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會考結束 學習不能空窗
閱讀更多

會考結束 學習不能空窗

今年的國中教育會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因應作法,例如家長不能入校陪考、考生需全程戴口罩,中午還發放桌上隔板,讓每位考生安靜地在座位上的小隔間用餐,有人戲稱像是在某知名拉麵店用餐的感覺,這些作法雖有些無奈,但至少慶幸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讓這麼重要的全國性測驗得以順利舉辦。

會考結束後,許多學生和家長會問:「接下來這段時間要做什麼?」似乎覺得會考就是國中學習的最終目的。也難怪,緊繃了兩年多,儘管九年級的課程尚未結束,少了會考這個因素,學生上起課來大概很難起勁。有些學校甚至超前進度,教完所有內容,剩下這段時間該怎麼安排學習,成了每年都會面臨的難題。

其實有件事是這些國中準畢業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彌補的,那就是對自我的了解和未來志向的探索。青春期原本就是孩子自我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會開始關注自己,想弄清楚「我是誰」、「我想成為怎樣的人」這類的問題,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些想像和期待。然而台灣多數的國中生,三年來都只專注在升學這件事,鮮少有時間好好認識自己,沒有多少機會嘗試不同的學習,一切等上了高中再說!

現今教育思潮強調讓學生適性且多元發展,新課綱也期望提供學生多元探索與適性學習的環境,只是在國中階段仍受到升學主義的牽絆,多數學生被剝奪了多元學習的機會。既然如此,學校不妨利用這段學習空窗期,規畫更多與自我和生涯探索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好好思考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的高中三年學習的指引。

榜單無法呈現的學習故事
閱讀更多

榜單無法呈現的學習故事

又進入放榜的季節,前陣子國內大學繁星推薦入學的榜單公布,加上更早前的特殊選才管道,許多高中已開始貼出賀榜,接下來申請入學的結果也將陸續公告。而多數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也在近期陸續揭曉。不僅那些如願錄取理想學校的考生可以鬆一口氣,多數高中也會抓住機會展現該校的升學成果,作為對家長們的一種交代,也是一種宣傳。

這個時節也同時是家長為孩子選擇未來國高中學習環境的重要時刻,除了各個學校的辦學特色外,升學績效也是許多家長重視的選校因素。常聽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學校的榜單好嗎?孩子進去了會不會有競爭力?」

不可否認,學校的升學成果,必定與課程規劃、教學品質、升學輔導以及學習風氣等因素有關,也代表著學生學習的成效。然而把升學榜單過度連結到所有學生的競爭力,恐怕也是一種迷思。畢竟多數學校呈現的亮麗榜單,只是一部份優秀學生的表現,他們通常容易獲得較多的學習資源,至於其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成果,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刻意被隱藏,反而成了「陪考生」。

在多次的考招制度變革後,當今的教育價值觀更強調的是多元適性。學習力強的學生,應該花更多時間去多方探索,培養更多元的能力,而不需要將時間都耗費在重複的學科練習;能力中等或較弱勢的學生,更應該找出自己所愛與所能的範疇,提升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生保持高度的動機,願意持續學習。

升學績效呈現的只是整體的數字,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故事,這個故事是否豐富精彩?能否延續不斷?應該是學校和家長更需要重視的。

趁早探索自我 無懼學習歷程
閱讀更多

趁早探索自我 無懼學習歷程

「聽說未來高中的學習歷程很重要,最好能和申請大學的科系相符合,可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準備?」這是面對新課綱和新考招制度,近來常聽到家長提出的疑問,實際上也是這次課綱改革中,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極具難度的挑戰。畢竟要依據自己的興趣志向,設定未來學習或就業的方向,本來就不是像寫作文般,三言兩語就可以交代清楚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受到各種內在基因和外在環境的刺激,不斷影響著孩子看待自己與周遭社會的角度,進而型塑對自我未來的期待。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在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中,可能因為挫敗而改變想法,或者因成就而持續信念,在不斷的嘗試後,逐漸釐清自己的喜好和能耐,並參考社會上的普世價值,找出可以走的方向與目標。

這樣自我探索和目標設定的成敗,關鍵在於要給孩子足夠且多元的嘗試機會,同時給予適時適切的引導,而這卻是過往中小學教育非常缺乏的。不僅僅在國高中階段受學校課業和升學壓力影響,學生將絕大部分時間心力用在學科學習上,即便在小學階段,不少孩子也是在家長的主導下,堅持著非己所願的課外學習,少了多元探索的機會。

此外,在孩子嘗試探索的過程中,可能因錯誤的方法和觀念,導致挫敗經驗,甚至產生偏差的價值觀,此時需要有師長從旁提點協助,或給予必要的矯正,才能減少孩子錯估自己、定錯目標、走冤枉路的機會。

簡單來說,面對新學習歷程制度,家長老師都必須提早重視孩子自我探索這件事,不能像過往等到高中選組才來思考未來方向。而這樣的調整若能影響現有中小學生的學習樣態,應該就是新制度的大功一件!
裡應外合 讓戶外教育升級
閱讀更多

裡應外合 讓戶外教育升級

前兩周教育部舉辦了一場戶外教育分享會,展現過去4年推動戶外教育的成果,同時也發布了「戶外教育2.0」宣言,希望藉由戶外教育的推動,讓知識學習更連結真實情境,具體落實108新課綱精神。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教育政策,也期待能真正落實,並發揮成效。

長久以來,戶外教育(或稱戶外教學)都是學生期待的一項活動,但過去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多流於「戶外活動」的形式,找個學生喜歡的地點,安排一些團康或體驗,甚至直接帶去遊樂區讓學生自由活動,過程中老師不太會有教學,教育的功能相對不彰,這也是戶外教育常被詬病之處。

幸而這些年來大家對戶外教育的認知逐漸改變,不少學校開始調整戶外教育的形式,活動地點和內容安排會與領域學科連結,讓戶外教育成為教室課程的延伸。有些學校進一步把戶外教育發展成跨領域的主題學習,利用各種分站闖關、定位追蹤或解謎尋寶等方式,讓學生運用各種所學知識技能進行團隊競賽。如此一來,戶外教育的學習功能就顯著提昇了。

其實戶外教育的功能不限於活動當下,更可以往前和往後延伸。例如配合活動設計,透過事前的課程引導,可以讓學生蒐集資訊、分組討論、複習相關學科知識,或者提出問題假設,做足戶外教育前的功課。待戶外教育實施之後,再進行引導反思,由學生提出紀錄報告,公開分享成果。這樣一系列的學習,不僅能讓戶外教育與學科知識連結,也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充分展現。

當校內教育專業和校外學習資源能充分結合,戶外教育才能真正升級。當然,越是複雜周延的戶外教育,就越需要學校人力物力投入,也較容易引發與原有課程進度衝突的問題,這都是辦學團隊需要運用智慧共同面對的課題。
寒暑假 可以更有意義
閱讀更多

寒暑假 可以更有意義

暑假已近尾聲,有些孩子想把握時間好好玩樂一番,有些辛苦的中學生可能還繼續上著輔導課或才藝課,當然也有不少孩子從假期開始就全心全意栽入電玩、追劇的世界。兩個月的時間其實並不短,但也一晃眼就過。常在想,如果能好好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一定能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有很多幫助。

平時在學校的課程裡,大家多在相同的框架和進度中學一樣的東西,即使有差異也不大。暑假除了必要的休閒娛樂,其實也是最佳的機會,讓孩子嘗試在學期間不容易進行的活動,無論是才藝、學術、運動,即便只是休閒旅遊,只要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都是很有意義的。這當中,若能讓孩子自主安排,甚至獨立去完成想做的事,那就更棒了!

前陣子看到一篇很棒的報導,高雄市一位小學五年級老師,為了讓學生培養「自己照顧自己的生存能力」,設計了一份「壯遊闖天下」的暑假作業,鼓勵學生自己規劃行程,結伴或獨自外出從岡山到高雄市區壯遊。原本擔心沒多少家長會敢放手讓孩子嘗試,沒想到陸續看到孩子出發、完成,過程中不只發現孩子的成長,也感受到親子關係的改變。

報導中有句發人省思的話,「在學校教育裡,有教孩子如何去玩嗎?」的確,我們似乎覺得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怎麼玩?怎麼安全的玩?怎麼玩的有意義?卻很少大人花心思去教。結果因為怕危險、怕浪費時間、怕耽誤學業,很多事情就乾脆不讓孩子做。

新課綱強調適性多元、鼓勵探究實作,未來無論學校或家庭,都需要重新思考寒暑假對學生的意義和價值。若能透過大人的適當引導,讓孩子「主動」規劃探索不同的事物,「獨立」去完成某些挑戰,這樣的寒暑假,一定能讓孩子更有收穫!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
閱讀更多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

自從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就一直有輿論批判著申請入學制度的公平性,認為該制度對偏鄉弱勢學生不利,加上今年學測參採科目減少造成的混亂,對於這樣的爭論更是激烈,矛頭多指向教育部放任大學提高申請入學比例,認為這是教改亂源。教育部難抵這波責難,同意檢討修正學測給分機制,甚至連還沒上路的高中學習歷程上傳制度,都可能有所調整。

對於升學這件事,若要從公平性的角度來看,就會是個永遠無法有共識的爭議。即便來自相同環境、學校、班級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學習條件和個人特質,有人的確擅長紙筆測驗,有人優於多元表現,就算以大數據找出一個看似客觀的比例,那也是過去的經驗值,未必符合未來的需要。

然而,升學並非教育的主要目的,若回歸到適性揚才的教育本質,以及未來大學選才和育才的理想,不難發現答案其實很清楚。讓高中生找到自己的志向,並且在高中三年逐漸累積相關的學習經驗,這應該是大家都能認同的理想。即便部分學生擅長於紙筆測驗,也不該為了升學考試目的而違背這樣的教育理念。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只是我們過去太關注在最後的結果。採用學習歷程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修課紀錄、課外活動、潛能開展、人格特質等是否符合其未來選擇科系的需要,且重質而不重量。因此重點在於學生要盡早設定目標,才能有契合的學習歷程。

至於有人擔心學習歷程準備會成為軍備競爭,讓補習業者有更多利益可圖,對弱勢家庭孩子更不利,這的確不無可能。制度或許無法完美,但該堅持的理想不能因噎廢食。也相信聰明的大學教授們,不難看出那些虛有其表的破綻,就能化解這樣的迷思。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閱讀更多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近期教育部公布106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休學和退學人數統計,竟然高達30萬人,等於每4人就有一人休退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志趣不合」,這樣的人數和比例,顯示問題非常嚴重!

志趣不合的原因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學術條件不合,在所有學生都把上大學當做必然之路時,許多不適合學術路線,甚至基本學力明顯落後的學生,等上大學才發現自己讀不下去。

另一種是興趣不合,這些學生多半對自己的興趣志向不清楚,或者對所選讀科系的內容方向不了解,就糊里糊塗的選填「以為喜歡」或「前景看好」的科系,讀了才知道和想像的差距太大,只好中途放棄。無論是什麼原因,這樣的休退學不只是個人時間的浪費,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除了廣設大學的政策,誤導了學生和家長對高等教育需求的認知;長期以來國高中教育過於升學導向,讓學生把精力都花在應付讀書和考試上,少有時間和機會去試探志趣,更是問題癥結所在。

志向需要時間和環境去摸索和思考,不是只靠性向測驗或聽聽演講就足夠。理論上,國中階段學校應該提供機會,鼓勵學生接觸多元的學習;到了高中,學生應該有較清楚的方向,便可進一步朝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選擇修課和活動,以便找出更符合自己未來的規畫。

新課綱強調多元適性,目前看來高中階段的課程已動起來,但多數國中的學校和家長似乎仍對此無感,還是以傳統的觀念在拚升學,剝奪孩子多元試探的機會,令人無奈!

要改變這個現象,真的需要大人們放手和放心,放開干預孩子方向的手,放心讓孩子去闖去試,不要等到上了大學才驚覺走錯路,再來悔不當初。
理想和熱忱 才是成功模版
閱讀更多

理想和熱忱 才是成功模版

就在許多考生等待著大學學測成績出爐之際,上周高雄女中學生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的連署活動,認為不應一味以滿級分作為學生努力的最終目標,也不滿以往媒體對這些學生背景故事的過度報導。

這活動不僅獲得許多師生和社會大眾的回響,也有多所公立高中校長表態支持,代表很多人對這種造神式的新聞追逐不滿已久。過去幾年筆者也數次在專欄中談及此一問題,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條件和能力,高中3年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就,也不能僅以學測分數來判定。

過去大家對滿級分的追求,除了證明成績優異外,也代表更有條件選擇大眾期待的醫學、電機、法律等錄取分數頂尖的科系,這種被期待的科系選擇,經常凌駕學生自己的意願。或者說,許多學生是因為有那樣的成績條件,就覺得自己適合讀、喜歡讀那些科系。這種以成績決定志向的思維,顯然與強調多元適性的教育價值觀是不同的。

今年開始,大學申請入學參採學測成績最多五科選四科,就是要鼓勵學生依照興趣選擇學習目標,發展強項科目,而不需每科都頂尖。依此理念,比起盲目追求五科滿級分,卻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我們更該鼓勵學生盡早清楚志向,將時間運用在強項科目的學習上。

由衷肯定和祝賀那些滿級分的學生,他們憑藉優異的資賦,在能力所及範圍盡力做到最好,但他們的成功,卻是大多數學生無法複製的,也未必需要複製的。每個人面臨的人生挑戰都不同,有明確目標和長遠理想,永遠對學習保持熱忱,卻是每個學生都該追求的,也才是成功學該有的模版。
學習也要科科等值
閱讀更多

學習也要科科等值

長久以來台灣的中學教師基本授課節數都因為科目而異,一般學科教師每周授課時數會少於藝能科教師。過去大家對這種分配方式認為理所當然,但這些年在教師團體的爭取下,教育部已修改法規,除國文科以外,將各科教師的授課節數調整一致,要達到教師授課「科科等值」的目標。

教師授課節數一致,概念上認定每個科目的教學負擔是一樣的,是教師的專業和付出科科等值。然而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傳統的學科不等值觀念卻不容易改變。過去我們習慣把國英社數自等領域視為主科,把藝術、健體、綜合領域的科目視為副科,學校課程安排上會以主科需求為優先,所以常見音樂美術被借去上國文數學,卻不會有體育家政借用社會自然課的情況。

加上升學主義的影響,家長對中學階段的課業成績也多關注在那些考試科目上,數學理化考不好,家長就急著送孩子去補習家教,但即便有美術音樂的興趣專長,卻未必想讓孩子多花時間持續練習。當他人讚美孩子有體育天分時,常會聽到家長說「可是學業成績不夠好!」相反的,稱讚孩子功課好時,卻少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會打球或畫畫很糟!有時藝能科目的作業多了些,家長還會抱怨浪費時間。

在現實升學和工作的需求中,不可避免有些學科的重要性相對較高,要做到學習完全科科等值不太可能,然而新的學習強調適性揚才,重視跨領域的素養發展,許多未來能力都不能靠單一學科培養,而要能整合運用不同的知識技能。因此,讓孩子多元的探索,看重並協助孩子發展不同的才華,應該是「科科等值」追求的更高目標。
學習才是活化的目的
閱讀更多

學習才是活化的目的

與朋友聊現在的學校教育,雖然仍有許多老問題,但也明顯感受到一股「翻轉」的潮流。從媒體或雜誌的報導中,國內和國外都可以看到許多教學的新方法和新觀念,以不同程度影響著教育現場,雖然作法不盡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教學「活化」,好提升教學成效。

這些引起大家注意的新方法,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通常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實際上,不少老師在複製、學習某些活化教學的方法時,會發現明明很努力在做,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因嘗試改變失敗而遭到同儕或家長的質疑與批評,結果反而否定那些翻轉的觀念,寧可採取熟悉且保險的老方法,令人感到遺憾。

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每個學生的條件和需要不同,每個領域所要學習的知識也不一樣,每個老師的能力與特質也有所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著每一次教學的效果。現今教育既然強調適性多元,當然不能期待同一種方法能適用在所有的教學情境中。

任何教學設計,都要記得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讓學生「學會」才是關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真正要活化的其實是「學習」,也就是說,要先能讓學生「想要學」,然後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運用,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甚至能依據個別能力去安排學習範圍或進度,讓學習有足夠的成就感和挑戰性,那樣的學習應該就會充滿生趣。

活化教學只是手段,活化學習才是目的。唯有讓學習真正產生效果,活化教學才有意義,否則任何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和課程設計,若無法讓學習活起來,都將會徒勞無功。
提早探索,學習更有方向
閱讀更多

提早探索,學習更有方向

大學申請入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複試,針對不同的大學科系,考生需要準備不同的備審資料,除了自傳和讀書計畫以外,當然得把過去的豐功偉業給列出來,以及期許自己能在那些科系中有什麼學習和發展。其實從第一階段提出申請開始,到第二階段複試結束這段時間,可能是許多學生第一次這麼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並且有機會決定自己的方向。

學校在輔導學生準備申請資料時,發現學生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學生不知該如何展現自己?原因有幾種,一種是過去的學習平淡無奇,沒什麼特別的事蹟可以羅列;或者是難得參加了些活動競賽,卻沒有留下紀錄或證明,船過水無痕,走過卻沒有留下足跡。

另一種則是經歷還算豐富,卻五花八門,看不出特定興趣,不知該怎麼和申請科系扯上關係。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到了最後這個階段,時光無法倒流,也怨不了別人。

十二年國教實施之後,為了讓大學選才也能符合適性發展的趨勢,未來申請大學的方式也將調整。學測和指定考科成績所佔比重降低,更被重視的是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學習歷程包括了多元選修的修課內容,以及學科之外的學習活動紀錄。也就是說,當學生越早立定志向,從課程選修和活動參與等方面,都能依循著興趣志向來規畫,並確實留下紀錄,就越能在評比中脫穎而出。

面對這樣的變革,學生應盡早探索自己的志趣,才能提早做準備。為此,國高中學校必須強化個別性的生涯輔導外,也要能有效整合學校課程和學生活動規畫,提供多元試探的機會,並協助學生且有系統的選擇課程和活動,才能讓學習與志趣更一致,學習也才會更有成效。
作業的質與量 可更有彈性
閱讀更多

作業的質與量 可更有彈性

朋友感慨地說,台灣的學生好辛苦,在學校上了七八堂課,回到家還有一堆作業要做,若再加補習和才藝課,一整天的學習時間超過12個小時,比上班族還累!從小就習慣了這種超時的學習型態,難怪出社會也習慣超時工作。

其實,對作業量的感受因人而異,同樣的作業量,有些孩子三兩下就解決,有些孩子卻得花幾倍的時間才能搞定;這些差異可能來自孩子的學習力、專注力,以及對學科的興趣。尤其隨著年級增長,學科量和難度都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就差異更大,欠交作業的比例也增加,有些人到最後乾脆放棄不寫,整個學習態度也就每下愈況。

再者,過去的學習只重視知識累積或解題能力,因此作業形式多是大量抄寫和各種題型的練習;即便在活化教學的潮流下,有些老師會採用報告或創作等多元的作業型態,但基本的練習似乎也少不了,結果徒增學生的負擔,甚至家長也常要跟著忙!

適當的作業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果,然而除了量的問題,作業的「質」更重要。既然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有些基本知識的確需要足夠的抄寫或演算練習,有些則需要透過探究與實作的過程來建構。作業形式和內容的安排,就應該更切合學習目的和能力培養,過度偏向哪一種都不利於學習。

既然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作業的量其實也可以因人而異。只要在符合學習目標的前提下,老師可以設定不同的作業標準和範圍,同時採用正向鼓勵的加分方式,讓孩子依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選擇完成的目標。能力強的孩子可以挑戰更進階的作業,爭取更多獎勵;能力較差動作較慢的孩子,也不至於總是在缺交名單中。透過適性的作業安排,讓每個孩子學習為自己的作業負責,並有追求進步的動機。
多元舞台 激勵更多
閱讀更多

多元舞台 激勵更多

上周末,充滿青春熱血的全國高中籃球聯賽冠軍賽,不僅吸引爆滿的觀眾進場為球員加油,更多人守在電視機或電腦螢幕前看著現場直播,即使不是籃球迷,也難抵抗緊張刺激的賽事,以及滿場的尖叫加油聲。當比賽結束的笛聲響起,無論激動歡呼,或黯然落淚,每個畫面都感人。因為不管輸贏如何,每場比賽拚鬥過程,都會是他們難忘懷的青春回憶!

這些年高中籃球聯賽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大概僅次於國際性重大棒球賽事,許多人甚至覺得比國內職籃賽還好看。若論技術層面來說,高中籃球當然比不上職業級的水準,但這種短時間的學生賽事,真正吸引大家的是那股「單純」和「拚勁」,尤其當分數已有相當差距,也毫不放棄的想要追上的企圖,更是讓觀眾願意聲嘶力竭的為他們吶喊的原因。

今年男子組得冠隊伍的當家中鋒在賽後痛哭,他說「高中三年從早被盯到晚,沒有人懂,太辛苦。還不斷有人受傷,還好我們越挫越勇。」旁人永遠難真正感受球員所承擔的身體疼痛和心理壓力,更看不到他們背後努力。我想,所有參與這賽事球員都要被肯定,即使是板凳球員。因為他們為相同目標付出許多時間和心力!

籃球畢竟是個主流運動,容易入門,也容易引起共鳴的競賽項目,這些喜愛籃球的孩子,有幸能在這賽場上找到發揮的舞台,接受大家掌聲。然而,還有許多孩子擁有著不同潛能,懷抱著各種理想,卻不見得能受到關注,甚至得不到支持。激情過後,其實很期盼我們的學校和社會,也能用更多元的心態去肯定不同的才能,讓更多孩子在自己的賽場上,拚出MVP的身價!
讓學生追求自己的滿級分
閱讀更多

讓學生追求自己的滿級分

學測成績公布,媒體照例比較著滿級分學生出現在哪些學校?少數明星高中看的是滿級分人數的增減變化,那些難得出現一兩位滿級分的學校,也同樣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時之間,滿級分成了大家評價這些高中辦學成效的重要指標,其餘多數學校的表現,好像就沒那麼重要了!

就在大家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這些前端學生時,六龜高中盧校長卻在網路上為該校學生發聲,表達「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發掘他們的優點,比強迫學習更重要!」該文目的雖是要勉勵老師繼續保持對偏鄉教育的熱情,其實也是對偏差的教育價值觀提出警語。因為在這標準測驗為主要依據的升學競賽中,那些學習弱勢的孩子往往被犧牲,他們的需求和才華也常被遺忘。

為了大學選才需要,我們只好簡單地將學習成果化為75個等級,然後用數字定義優劣。然而我們未必能從級分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努力過程,更看不出在國英社數自科目以外的才能與特質。另一方面,我們卻常忽略了這些級分差異所代表的學習資源落差,而且是一開始就很明顯的落差。

這些學習弱勢的孩子不僅存在偏鄉,在每個學校其實都有,許多時候在都會區的這類學生反而更不被重視,只是太關注那些能引以為傲的金榜學生,任由其他學生自求多福。

其次,不是讀書的料卻選讀普通高中也是大問題,家長們應該依據孩子的優勢選擇適合的學校,而不是一窩蜂的擠進高中;讀書不在行,卻也失去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

十二年國教的理想既然是要中小學教育更多元適性,讓每個孩子都能學有所長,各有發展,那就必須減少以單一數字來比高下的心態,要真正關注每個孩子的需要,從學習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支持。我相信,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信追求自己人生的滿級分,才是更為理想的教育目標!
放寬限制 讓幼教多元發展
閱讀更多

放寬限制 讓幼教多元發展

上周專欄刊出「擴大公幼,教育也要前瞻」一文,呼籲政府要投入更多經費擴大公幼規模,減少年輕夫妻養兒育女的負擔。然而文中提到這些年私幼的學費年年上漲,經許多幼教人士指正,此為錯誤資訊,特別提出澄清與更正,對於造成私立幼兒園所的困擾,也表達歉意!

實際上,政府自民國97年後即管制了幼兒園的學費,雖然103年鬆綁,但全國僅有約一成的私立幼兒園調整收費,各縣市政府在實際審查幼兒園收費時,仍是採取保守凍漲的態度,導致私立幼兒園的學費難以真實因應營運的需求。

尤其教育部自100年度起實施「五歲幼兒免學費就學補助」政策後,政府及家長便認定私立幼兒園學費為每學期一萬五千元,多年來並無調整。雖然容許私幼依需求收取其他費用,但設有許多限制,且需詳細分析說明,審查也未必能通過。對許多想要調整老師薪資提升品質的私幼來說,這是經營上的一大困擾。

政府將五歲幼兒視為準義務教育,要比照國民中小學學生就學免學費概念,理想上應提供接近公立國中小規模的公幼數量,但地方政府財政難以負擔,只好採用算人頭方式補助學費之權宜作法。但這補助是給家長的,不應視為給私幼的補助,更不該將補助金額視為私幼學費標準,管制私幼的各項收費。這種齊頭式的平等,未能考量不同幼兒園的經營條件差異,等於限制了私幼的發展和品質。

私幼是要繳稅且需自負盈虧的教育事業,須有足夠的收入和彈性才能永續經營和提升品質。政府既然需要私幼提供更全面的幼教資源,就該更務實的放寬對私幼的管制,讓用心經營的私幼能多元發展,不僅家長得以選擇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也能減輕對公幼需求的負擔。
數位閱讀需要學習
閱讀更多

數位閱讀需要學習

2016年國際閱讀素養調查近日公布結果,台灣共有四千多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受測,欣慰的是平均分數和整體排名都較五年前進步,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的調查除了紙本閱讀素養外,也對同一批受測學生調查了「數位閱讀素養」,台灣學生在該項的表現排名雖然在中段,但卻大幅落後紙本閱讀素養。台灣的網路普及,孩子接觸數位資訊的機會非常多,這樣的結果更值得我們關注。

依據學者分析,線上閱讀素材為多元型態的素材,包含文字、照片、圖畫、影像和動畫等,策略除了紙本閱讀技能外,還包括許多更複雜的資訊搜尋、理解、處理、篩選、判斷與綜合歸納的能力,這些能力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而這次調查研究發現,四成的孩子在學校沒有使用電腦搜尋及閱讀資訊、近六成沒有使用電腦做報告,缺乏學習運用線上資訊的機會,表現當然不好。

除了學校數位學習資源不足,家長對網路使用的態度也會影響。大人常擔心孩子因此沉迷網路而希望採取限制管控的方式,只關注孩子對網路的使用量,卻忽略了正確使用網路方式和內容。少了特定學習目的,孩子多半把有限的網路使用時間拿來滑臉書、玩遊戲、看影片或聊天,同樣降低了培養數位閱讀能力的機會。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把「數位閱讀素養」列入重要的調查項目,顯示這是未來學生必須具備且強化的能力。實際上,透過資訊網路,當今的學習已從教室和課本往外拓展延伸,有些國家甚至漸漸揚棄紙本教材,全面採取數位化的學習。我們得更積極面對這趨勢,改變數位學習的政策和方式,才能讓孩子提升未來的學習能力,不被這波數位洪流給淘汰!
建立友善母語環境
閱讀更多

建立友善母語環境

教育部日前宣布,為因應台灣新住民多元文化的現況,讓孩子在「語言領域」學習上有更多選項,並希望孩子能藉此了解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107課綱語文領域中,除原有的本土語文課程外,將增加新住民語文課程,國小階段自本土語或新住民語中選擇一種、國中採選修、高中則以第二外語形式推動。

不過,目前教育部面臨的是師資缺乏問題,除了暨南大學今年開設四種東南亞語言的師資培育課程,多數師資得靠各縣市政府辦理的「新住民語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計畫」,鼓勵新住民家長加入培訓成為師資。只是目前的培訓成果不僅人數上仍有相當落差,且品質也良莠不齊。每周一節點綴式的課程,對母語學習的幫助更是非常有限。

台灣學生的語言教學,長久以來一直缺乏客觀的論證基礎,也沒有長遠且穩定的發展策略。因此多年來無論在中文、母語或者雙語學習的政策制定,通常是淪為政治運作和討價還價的結果,看不到語言學習的理論依據。結果只追求數字化的政策績效,不在乎實質的語言學習效果。

語言的學習本來就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環境,而母語最好的學習管道是家庭,當家庭無法滿足母語學習環境,學校必須提供足夠的學習量,才能達到真正母語的學習成效。

當這些家庭願意傳承,其實不太需要學校多花那一節課時間,相反的,若孩子在家中沒什麼機會使用母語,那一節課的作用也不大。否則,以台灣的英語學習時間來看,英語早可以成為母語了!

語言的式微往往是受到環境壓抑的影響,唯有真正包容與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才能讓不同語言共存。因此,營造更友善的多元文化環境,讓各種母語能自然的在家庭中傳承,再由學校給予支持和引導,應是更理想的母語教育方向。
第一志願操之在己
閱讀更多

第一志願操之在己

上周看到某明星高中校長接受雜誌專訪的報導,文中提到該校因學測滿級分人數減少,錄取醫學系和台大的比例降低,校長就要承受許多來自家長和校友的質疑壓力。而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學入學制度的設計,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比例過高,名額被其他學校學生搶走,對那些很會讀書的頂尖高中的學生非常不利。

類似的批判聲音其實很常聽見,儘管高中評鑑制度中包含了許多面向和指標,對一般民眾而言,把台大和醫學系的錄取率當做明星高中辦學的主要績效顯然簡單易懂。然而這代表的卻是「會讀書的人就該去讀台大,去當醫生(或律師、工程師)」的老舊價值觀。br>
其實我們的社會仍充滿著偏頗的教育價值觀。例如前些日子在報紙版面上看到這樣的標題:「超勵志,玉女歌手苦讀考上法官」。之所以勵志,是因為我們普遍覺得當歌手的難度或價值低於法官;若反過來「一位女法官努力成為歌手」,我們可能會佩服他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但不見得會以此作為激勵學生的範例;又如果一個很會讀書的孩子從小目標就要當歌手,他會得到多少支持肯定?

假設今天明星高中的台大醫學系錄取比例降低,是因為有更多學生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選擇心中真正想讀的大學科系,而不是社會大眾所設定的第一志願,那才是值得稱許的事,也是學校應該努力的目標。

面對這種價值的偏頗,教育人員可以適時導正觀念,強調學校不該以單一升學指標來評判優劣,而應多方面提升,讓學生有更多探索的機會。如果辦學者也存著狹隘的潛在思維,只在意幾個數字的變化,學校的發展怎能寬廣?學生的方向如何適性多元?
看仔細才能選擇適合的學校
閱讀更多

看仔細才能選擇適合的學校

這幾年家長教育選擇權越來越受重視,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家長對孩子未來學習方向的關注也提早許多。畢業生的升學輔導已不只是國高中的課題,越來越多小學也會利用家長日安排升學博覽會,邀請鄰近國中入校介紹學校。br>
以往的升學博覽會多只有私立中學積極參與努力招生,但這幾年許多公立國中也感受到壓力,開始學習行銷自己,好鞏固學區內的生源。這不僅可以減少家長自己到處打聽詢問的麻煩,同時也讓各國中更了解未來家長需要,並直接傳達辦學理念和特色。

從整體教育的發展來看,這不失為一種互相激勵和正向改變的力量。當學校想在這種競爭場合中推銷自己,就得更努力讓家長看到辦學成效,並給予某種程度的教育承諾,這是一種績效責任的概念。

而各學校為了凸顯自己,就得找到定位,發展特色,這也等於促進教育多元化,讓家長有更多不同的選擇。

現今家長雖然有較多機會獲取學校資訊,卻也容易被混淆和誤導。例如許多學校都順應潮流,強調雙語和國際化,但能提供的資源和作法可能不同,達到的效果當然也不一樣。

多數的學校都說重視創意和思考,卻無法在教學評量上跳脫傳統標準化測驗的框架;有些學校顯然視升學成績為最重要指標,大概也很難期待在課程上做到真正適性發展;也常見私校會祭出高額獎學金吸引家長,但未必能提供高品質的學習內容給學生。

學校辦學可以有不同的理念和樣貌,只要認真辦學,都必有可取之處,但也會有其限制和不足的地方。家長在面對五花八門的宣傳時,最好能多聽多看多問,詳細了解這些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際作法是否一致?才能找出最契合孩子未來發展需求的學習環境。
用引導和信任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閱讀更多

用引導和信任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前幾天台北市宣布要取消國小學生寒暑假作業的規定,讓寒暑假作業成了這幾天的熱門話題,贊成和反對聲音都有,其中不少教育界人士擔心如此會讓學生怠惰而影響學習,但若細看該新聞的原貌和相關報導,就會發現許多憂慮應該是多餘的。

其實教育局是停止適用「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並不代表學校「不能」要求學生做寒暑假作業,實際上許多縣市根本沒有訂定類似的要點,學校還是能依其教育專業來設計學生的寒暑假作業。所以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規定作業,而在於讓孩子做什麼樣的作業?

有些人質疑台灣的學生缺乏主動性,小學生更是沒有足夠能力來決定應該學什麼,放任讓學生自主,等於是放牛吃草。這的確有可能發生,但我們更應該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能力?平常學期間的課程學生已沒什麼選擇,如果連寒暑假都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作主,要如何期待他們長大後會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依照教育局的解釋,取消規定是希望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寒暑假的學習內容,不需要讓每個人都做一樣的制式作業。這當中學校老師仍能發揮引導作用,甚至可以依照學生年齡和學習條件,設計不同的寒暑假作業選項,包括獎勵學生廣泛閱讀、請學生自行設定主題進行完整的探索,甚至提供學科練習給需要補救加強的學生也行。這才是進步開放的作法,也才符合適性多元的教育理想。

孩子可能會偷懶怠惰,也可能無法完全自主,但我們應該相信他們的潛力。只要老師和家長給予適當引導,讓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項目,並定期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孩子的表現往往會超出我們想像。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