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分享一段有趣的日常,一位媽媽在指導孩子課業時,經常會出現一句「連這麼基本的東西也不會!」孩子通常只能低著頭不敢回話;某天這位媽媽換了新手機,不知如何備份資料,只好求助孩子,沒想到這孩子一邊操作還一邊說「這麼簡單的東西也不會!」媽媽卻理直氣壯的說「那麼複雜的步驟誰會啊?」
一件事情難不難,本來就因人而異。對一個大學畢業的大人,分數四則運算是很基本的數學能力,但對於正在學習的小學生,卻可能就是當下的大魔王關卡;相反的,對於3C原住民的小孩,各種手機軟體操作多半能輕鬆上手,但對曾經歷按鍵式手機的大人來說,用雙手打字可能都是難以跨越的障礙。
多數大人很容易都忘了當年曾糾結於那些分配律和結合律,質疑為什麼雞和兔要放在同一個籠子裡的痛苦時光,也沒察覺自己其實是花了好多年才釐清X和Y的錯綜複雜,卻常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自信,告訴孩子學那些應該算簡單的。
千萬別以為小孩都是天生對新科技這麼熟稔,個個都是遊戲高手,事實上,那也是他們花時間培養出來的技能,只是有些人快,有些人慢,甚至有些人就是學不來,因為不喜歡。
因此,面對孩子的問題,別輕易說「連這個都不會」,這樣只會否定孩子,讓孩子更沒自信,是毫無幫助的一句話。應該先去理解孩子為什麼不會?是沒學過?不理解?少練習?甚至是有學習障礙?找到病因,才能給予良方,掌握不足之處,才能補救得宜。
再者,每個人的潛能不同,大人要學會等待,多用正向的鼓勵讓孩子願意持續學習;有時還要學會接受差異,別想著自己或別人可以,孩子就一定也做得到。
(圖照:Hung Chung Chih/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