推翻過去大家深信不疑的定律,更別說原本就少有標準答案的社會科學了。尤其當牽涉到歷史、政治、文化方面的議題,更容易受切入點和價值觀的影響,加上各政黨持不同觀點,彼此傾軋,就出現百家爭鳴,甚至嚴重爭執的現象。如果教科書能透過不同的觀點陳述,讓學生相互討論,思考自己的觀點,培養批判的能力,慢慢累積出自己的想法,應該比教科書統一的觀點,單純給答案要更有意義了。

教科書既然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老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權威,那麼該思考的問題,就不只是教什麼?教科書該怎麼陳述?而是老師怎麼教才能培養學生具備辨別資訊、整合分析和判斷推論的能力!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閱讀更多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前兩周看到同仁分享1則校內學生的好消息,1位就讀國三的劉同學,剛滿15歲,已通過國家丙級中餐技術士證照考試,朝著他開餐廳的目標邁進!這位看來靦腆,也不多話的小男生,從小喜歡烹飪,在家長的支持下,利用課餘時間找師父學習廚藝,在廚藝教室中他的年紀最小,卻有著清楚堅定的志向,這份執著讓人佩服,尤其是他父母親開放明理的教養態度。

這看似簡單的放手,對許多現代父母來說,恐怕得歷經內心萬般折磨!在升學率、錄取率都創雙高,文憑已越來越不值錢的台灣,「行行出狀元」的老話,聽來卻有點八股又諷刺。

表面上我們總是鼓勵學生多元發展,但多數人在判斷學校的檔次時,還是很難跳脫世俗價值。所以每年升學考試結束後,媒體報導預估的分數不外乎名校名系,當有高分考生的選擇與一般期待不同時,也會成為媒體焦點。

學生、家長,甚至學校老師都會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壓力下,去面對孩子學習志向的抉擇。我們有多少孩子能勇敢依照自己想要學、想要做的方向走?尤其是成績表現較好的孩子就更難了!當然,前提是這些孩子要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看到馬祖中正國中讓全校學生從國一開始,到社區甚至台灣島內體驗各種職業,希望學生畢業前了解高職的15個學群。相對的,都會區的國中生有沒有安排這樣的機會?還是我們的觀念上就認定,只有偏遠地區或不擅長讀書的孩子,才要去了解職業類科的學習內容?如果「適性揚才」是12年國教的重要精神,我們似乎花太多時間關注如何揚才的升學制度,而忽略幫學生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以務實態度面對學費調漲
閱讀更多

以務實態度面對學費調漲

上周私教協會召開校長會議,提案希望教育部調漲私立高中職學費,否則許多私校將撐不下去。對此,教育部說立即研議檢討收費基準,但要到七月底才能公布是否調漲。雖然沒有得到立即調漲允諾,但至少讓主管機關正視問題。

學費調漲問題每年都在討論,過去教育主管機關明知各種成本都在上漲,教師薪資也配合公教調薪而增加,卻礙於民意壓力,民粹式的要求各校「共體時艱」,自己想辦法。然而對以學費為主要經費來源的私立高中職,資源不足時,學校可能得限縮教學設備更新,或減少專任教師聘任,更別說積極的投入研究開發與師資教育訓練,學生或許省了幾百元學費,但卻損失受教育最關鍵的教學品質。

教育事業的經營需要足夠的資源才能發展,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公立學校的經營條件都不相同,更遑論公私立學校間的差異。過去政府雖然鼓勵民間興學,主管機關對私校的照顧也不算少,但許多私校法規卻採公立學校思維,缺乏對私校經營的實務理解,讓私校在運作和發展上受到許多限制。

私校法修訂後,對於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給予較大的辦學空間,但其他法規的配套卻未跟上。例如私校願意多聘專任教師來提供更精緻的課程與教學,教師編制數卻仍受班級數限制,多聘的老師因此無法獲得相同的公教保險和退休福利。

教育需要多元發展,相關的法規就要更有彈性空間,並與時俱進。學校的師資、經費、組織、課程等,是影響學校發展與教育品質的關鍵條件,主管機關應該用更客觀、積極與開放的態度去處理相關的法規,用客觀科學的方式做決策,該調整就調整,該補助才補助,而非憑民意感覺來制定遊戲規則。
標準答案限制了表達力
閱讀更多

標準答案限制了表達力

看到新聞報導,幾位大學生利用「部長與學生有約」的機會,表達自己上了大學後才感受到「很多該學的卻沒學」,也覺得台灣學生普遍溝通表達能力不足,在一些重要場合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蔣偉寧部長也回應學生的意見,強調會檢視課程綱要,在課程中加強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能力。

雖然只是少數學生的感受,且現行的課程綱要已將「溝通、表達與分享」列作十大基本能力之一。但實際上,學校教育普遍重視標準答案的學習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因「害怕錯誤」而不敢表達,有些想法和大人不同時,又怕被糾正指責只好吞回肚子裡。結果只要考試得高分、作業按時交,大人就覺得孩子學會了,能不能清楚表達想法,家長或老師似乎不那麼在乎!

反觀西方的教育體制中,從小就鼓勵學生發言,不給太多直接的選項,鼓勵學生自己思考,並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不符合期待,老師也多會給予正向鼓勵,然後再引導其思考方向。這種方式在學習正確知識的「效率」或許比較差,但卻能持續培養孩子組織和表達的能力,等累積足夠的知識,自然能侃侃而談、頭頭是道。

這幾年,台灣教育現場也在改變,在活化教學和多元評量的推動之下,學生回應不受限於標準答案的機會也增多了。我們經常看到學生透過各種方式表達想法和展現創意,或主動關心社會問題,積極提出他們的建議。代表只要老師願意給孩子空間,多給孩子鼓勵,孩子的能力就會被激發;只要給足夠的開口機會,溝通表達能力就能提昇。這不是課綱如何規定的問題,而是需要改變教育現場,讓教學者的想法翻轉而已。
賺了成績 輸了學習
閱讀更多

賺了成績 輸了學習

朋友問了一個問題:「家長花時間幫孩子檢查作業,是要確認孩子有沒有學好?還是要確認有沒有寫好?」我問這兩者有何差別?他說有沒有學好是「裡子問題」,有沒有寫好是「面子問題」。想想這說法似乎有點道理,家長發現孩子的作業寫錯了,如果先了解原因是沒弄懂、想錯了,還是粗心不仔細,這樣是解決學習的裡子問題;相對的,如果只是直接告訴孩子哪裡寫錯,該如何更正,讓孩子拿到滿分,那就只是解決「面子」問題。

這幾年活化教學和多元評量的概念興起,現在孩子的作業型態也越來越多元,帶回家的功課已不僅限於抄抄寫寫,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專題研究、簡報製作、影片剪輯、網頁設計、科學展覽等各種形式的作業;甚至有些是需要跟同組同學一起討論、合力完成。這類作業的重點是要讓孩子在過程中整合所學知識和技能,透過嘗試錯誤和反覆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培養創造力和判斷力;或是培養孩子跟他人協調合作的能力,所以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各項能力,遠比最後呈現的結果來得重要。然而有些家長因為「怕孩子做不好」,便積極指導孩子做法,甚至乾脆直接插手代勞,剝奪了孩子的探索過程,就算拿到高分的面子,卻完全失去了學習的裡子。

不僅家長如此,學校老師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有時為了節省時間,方便讓學生應付考試,或者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省略讓學生整理分析、思考判斷、創新發想的過程,直接讓學生照著背、照著寫、照著演、照著練,最後或許賺到了成績的面子,卻仍舊輸了學習的裡子。

如何讓學生的「裡子」和「面子」雙贏?我們還得多想想!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閱讀更多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到底是「日據」還是「日治」?又成了歷史教科書中的熱門討論話題,從過去經驗來看,這種深受史觀不同而影響歷史事件解讀的問題,大概很難找到共識,從教科書出版的立場來看,或許只期待主管單位趕緊定調一個「標準答案」,但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想,這樣的爭論若只為了給個「標準答案」讓老師教,那就可惜了!

過去資訊傳遞不方便,學生的知識來源主要是教科書,加上升學考試對標準答案的要求,讓學生非常在意一字一句的正確性,雖然學習效率高,卻也忽略了知識的複雜性,喪失對資訊的批判辯論能力。當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學生可輕易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資訊,對同一事件找到各種說法,我們的教育不能只讓學生習慣接受單一資訊,而不去學習判斷資訊的合理性。畢竟許多的問題,會因時空背景、環境條件,甚至主客觀認知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解答,且無一定對錯。

這次「日據」與「日治」之議,其實相互爭辯的內容很精采,各有各的邏輯脈絡。既然如此,若能把這個議題當作教材,讓學生去蒐集資料、整理判斷、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透過辯論,讓不同見解相互激盪,如此一來,學生對於那段歷史的發展會有更深入的認識,到底是「日據」或「日治」留給學生自己去判斷,這樣的課程豈不更有意義?

教科書內容當然要有一定的正確性,但知識的建構應該更多元且靈活,教科書只是多元的學習素材之一,不該是單一的範疇,也不見得是絕對標準。教科書該用什麼字眼?留給那些學者專家去爭論,教育人員真正的課題,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學習沒標準答案的知識。
與孩子一起找路
閱讀更多

與孩子一起找路

上周聽同仁分享,一位即將就讀高一的女孩,因資質不錯,其爸媽從小就幫她設定好,將來要和爸爸從事一樣的投資相關工作。然而她內心真正渴望的是當個音樂老師,卻從來不被父母接受,結果這次基測失常後,她開始對學習產生迷惘,對未來失去期待,所幸經過一番開導,孩子算是願意再給自己更多時間,慢慢思考未來方向。

現在父母輩以上的人,小時候應該都寫過「我的志願」這個作文題目,那時候為了拿高分,或者為了面子,多數孩子會寫些偉大的志向,老師、醫生、工程師、甚至總統、國父都有。儘管我們根本不清楚這些職業的實際工作內容,但總有一些社會價值在告訴我們哪些是令人羨慕的職業,哪些是讓人不屑的工作?

經過二、三十年,台灣社會已發展得相當多元,各行各業人才輩出,許多早期不被看好的職業,都變成搶手的飯碗,更多以前想像不到的工作型態,不斷的因應社會需要而產生。看起來社會觀念相對開放,年輕人應該有更多追尋夢想的機會。實際上,當面對孩子未來的發展,無論是學習方向、工作性質、甚至婚嫁成家,有多少父母能真的放手讓孩子選擇?在「保護孩子」的天性下,坦白說真的不容易!

當然,適當的引導有其必要,總不能明知前方為懸崖,還讓孩子往前跳。然而有些懸崖的對岸其實並不遠,只要足夠的助跑就能跳過;有些懸崖只要繞點路,就會有座橋可跨越;甚至有些懸崖根本只是父母假想,拿來嚇阻孩子的,只因為懸崖的對岸是父母不熟悉,不放心的領域。

我想,面對孩子的人生選擇,父母真正的功課,不是為孩子鋪路,而是和孩子一起找路,當孩子決定後,告訴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