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閱讀更多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近幾年發現,面對孩子升學這個課題時,家長們的用心程度明顯提高,相對的焦慮程度也增加,朋友開玩笑說以前需求大於供給的時代,升學多半是孩子自己的事,考什麼分數就選什麼學校,好壞自己負責;現在少子化學校供過於求,升學反而變成家長的任務,得多方打聽精挑細選,就怕誤了孩子的前途。

現代教育思潮重視家長教育選擇權,加上生存壓力,無論公私立學校都在積極招生,因此家長有更多機會瞭解學校。除了學校提供的各種介紹說明,家長之間流傳的口碑,更是重要的參考。隨著網路發達,許多網路社群或討論區都可見家長提出各種相關的問題,包括課程教學、學生管理、師資設備或收費標準等。當然,升學榜單總是關注的焦點。

觀察這些問題通常能獲得熱心的家長或網民回覆,甚至引發熱烈討論。然而許多資訊被簡化,較多主觀感受,缺乏客觀驗證,容易以偏概全,忽略情境脈絡。這時家長容易把「別人遭遇的事」,直接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例如該校很多學生考上醫學院,我的孩子也同樣可以,卻忽略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需求,結果把擅長游泳的魚,放到樹林裡去競爭。

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家長也希望孩子能適性發展,但卻過度擔心「不確定性」。於是面對改變的當下,即使明知過去經驗痛苦,仍寧願選擇自己較有經驗,或者和多數人一樣的路。這種求保險的決策,往往就扼殺孩子天賦發展與追求自我的可能。

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雖然沒有標準答案,至少廣泛且深入的瞭解是必要的。而瞭解的對象不僅是學校,還包括教育制度和趨勢,更別忘了瞭解孩子,因為他們才是實際承受和面對未來的主體。

(圖照:shutterstock.com)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閱讀更多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育現場帶來不小的衝擊,也是這兩年討論度極高的教育議題,支持者通常肯定其多元適性和重視素養的教育理想,反對者則多批判素養導向教學的可行性,認為新制度凸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且加重升學壓力等問題。近日看到一位友人的分享,覺得新課綱的教育意義應該是要幫助每個孩子追求成功,在眾多質疑和爭論中,這觀點頗有讓人撥雲見日的感覺。

過去教育制度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用同樣的課程、相同的評量、一致的標準,以便複製同樣的成功產品(學生),同時輕易的淘汰掉不合乎標準的產品。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多次教育制度改革都難以達成。新課綱所強調的多元適性,其實就是回歸教育本質,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盡可能讓他們用最適切的方式發展自己的長才。從這個角度看,的確就是協助每個孩子成功。

當然,成功的定義對每個孩子來說不盡相同,可以是追求課業上的高分或名校科系的榜單,在競賽中追求勝利,某些技能上追求突破,抑或是只想安穩平順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如何,這些不同需求的成功,需要不同的學習情境去建構,就像龜兔本來就不該放在一起賽跑。

幾年前有本暢銷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作者強調學業成就並非「成功」的唯一指標;研究指出,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才是促使孩子願意自我超越的根本,得以成就孩子的未來。

因此,學校應該創造一個讓孩子喜歡,有歸屬感,有挑戰性卻能勝任的學習環境,鼓勵每個孩子能搭建自己的舞台,不一定求完美,但能追求最盡力的演出,應該就是幫助孩子邁向成功的最佳模式。

先適性養才 方能揚才
閱讀更多

先適性養才 方能揚才

在政府大力宣導推廣之下,加上考招新制中強化了學習歷程的重要,感覺到越來越多家長認同新課綱強調的適性揚才理念,更關心孩子在學校課業以外的學習與專長培養。然而,也就常聽到家長焦慮的問「可是我孩子都沒什麼才華怎麼辦?」或是「該如何幫他培養才華?」

適性揚才是現代教育的主流思潮,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志向等條件,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與資源,讓學習產生功效,進而讓孩子在適合的舞台展現才華並繼續學習。

這樣的學習,並非像單純的學習一門課或讀一本書,有明確的目標和進度,而是一種持續試探、累積、修正和再試探的過程。孩子有越多試探和累積,通常就越能顯現所謂的才華。換句話說,覺得孩子沒有才華,很可能是孩子未能有足夠的試探和累積,或者是缺乏修正和再試探的機會,只在不適合的舞台上跌倒。

才華一部份需要天分,但更多時候需要環境、時間和個人努力的滋養。適性揚才並不是放任孩子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透過恰到好處的引導,甚至需要適度的強迫,讓才華的幼苗在適合的土壤中吸收足夠養分而成長。過程中孩子若有餘力,可以嘗試培養多種才華,但須量力而為,以免揠苗助長。

此外,家長不宜單純以升學目的來思考這件事,畢竟才華的培養需要時間累積,且沒有明確的終點,而升學只是漫漫人生中的幾個小關卡,為此短暫的目標而刻意培養的才能,往往不容易堅持,發自內心想去做的才能持續。

適性只是正確的開始,足夠且適當的培養方能讓才華顯揚!

自主學習探索生涯 要從小做起
閱讀更多

自主學習探索生涯 要從小做起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以適性揚才為願景,在課程規畫上特別強化了多元選修和自主學習,希望讓高中生有更多機會探索學習方向,選擇自己喜愛或專長的領域科目。加上大學入學申請也將參採學習歷程中的自主學習成果,這個新學習模式能否順利推動並產生預期效果?也備受關注。

近日有媒體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發現高達七成的高一生執行一年的自主學習計畫後,仍不確定未來大學擬申請的科系方向。這樣的結果,難免讓人失望,但進一步探究其原因,倒也不讓人意外。

調查報告中提到,四成的自主學習計畫與強化學科或與預設未來選讀科系有關,只有不到三成以自己的課外興趣或才藝為自主學習主題。這代表著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仍被升學考試或大學申請需求所牽制,成為一種被規範的自主學習,自然大幅減少自主探索的成分。

再者,有半數學生認為自主學習目標不明確是執行計畫最困難之處,或者因為還不確定未來想讀科系,不知如何應對。這顯示學生未能理解此課程目的,或者其認知期待與學校規範要求的有所差異,甚至是學校將其導向成錯誤的目標。如此,在目標不清,自主不足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的成果必然有限。

自主學習絕對有助於生涯探索,前提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嘗試機會,想透過一年的自主學習就認清未來志向,其實是過度期待。更理想的實踐,是把自主學習的時間拉長,而且是提早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能排入正式課程最好,或者融入各種非正式課程與活動中,一來從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二來增加探索的時間與機會,如此到了高中,自主學習便能產生最大效益。

學習歷程 有更多價值
閱讀更多

學習歷程 有更多價值

自從大學考招新制公告減少學測參採科目,並將「學習歷程」納入重要的申請大學要素,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常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支持者認為藉此讓志向明確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被看見,大學科系也能更有效的選才;反對者則擔心如此會形成學生的軍備競賽,對於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或弱勢學生,會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儘管教育部不斷強調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且要和學科學習相關,希望化解輿論對新制度的疑慮不安,但在真正看到結果前,大家也只能推測想像,爭論也勢必會持續下去。爭論越久,家長的疑慮就越多,謠言誤解可能也更多,對新課綱的改革阻力也就越大。

既然還不知道實際結果會如何,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議題。過去高中的學習往往把學科和志趣當作兩件不一定相干的事。學業應付得來的學生,先努力把考試成績提高,再來看自己有多少本錢可以選擇理想的大學科系;學業成就較低落的,沒多少條件競爭,也只好擴大選項,填些自己不太瞭解的科系。無論哪一種,都造成如今非常高比例的大學生後悔自己選擇的荒謬現象。至於,如何不讓偏鄉或弱勢學生吃虧的議題,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多投入資源協助他們了。

如果能藉由「學習歷程」的準備,迫使學生認真面對自我瞭解和探索未來的課題,提早訂定學習目標,且能自我檢視所學所做與期待目標的一致性。同時,學校若能利用學習歷程的大數據分析,做為學校多元選修課程的規劃,相信高中生的學習會與未來發展有更多連結,更能達到適性揚才的效果,那才是學習歷程最應該發揮的功用,而不會只侷限於在申請大學。

更進一步想,在高中時代若能培養建立學習歷程的能力與習慣,將來進入職場,這也會是一項很有價值且一生受用的競爭力啊!
競爭排名不是學習的目的
閱讀更多

競爭排名不是學習的目的

為了如期完成人生的第一百場鐵人賽,這段期間除了持續訓練外,也積極到處征戰,只差沒有像廣告詞所說的「不是在鐵人賽場上,就是在前往鐵人賽的路上」。

隨著年紀增長,參賽的組別競爭對手減少,拿到名次的機會也就大增,這一生當中大概就這段時間最常上台領獎吧!

其實在鐵人賽或馬拉松這種人數眾多的賽場上,除了少數頂尖選手追求前幾名的獎項外,絕大多數人挑戰的都只是自己設定的目標。一開始通常只求「完成賽事」就好,跑了幾場後可能就會希望提昇速度,突破某個時間門檻。排名往往只是一種參考,給自己多一些往前進步的動力,但不太會是訓練和參賽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說,這類比賽的主要對手就是自己,速度加快比排名進步更有成就感。

我認為學生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概念,在大範圍的課程架構與教學進度下,每個學生依照自己的資質條件和興趣專長來設定挑戰目標,重要的是讓自己不斷進步,並且因為進步而獲得成就感,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學習,才會形成自發性的學習。偶而同儕之間的比較,只是幫助老師和學生自己了解學習成效,或者強化動機的手段之一。

遺憾的是,現今許多家長和老師把競爭視為學習的主要目的,只看重成績排名,很容易否定學習過程的付出,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也會窄化學習的範疇。有些聰明的學生,不太需要努力就可以考高分,就很容易看輕學習這件事;相反地,有些學生就是不擅長某些學科,即使努力了也得不到肯定,兩者對於學習都非好事。

未來的學習強調適性揚才,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路線上,用符合自己條件的步調,做最有效且最持久的學習,這是學校教育最該重視的課題。
還給學生認識自己的機會
閱讀更多

還給學生認識自己的機會

國內許多大學生不知自己真的想要學什麼?已是常見的現象。最近有媒體針對台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若有第2次機會,超過5成的台大學生不會選擇同樣的科系,其中4成的台大生說,科系的選擇是填志願時才決定,也有1成6的學生說,至今仍不確定自己想念的科系是什麼。

理論上,頂尖的台大學生是最有條件選擇他們想要就讀的科系,沒想到有如此高比例不滿意自己的選擇,甚至還摸索不到真正的志趣。調查發現四分之一學生坦言根本沒有時間思考生涯探索的問題,4成學生甚至表示,關於選填大學志願和生涯探索,高中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排滿各種考試。這樣的結果,清楚點出問題出在哪裡。

過往大人們常要孩子先讀好書,說有了好成績,才會有得選。然而等考完試,孩子卻沒多少時間去了解自己和認識科系。再加上周遭充斥著各種長輩、同儕、社會價值觀的期待,於是很容易在迷糊、無奈或自我催眠的情況下選擇就讀科系。

有人說未來人的競爭力,第一個是「認識自己」,因為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持續學習精進,應付不斷改變的環境。對此,學校應是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最佳場所,尤其國高中階段,應是探索興趣志向最重要的階段。遺憾的是,大人總是輕易的忽略這件事,或誤以為孩子只要想個幾天就可以找到答案。

多年前有博士生去賣雞排,雖然與所學無關,但至少最後找到想努力的方向。如果當初學校能更重視學生對生涯的探索,或許他就不用多繞這段路。如今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適性發展,考招制度的改變也更需要學生了解自己,期待未來國高中課程的改變,能減少類似的人生空轉,讓更多學生學其所愛,愛其所學。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閱讀更多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近期教育部公布106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休學和退學人數統計,竟然高達30萬人,等於每4人就有一人休退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志趣不合」,這樣的人數和比例,顯示問題非常嚴重!

志趣不合的原因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學術條件不合,在所有學生都把上大學當做必然之路時,許多不適合學術路線,甚至基本學力明顯落後的學生,等上大學才發現自己讀不下去。

另一種是興趣不合,這些學生多半對自己的興趣志向不清楚,或者對所選讀科系的內容方向不了解,就糊里糊塗的選填「以為喜歡」或「前景看好」的科系,讀了才知道和想像的差距太大,只好中途放棄。無論是什麼原因,這樣的休退學不只是個人時間的浪費,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除了廣設大學的政策,誤導了學生和家長對高等教育需求的認知;長期以來國高中教育過於升學導向,讓學生把精力都花在應付讀書和考試上,少有時間和機會去試探志趣,更是問題癥結所在。

志向需要時間和環境去摸索和思考,不是只靠性向測驗或聽聽演講就足夠。理論上,國中階段學校應該提供機會,鼓勵學生接觸多元的學習;到了高中,學生應該有較清楚的方向,便可進一步朝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選擇修課和活動,以便找出更符合自己未來的規畫。

新課綱強調多元適性,目前看來高中階段的課程已動起來,但多數國中的學校和家長似乎仍對此無感,還是以傳統的觀念在拚升學,剝奪孩子多元試探的機會,令人無奈!

要改變這個現象,真的需要大人們放手和放心,放開干預孩子方向的手,放心讓孩子去闖去試,不要等到上了大學才驚覺走錯路,再來悔不當初。
強化升學輔導師資 助孩子圓夢
閱讀更多

強化升學輔導師資 助孩子圓夢

今年大學入學考招制度有大幅的變革,規定各科系申請入學最多參採四科學測成績,許多科系只看三科以下,造成許多科系第一階段必須增額篩選,等於大幅降低第二階段的錄取率,可能有更多學生需要面對七月的指考,又讓許多家長氣得跳腳抗議!

此外,制度的改變也讓過去習慣的落點分析難以套用,不僅考生和家長不知如何選擇學校科系,連學校老師、補習業者都傷腦筋,因為無法給予學生較準確的建議,深怕失算了,會耽誤學生,也傷了名聲。

雖說新制度改變的理由具有理想性,希望藉由減少參採考科來降低學生的壓力,鼓勵學生找出專長志向才能適性發展。然而在改變的第一年,許多學生和家長還沒有來得及調整觀念與策略,甚至更多人根本還搞不清楚狀況下,無知和徬徨反而帶來更多的壓力,這時大家會懷念原有的機制,就會讓改革遇到更多的阻力。

面對變革,若能從學校端獲得足夠的專業建議,相信能減少許多焦慮和疑惑,偏偏各學校的輔導人力明顯不足。每十二班只編制一位專任輔導教師,頂多形式化的執行性向或興趣測驗,安排一些升學講座,難以給予學生個別化的諮詢輔導。加上這些輔導老師又是心理輔導專長出身,未必對升學制度和策略有深入了解研究,導致不少學生還得尋求補教業者的協助。哪天坊間出現國內升學代辦業務,恐怕也不意外。相較之下,國際學校對於升學輔導的人力編制就重視多了!

新課綱的理念是適性揚才,將來高中學習歷程也會成為升學重要參考,學校勢必要投入更多升學輔導師資,來協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的探索,並給予個別化的學習策略建議,才能幫助學生在高中三年獲得最有效的學習,圓升學的夢想。
落實分級適性 新課綱新挑戰
閱讀更多

落實分級適性 新課綱新挑戰

新課綱即將上路,高中數學領綱委員最近特別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說明高中數學將發展出三軌的課程,目的是要讓學生依據其數理性向及大學科系選才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學課程路徑。換句話說,從高二開始的必修數學課,人文學群性向的學生,可以選讀較淺易的數學課程,到了高三,商管學群學生又可以和自然組學生有不同數學課程選擇。

這是非常務實且理想的課程規劃,實際上,在國中階段開始,學生的數理能力就開始產生明顯差別。而在單一課程架構下,許多學習落後的學生坐在教室裡有如鴨子聽雷,不知老師所云;而資優學生又覺得挑戰性不足,上起課來也沒什麼勁。更常見許多中學老師,為了提昇學生的升學考試能力,刻意將教學難度加深加廣,覺得教得難才算教得好,結果讓更多學生為了跟上進度而拼命往補習班跑!

康橋多年的辦學經驗發現,個別差異化教學是一個教育理想,雖然實施起來不太容易,但透過適當的課程和教學分級,確實能有效提昇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成效。且不僅英文、數學、理化等學科可以實施,甚至連游泳,都可以採取分級教學。

實施分級教學要面對現實問題,就是師資和空間的成本會大增,這也是許多公立學校亟待政府解決的問題。其次,家長對分級教學往往有偏差的認知,有些家長深怕落後於人,逼著孩子進入更高階的課程,甚至無視孩子的需求,要求學校給孩子升級,反而造成更多師生不必要的壓力。事實上,在二三十年前就曾經將英文、數學的課程分級,最後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上「實用」的課程而宣告失敗。

學習需要先有成就感,才會想要挑戰更難的關卡,期待在新課綱的設計下,看見更多學生選擇適性的課程,讓學習更有意義。
擇己所愛 都能成才
閱讀更多

擇己所愛 都能成才

最近國內各大學的「特殊選才」陸續放榜,幾位上榜學生的故事也讓人印象深刻,例如有高中餐飲科學生因獲得多項國際廚藝大賽的金銀牌,獲錄取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有學生四年來自辦二十場小學生的本土語言營隊而獲清大交大青睞;也有不畏先天糖尿病之苦,仍致力於繪畫專長而獲選者;還有以國內較少見的輕艇水球國手資格,並以優異的英文檢定成績和口語表達能力而獲運動醫學系錄取的。

從媒體上看到的案例中,會發現這些學生都有些共通點,包括在某項領域或專長的持續學習和優異表現外,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楚的想法,勇於面對挑戰,在專注於自己所愛的同時,也能把握多方面的學習機會,他們在十幾歲的人生資歷中,就有許多讓人樂道的精采故事。也因此,看到他們獲選上榜格外覺得興奮,彷彿在一般套好的升學模式中,看到出乎意料的驚喜。

教育部今年開放了五百多個特殊選才名額,明年更將增加一倍,讓更多有特殊專長或經歷的學生,在升學之路上能避免學科測驗的不利因素,同樣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就讀,一方面鼓勵高中生能擁抱理想,適性發展,另一方面也讓大學的人才更加多元,對於越來越重視跨域整合的未來趨勢,這是值得肯定的政策。

除了特殊選才,大學考招制度也在改變,申請入學將更重視高中的學習歷程與申請志向的一致性。也就是說,高中生不能只埋頭苦讀,必須盡早探索自己,設定未來方向,才能提早累積相關學習經驗。相信只要擇其所愛,就能持續學習,即便才能未必特殊,也終能有所發展,成為人才。
改變 不能一直等
閱讀更多

改變 不能一直等

這幾年經常看到談論人類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議題,隨著AI、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研究提出警告,將有非常高比例的現有工作會消失。兩年前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指出,未來20年之內美國約有47%的工作極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前陣子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也推斷,2030年將有八億人的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看到這樣的數字,難免為我們下一代感到憂心。

所幸研究也指出,仍有相當多數的工作,至少在短期內不容易消失,而這些工作多半是強調人際互動、創意、需要適應細微差異,或是能因應不可預見的變化,也就是說,越是制式有系統的工作,將越容易被科技替代。

因為這個明顯的趨勢,許多先進國家早已從教育著手,無論是改變課程與教學方法,或是運用新的學習科技,就是要盡早為孩子建構能因應快速變遷的能力。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也搭上這波浪潮,希望建立更適性的素養導向學習。

問題是,家長們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改變嗎?學校老師們準備好執行這樣的改變嗎?顯然,目前的答案也是讓人憂心的。面對改變的趨勢,許多家長關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而非如何讓孩子學習探索自己?許多老師在意的是影響課程進度,而不是如何培養素養導向教學的能力?

家長常希望孩子別輸在起跑點上,偏偏對於改變這件事,多數家長卻喜歡以靜制動,先等別人成功再說,但孩子的青春有多少年可以等?四十年來光纖傳輸的速度已提高了超過180萬倍,很多以前總認為是不可能的科幻也一一實現,然而多數家長仍用過去二三十年的經驗,在思考孩子未來十年的學習,這恐怕才是教育現場改變最大的阻力!
認識自己 選擇適合的路
閱讀更多

認識自己 選擇適合的路

教育制度越來越開放,現代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也更受重視,家長們只要用心去了解和評估,不用像孟母三遷,應該就能為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環境。然而這幾年仍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無法適應新學校,或者因為課程不如預期,只好再想辦法幫孩子轉換環境。只是轉學機會未必都能如願,尤其越到了國高中,轉換學校的難度和代價往往更高。

觀察這些不適應新環境的案例,大致上有兩種主要因素。一種是對學校的認識不夠清楚,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多方面了解學校的課程特色及運作管理,只能片面從某些未必正確的資訊判斷。另一種狀況是家長對孩子不夠了解,包括孩子的個性、學習能力與習慣、興趣和志向,以及孩子自己的想法。只因為看到很多孩子都往同一個方向擠,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也要這麼做。

或許從眾和避險是人的天性,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選擇時,常會以大多數人走過的路,當做較保險的路,卻因此奪去許多孩子發揮潛能,成就自我,甚至發光發熱的機會。更糟的是那些原以為是保險的路,卻可能是壓抑孩子志趣,消磨學習動力的錯誤選擇。

選擇學校其實代表著家長對教育的價值觀,只是這些價值觀可能已過時或偏差卻不自知。尤其家長常把自己的期待當做孩子的需求,或把別人的成功視為最理想的安排,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更忘了科技變化迅速,未來的工作難以預測,所需要的能力也已大不同。

40年來的資訊傳輸速度已增進了上百萬倍,別再用自己2、30年前的學習經驗,套用在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習上。為孩子安排學習環境固然重要,更需要的是幫孩子認識自己,並支持他摸索出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期待新課綱為下一代找到出路
閱讀更多

期待新課綱為下一代找到出路

108新課綱就快正式上路,但看到最近教育部處理台大校長遴選任用的問題,引起一連串的爭議和衝突,連帶新任部長的適任性也備受質疑,對處於這種狀況的教育主管機關是否能將這極為重要的課綱革新順利推動?我想許多人心中一定都存著大問號吧!

或許因為這些年來有許多國際間翻轉教育的新觀念和新作法導入,加上整體台灣的社會發展走到某種瓶頸,讓大家漸漸警覺到傳統教育模式對孩子未來發展的侷限,期望新的改革能為下一代找到出路。這陣子和許多家長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多數家長雖然對新課綱理解不多,但卻對即將到來的變革有著高度的期待與接受度。

然而,許多家長最想問的問題是,學校和老師準備好了嗎?的確,新課綱在制度上增加高中多元選修,需要老師投入心力設計更多特色課程,加上大學考招制度變革,要讓學生修課歷程與升學志向有所符合,以達到適性揚才的目標,各校多元選修課程的豐富度和專業度勢必要增加。現有學校師資要滿足這個需求,或者採取跨校選修,對學校而言並非易事。

除了高中選修課程外,新課綱更大的特色在於推動「跨領域」和「素養導向」的學習,也就是說從課程設計到教學方法,學校和老師都必須突破習慣領域,進行相當程度的轉變,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綱的核心素養教育。學校要激勵那些熟捻於傳統學科教學,習慣單打獨鬥的老師,建立團隊互信和專業對話,恐怕也是高難度的挑戰。

教育改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期待基層學校和老師們能找回教育熱忱,建立堅定的信念和共識,更希望教育主管機關盡早擺脫窘境,好好帶領大家,讓新課綱順利的往前邁進,為下一代找到出路。
讓學生追求自己的滿級分
閱讀更多

讓學生追求自己的滿級分

學測成績公布,媒體照例比較著滿級分學生出現在哪些學校?少數明星高中看的是滿級分人數的增減變化,那些難得出現一兩位滿級分的學校,也同樣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時之間,滿級分成了大家評價這些高中辦學成效的重要指標,其餘多數學校的表現,好像就沒那麼重要了!

就在大家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這些前端學生時,六龜高中盧校長卻在網路上為該校學生發聲,表達「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發掘他們的優點,比強迫學習更重要!」該文目的雖是要勉勵老師繼續保持對偏鄉教育的熱情,其實也是對偏差的教育價值觀提出警語。因為在這標準測驗為主要依據的升學競賽中,那些學習弱勢的孩子往往被犧牲,他們的需求和才華也常被遺忘。

為了大學選才需要,我們只好簡單地將學習成果化為75個等級,然後用數字定義優劣。然而我們未必能從級分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努力過程,更看不出在國英社數自科目以外的才能與特質。另一方面,我們卻常忽略了這些級分差異所代表的學習資源落差,而且是一開始就很明顯的落差。

這些學習弱勢的孩子不僅存在偏鄉,在每個學校其實都有,許多時候在都會區的這類學生反而更不被重視,只是太關注那些能引以為傲的金榜學生,任由其他學生自求多福。

其次,不是讀書的料卻選讀普通高中也是大問題,家長們應該依據孩子的優勢選擇適合的學校,而不是一窩蜂的擠進高中;讀書不在行,卻也失去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既然是要中小學教育更多元適性,讓每個孩子都能學有所長,各有發展,那就必須減少以單一數字來比高下的心態,要真正關注每個孩子的需要,從學習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支持。我相信,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信追求自己人生的滿級分,才是更為理想的教育目標!
會考落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閱讀更多

會考落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上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這幾天大家開始討論和預測各地明星高中的錄取分數,家長們也開始緊張自己孩子的落點在哪裡?該如何填志願?或者該選擇公立還是私立高中?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類科?大概除了會考成績頂尖的學生外,其他家長對後續高中的選擇安排都多少有些徬徨和不安吧!

家長的憂慮,來自於一個根深蒂固的假設,就是進入排名越前面的高中,將來才越有希望進入好的大學科系。然而,從現行各高中升大學的結果來看,這個假設已越來越難成立,透過繁星、申請或特殊選才等各種管道,大學入學方式更多元,結果也有更多可能。也就是說,高中名校未必是升學保證了。

適度競爭可刺激學習,但過去完全依分數排序的高中入學方式,把所有學生侷限在單一的賽道或項目上,用同樣的標準來競爭淘汰,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些年來的教改一直希望改變這個問題,也提供了很多選擇,可惜效果還不夠顯著,多數家長和學生還是寧願照著老路走,反而讓孩子失去展現自我的機會。

12年國教強調適性揚才,新課綱要求各高中必須發展特色和校訂必修課程,也要提供一定的多元選修,讓學生可以試探未來方向。也就是說,將來家長面對高中階段的選擇,不能只看過去的排名,而是要好好了解這些高中的未來課程走向,看哪些學校真正做好課程規畫?哪些學校的特色課程適合自己孩子的興趣與志向?

人生的路很長很寬,每個人的目標和過程也不需一樣,會考分數的落點只是另一個學習的起點,真正關鍵不在於現在的排名,而是在未來2、3年內,盡快找到適合的項目,在屬於自己的賽道上努力奔馳。
找出志向學習更有力量
閱讀更多

找出志向學習更有力量

大學申請入學榜單陸續公布,頂尖大學的錄取結果總是受到媒體關注。由於每位學生可以申請5個科系,於是有媒體特別比較這2年同時錄取台大2至5個科系的學生人數消長,且稱那些同時錄取台大5個科系的學生為「五冠王」,還煞有其事列出今年12位五冠王來自哪些高中。

此外,台大教務處也說今年錄取跨領域科系的學生不在少數,例如同時錄取經濟系和資工系、歷史系和園藝景觀系,甚至跨組錄取外文系和物理治療系。這些學生是否真的對這些科系「都很有興趣」?還是抱持只要能進台大就好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結果來看,這麼興趣廣泛的申請入學的志向選擇方式,似乎偏離了申請入學制度設計的用意。

現在大學申請入學的比例相當高,但有許多高中生仍會以選校為主要考量,或者乾脆依照過去錄取分數落點,申請較可能錄取的科系,儘管自己對該科系不認識或者沒興趣。

從學習規畫或大學選才角度看,愈能盡早確定方向,學習發展應該愈有成效。只是當前高中生的學習歷程,仍偏重在基本學科的知識學習,偶爾舉辦的生涯規畫講座與輔導活動,很難讓學生真正探索自己的志向。

12年國教希望高中的學習能更適性,107課綱也釋放更多彈性,要求高中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只不過,那些高中選修課程的範疇,還是在現有的科目領域中變化,能否幫助學生探索未來方向?還有待觀察。

那些錄取頂尖大學的學生,代表著他們有優異的學習能力,我們該給予鼓勵和肯定。然而,更希望這些優秀的孩子,能盡快找到自己真正想投注心力學習的領域,才能引發出更強大的學習成果。
大學選才適性為重
閱讀更多

大學選才適性為重

這些年升學制度變革的爭議中,一直存在希望回歸傳統聯考的聲音。儘管已有研究發現傳統單一測驗的方式,反而對都會區的學生較有利,依舊有人極力主張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聯考最能符合公平競爭的精神。

哪一種升學管道比較公平,不同的角度看法可能不一樣,然而從大學選才的利弊來說,數據顯示的結果卻很明顯。招聯會根據近40萬筆學測考生進大學後的表現分析,結果發現,不論公私立大學,透過繁星推薦的學生上大學後表現最穩定,其次是個人申請,兩者的休學率和退學率都遠比指考分發管道為低,繁星推薦學生在班系排名前百分之五的比例是指考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頂尖大學中指考分發學生在學業表現上的落差更大。除了志趣的差異外,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學有很大差異,需要更多自主探究與批判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在高中經過千錘百鍊反覆練習,雖然指考拿到好成績,卻未必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

這數據驗證了孩子若選擇自己最有興趣,最擅長的領域,就最能夠投入心力,學習成效也就越好。相對的,那些只為了選擇某些名校,或者只依據分數落點選擇科系的學生,很容易因不了解科系內容,或缺乏興趣支持,無法持續所學。就算硬撐完4年,恐怕更多在畢業後學非所用,等於浪費寶貴的學習時光。

台灣高中生花非常多時間在學校的課業上,卻很少真正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如今台灣的大學這麼多,學生若不能及早發覺興趣,依志向學習,將難以真正培養專長能力,那麼大學的學歷(或學力)將更加式微。換言之,設法讓每個孩子都能依照志趣選擇科系就讀,才是大學和高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求公平,是無法選才的!
不畏懼才能學好
閱讀更多

不畏懼才能學好

在前陣子的媒體上看到兩則與數學教育相關的報導,一則是李家同教授說數學生活化害死許多學生,批評為了讓數學與生活結合,數學題目字數過長,讓許多學生看到題目就害怕,甚至認為中小學不需要談翻轉教育,到博士班再說吧!

另一則報導則是有關新北市中正國中的數學老師,因為自己國中時期很害怕數學,花了20年整理出一套「生活化數學」的教材,希望讓學生更有信心認識數學,突破對數學的瓶頸,進而提昇學習數學的意願。

李教授長期關注偏鄉或弱勢學童的學習,看到不少數學的低學習成就現象,可能認為應透過更多練習和教導,來加強基礎的數學學習;葉老師則從自身經驗出發,希望在從教學方法上突破學生對數學的恐懼。

兩者或許對「數學生活化」的學習方式有不同想法,但有個共同的觀點,就是一旦對數學產生畏懼,就很難學好數學。

這是顯然易懂的道理,不僅對數學如此,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是。老師要讓學生喜歡每個科目的學習或許過度理想,但至少應該做到讓學生「不害怕」或者「不討厭」學習。

光就這點其實已經不容易,因為每個學生的天份、興趣、學習能力、理解方式都不太一樣,而過去絕大多數的科目教學,是把所有學生假設成具備相同能力,以相同的教材、進度、方法和評量標準來教學。甚至為了滿足少數學生升學考試的績效,教導偏難偏深的內容,罔顧多數學生的挫敗。這也是何以學生花很多時間在學數學,卻越來越討厭數學的重要因素。

要提昇學習成效,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必須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與條件,減少學習的不安,累積足夠的學習成就,促使其願意接受更多的學習挑戰,這也就是適性教學的基本精神。
讓社團與課業雙贏
閱讀更多

讓社團與課業雙贏

高中階段是許多青少年開始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社團活動的開端,有些學生甚至一口氣參加2、3個社團,熱中程度著實讓人感到青春無敵。然而這也讓許多家長和老師面臨一個問題:「當社團影響到課業,孩子該怎麼取捨?」相信多數家長或老師的答案會是「以課業為重」,因為考上好大學是被認為高中生最重要的目標。

這個答案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上,就是花太多時間或心思在社團,就會影響學習的時間,甚至無心讀書,反正上了大學有的是時間,到時再玩社團也不遲。這幾年就連建中和師大附中等明星高中也出現要學生節制社團活動,多花時間讀書的聲音。

這個問題不該單純從時間來考量,因為對許多高中生來說,這些社團可能是少數可以自己決定方向和投入程度的活動,而且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儕一起學習、共事、甚至打混的機會,對青少年是非常重要且難得的過程。在這個時候硬是要澆熄他們的熱忱,恐怕會連同其他的學習火苗也一併撲滅了。

就重要性來說,社團活動所培養的能力,絕不亞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日本學者中室牧子在教育經濟學的研究中提出,國高中時期透過社團或公益活動培養的「非認知能力」,對於學歷、雇用、年收入等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僅為了提高一點點學業成績,剝奪孩子非認知能力的學習機會,長遠來看不一定划得來!

當孩子對社團活動的熱情能獲得成就,往往能轉化到其他的學習上。因此,與其直接限制參與社團的程度,不如藉此機會和孩子討論時間管理的問題,讓孩子自己釐清每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學習做好時間分配,同時兼顧社團與課業,不僅為青春留下更多色彩,也為將來儲備多面向的能力。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