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服儀怎麼管 讓學校決定
- 作者:李萬吉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 2019/7/30
校園內的民主開放程度,每個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同,總是會有贊同和反對的聲音,從民主的角度來看,在制度上提供彈性,讓大家有機會針對這些議題,多些討論溝通,是值得肯定的作法。只不過,對於過去較缺乏民主教育訓練的社會,往往對限制有偏見,或者對開放過度解釋,因而無法拿捏適當的尺度,造成反效果。
在學校教育中,生活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國民教育法中也明定,國中小課程要以「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心,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為目標」,那麼適當且合乎基本禮儀的服裝儀容,應該是生活教育中不可缺的部份。相較於便服的多變性,制服是較容易讓學校引導學生學習合宜穿著的媒介。或許學生少了些選擇的自由,但仍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利用其他場合活動,來提供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機會。
學習要有效果,通常需要一些規範和限制,只要規範適度合理,都是可以接受的。各種制度都可能有正反影響,應該客觀的討論,減少意識型態的干擾,更不需要無限上綱可能的負面影響。
讓學生參與學校制度決策是民主教育的一種表現,但辦學責任仍在教學團隊,尤其私立學校的特色建立,源自於辦學者的理念,以及家長的需求和期待。開放的政策應包含多元的概念,避免又走向單一的意識型態。服儀這件事和體罰不同,怎麼管?管到哪?只要家長學生能接受,不妨讓學校有更大的空間去制定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