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懂得自己負責
- 作者:李萬吉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 2017/3/28
學生選擇科系的過程,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學習經驗、職業嚮往、家長意見等等。通常對數理或文史科目的學習經驗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選擇類組方向;職業嚮往的成因會來自周遭長輩和社會價值,例如傳統較推崇的「師」字輩職業,或者近來發展前(錢)景看好的熱門行業。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大,有些父母採強勢的態度,不管孩子意願或能力,直接為孩子設定未來目標;有些雖會尊重孩子的志向,卻常好心建議或提醒孩子走哪一條路比較輕鬆有保障。
當孩子沒有足夠的主見,對未來也沒什麼想法時,家長意見往往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前陣子媒體報導台灣女性選讀理工科系的人數過低,因素之一就是家長認為女孩不適合往理工發展,就是一例。
家長適當引導孩子做人生的選擇並非壞事,問題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的興趣、性向、能力以及內心的想法?當孩子提出的志向與父母的期待不同,父母有多少包容和支持的力量?還是會有意無意的否定孩子的夢想,設法讓他回到大人所認定的現實中,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
根據美國勞動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在的學生未來將從事的工作,有65%此刻還不存在,依循過去經驗預測,為將來做準備已經不足以應付。父母該做的不是告訴孩子哪條路適合他,而是鼓勵他及早探索自己,不斷充實自己。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他要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