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引導和信任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 作者:李萬吉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 2015/12/22
其實教育局是停止適用「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並不代表學校「不能」要求學生做寒暑假作業,實際上許多縣市根本沒有訂定類似的要點,學校還是能依其教育專業來設計學生的寒暑假作業。所以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規定作業,而在於讓孩子做什麼樣的作業?
有些人質疑台灣的學生缺乏主動性,小學生更是沒有足夠能力來決定應該學什麼,放任讓學生自主,等於是放牛吃草。這的確有可能發生,但我們更應該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能力?平常學期間的課程學生已沒什麼選擇,如果連寒暑假都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作主,要如何期待他們長大後會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依照教育局的解釋,取消規定是希望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寒暑假的學習內容,不需要讓每個人都做一樣的制式作業。這當中學校老師仍能發揮引導作用,甚至可以依照學生年齡和學習條件,設計不同的寒暑假作業選項,包括獎勵學生廣泛閱讀、請學生自行設定主題進行完整的探索,甚至提供學科練習給需要補救加強的學生也行。這才是進步開放的作法,也才符合適性多元的教育理想。
孩子可能會偷懶怠惰,也可能無法完全自主,但我們應該相信他們的潛力。只要老師和家長給予適當引導,讓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項目,並定期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孩子的表現往往會超出我們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