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公私校良性競爭 爭取家長認同
閱讀更多

公私校良性競爭 爭取家長認同

日前媒體報導台灣學生就讀私立國中的比率逐年攀升,到去年占比已上揚到一成五,令不少校長憂心。認為私校若不同步減招,未來恐出現「公私翻轉」現象,不僅衝擊公校發展,學生社經地位組成將更兩極化,也不利教育現場多元性。見此論述,實感慨部分公立學校面對少子化的趨勢下,尚未做好如何提升教學品質,爭取學生及家長認同的準備。

公私立學校都有生源不足的壓力,公校在政府經費保障之下,不用考量營運成本,得以不斷降低班級人數。相較之下,私校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必須更努力的提升辦學特色與經營績效,來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與其壓縮私校來維持公校生存,公校更應從校務經營與提升品質著手,讓家長有更多的選擇,藉此提升學生受教品質的保障。

一所學校要贏得家長信賴與選擇,大體上可以從四大面向著手:

壹、辦學理念與經驗:要以學生為中心,一切作為是為了成就師生的教與學,並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結合有經驗的行政領導,使學校運作走在穩健的軌道上,贏得家長認同的口碑。

貳、環境設施:學校可以有歷史,但不可陳舊,硬體設施要妥善維護整修,在使用上令學生操作如新,安全上令家長放心。

參、課程規畫及執行力:契合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並配搭一定的執行人力、能力,使課程規畫及執行能落實學校辦學願景的實踐。

肆、學校氛圍:行政與教師同心合意;家長與教師彼此信任、溝通無礙;教師與學生能尊重彼此同理;學生與學生間能友善扶持。

無論公私立學校,能做到上述面向的要求,就是良心辦學,在良性競爭下共同提升辦學品質,都在造福莘莘學子,至於家長抉擇公立或私立,就尊重家長的需求與決定吧!

(圖照:giedre vaitekune / shutterstock.com )

給與時間和空間 培養孩子創造力
閱讀更多

給與時間和空間 培養孩子創造力

近日讀到葉丙成教授的文章,談到多數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就失去創造力和聯想力,主要是因為面臨課業和考試壓力,開始對時間斤斤計較。那些需要時間醞釀,卻未必會有成果的創意和想法,孩子變得不敢或不願意去做,漸漸的那些能力就被封陳了。

的確,時間對於台灣的中學生來說,是最奢侈的東西,尤其在追求考試績效的前提下,那些與考試無關的學習活動,很容易就被排擠壓縮。然而除了時間之外,還有其他扼殺孩子創意的幫凶。

追求標準答案,不該犯錯的觀念,應該更是創造力的頭號殺手。幼兒園的小孩不管表達什麼,通常都會獲得肯定和鼓勵,進入小學後,開始有了教科書,有了考試分數,孩子漸漸知道大人很在意有沒有學會和答對?但至少還可接受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到了中學,由於那些在試卷上的錯誤代表著能力的評價,將影響後續的學習道路,孩子只好更嚴肅的看待。於是那些不在預期範圍內的想法,都必須被抹去或擱著。

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發現越來越多被期待要遵守的標準,包括有形的規範或要求,以及無形的普世價值。他們也會察覺若表達不同意見,或不按牌理出牌,很可能要面對的是批判或嘲笑。於是孩子怕和別人不一樣,只好壓抑自己順著多數人的觀點和作法。

大家都認為創造力是孩子未來必須具備的能力,然而創造力的培養不能只侷限在藝術或創客等課程,或偶而舉辦的變裝活動。還需要在多方面的課程中,給孩子更多開放性的問題,給試誤的空間,並建立包容和尊重差異的情境,創造更多的思考、討論與發表的機會。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敢於與眾不同,持續累積創意能量。(作者為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圖照:Billion Photos / shutterstock.com )

孩子的學習 比候選人學歷更重要
閱讀更多

孩子的學習 比候選人學歷更重要

2022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正如荼如火進行,因候選人學歷論戰成為選戰主軸,使諸多更需要關注的議題不受重視。從教育觀點,不得不再次呼籲各陣營要正視少子化下的教育議題,例如讓教育經費更有效分配運用,以及各教育階段的學校整併問題。

人事費用是學校預算中比例最高的部分,而過高的人事經費必然會壓縮其他軟硬體設備的投資,看看各地方40年以上老舊校舍的危樓占比就知道教育經費的侷促。依據學者研究,台灣公立中小學教育預算,扣除人事和經常門支出後,剩餘可供彈性運用的教育經費已不足一成,難怪常見有錢蓋校舍,沒錢修門窗的奇怪現象。少子化之後,偏鄉小校的經費更是捉襟見肘,城鄉差距也更加擴大。

以政府部門總預算收入來看,不可能僅靠增加預算來解決現今學校經費問題。較具體可行的是,透過學校整併或採混齡編班,讓師生比達到合理的標準,減少人事費用占比,增加學校圖書設備、校舍的投資及維護經費,藉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設施。

公立學校整併涉及事務雖多,但首要解決的是,整併後學童上下學交通的問題。若能提供免費的接送,將有助於同一鄉鎮區內小校的合併,讓教育經費更有效運用,提升各校的教學環境及教學品質,減少城鄉差距和學生外流。甚至打造辦學特色後,吸引學生回流而促進城鄉社區均衡發展。

至於整併後的校舍餘裕空間,也可提供老齡化後社會福利需求的運用等;多出的教師人力,可透過獎勵或補助機制安排轉任其他學校或其他縣市職缺,減少代理教師的比例。總之,糾結候選人學歷問題爭論,遠不如將議題轉化到如何提升中小學學生的學習品質來得務實重要。

(圖照:ProStock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放手讓孩子跑跳動 學習自我保護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跑跳動 學習自我保護

近幾年台灣有一群家長,深覺各地的公園遊具被大量更換成非常相似的罐頭遊具模組,雖然強調安全,但尺寸低矮,挑戰性低,功能不足,根本引不起孩子的遊興,於是組成「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6年來成功推動約二百座公園遊戲場改建案,掀起台灣兒童遊戲場的新革命,讓孩子更想盡情的在公園裡玩耍。

的確在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公園或校園的遊樂設施,安全性總是被當作最優先考量,大人也多以預防受傷的態度來要求孩童,常提醒孩子不要溜太快,盪太高,跳太遠。於是許多傳統的遊樂設施被拆除,換成一點都不刺激的現代遊具。

然而根據研究,兒童遊戲場中各種旋轉、攀爬、彈跳或溜滑的動作,都在增加他們統合肌肉、關節、骨骼等組織知覺的機會,對孩童身心發展非常重要。此外,讓孩子接觸多元的材質,例如石材、鐵鍊、木頭、草地、沙坑等,能豐富孩子的觸覺刺激,也有助於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換句話說,刻意避免這些略有危險性的動作和環境,看似保護孩子,卻是在剝奪孩子學習避險的機會,反而弱化孩童對於危險的判斷與避免能力。

自從在學校推動帶學生登百岳、泳渡日月潭和單車環台這些具挑戰性的活動,常有人會問學校不怕發生危險嗎?萬一學生受傷家長能接受嗎?實際上,任何活動都有風險,重點在於讓孩子學習保護自己的方式。只要透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做好相關醫護準備,即便真的摔了、扭了,也能減低受傷程度,這樣的風險應該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無法承受任何傷害,孩子將失去很多探索與學習的機會,更難培養面對更大挑戰和困難的能力。畢竟溫室裡的花朵,終將難以抵抗現實環境中的日曬雨淋。

(圖照:Tanya Consaul 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com )

放手讓孩子自理 培養生活能力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自理 培養生活能力

工商業發達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科技進步也帶來諸多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原本麻煩的家事僅需一個按鍵的動作就可完成,近年外送平台興起,更是鮮明的例證,很多家庭連開伙都省卻了。但這種高度仰賴他人或工具代勞的便利性,卻可能剝奪許多成長中的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因此有媒體曾報導,大學生在外住宿需要媽媽定期去幫忙打掃,甚至留學生遠赴國外就學時,父母還得預備傭人近身照顧生活起居的新聞,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幼年生活環境困苦,練就他一身的生活本領。朱柏廬治家格言開頭也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亦提到生活中的勞動教育。這些先賢大儒們都藉著他們生活的經歷向後人留下智慧的話語,啟示生活能力的養成是環境及操練好習慣所造就的。

年少安逸,缺少生活磨難,長大後無法自立,是現在社會媽寶、爸寶變多的主因之一。當社會變遷與家庭功能式微,面對愈來愈多失去生活打理能力的下一代,學校教育除了高談資訊力、雙語力養成外,更要思考從課程實施及活動辦理上,訓練學生基本的生活自理教育。家政課、生活科技課、童軍課,除了課綱上明訂的能力指標外,務實面上也要教導孩子這些生活能力,如簡單的水電、木工維修、基本的烹調刀工和針線活、野外求生技能等等。再結合寒暑假營隊活動,讓學生們不斷有操練的機會。

然而生活能力的養成最終仍要回歸家庭,學校可透過品格教育和親職教育的引導,鼓勵孩子把這些本領帶回家中,試著改變自己居家的飲食或動手解決問題,逐漸養成習慣,長大後自然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圖照:Mangkorn Danggura / shutterstock.com )

教育本來就不簡單
閱讀更多

教育本來就不簡單

最近各校都在辦理親師會,多數高中都會利用機會向家長介紹新課綱和考招制度的變革,面對許多陌生的新名詞和新制度,像是會考、學測、分科測驗,免試入學、多元入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特殊選才、考試分發、學習歷程、多元選修等等,家長通常會毫無頭緒,也質疑把制度搞得這麼複雜,不只苦了學生,也急了家長,累了老師和學校,還造成更多社會階層的不公平,對教育到底有何幫助?

對多數家長來說,這些的確是難懂的規則,相較之下以往學生只要好好讀書考試的制度簡單多了。但別忘了當時以分數比高下的聯考制度,被大家批判一試定終生,單一標準化測驗的篩選下,犧牲許多有特定能力專長的學生,直到現在,多數學生全心全意拚過升學考試後,仍在不知為何而選的情況下進入大學就讀。這些都不是教育應該有的樣貌,也是改革不能忽略的指標。

考招制度不僅為了大學選才,也深刻影響著中學生的學習模式。在適性揚才的理念下,教育更重視差異化和自主性,必須擺脫罐頭工廠式的教育模式,轉而提供更多元複雜的機制,才能滿足學生個體條件與所處環境的多樣性,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志向和能力,選擇符合需求的學習內容與升學路徑。相反的,單純的規則通常就得犧牲多元需求,只讓符合特定條件的學生獲得較佳的學習機會。

人是複雜的生物,學習也是複雜變動的過程,合理合宜的教育制度,又怎能簡單且不變?在焦慮憂心之餘,家長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多理解新制度的用意和規則,用長遠的眼光與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學習和升學,把重心放在孩子自身的探索和發展需要,或許會發現其實問題沒那麼複雜!

(圖照:Miha Creative / shutterstock.com )

學術倫理養成教育要向下扎根
閱讀更多

學術倫理養成教育要向下扎根

今年的地方選舉,學術倫理意外成了檢視候選人誠信問題的戰場。當候選人頂著高學歷之名,想拉抬其專業形象時,其學術倫理自然也要經得起檢驗,沒有真才實學的,輕易就會被看破手腳。

回顧台灣教育的發展,不難發現有關學術倫理的養成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幾乎不可見。學習強調標準化答案與反覆抄寫,連作文都喜歡背例句套範本,學生總免不了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錯誤謬思。近年來在智慧財產權的宣導教育下,對他人著作權的尊重才漸被重視。

反觀在國際教育的學校課程中,學術倫理是新生到校必先教導的價值信念。因為學生作業不會是由測驗卷或練習題堆疊而成,交探究報告或閱讀心得是常態性的作業,學生若對引用資料未清楚交代,被老師退回作業外,累犯的學生甚至會被以剽竊、抄襲、作弊的違規行為按校規論處。其目的是在教導學術倫理是品格教育的重要一環,學生若未將遵守學術倫理當成自己的重要信念,一旦進入高等教育還做出違反學術倫理的事,將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對此不可不慎。

配合108課綱及大學考招制度的改革,中等教育現場確實開始出現評量方式的改變,多元評量的比重增加了,這是強化中小學生學術倫理養成教育的契機。但這過程,學校和教育主管單位應多挹注經費,透過研習幫助各科教師對於學術倫理教育的增能,購置更多資料庫軟體,並教導師生如何正確使用。甚至由政府購置內容抄襲檢測工具軟體供各校使用,協助教師檢視學生作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資料引用習慣,並提升自主撰寫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在科技應用輔助下,這一代的孩子對於學術倫理的遵守一定遠勝上一代。(作者為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圖照:MIA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家長們準備好開學了嗎?
閱讀更多

家長們準備好開學了嗎?

這個暑假孩子的活動安排大受疫情影響,家長得花更多心力去照顧陪伴孩子,加上先前三不五時就來個停課不停學,作息被打亂,精神持續緊繃,壓力一定很大。如今全台各中小學開學了,儘管疫情仍持續威脅,多數家長應該都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開學,代表新階段的學習開始,除了接觸更深更廣的課程,對於一些「新生」來說,更要面對新環境,新作息和新身份的適應。尤其幼兒園進入小一階段,孩子開始有明確的上下課時間,有固定的座位,有更多需要遵守的規則,連吃飯、睡覺和上廁所,都有非常大的改變。

小學生上國中,雖然作息改變不大,但學習科目變多,課業負擔也明顯增加,身心也隨著青春期的發展,可能出現家長未能預期的轉變。升學競爭的壓力和親子關係的變化,應該是這個階段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升上高中,孩子開始要面對未來的抉擇。特別是新課綱實施後,考招制度有重大改變,三年中不止要多元探索,還要找出志向,才能從容應付學群選擇、多元選修、學習歷程等申請大學的新關卡。

對孩子而言,會有學校師長指導他們去適應新的學習,但身處變動中的家長,卻常忽略自己也需要跟著去理解和學習。在這個實體和線上課程可以任意切換,學習歷程的重要性不亞於學測成績,多重角色的斜槓青年成為新風潮的時代,家長何能再依賴二三十年前的求學與成長經驗,要孩子遵循自己的老觀念和老方法來解決新問題?

孩子開學,家長也需要跟著開「學」了!不妨花些時間吸收新的教養觀念和教育政策,試著摒除一些刻板印象,學習用更貼近孩子的角度多認識孩子遇到的問題,讓自己與孩子一同成長吧!

(圖照:ANURAK PONGPATIMET / shutterstock.com )

提高圖書使用率 更勝增加館藏量
閱讀更多

提高圖書使用率 更勝增加館藏量

近日媒體一則報導,以教育部統計全國國中小學生平均擁書冊數,來對照各縣市的狀況,發現幾個相對富裕的縣市,學生平均擁書冊數卻多排名倒數,顯示這些縣市的教育資源的提升,並未跟上在地富裕化和生育率增加的速度。實際上,單純比較各縣市學生平均擁有圖書的冊數,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那些數字的背後,隱藏更多值得探討的閱讀教育問題。

舉例來說,圖書館的館藏管理其實是相當細緻複雜的,從選書、購書、編目、上架、借還書作業到定期盤點,要做好這些需要不少人力和時間,但各中小學圖書館編制多為非圖書館專業之教師兼任,實務上難以負荷龐大的館藏管理工作,在無法確實盤點的情況下,那些呈報出去的館藏冊數,恐怕有許多是帳面上保存多年,實際上卻不知去向,或者早已破損不堪。加上那些乏人問津的陳年老書,實際上堪用的書籍量還要再打折。

再者,各校圖書館藏情況會因規模大小和設校時間而不同。如新設學校需要時間累積館藏,學生平擁書數勢必偏低,而這幾年的少子化影響,老學校甚至不用添購新書,平均冊數就會自然增加。

然而擁書量不代表閱讀量,依據教育部統計,國小生每年每人次平均借閱冊數不到兩本,所以並非擁書量不足,而是閱讀習慣養成的問題。有些學生喜歡借書,但也有很多學生很少走進圖書館。如今在網路和3C產品的誘惑下,想要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質與量,只會更加困難。學校推廣閱讀教育,已不能光靠積點給獎勵,必須整合課程,善用科技資源,找出更迎合學生需求的新招,才能提高學校館藏的使用率,否則藏書再多,恐將只會是擺設。

(圖照:diignat / shutterstock.com )

落實適性揚才 讓學習擇其所愛
閱讀更多

落實適性揚才 讓學習擇其所愛

今年大學分科測驗放榜,創下近九成九的錄取率和一萬四千多個缺額數的新紀錄,少子化明顯衝擊大學招生。然而,看似考生有更多選擇喜愛科系的機會,實際上大學休退學人數卻不減反增,許多科系休學率達兩位數。顯然在教育過程中給學生的適性引導太少,以致讓學生多蹉跎了時間,且再次選擇仍未必選到所愛。

12年國教課綱期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自實施以來,配合大學入學考招方式的變革,給中學教學現場有了改變的契機。協助學生考出高分成績已不是老師追求的單一目標,更多的老師期待學生在升學路上能「選擇所愛,愛其所選」,落實適性揚才教育願景的實現。

學生將來適合讀甚麼?做甚麼?已漸漸成為高中和大學兩端共同期望找到的答案。大學端近年來開始提供科系探索營隊的服務,雖可讓學生對科系有更多瞭解的機會,但適性揚才絕非單靠參加探索營隊可以實現的,相關配套的教育工程仍多賴國高中端挹注更多教育資源去執行。例如適性分組教學,搭建鷹架給學生合宜的學習內容;引介家長及業界資源,辦理職涯探索活動,開啟學生視野,認識各行各業的真實樣貌;配置專業升學輔導老師,利用相關性向及興趣測驗量表,輔以學習表現,協助學生認識和探索自我,配合家庭晤談,幫助學生找到合宜的升學進路及學校科系。

適性揚才是很前瞻的教育願景,而願景的實踐除了需要轉化成可操作的工程來執行,更需要親師生的觀念改變。「分數考到哪?志願就填到哪?」的舊思維該被揚棄,學校需建立珍賞學生各樣才華,支持多元展能的學校文化,引導並激勵學生及早認清志向,才能在升學時真正擇其所愛。

(圖照:bluedog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給孩子作夢的勇氣和能力
閱讀更多

給孩子作夢的勇氣和能力

某次與友人聚會,大家聊起年輕時各自的夢想,有人想打造一個跨國事業集團、有人想探索外星生物、有人想發明新藥治療各種癌症、也有人想環遊世界嚐盡各地美食。聽著那些沒有被實現的雄心壯志,大家一邊相互嘲笑著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一邊回味著曾經有過的熱血情懷,甚至有了想重新追夢的衝動,為人生下半場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觀察現在的年輕學子,當被問到自己的夢想,許多孩子想到的是「希望考上某某高中或大學」、「希望從事什麼職業」,聽起來是很務實的「願望」,卻也不免會想,他們在考上心中的第一志願之後呢?成為醫師、程式設計師之後呢? 照理說,學生階段應該是最有本錢天馬行空作夢的年紀,何以這些孩子只能把階段性目標當作自己的夢想?

現實中多數人的夢想會隨著各種限制和認知,逐漸被壓抑和打磨,逐漸轉變為務實的生活或工作目標。那麼,是什麼樣的現實因素抹滅掉十幾歲孩子作夢的能力?是怕被嘲笑責罵好高騖遠?還是為了專注於每天的學習,沒時間去作夢?或者因為未來目標都已經被設定好,根本不需要有自己的夢想?

有句話說「人因夢想而偉大」,是因為夢想代表一種希望,一個讓人想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夢想自然會有些不切實際,也未必能實現,但努力追求的過程,仍可能累積意想不到的成果,創造出不凡人生,就像帶領人類飛向天際的萊特兄弟一樣。

我們不用期待每個孩子都有那麼遠大的夢想,但至少該讓每個孩子都有作夢的勇氣,再來培養他們追求夢想的能力,這樣的下一代才能持續充滿希望和活力!

(圖照:PR Image Factory / shutterstock.com )

親子不當相處 比校園霸凌更難察覺
閱讀更多

親子不當相處 比校園霸凌更難察覺

近十多年來,透過諸多媒體報導,社會大眾對「校園霸凌」問題越來越關注,政府也制定了相關法令,教育主管機關每年也將校園霸凌防制列為重要教育議題。現在的家長對「霸凌」一詞已不陌生,學校單位在處理相關事件時,也都格外謹慎重視,以免引起家長質疑和不滿。

雖然重視,但多數家長對霸凌的定義未必清楚,對學校處理霸凌事件應遵守的規範也不瞭解,當孩子在學校中發生人際互動的衝突,或師生關係上的不合理對待,家長容易將之認定為校園霸凌事件,實際上卻未必符合相關要件。因此當學校依據法令處置時,家長因無法獲得期待的處理結果,進而怪罪甚至投訴學校,造成更多親師生關係的傷害。

家長基於護子心態,將衝突事件過度解讀為霸凌的狀況在所難免,校方也只能透過更多溝通和宣導,讓家長有更正確的認知。然而,家長在關注校園霸凌問題時,可能沒想到家庭中其實也隱藏許多類似霸凌的現象和問題。

依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對霸凌的定義,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上述行為和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常在親子或兄弟姊妹之間出現,只是家長會認為那是自己家裡的管教或相處模式,家長和孩子都很自然的將其合理化,使得這種傷害持續累積。

霸凌對被害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傷害,往往超乎表面所能見的,也常是行為人未意料到的。而不當的親子相處和管教方式,造成的影響卻可能比校園霸凌更難被察覺,且更長久和嚴重,是家長必須更加注意和自我檢視的問題。

(圖照:Prostock-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提高避險能力 減少溺水意外
閱讀更多

提高避險能力 減少溺水意外

台灣疫情趨緩,又正值暑假,許多人迫不及待前往海邊、溪中戲水,一方面驅走酷夏的炎熱,同時解放被疫情壓抑已久的心靈。然而,近日也發生多起溺水意外事件,奪走寶貴生命。每每看到此類新聞,除了感到不捨,更覺得政府和教育單位應該還可以多做些什麼,來降低悲劇的發生。

這些溺水事件的原因,主要就是不諳水性和過度自信,即使岸邊立有各種警告標示,戲水民眾仍會覺得看起來很安全,就輕忽開放水域的潛藏風險,一旦發生意外,也因缺乏自救或救人能力,增加遇難的風險。

政府除了加強宣導外,還可以增加急救設施來降低傷害。好比近幾年「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努力在每個高山山屋中放置高海拔加壓艙,就是一種減低高山症危害生命的有效方式。因此,若能在那些熱門的戲水場域,在岸邊多設置救生圈和AED等急救設施,應能提高意外發生後的救援機會。

當然,最好能從源頭去預防和避免危險,採取更積極主動的避險教育。學校除了一般的游泳課程外,也應納入水中自救、基本救生的學習,即便技術無法純熟,但多一份瞭解和練習,就能降低一些風險。

實際上,這樣的學習很難在學校中落實,還需要結合社會教育的資源,例如獎勵補助各公民營游泳池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利用假期上課,並列為必要的學習項目。若能在防災教育場所建置類似開放水域的環境,提供相關的水域體驗與自救課程,相信效果會更顯著。

台灣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政府的開放山林政策,也鼓勵民眾多接觸這些好山好水,於此同時,也需要民眾提高對野外環境風險的瞭解,做好預防措施,增加應變能力,才能更安全與自在的體驗自然之美。

(圖照:Tom Wang / shutterstock.com )

才華無貴賤 能力態度判高下
閱讀更多

才華無貴賤 能力態度判高下

前陣子台灣職棒進行選秀,一位自建中和台大畢業的選手獲得指名,不止媒體報導,也因台大教授的分享引發議論,有人質疑讀了這麼好的學校科系,這樣的選擇豈不浪費過去的學習?但多數人都很肯定他追築夢想的毅力和勇氣。

這樣的新聞之所以引起關注,其實都因為潛意識裡仍把「學霸」和「職棒選手」視為不相關,或是不同層次的兩種角色,自然產生「這麼會讀書,卻去打職棒」的訝異。儘管大眾的觀念已較開放進步,能獲得更多肯定與支持,但相信要抵抗周遭對學霸光環的期待,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面對的掙扎和壓力依舊不小。

華人傳統的觀念裡,對不同專長和學習過程,仍多少存有高低貴賤的框架。讀書被當作一種聰明才智的象徵,是較高階的能力,其他在運動、藝術、烹飪、工匠等技術能力,通常被視為讀書以外的「特殊專長」。所以當名校生去打職棒,大家會覺得很特別;同樣的若有從小打棒球又能考上台大,也會覺得難能可貴。

也就是這樣的觀念束縛,讓許多擁有不同能力專長的孩子,總要先經過一段讀書考試的折磨考驗後,才「不得已」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甚至因為會讀書,必須無視或放棄自己更喜歡的天賦能力。

這位職棒新人真正讓人讚賞的不是他會讀書也會打球,而是他的努力和堅持,以及自我瞭解與負責態度。實際上這個社會充斥著各種同時具備多項才華的人,各行各業中擁有高學歷的例子比比皆是,真正判定高下的不是智商和學歷,而是特質和能力。我們的下一代更需要的是能認清自己的才能與志向,立定各階段的目標,不斷學習新知和增進所需的各種能力,不管做什麼都盡力追求更好的表現,才是在未來具備競爭力的要件。

(圖照:Brocreative/ shutterstock.com )

雙語教育 從改善英語課程做起
閱讀更多

雙語教育 從改善英語課程做起

自2018年行政院公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之後,台灣各級學校教育可說進入「瘋雙語」的年代,許多中小學紛紛掛上「雙語學校」之名,除了可以爭取經費投注在師資和軟硬體設備上,更有一種「不跟上就會被淘汰」的危機感!

然而,4年來此一政策爭議不斷,近日政府又將名稱改為「2030雙語政策」,但政策方向不變,爭議依然存在。尤其是雙語師資不足與學生英語能力落差,都是政策推出之時就可預見的問題,可惜4年來不見有效解決方案,隨著加入的學校增加,這些問題也不斷擴大。

雙語教學本身需要足夠的環境條件,包括學生與老師的語言能力、適切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方法,以及足以激勵學習的需求和情境,那是非常複雜的課程設計,需要周延的規畫,絕非只是「用英語教數學」這樣簡單幾個字的概念。當學生英語能力參差不齊,教師雙語教學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強加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的作法,不難想像那樣的教學會有多無力且無效!更別說在國高中階段,學科知識內涵更深更廣,還要面對升學考試壓力,那些半調子的雙語教學,恐怕只是徒增困擾而已。

雙語政策二大願景為「培育台灣人才接軌國際」及「呼應國際企業來台深耕」,雖有許多相關配套,但最大關鍵還是在提升全民的雙語能力(或使用英語的能力)。在以中文為主的成長環境下,與其好高騖遠地強迫推動雙語學科教學,不如先專注在提升英語課的學習成效上。例如從增加學習時間(包括課後輔導或寒暑假期)、提供更多元實用的英語學習內容,再輔以分級分組,用更符合條件的學習與評量方式,讓學生同時強化聽說讀寫的語言使用能力。當累積足夠的英語能力,就能更從容面對進一步使用或學習英語的機會。

(圖照:maroke / shutterstock.com )

善用網路資源 過充實的暑假
閱讀更多

善用網路資源 過充實的暑假

這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大家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型態都產生許多變化,儘管許多衝擊都讓人措手不及,但人們也都努力從中尋找各種應變方式。如今全球疫情逐漸緩和,大家也漸漸學會與疫情共存的相處之道,用理性克服恐懼,相信不久之後社會可恢復往日生機。

這次的疫情帶來最正向的改變,應該就是各種數位資訊的應用與發展,尤其在學校教育這個相對保守的場域,都意外的被激發出驚人的數位教學創新能量。而且這些變化不僅來自教師,也發生在學生或家長身上,當然,過程中不會都是順利的,效果也有好有壞,但也因此讓大家有更多重新學習和省思的機會,自然為教學帶來更多突破的可能,並逐漸調整出更好的教學模式。

學期到了尾聲,可能還是擔心疫情,或者說這陣子大家都在忙著應付停課復課,今年家長們對安排孩子參加暑期營隊活動的態度也比較保守。然而若沒有好好規劃,孩子很容易就窩在家裡「自主防疫」,或者花大量時間「線上學習」(只是所學內容非家長期待)。轉眼間兩個月渾渾噩噩的過去,只有體重和打怪技能提升,相當可惜。

面對後疫情階段,即便許多實體活動仍有風險或受限制,家長其實可以善用孩子們已經改變的學習習慣,主動與孩子討論暑假期間的作息安排,有目的性和計畫性的利用網路學習資源,補強學期中較為不懂的單元,或者探索自己喜愛的課外主題。同時練習記錄與歸納學習內容,進而產出一些學習成果(例如簡報、心得,甚至專題研究)。一方面掌握正確的學習標的,也能留下很棒的學習歷程。

當然,也別忘了讓孩子多走出戶外,培養定時定量的運動習慣,才能讓他們有更健康的身心面對疫情或課業的挑戰。

(圖照:myboys.me / shutterstock.com )

人生要比馬拉松更有趣
閱讀更多

人生要比馬拉松更有趣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在PISA測驗表現總是名列前茅的芬蘭,不僅讓小孩滿七歲才入小學,甚至會讓有些孩子多花一年來完成低年級的學習,因為他們認為那是人格養成最重要的啟蒙階段,基礎穩固將來學習發展才能牢靠長久,和亞洲國家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總喜歡讓孩子提早學習的想法非常不同。

該文章提出「人生應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也是過去常分享給家長們的觀點。許多孩子現階段面臨的挫折,或所謂的落後,放到幾十年的時間裡來看,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差距。這幾年看到許多孩子在不同領域找到興趣,各自設定挑戰目標,進而發光發熱,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人生其實不必像一場馬拉松,因為馬拉松有固定路線和距離,也是一場場有規則的競賽,大家關注的只有最先跑到終點的幾位選手與他們的成績,多數跑者的過程狀況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但人生更像一段未知的旅程,有多長不得而知,每個人的方向、路線、距離都不同,當中會遇到的機緣或挑戰也很不一樣。

此外,無論是馬拉松或百米衝刺,都只有不斷單調的往前邁步,只管成績輸贏(不管和自己比或與他人競爭),但人生還有許多人與人的互動、交錯、扶持、付出,每個言語或動作,都可能影響著其他人,可能在身邊的親友,也可能是天邊的陌生人!

實際上,人生比馬拉松複雜多了,也應該有趣多了!最好是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目標,在往目標前進的同時,能欣賞各種風景人物,感受酸甜苦辣。更棒的是能有一群夥伴相互支持,一起創造旅程的精彩。至於誰快誰慢?就沒那麼重要了!

(圖照:JaySi / shutterstock.com )

從A到A++的代價
閱讀更多

從A到A++的代價

面對108新課綱的第一屆會考,到底會有什麼結果?不僅學生和家長緊張,學校老師也一樣忐忑。當成績公布,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然而大家關注的焦點仍集中在有多少人考滿分?哪些人可以上第一志願?還有家長因無法進入前三志願而難過生氣,覺得孩子3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依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資料,精熟程度A以上的,平均錯2題就少一個+,以北北基考區來說,前三志願大概就是2到6題的差別,以5科約200題來看,也只是百分之1到3的錯題率。除了少數天賦極高的孩子,這樣些微分數的差距,實在不能代表學生學習能力有多大差異,又何需這麼在意第幾志願的遺憾呢?甚至否定孩子的努力?說穿了,主要還是為了面子,為了那個「明星」高中的虛名!

實際上,無論是所謂的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在新課綱之下,大家都在重新探索和調整,有些社區高中反而更能發展出學校的課程特色。只可惜努力的成果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展現,也很難翻轉家長們對排名的既定印象。這種僵化的排名思維,讓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不易落實,更是升學壓力難減的關鍵因素。

現今的大學入學管道多元,考招制度更能適性選才,只要能夠清楚自己的志向,鎖定擅長的學科領域認真學習,主動拓展自己的學習歷程,不管就讀哪個高中,都很有機會申請自己嚮往的大學科系。

會考成績只是國中階段學習成果的指標之一,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態度面對與規畫高中階段的學習?能不能積極探索自己的志向?如果過度執著於高中學校的排名,花3年專注在拚會考成績,只為了少錯幾題增加幾個+號,卻侷限國中生探索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不利於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實非明智之舉啊!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閱讀更多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今年台大電機系畢業典禮,畢業生代表致詞,要同學特別感謝父母當年沒有逼他們去讀醫學系,才能讓他們在電機系畢業。此話一出,不僅讓現場師生笑了,也引起不少社會共鳴。這聽起來有點玩笑話的自嘲,卻是一針見血的道盡不少學霸的無奈。

這群學生在升學路上可謂菁英中的菁英,他們的學測或指考成績,看似可以挑選大學各種科系,實際上卻常因某些框架而侷限了他們的選擇。這些框架可能來自父母師長的期待、同儕的比較、社會價值觀的評價等等。例如原本對昆蟲有高度興趣的學生,當他有條件申請醫學系時,能有多少勇氣面對外部的壓力,抵抗榮耀的誘惑,進而堅持自己的夢想呢?

換另一個角度想,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雖然常說鼓勵孩子追夢,又能有多大的氣度,去支持孩子放棄名校科系的光環呢?

這位畢業生慶幸的是父母尊重他們最後的選擇,然而在場學生中,應該也有當年因為分數夠高,必須放棄自己真正喜愛的科系。甚至,有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求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專注在當下的課業,以求更高的分數。而他們的志願,很容易因為成績而被「決定」,或是長時間被有意或無意的灌輸而生,就像聽到「你功課那麼好,將來要當醫生?還是工程師?」如此的理所當然。

我們不需全盤否定大人經驗的價值,給予適當引導與建議對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拿捏分寸,用開放的心胸和跟上時代的眼光去理解他們,避免過度主導,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興趣與夢想。更重要的前提是,要給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才能讓他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上位者少些政治口水 抗疫更從容
閱讀更多

上位者少些政治口水 抗疫更從容

台灣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來的快且猛,雖然是意料之中,政府仍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各種防疫措施滾動修正的速度和頻率,讓人眼花繚亂。反觀一般民眾倒是處之泰然,多數都做好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儘管工作生活多少受到影響,相較於去年已經不再那麼恐慌。

各級學校有了去年線上課程經驗,多已能從容面對可能再來的停課不停學,許多老師在這段期間還不斷精進數位教學能力,大幅提升線上教學的功力,有的老師甚至自備多台設備,電腦、平板、手機、實物投影機同時出動,不僅讓學生獲得有如實體課程的學習體驗,更能善用數位科技的便利提升教學成效,用心程度令人感動!

只不過學校再怎麼充分準備,最怕的還是遇到變化莫測與窒礙難行的規定。尤其這段期間,政府一方面要控管疫情發展,一方面要民眾逐漸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導致許多規定模糊不清,有彈性卻又設定複雜條件,中央與地方不同調,種種不確定性才是學校和家長最大的困擾。

最令民眾不解的是台灣疫情發展已較多數國家滯後,理應有許多經驗可參考,提早因應討論,預作規畫與模擬。然而從近期的疫苗、快篩、居隔和停課等方面的相應措施引發的問題看來,顯然並未做好準備。政府決策匆促且未能充分考量實務運作條件,相關資訊無法讓民眾充分理解,許多人力物力也跟不上規定需求,造成基層運作上的混亂與衝突,這些都增加人民的不安,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防疫與社會溝通成本。

台灣的防疫成果已有相當好的基礎,民眾的配合度也相當高,上位者若能更高瞻遠矚,中央與地方能以理性專業溝通,少一些政治口水,掌握基層狀況,提早制定務實可行的措施,相信民眾也能更安心的面對疫情衝擊。

(圖照:Travelpixs / shutterstock.com )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