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從A到A++的代價
閱讀更多

從A到A++的代價

面對108新課綱的第一屆會考,到底會有什麼結果?不僅學生和家長緊張,學校老師也一樣忐忑。當成績公布,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然而大家關注的焦點仍集中在有多少人考滿分?哪些人可以上第一志願?還有家長因無法進入前三志願而難過生氣,覺得孩子3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依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資料,精熟程度A以上的,平均錯2題就少一個+,以北北基考區來說,前三志願大概就是2到6題的差別,以5科約200題來看,也只是百分之1到3的錯題率。除了少數天賦極高的孩子,這樣些微分數的差距,實在不能代表學生學習能力有多大差異,又何需這麼在意第幾志願的遺憾呢?甚至否定孩子的努力?說穿了,主要還是為了面子,為了那個「明星」高中的虛名!

實際上,無論是所謂的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在新課綱之下,大家都在重新探索和調整,有些社區高中反而更能發展出學校的課程特色。只可惜努力的成果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展現,也很難翻轉家長們對排名的既定印象。這種僵化的排名思維,讓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不易落實,更是升學壓力難減的關鍵因素。

現今的大學入學管道多元,考招制度更能適性選才,只要能夠清楚自己的志向,鎖定擅長的學科領域認真學習,主動拓展自己的學習歷程,不管就讀哪個高中,都很有機會申請自己嚮往的大學科系。

會考成績只是國中階段學習成果的指標之一,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態度面對與規畫高中階段的學習?能不能積極探索自己的志向?如果過度執著於高中學校的排名,花3年專注在拚會考成績,只為了少錯幾題增加幾個+號,卻侷限國中生探索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不利於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實非明智之舉啊!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落點只是一時的起點
閱讀更多

落點只是一時的起點

這幾天是高中免試入學考生選填志願的重要時刻,從會考成績出爐後,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會考分數的預測學校落點,坊間也有許多落點分析的參考資訊或講座。可以感受到家長學生為此緊張憂慮不已,深怕錯估局勢而進不了心中的理想學校,或者期望能盡量往前擠進排名更好的學校。

弔詭的是,家長們對高中學校排名優劣的設定,到底依據為何?除了各高中升大學的榜單,還做了哪些深入的比較?課程、師資、設備、或者辦學理念、管理方式、交通環境、外部資源等等,相信多數家長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一一了解,最終就是把坊間依據過去經驗推估的最低會考錄取分數,作為這些學校的排名順序。

再進一步檢視這些錄取分數的差異,可能只是會考中少錯兩三題的差別,用這樣的差距來斷定學校的優劣,甚至學生的成就高低,是既不公平也無意義的。

從另一個角度想,會考分數對應的高中學校落點,也只代表著展開下個學習旅程的起點,在未來三年或十年的求學階段,甚至數十年的人生,還有太多需要努力的時間,也有更多的挑戰關卡。因此,實不需要把高中這個起點看得這麼重要。

有人說人生像一場馬拉松,不用太在意起跑的位置。其實人生更像是鐵人三項競賽,每個人有自己的出發時間,在不同的組別和賽程中盡力。有人三項都很擅長,也有人稍有弱項,但只要努力完成,都值得肯定讚賞。

人生中不會只有一場比賽,這次成績不理想,找出弱點,加強練習,下個賽程就會進步,最怕的是一開始就認定是輸家而棄賽。有些人天生不適合這些多數人會參與的熱門賽事,那麼不妨多了解自己,多看看四周,找到適合自己的賽場,挑戰不同的目標。

一試從來不會定終身
閱讀更多

一試從來不會定終身

上周會考成績公布,有人高興歡呼,當然也有人傷心流淚。這是學生們首次面對的升學考試,可能也是第一次承受這麼煎熬的等待。雖然結果無法讓每個人如願,但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坦然接受,不用過度在意。因為會考這件事,本來就只是一段學習成果的檢驗,放在人生時間軸裡,其實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過程。

台灣的高中升學制度歷經多次改革,從聯考、基測到會考,之所以一直無法有效化解學生壓力,關鍵總在家長和學校如何看待升學這件事。即便社會已開放多元,未來也變化莫測,傳統的升學觀仍深植於多數大人的心中,有意無意的影響著孩子,不僅引導他們如何看待學習和升學,也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

會考要檢驗的是國中階段的學習成效,所以原設計只將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和待加強三個等級,但為了高中升學的篩選需要,只好再細分七個層級,並賦予相對分數,方便超額比序計分之用。於是會考結果對學生的意義,已不只是學力的檢定,更多的是對自我表現的評價,以及未來成就的期望值。

也就是說,當會考的結果不是用在檢視學生各科的學習狀況?進步或落後多少?未來的學習應該有什麼策略?對其志向的選擇有何影響?而只關注在考多少個A++?能錄取什麼學校?這學校排名如何?那會考只會更助長升學壓力。

有人認為現在會考制度仍然是「一試定終身」,然而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人生還有無限可能,不過是一個高中職的學習選擇,不該如此就對其未來下定論。大人們若不能先擺脫這個舊思維,就算考題再靈活,孩子仍難擺脫僵化的應試教育,繼續受升學壓力的束縛。

國中實驗課 也是課程進度
閱讀更多

國中實驗課 也是課程進度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納入了11題實驗題,更符應了新課綱對探究實作的重視,希望藉此引導教學的改變。

然近日媒體報導也點出實驗課程的落實仍有不少障礙,除了偏鄉學校實驗設備、實驗室管理人力的不足外,也提到新課綱減少了自然科授課節數,若遇到連續假期或學校活動影響,要做到新課綱規定的三分之一實驗課程難度很高。

加上實驗課程的準備耗時,實驗過程學生管理不易,有些老師寧願選擇在一般教室「講授實驗」的方式,評量的效果似乎也不差,以上種種都會是造成實驗教學未能好好落實的原因。

造成實驗教學落實的差異,除了學校資源條件影響,最主要的因素,應該還是老師對於實驗課程的態度,以及教學能力的轉化。新課綱雖減少授課時數,卻也減少了部分知識面的內容,老師需要提升的是將實驗與課程結合的能力,讓學生透過實驗過程,不只學會實驗的操作,也同時獲得知識的吸收。

此外,當課程受到假期或活動耽擱時,非得在課堂上「講過」才算上完的觀念,讓多數老師會選擇趕進度而放棄實驗課。然而這幾年的翻轉教育不斷強調,許多知識面的學習可以利用不同工具,不需在課堂上進行的。相較於學生可以自學的知識內容,需要器材設備和老師從旁指導的實驗課才應是優先選項。

過去不論是課程、教學、評量到師資養成,對於實驗教學的重視都不足,如今課綱和升學評量已經開始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師專業的提升,都必須加緊腳步跟上,才能讓實驗教學真正落實。

會考結束 學習不能空窗
閱讀更多

會考結束 學習不能空窗

今年的國中教育會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因應作法,例如家長不能入校陪考、考生需全程戴口罩,中午還發放桌上隔板,讓每位考生安靜地在座位上的小隔間用餐,有人戲稱像是在某知名拉麵店用餐的感覺,這些作法雖有些無奈,但至少慶幸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讓這麼重要的全國性測驗得以順利舉辦。

會考結束後,許多學生和家長會問:「接下來這段時間要做什麼?」似乎覺得會考就是國中學習的最終目的。也難怪,緊繃了兩年多,儘管九年級的課程尚未結束,少了會考這個因素,學生上起課來大概很難起勁。有些學校甚至超前進度,教完所有內容,剩下這段時間該怎麼安排學習,成了每年都會面臨的難題。

其實有件事是這些國中準畢業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彌補的,那就是對自我的了解和未來志向的探索。青春期原本就是孩子自我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會開始關注自己,想弄清楚「我是誰」、「我想成為怎樣的人」這類的問題,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些想像和期待。然而台灣多數的國中生,三年來都只專注在升學這件事,鮮少有時間好好認識自己,沒有多少機會嘗試不同的學習,一切等上了高中再說!

現今教育思潮強調讓學生適性且多元發展,新課綱也期望提供學生多元探索與適性學習的環境,只是在國中階段仍受到升學主義的牽絆,多數學生被剝奪了多元學習的機會。既然如此,學校不妨利用這段學習空窗期,規畫更多與自我和生涯探索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好好思考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的高中三年學習的指引。

國中會考 是減壓還是增壓?
閱讀更多

國中會考 是減壓還是增壓?

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教育改革政策無法有效推動,家長或學校老師的信心不足,觀念未能轉變常是關鍵因素;而缺乏周延的政策法令配套,甚至制度運作相互矛盾,難以應付實務需求,往往是阻礙觀念改變的幫凶。

以國中教育會考來說,當初規畫施行的用意,是要檢驗國中生的學習成效,政府也強調「不是」為了升學需要。且希望透過3等級呈現成績,來發揮減壓、鬆綁和檢驗學習成效的功能。然而,在難以抵擋社會對高中升學排名的需求下,只好又細分成7等級,加上高中免試入學制度的設計,會考成績成為決定性因素,等於又強化了會考和升學的關聯性。要說會考不是為了升學,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再者,國中會考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檢驗和確保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品質,所以依法規所有國三學生都必須參加會考。因測驗內容以現行國中課綱為依據,對國中課程教材的熟練度,絕對與會考成績有相當大的關聯。然而,近年來各種實驗教育蓬勃發展,目前的會考考題已無法真正檢驗這些不同課程型態的學生學力。

就以辦理國際課程的學校來說,學生平日所學與國內課綱差異甚大,連教材和授課語言都不相同。卻要求學生參加國中會考,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意義極微。即便學校強迫報名,多數家長和考生也會選擇放棄,不僅浪費考試資源,也徒增主管機關、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困擾。

會考制度已實施多年,顯然未能有效達到減壓、鬆綁的目的,對於特殊課程的學生也難以達到檢驗的效果,主管機關有必要針對其政策配套和執行措施進行適度的檢討修正,否則會考難免成為另一個基測或聯考,繼續成為國中升學壓力的助燃劑。

老師亟需進化教學素養
閱讀更多

老師亟需進化教學素養

上周末的國中教育會考,除了在考場內煎熬的考生,也辛苦了考場外陪考的家長和學校師長。看到有人在臉書上討論現在的會考和當年的聯考有何不同?發現多數人都覺得只是考試名稱不一樣,實質上還是決定升學的關鍵一役,甚至覺得免試入學只是騙人的口號,學生的壓力其實更大!

就制度面來說,的確有免試入學的管道和機會,只不過家長多數是期待孩子考更高分,進入心目中更明星的高中,在超額申請之下當然就得用會考作為比序條件之一。國中教育會考原本目的是要了解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果,所以一開始只分為精熟、基礎和待加強三個等級,但為了升學選才需要,只好又再多幾個「加號」,硬是要把學生分成七級。

這些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也是多年來教改常無法讓人信服的原因之一。不能都怪制度設計的問題,擺脫不了傳統升學價值觀,新的理想就很難實現。

然而從內容去比較的話,就會發現會考題型和以前的聯考或基測差異其實非常大,尤其這兩年為了幫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暖身,大考中心大量採用素養導向的題型設計,考題不僅靈活且跨領域。顯然傳統死記硬背,或者不斷重複練習的學習方式,都將難以應付這樣的題型,學生需要更確實理解所學知識,並能整合不同領域知識加以分析運用。在這種題型的改變下,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比聯考時代更多元,也更貼近未來學習的需要。

這波新課綱所引發的考題變革,看來的確產生了一些牽引作用,坊間的補習班教學很快的有了因應策略,相較之下,反倒是許多學校老師們還在觀望,甚至無感。再一年多新課綱正式上路,學校老師們真的得加緊腳步調整心態和教法,好好進化教學素養才行!
會考落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閱讀更多

會考落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上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這幾天大家開始討論和預測各地明星高中的錄取分數,家長們也開始緊張自己孩子的落點在哪裡?該如何填志願?或者該選擇公立還是私立高中?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類科?大概除了會考成績頂尖的學生外,其他家長對後續高中的選擇安排都多少有些徬徨和不安吧!

家長的憂慮,來自於一個根深蒂固的假設,就是進入排名越前面的高中,將來才越有希望進入好的大學科系。然而,從現行各高中升大學的結果來看,這個假設已越來越難成立,透過繁星、申請或特殊選才等各種管道,大學入學方式更多元,結果也有更多可能。也就是說,高中名校未必是升學保證了。

適度競爭可刺激學習,但過去完全依分數排序的高中入學方式,把所有學生侷限在單一的賽道或項目上,用同樣的標準來競爭淘汰,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些年來的教改一直希望改變這個問題,也提供了很多選擇,可惜效果還不夠顯著,多數家長和學生還是寧願照著老路走,反而讓孩子失去展現自我的機會。

12年國教強調適性揚才,新課綱要求各高中必須發展特色和校訂必修課程,也要提供一定的多元選修,讓學生可以試探未來方向。也就是說,將來家長面對高中階段的選擇,不能只看過去的排名,而是要好好了解這些高中的未來課程走向,看哪些學校真正做好課程規畫?哪些學校的特色課程適合自己孩子的興趣與志向?

人生的路很長很寬,每個人的目標和過程也不需一樣,會考分數的落點只是另一個學習的起點,真正關鍵不在於現在的排名,而是在未來2、3年內,盡快找到適合的項目,在屬於自己的賽道上努力奔馳。
考完後 教育才開始
閱讀更多

考完後 教育才開始

去年此時,國三學生剛剛結束升學考試,卻還有一個多月才畢業,學生考完會考後不知道要上什麼課,因為考試結束,已經失去上課目的。當時多數學校把問題丟給老師自己處理,讓老師各顯神通,填補這些課堂時間,或者多辦幾次校外教學,像是慰勞學生3年苦讀的獎勵。

有了去年的教訓,照理說今年各國中可以提早因應。只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學校老師是否能擺脫「打發時間」的消極態度,積極設計出能引起學生興趣,又具有學習意義的課程?根據對台灣多年來的教育現場觀察,以及國中老師長期累積「為考試而教學」的專業,目前這個答案恐怕不太令人期待!

同樣的狀況,這些年來大學甄選入學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高三學生也在、5月就已錄取大學。雖然高三課程進度還沒結束,但除了部分要繼續拚指考的學生外,其他學生通常也無心聽課。有些學校擔心這些學生影響上課氣氛或秩序,乾脆安排各種公差(如準備畢典)讓他們在上課時間去做,或者乾脆讓學生請假別來學校,也顧不得剩下的高三課程學生還有受教的權益和本分。

這些現象也怪不得學校老師,因為在長期以升學考試至上的國高中學習氛圍下,老師們很少被期待發展非考試需要的課程教學專業,即使這幾年活化教學、翻轉教育的浪潮不小,他們仍多侷限在既定的課綱教材中找變化。當原本的學習目的不在時,那些專業就可能無用武之地。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關鍵在重新找到真正的學習目的和本質,並找回教師的初衷,或許考完之後,才是最精采的教育開始!
到底誰比較厲害?
閱讀更多

到底誰比較厲害?

上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公布,大家開始討論推測什麼成績才能上第一志願?多少分才能進明星高中?然後各地媒體也依慣例去找出哪些學校滿分最多?哪些學生是黑馬榜首?接著等7月初放榜,還會繼續比哪些國中第一志願錄取人數最多?每年這些戲碼不太會變,只是男女主角換人演。

我們已經習慣在升學制度中排出高低、找出勝敗,所以這2年的會考和免試入學制度雖然變化多端,大家還是緊抓著高中排名的中心思想來應對。但如果稍微比較近2年的比序差異,似乎又覺得充滿詭譎矛盾,尤其以北北基考區最為明顯。

去年志願序計分方式加上2次免試申請,混淆了許多高中的錄取分數標準,今年改為五志願一個群組,大致上又可依排名習慣選擇學校;去年作文成績成了比序的關鍵,今年作文即使差個2分,影響也不大。

最特別的還是去年四標示的加號多少是排序的最主要依據,今年北北基卻堅持先比半屏山式的十量尺。結果就會出現3個A++量尺分數勝過5個A++,5B的分數也可能贏過2A3B。

也就是說,同樣的成績,去年被視為領先的,今年可能反而成為落後,那麼,到底加號多比較厲害還是量尺分數高比較厲害?到底哪一種標準才能真正分出高下?明年將不採用量尺,制度改來改去,以後的學生該如何因應?

或許這根本就是假命題!因為在變動快速的世界,競爭模式和條件也不斷在變,學習和發展的角度更是多元,那麼在國民教育階段,我們真的需要用單一標準來分出優勝劣敗嗎?學生真的需要為了多拚一兩個加號而減掉更多有趣的學習嗎?

不知道在青少年階段的愛因斯坦和莫札特,誰比較厲害?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閱讀更多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會考考完了,學生到學校要上什麼課?」這可能是最近幾周很多國三老師頭痛的問題。以往國中基測考2次,學生畢業前還得到校複習和測驗,去年雖然改成1次會考,但還有特招可以當做下一個準備目標,今年多數縣市不辦特招,於是會考結束到畢業前長達1個月的空檔,學生和老師便頓失上課目標。

對國中來說,這雖然是從來沒有遇過的情況,卻也是在今年會考遊戲規則確認後,就可意料到的問題。只是看來多數學校都不太在意,沒能事先做好完整的規畫,僅能讓各科老師自己想辦法「填空」。

認真點的老師會設計課程,讓學生做專題報告或主題式的學習;有些則安排校外教學或參訪,也順便讓學生調劑身心;也有的乾脆在教室裡放影片給學生看,有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習就看老師的用心程度;總而言之,各地各校各班的因應方式就有如八仙過海一般,只能各顯神通了!

危機有時也是轉機!升學壓力短時間難以化解,這多出來的空檔,或許是彌補過去3年國中學生應該享有的多元學習,也讓有教學理想的老師多些展現教學創意的機會。

例如,課程採取更自主有趣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主題,主動擴張各領域學科的學習深度和廣度。還可加入生涯探索的元素,引進家長或社區資源,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多認識未來的學習和職業選項,好好思索自己未來的方向,這1個月的學習,可能是3年來最精采的一段。

然而,在長期考試引導教學的習慣下,老師是否有能力創新教學?如果老師個別能力有限,學校能否發揮團隊力量共同設計課程?這也會是未來校長們在教學領導上的另一個挑戰!
爭輸贏的結果
閱讀更多

爭輸贏的結果

第2屆國中會考結束,今年因多數考區都不辦理特招考試,所以大部分九年級學生已解除任務,等著拿到成績單後,才會面對下一波免試入學申請的煩惱。

猶記得去年第1屆國中會考和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問題引發的風風雨雨,輿論總是在入學排名的公平性上做文章,類似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問題不斷被放大,讓整個12年國教的升學制度被批評得體無完膚,連恢復聯考的呼籲都出來了。

1年過去了,不知是否有人針對當初這些被認為是錯置的學生做研究,看他們的學習情況如何?不過至少在媒體上已經平靜許久,多數人大概也淡忘了當時的那些問題。

實際上問題並沒有消失或解決,只是暫時被遮蔽,且恐怕還會有新問題出現。尤其今年在教育部提供了十量尺的計分,原本是要等比到最後分不出高下才使用,但北北基執意要先比量尺分數再比加號。

由於量尺和標示所設定的答對題數區隔標準不同,從幾次模擬考的實務經驗上發現,極可能出現五個A++的量尺分數卻低於四個A++者。家長若以去年的經驗當標準,對於這樣的矛盾勢必難以理解與接受,恐怕又會再次傷害對新制度的信任,遺憾的是主管機關似乎也無能為力。

許多爭議都源自「比出高下」的想法,然而,兩三題的差異豈能代表學習能力的高低?學校和學生真的需要這樣被清楚排序嗎?朋友的小孩在臉書上寫著會考「不是為了未來而拚死拚活的戰場,而是展現我們幾個月來努力成果的舞台。」

是啊!我們這些期待孩子「旗開得勝」的大人若不能改變想法,跳脫排名的泥淖,將只會看到孩子的勝敗,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特與能力。當多數孩子因此失去學習動機,最後贏家是誰?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閱讀更多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隨著第1屆國中會考成績揭曉,教育部公告了會考級分人數百分比後,大家關注的問題「都在學生該怎麼填志願序,才能進入心中的第1志願?」教育團體批評填志願序像在賭博諜對諜,許多家長和學生心急如焚,學校也不知該如何輔導學生,整個免試入學方案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各界也罵聲連連,逼著教育部現在就喊著明年會全面檢討會考制度。

任何新制度上路,都會有檢討空間,免試入學方案也的確有許多該改進的問題,但在檢討制度之前,我們得先釐清問題的根源,並對核心價值有足夠的共識,才能夠朝同樣的方向去改善。

既然12年國教希望淡化明星高中的迷思,減少升學考試的過度競爭,那麼就不該用過去的習慣來批判新制度的價值,更不該期待新方案的設計要能維持那毫無道理的排名。我們該先檢討的,或許是我們正在用什麼教育觀在引導孩子?

當我們聽到學生因為差一級分而痛罵「該死的作文」,看到孩子因為不知該如何填志願序而「面臨崩潰」,教育工作者該有所警覺,何以讓孩子對一個人生中的小關卡看得這麼嚴重?何以讓家長覺得差個一兩志願就好像沒了未來?是否因學校不斷強調前3志願才是明星的觀念?當學校老師鼓勵孩子去拼特招時,是否真的認為那些高中的辦學品質或特色有很大的差異?還是只為了滿足那一點點排名的虛榮心?

教育觀念的改變非常難,常要面對強大的外在壓力,教育人員需有堅定的信念,也要有自我檢視和改變的勇氣,否則不僅無助於教育問題的改善,甚至成了改革的阻力而不自知。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閱讀更多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第1屆國中會考已經結束1個多星期,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機關還在為了如何公布會考成績級距人數拿不定主意,不僅讓原本就有疑慮的家長感到更加恐慌,也讓12年國教的理想性面臨挑戰,各界都在看我們的官員要如何在堅持與妥協中做出抉擇。

家長們對12年國教入學方式的質疑,幾乎都來自於一個公平性問題,而此公平性則建立在把過去各高中的入學分數排名和其學校優劣畫上等號的假設,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如果被放在「以前」錄取分數較低的學校裡,就是所謂的「高分低就」,對學生不公平。

然而現今的公立高中排名,主要取決於錄取學生的考試成績,並非學校辦學的績效,社會持續以傳統排序來斷定這些學校的優劣,對學校一樣不公平。12年國教若希望減少高中升學壓力,促成國中教學正常化,就必須打破傳統高中排名的迷思。

教育部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和均質化已經多年,照理說各高中之間的辦學品質和教師專業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但顯然還無法扭轉家長既定印象,而免試入學方案可以是破除迷思的臨門一腳。

雖然改變的過程一定會有陣痛和阻力,需要時間調整和適應,但若是符合教育理想,且有其必要性,政府和教育單位就應該有所堅持,並花更多心力去溝通和說服。

政府在制定這些會考制度時,就該知道會面對這些舊觀念的壓力,也該先規劃好因應措施。如果無法頂住壓力,不斷的在特招比例、比序條件、會考成績等制度上妥協修改,讓舊思維主導著新政策,那12年國教的理想就會成為空談,大家又只是白忙一場。
孩子須有什麼能力?大人最該知道
閱讀更多

孩子須有什麼能力?大人最該知道

第一屆國中會考在各種期待、疑慮、爭議中如期舉行,規劃多年的12年國教算是邁入另一個重要里程。當許多人還在擔心選填志願的公平性,這次的作文題目似乎想要提醒大家還有比「公平」更重要的事情。

「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雖不難下筆,但要寫得好,除了要有清楚的思路和論述,應該還得對自我及社會環境有足夠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具體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想法。

但想想我們的教育現場,在國中小階段卻最常忽略這些環節。當我們的孩子整天跟著學校或補習班的進度,埋首在課本、參考書和測驗卷中,汲汲營營只為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他們所知道的能力會是什麼?

當孩子的目標被設定在毫無道理和標準的高中排名,而不用理會這些高中職的特色優劣,他們對現有的環境能有多少認識?更別說對未來的趨勢能有什麼想法了?

當記者訪問考生或老師該如何寫這個「能力」?有人認為語文和資訊能力很重要,有人則舉溝通和合作能力為例,也有人認為「態度」才是關鍵,總之應該不會有人把「考高分」視為未來應具備的能力。

弔詭的是,從以前的聯考、基測到今天的會考,多數孩子花掉太多時間在磨練這個未來不見得需要的「應試能力」。雖然無法預料孩子們所面對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貌,但我們都相信在這些課本或考卷上學不到的關鍵能力與素質,才能幫孩子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或許這個作文題目更適合拿來考老師和家長,「面對未來,孩子該具備哪些能力?又該如何培養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