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選才適性為重
- 作者:李萬吉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 2017/3/15
哪一種升學管道比較公平,不同的角度看法可能不一樣,然而從大學選才的利弊來說,數據顯示的結果卻很明顯。招聯會根據近40萬筆學測考生進大學後的表現分析,結果發現,不論公私立大學,透過繁星推薦的學生上大學後表現最穩定,其次是個人申請,兩者的休學率和退學率都遠比指考分發管道為低,繁星推薦學生在班系排名前百分之五的比例是指考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頂尖大學中指考分發學生在學業表現上的落差更大。除了志趣的差異外,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學有很大差異,需要更多自主探究與批判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在高中經過千錘百鍊反覆練習,雖然指考拿到好成績,卻未必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
這數據驗證了孩子若選擇自己最有興趣,最擅長的領域,就最能夠投入心力,學習成效也就越好。相對的,那些只為了選擇某些名校,或者只依據分數落點選擇科系的學生,很容易因不了解科系內容,或缺乏興趣支持,無法持續所學。就算硬撐完4年,恐怕更多在畢業後學非所用,等於浪費寶貴的學習時光。
台灣高中生花非常多時間在學校的課業上,卻很少真正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如今台灣的大學這麼多,學生若不能及早發覺興趣,依志向學習,將難以真正培養專長能力,那麼大學的學歷(或學力)將更加式微。換言之,設法讓每個孩子都能依照志趣選擇科系就讀,才是大學和高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求公平,是無法選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