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親子溝通 從問對問題開始
閱讀更多

親子溝通 從問對問題開始

一位在職場上與人互動總是無往不利的朋友,感嘆的說「溝通是一門學問,與孩子溝通更是一門大學問!」原來過去他一直苦惱著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每次想和孩子聊聊,卻總是話不投機三句多。直到最近看了一些親子溝通的文章,才意識到自己每次與孩子對話,一開始都問錯問題了!

由於工作繁忙,在家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他總想把握機會關心孩子的學業,最常問的就是「學校上課都聽得懂嗎?」「功課都應付得昂來嗎?」「什麼時候段考?準備的如何?」得到的回應卻多半是冷冷的一兩個字「懂」、「還好」,想多問幾句,孩子就明顯不耐煩,於是他也就難有好臉色,經常得壓抑心中的火氣,以免父子間的衝突爆發!

後來有個機會看到孩子在上網看偶像的表演,他試著問孩子在看什麼?並附和著說自己年輕時也有喜歡的藝人,也當過追星族,沒想到孩子給了訝異的表情,還主動搜尋了那些明星。儘管被孩子笑他的品味,但他心裡卻很開心,因為已經好久沒聽到孩子的笑聲了!

之前有一份親子關係的調查發現,父母想關心的與孩子想聊的事情有七成不一樣,父母經常採地雷問到孩子的「敏感問題」,例如爸媽最喜歡聊學業和交友,孩子卻想聊他的興趣和未來的夢想,導致雙方無話好談,關係越來越疏遠。此外,父母在對話中也容易站在長輩的立場,動不動就批評否定孩子的想法,結果對話成了訓話,孩子自然不想再聊。

相互理解是良好溝通的重要環節,而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父母需要多同理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興趣,才好找到適當的時機和話題開啟對話,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圖照: aslysun / shutterstock.com)

教養如園丁 給適合的環境
閱讀更多

教養如園丁 給適合的環境

「同事的小孩就是從小學程式設計,現在大學還沒畢業就有外商企業搶著要!」「朋友的女兒從小開始就學好幾樣樂器,每年參加比賽,果真錄取世界著名的音樂學院!」這樣的案例分享,總是特別吸引家長。畢竟父母對孩子的發展都有著期待,即便嘴裡說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長大,但內心難免都會希望能教養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孩子。

對於多數沒有養兒育女經驗的父母來說,摸索的過程一定充滿著未知感,如果有可以參考遵循的案例,應該會讓他們安心不少。於是這種看似成功的育兒經,也特別容易吸引為人父母的關注,甚至拿來當作模仿的對象,看看能不能如法炮製,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

然而在教育現場觀察,實際上複製成功的比例有多高不得而知,但卻常看到複製失敗的代價。那些孩子被要求只要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就好,不管自己喜不喜歡,無論有沒有才能,結果除了徒增許多孩子的壓力,達不到預期的成效,更可能因此磨耗孩子的學習動機,失去所有學習意願,對自己只有否定,沒有期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潛能和興趣,即使放在相同的家庭和學校中,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發展途徑。別人家的教養案例可以作為參考和借鏡,卻不該一味的模仿,畢竟成長沒有所謂的標準作業流程。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給了很好的比喻,「父母要像個園丁,而不是木匠,木匠是依藍圖施工,園丁則是負責把植物生長的環境弄好,然後由植物自己去生長,即便手上有剪刀,也不能決定植物的長相。」

至於不同植物的生長,要依其特性來安排環境,給予適當的養分,才能有利於生長;那麼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需要依其特質來安排?

(圖照: Alexander Raths / shutterstock.com)

學力讓學歷更有價值
閱讀更多

學力讓學歷更有價值

同事分享其在某個用餐的場合,聽到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你不認真讀書,長大以後要做什麼?」結果孩子秒回一句「我可以去當Youtuber」,當場讓媽媽無言以對!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常會聽到大人威脅小孩說「你不好好用功讀書,長大就只能去做苦工」,因為他們不想孩子跟自己一樣苦過來,希望他們藉由教育獲得更舒適或更有前途的工作。

在那段經濟起飛,高等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的確高學歷代表著更多機會。然而到了滿街都是大學生,學歷相對貶值的今天,父母如果還想用這麼單純的論點來要求孩子用功讀書,應該沒什麼說服力!

只要稍微回想就能發現,現今有多少職業或產業型態是一、二十年未見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無論在實體或虛擬的世界中,只要發揮創意,願意嘗試,都充滿著無限發展可能。既然孩子面對的未來難以想像和預測,除了用功讀書累積知識以外,應該還有更多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備的,例如想像力、思考力、表達力、對追求新知的渴望,以及整合運用各種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無法展現在學歷上,卻會呈現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說是一種無法遁形的「學力」。

這並不代表學歷就不重要,畢竟那是完成一個階段學習的證明。代表當下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並不保證未來的發展。相較於學歷的光環,學力的質量才是人生發展的長久保證。真正的學歷價值,也不該侷限在其校名或科系,更應該展現在與自我實現的連結上。也就是說,越能知道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掌握自己需要學習的方向,讓學歷與學力相輔相成,學歷才越有價值。

(圖照: TORWAISTUDIO / shutterstock.com)

肯定孩子表現 激勵更有效
閱讀更多

肯定孩子表現 激勵更有效

常聽到家中有青少年的父母抱怨孩子越來越難親近,可以跟朋友在網路上聊一整天,和父母講沒兩句話就不耐煩;尤其討厭和父母一起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覺得和大人在一起很無聊。那個小時候總愛跟東跟西的身影,逐漸被冷漠的背影取代。

家長通常會把這現象歸咎於孩子開始叛逆,就是看大人不順眼,什麼都想唱反調。最近看到一個論調,青少年想逃避的其實不是父母,而是父母總喜歡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這件事。而之所以會討厭被比較,是因為多數情況下,自己都成了「不如別人」的那一位。

應該很少有人喜歡被比下去的感覺,即便是小孩也不喜歡玩總是會輸的遊戲。然而在這些大人的比較遊戲中,當聽到別人稱讚自己的孩子,父母常會說「沒什麼啦!那個誰更厲害…」;當看到別人家孩子優秀表現,不吝於讚賞外,還喜歡當著孩子面說要他多學學!孩子知道跟父母出門會面對這種少獲得讚賞,也永遠比別人差的情境,孩子當然能避就避,畢竟沒有人喜歡等著被否定!

透過適當的比較和引導,的確可以激勵孩子追求進步的動力,但前提是孩子喜歡或願意這樣的比較。實際上,許多比較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他們只是無奈的被放在各種賽道上,看著前方永遠有人跑得比他快,就算跑第一了,還要一直被提醒後面的人會追上來。久而久之,就會更想逃離那個賽場。

或許華人社會比較強調謙虛,從小就少有機會被大人稱讚,為人父母後也不習慣讚美孩子。其實父母也不用過度謙虛,不妨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然後再藉由別人的榜樣,讓他相信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畢竟有輸有贏的遊戲更會想讓人繼續玩下去。

(圖照: Studio Romantic / shutterstock.com)

感謝之餘 更需要理解
閱讀更多

感謝之餘 更需要理解

教師節前後,網路上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教師節祝福,有來自學生或家長的,也有來自學校或政府的,當然也少不了企業商家,想搭著感恩回饋的心來振興一下經濟的!一直銘記著幾位老師在求學過程中給予的指導,投身教育事業、為人父母後,更深刻感受教育現場老師的辛苦,也真心感謝所有努力付出的老師!

過去這一年多疫情肆虐下,全台老師也被迫「系統升級」,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新技術,找到新資源,將自己習慣已久的教室課堂教學,更新成陌生的線上教學模式。系統升級後勢必發現新的問題,產生新的需求,就算早已習慣使用數位教學,也少有這樣大規模長時間線上教學的經驗,突然間所有老師都成了新手上路,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其壓力真的可怕。

其實把時間往前拉,會發現這些年學校教育導入許多教學革新,學習共同體、活化教學、探究實作、素養教學、跨領域教學等等,都不斷在的考驗老師的教學知能,要求老師自我提升。只是過去有些老師選擇觀望,有些甚至抵抗,而這次大家沒得躲,只能跟上了。

然而,老師們的系統升級了,家長們也得配合升級。若還守著老觀念,用舊標準來檢視老師的教學,那許多老師的努力就會被忽略,用心會被誤解,理想會被質疑,成效自然很難(或來不及)被看見,漸漸的熱情也就會被磨滅,繼續精進的動力會流失,實為可惜。

身為孩子教育的合夥人,除了對老師表達感謝,家長更需要去理解。理解老師對教育的想法、教學設計的用意、班級經營的拿捏;還要理解環境制度的變化、現今教育的趨勢、孩子未來能力的需求。當老師獲得更多的理解認同,就會有更多的動力,與家長一起成就孩子的學習。

(圖照:Bapi Ray / shutterstock.com)

激發學習動機  老師也要懂行銷
閱讀更多

激發學習動機 老師也要懂行銷

「我這麼認真備課和教學,學生為何沒辦法專心上課?」、「我都講好幾遍了,學生怎麼還是聽不懂?」、「明明比其他老師花更多時間盯學生,為什麼我們班的成績總是比較差?」。

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常會聽到的抱怨,也是消磨老師教學熱情的重大因素。換個角度來看,家長也常會探聽學校裡哪位老師比較會教?學生彼此更是常比較老師的教學,或者表達對老師的不同好惡。實際上,同樣的課程,不同老師的教學成效的確存在著差異。

一般來說,老師的學科專業、教學設計、媒材工具、表達方式、以及班級管理等,都可能影響課堂上的教學成效。甚至同一個老師用相同方法面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結果都可能有落差。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功力」或「眉角」,常常看到有些老師努力精進自己的功力,卻未必顯著提升成效,往往因為他們忽略了重要的「眉角」,就是瞭解學生的需求。

傳統的教學較像是生產者導向,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學不好只能怪自己努力不夠或天分不足。如今的教學已經轉變為顧客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要讓學生學得好,需理解學生的需求、能力、習慣、喜好,以及容易發生的困難瓶頸,才能找出適切的教學方法與互動模式。不僅如此,學生對老師的觀感、好惡和信任程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都是不能忽視的要素。

教學過程或許也像是一種行銷,要能建立良好的師生互信,掌握誘發學習的因子,提供最適合的學習內容,引導出對學習的渴望,再善用激勵的手段,塑造出「非學不可」的感覺,同時建立「還想再學」的成就感,應該就越能產生「越學越好」的良善循環。

所以,老師也需要懂得行銷!

(圖照:wavebreakmedia / shutterstock.com)

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閱讀更多

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投身辦學即將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回想過程中學校面對各種困境和挑戰,團隊總能不斷追求突破和精進,其中一大關鍵,應該就是堅持著創校之初定下的願景,要「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社會菁英,許孩子一個美麗的未來」。

常有家長或同仁會問如何培育國際競爭力?如何定義社會菁英?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也會因時空環境而有些差異。或許這些概念不容易用簡短的文字去清楚描述,甚至很難有一致的共識。有意思的是,對此問題的思辨和討論,就是團隊在辦學中很重要的自我省思過程,能確保大家抱持著相近的教育理念和目標,才能讓學校持續穩健的發展。

至於美麗的未來,我們選擇「期許」而非給予。過往大人們常習慣以自身經驗或所謂的社會價值來框架孩子應該追求的未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他們追求升學競爭的勝利,以便謀取多數人心目中的好工作。當孩子脫離了這個框架,似乎就走向不美麗的未來。如今孩子面對的是快速變遷和多元發展的社會,實際上無人能預測或給予,甚至不該去界定每個孩子所想要的美麗未來。

即便對未來有著不同想像,但各種成就的過程終究存在著一些普遍原則,例如自我了解、勤奮積極、勇敢堅持、挫折容忍、溝通合作、關懷互助等等,其重要性甚至更勝於學科知識的累積,只是為了達到升學績效,這些原則往往被當作學校教育的附帶的功能,甚至被忽略。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欣慰的是團隊堅持的理念一直順應著當今教育趨勢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家長和師長願意和我們一起同行,期許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舞台,累積強大的能量,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美麗未來。

(圖照:ImageFlow / shutterstock.com)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閱讀更多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自五月停課到現在,算是台灣學生最長的一次離校經驗,有人戲稱這是史上最長暑假,雖說期間各校努力實施線上教學,但學習模式和氛圍總是與實體上課不一樣,學生心態的確會較放鬆。如今疫情逐漸控制住,下周學生們將會回到學校,相信多數學生都非常期待,有些家長更是想要放鞭炮慶祝了!

這次的停課不停學,讓許多人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衝擊,甚至認為未來的學習型態難以回頭,數位學習的能量將會更快速發展。而這種學習型態的改變,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學習節奏這件事。

傳統的學習依賴學校,而學校則以「學期」作為規劃教學活動的依據,將老師需要教的、學生需要學的,有計畫的排入二十周的課程中,親師生都很自然會把注意力放在每堂課、每個單元、或者每個定期評量的完成度,並做為檢視教與學的績效指標。這樣制式的學習一旦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疲乏,的確需要寒暑假適度的休息和調整,以便重新起動下一學期的學習。

然而,從中小學生的身心和智能發展來看,學習的時間未必要有這麼清楚的起迄界線,學習的範圍也不該侷限在固定的課程單元。寒暑假的作用,除了讓師生得以喘口氣稍做休息,更可以藉此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投入其他的學習,包括自己有興趣涉獵的課外活動,或是補強學期間較不熟稔的內容。

當資訊科技打破學習的時空疆界,許多的學習不需要在教室裡進行,不受限在制式的教材單元中;甚至無法於學校的學科課程裡得到滿足時,教育現場也需調整習慣已久的學習節奏,用更彈性和適性的思維,讓學習有更多可能性和延續性,放假一樣可以不停學。

(圖照:Jackie Niam / shutterstock.com)

從選擇學習負責
閱讀更多

從選擇學習負責

最近分別聽到幾個親子互動的故事,其中一位是小六畢業生,原本期待和同學一起進入一所強調多元學習和適性發展的中學,但頂不住身邊其他家長的「恐嚇」,最後還是決定走回傳統強調升學競爭的學校,孩子因此鬧了很久的情緒。

另一位是大一學生,當初學測沒考好,勉強選了一個家長覺得沒出息的科系。但爸媽希望孩子能跟著自己走法律這條路,於是在父母的「強烈期望」下準備轉學考,結果還是未能如願,孩子被念的發飆,家長卻傷心大哭。

第三位是熱門大學科系的大三生,課業勉強應付得來,看著身旁的同學都能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準備,他卻對畢業後的方向還徬徨不定。最後在「預期」父母會有的期待下,決定先跟著同學準備考研究所,即便知道自己不那麼喜歡那些研究,甚至還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繼續走這條路?

類似的案例應該很常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些學習的道路上,無奈或被迫的依照家長的要求或期待去選擇,而這些家長心中覺得比較好的選擇,通常有著「那樣比較保險」的判斷。

許多家長在談到對孩子的學習,都很認同應該培養孩子的勇氣,探索出自己的志向,找到自己的舞台,只是當面對這些關卡抉擇時,真正能放心或鼓勵孩子追求夢想的卻不多。為人父母想要保護孩子是很自然的事,怕他們定力不夠,怕他們考不到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然而,這些擔心多偏向用自己的經驗框架來設定孩子的發展,容易忽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未來的難以預測性,包括環境的變數,以及孩子自己的潛能。

選擇安全的路或挑戰的路,無論如何孩子都必須自己完成,越早讓他們學習對自己負責,越能幫助他們累積自信和能量,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圖照:BaanTaksinStudio / shutterstock.com)

提升輔導知能 老師教學更有效
閱讀更多

提升輔導知能 老師教學更有效

與青春期的孩子互動不僅是許多家長的難題,對學校老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傳統的中學階段,習慣以規定、強制、訓誡及嚴懲的方式來管理學生,在那個強調標準化的時代,只要有和大家預期不同的表現,就容易被視為不守規矩或有問題的學生,為了不被處罰,多數學生只好選擇順從。

如今教育觀念改變,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個別差異和自主意識,老師不再能任意將學生分類標籤。對師長的要求,學生更敢質疑、敢表達,甚至敢反抗。即便是外表看起來穩定正常的學生,內心也可能壓抑著許多不安和不滿,這些不易外顯的心理狀態經常被忽視,一旦累積到超過負荷,引發的傷害往往更嚴重。

面對這些身體和心性開始轉變,想要追求自我和同儕認同,又要面對龐大升學競爭壓力的中學生,想要讓他們定下心穩定的學習,真的不是容易的事。然而在一般的師資培育過程中,多專注在學科教學專業,輔導管教知能的累積不僅較少,也多以理論為主。因此到了教學現場,老師多半只能依據自己的經驗,或模仿其他老師的作法,從實務中慢慢摸索,這種狀況就容易因守舊觀念而無法適應學生的改變,自然會覺得學生越來越難管教。

這些年看到很多老師投入心力改善教學方法,卻也發現常常因為師生關係不佳或學生情緒問題等因素,嚴重影響學習意願和成效。因此,增進老師的輔導知能與師生互動能力,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的各種身心發展特質,學習處理各種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的方法,進而運用到班級經營策略,營造整體良善的學習氛圍,讓對現在的中學老師來說,已是教師專業成長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圖照:Monkey Business Images / shutterstock.com)

把孩子當個大人溝通
閱讀更多

把孩子當個大人溝通

每每聊到家中的青少年,許多家長心中會有個共同的難處,就是「越來越難與孩子溝通」。明明很關心孩子,也努力試著和他們溝通,卻覺得孩子越來越疏遠,越來越不想和父母互動,對話問一句答一字,有時再多說幾句就會不耐煩,甚至引發衝突。

有家長哀怨的說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應該是父母最容易當掉的學分,感覺再怎麼努力都抓不到要領,一次次的考驗總是不斷挫敗!的確,面對青少年孩子的冷漠、叛逆,甚至更多脫序的行為,常見父母以大人的立場來指正孩子,但孩子通常口服心不服,受不了就乾脆反抗,結果關係越來越糟;有些父母雖努力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卻仍以「大人是為了你好」的角度,結果孩子依然不領情,反而讓父母更難受。

許多探討與青少年溝通問題的文章都強調,青少年是一段急著想變成大人的階段,是亟需找尋自我和同儕認同的時期,偏偏他們很難從父母或師長這些大人身上獲得這方面的支持和協助,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沉默或反抗往往是他們最容易的選擇。換句話說,要和青少年有效溝通,要先能獲得他們的認同,這聽來似乎有些卑微,但換個角度想,人與人的溝通不也應該建立在一定程度的認同感上?

其實只要回憶一下,父母自己應該都經歷過那段懵懂、徬徨、想要被理解,想要被肯定的青春年少,只是在傳統上對下的教養模式下,早已習慣壓抑和順從罷了。如今的社會氛圍和教養觀念已不同以往,孩子能接收到的訊息和價值更多元。因此父母需要更理解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與青少年孩子溝通,先把他們當個大人看待吧!

(圖照:Vizilla / shutterstock.com)

鼓勵孩子追求進步 更重於競爭
閱讀更多

鼓勵孩子追求進步 更重於競爭

有家長分享孩子學期末的獲獎訊息,收到朋友的稱讚,他卻回說「比起你們家的小孩,我們這隻還差多了!」這種常見的回應,看起來是一種大人謙虛的表現,對孩子卻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許多調查都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生多數都無法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就算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承受莫大的壓力。

而這些壓力和挫折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競爭和比較,似乎再怎麼努力,總會有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就算拿到第一名,可能還會被拿來跟別班或他校的學生相比。

我們都知道孩子喜歡被稱讚、被表揚,所以在學校中也會盡力找機會獎勵學生。偏偏許多獎勵制度都建立在相互比較的基礎上,必須「打敗」許多同儕,才能獲得表揚。

然而,當我們讚揚少數學生「總是」成績名列前茅時,代表著還有許多學生的努力總是被忽略。這種獎勵制度的功能便只限於少數學生,久而久之,激勵的效果也會越來越低,反而當學生表現稍有失常,受到的挫折更大。

其實,每個學生都需要追求的應該是不斷自我進步,只要比過去表現更好,都值得被稱讚、被獎勵,當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肯定,就更容易產生整體的進步發展。

當然,有時候努力的效果不一定會如預期,因此這種自我比較的獎勵概念,不一定侷限在結果,也可針對過程,包括平時的作業要求、上課表現、行為舉止等等,任何孩子可以進步的面向,都可以是獎勵的機會!

家長們也應該調整心態,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即便成果不如他人,讓孩子知道努力會被看見,瞭解進步是和自己比較,便會更願意追求進步。

(圖照:vovan / shutterstock.com)

給孩子輕鬆 但不放鬆的暑假
閱讀更多

給孩子輕鬆 但不放鬆的暑假

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了,有老師開玩笑的說,沒有學生的校園裡,這學期真的是靜悄悄的來到尾聲!

這段期間隨著防疫警戒期限不斷延後,學校不斷在調整原訂的各種計畫,雖然線上教學盡可能的維持學生的學習進度,許多課程和活動都無法正常實施,對學生來說難免遺憾,卻也因此發展出許多創新的線上學習活動,讓師生感受到到資訊科技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

接著要進入暑假,在疫情沒有明顯趨緩的情形下,多數的營隊活動、暑期輔導、安親課程都被迫取消或轉型為線上。因此,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也成了最近學校和家長頭痛的課題。

許多學校會將暑期課程轉換為線上教學,然而一個多月來,許多學生已對網課感覺疲乏,學習參與度和效益也降低。因此學校在規劃暑期線上課程時,最好能善用科技,設計更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商請家長透過直播方式,在職場進行職業介紹,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工作環境和內容;或者利用視訊會議或網路資源,安排平時課程中較不容易進行的學習活動,例如各類主題的生活分享、讀書會、專題探討、遊戲競賽等。

家長方面,以往暑假是孩子容易沉溺在網路的時候,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恐怕更依賴使用3C和網路。家長應該先和孩子溝通暑假的作息,事前規範3C使用的時間和目的,並且安排其他活動,包括課外閱讀、適當運動、家事參與等。

面對這波疫情,雖然學校和家長都承受很大壓力,但孩子的成長也不能因此中斷。相信只要多花點心思,透過良好的親師合作,相信能夠提供孩子精彩、豐富且有意義的暑期學習體驗,讓他們過個輕鬆但不過度放鬆的暑假。

(圖照:Travelpixs / shutterstock.com)

12天的踩踏 一輩子的勇氣
閱讀更多

12天的踩踏 一輩子的勇氣

已經是康橋第12年舉辦高一單車環台活動了,對學校許多參加多次的師長來說,或許那就是一個體力和壓力都是沉重負荷的任務,但對於每個參加的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家人而言,都是一次難以複製的獨特經驗。看著許多家長在臉書上分享的照片和文字,不難想像著他們心中的激動。就算有家長已經第三次站在終點迎接孩子環台歸來,就算每次都有著同樣的擔憂和感動,但因為主角不同,故事和感受就會不同。

12天的單車環台,只要經過訓練並不算太難,卻也非輕鬆簡單。除了要越過北宜和南迴公路兩個長上坡,每天長距離的騎乘,面對日曬風吹雨淋,無論體力和精神都是挑戰,稍有鬆懈,就可能造成傷害。因此從騎乘速度、前後車距、隊伍秩序都必須加以要求。就算是休息、用餐、就寢,都有需配合遵守的規範,才能幫助學生平安的完成任務。兼具熱血又冷酷的15、6歲青少年,要忍著心性去配合這些要求,也可說是另一種自我挑戰。

單車環台已是常見的活動,可能每天都有人在環台的路程上,規模有大有小,年齡層也很廣泛,然而要帶著近300人的師生進行12天的環台,活動的複雜度和風險性絕對是不同等級。周延的規畫、足夠的訓練、完善的後勤以及機動的應變,每個細節都影響著活動的順暢與安全。對於承辦的單位來說,都是非常辛苦的。之所以願意承受這樣的高壓,不外乎就是希望讓這群孩子磨練出更強健的體魄、更沉穩的心性、更寬廣的眼界,然後有更多的勇氣和毅力,去面對未來的每個挑戰。

孩子不會突然就轉大人,這12天的成年禮也只是個儀式,然而一旦鳴槍開始,父母師長只能陪伴和加油,看著他們努力踩踏往前吧!

(圖照:康橋國際學校)

看見逆風而飛的感動
閱讀更多

看見逆風而飛的感動

前幾天同事分享了「逆風劇團」的故事,看了後心中充滿感動和衝擊。3位20出頭的年輕人,曾經都是被列為高關懷,在他人眼裡幾乎是無可救藥的不良少年,因接觸戲劇而改變了自己,決定要用戲劇來影響更多被家庭、學校和社會放棄的孩子,於是在年僅18歲時成立這個劇團,在完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靠著單純卻堅定的信念,用最克難的方式,帶領一群「非行少年」成功演出一齣齣屬於他們的故事。

很難想像這3位年輕人花了多少心力和時間,讓家長學校都束手無策,甚至多次進出少年觀護所的那些孩子,願意放下自己的心防,投入在這麼一個艱困經營的劇團裡,從沒有戲劇經驗到勇敢站上舞台,將自己的故事呈現給台下觀眾。更重要的是他們讓這些曾迷失自己的孩子,重新找到被肯定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激發主動學習的動力。

多數非行少年的各種偏差行為,其實都隱含著某種渴望,渴望被接納、被關心、被重視、渴望找到屬於自己的強項。然而他們往往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得不到這些,甚至產生害怕,怕被欺負、被恥笑、被看不起。只好藉由偏差行為來隱藏自己的害怕,甚至在幫派中滿足那些渴望。

就如創辦者所說,劇團其實更像一個家,給那群孩子最欠缺的歸屬感。他們其實也希望改變自己,但往往因被貼了標籤,被排斥、被懷疑,所以只好放棄。而這個劇團成功的證明了,只要有心改變,有人願意陪伴,找到適當的舞台,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引導,非行少年仍可逆風而飛!

很欣慰台灣社會有這樣的劇團,默默努力彌補著許多家庭和學校做不來的事,更希望他們的故事被更多家庭和學校看見,影響更多父母和師長對待孩子的態度與方式,進而從社會源頭減少非行少年的產生。

(圖照:Kerry V. McQuaid / shutterstock.com)

及時拉一把 當學生的貴人
閱讀更多

及時拉一把 當學生的貴人

在老同學聚會的場合,總會回憶著學生時代的各種酸甜苦辣,有些事情一說出來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鳴,有些則考驗著彼此的記性。有意思的是,那些當年的人事物中,能夠被多數同學長久放在心裡的老師,似乎就那麼幾個。

從彼此的回憶中發現,那些特別被學生記住的老師,通常有些特別之處。可能特別嚴厲,打起學生毫不留情;可能上課方式特別不同,總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是特別關心學生,能適時給學生溫暖和鼓勵。而多數老師的諄諄教誨,大多都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忘了!

有朋友這麼形容他特別感念的老師,說那是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只因為老師的一句鼓勵,讓他發現自己的優點,重拾學習的動力!

我們的確不太會因為老師很會講課或解題而感念他,除非自己的學習困境因那位老師而獲得解救;我們也不會特別感謝老師的讚美或責罵,除非那對自己造成強烈且正向的影響。換句話說,這些被特別感念的老師,都曾在某個當下,成為學生需要的貴人。

所謂貴人,往往是在別人陷入困境或難關時,能拉人一把,扭轉頹勢,起死回生,助人向上。對學生來說,或許不會遭遇太極端的打擊,但也因為心智不成熟,歷練不夠多,較容易累積挫折和迷惑,因而失去信心和方向,此時老師適切的引導,或許耐心提點,或許嚴厲斥責,都可能幫助學生轉向。

要成為學生的貴人,有賴於老師平時對學生的關心,以及學生對老師的信賴。因為關心才能理解學生的問題和需要;因為信賴才會認同老師的指導和建議。相反的,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理解和信賴,再多的提醒和說教,都難以產生效果。

(圖照:AboutLife / shutterstock.com)

用溝通對話教禮貌
閱讀更多

用溝通對話教禮貌

偶然中聽到家長在稱讚別人家小孩嘴巴好甜好有禮貌,並責怪自己孩子見到人都不會打招呼,感覺是大人沒教好,結果孩子理直氣壯的問「我又不認識他,為什麼一定要主動打招呼?」家長頓時不知如何辯駁,只能跟孩子說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的基本禮儀。

想想自己也是從小就被要求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才是有禮貌的行為,相信多數孩子也是在這種教養文化中,建立要有禮貌的道德觀,接著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感受到有禮貌才是符合多數人期待的行為模式,進而強化了這個行為習慣。至於為什麼主動跟長輩打招呼才是有禮貌,恐怕也是大家從不會去想的問題!

對長輩或對不熟的人打招呼,表面上是一種禮貌的行為,背後代表的應該是對長輩的尊重和關心,大人不難理解這兩種社會行為的必要性,但對小孩來說,大概只會對自己真正在意的人表達尊重和關心,也不理解那對人際關係建立的影響。因此,除了規範和要求,透過溝通引導孩子理解此行為的意涵和作用,應該更能讓孩子接受。

禮儀和道德的價值觀,是經過長期社會文化薰陶或教育傳承的結果,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習慣性,當個人有不同想法時,通常會受到壓抑或指責。然而現今社會演變的速度太快,加上國際間的交流刺激密切,許多傳統的文化價值觀都受到衝擊,僅用傳統禮俗來約束,容易受到年輕人的挑戰和排斥。

或許用不同的演繹或引導方式,透過更多對話,才能被理解和認同,進而被接納成他們的價值觀。當然,有時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大人也會發現需要自我調整,理解和接納孩子的價值觀,才能更有效的與孩子溝通。

(圖照:Volvio / shutterstock.com)

用陪伴和支持找出孩子的亮點
閱讀更多

用陪伴和支持找出孩子的亮點

在各種家長座談的場合中,可以發現多數家長特別喜歡探聽其他父母是如何教養孩子?尤其是那些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優異,或者有特殊專長的家長,更容易成為大家爭相請益的對象,總希望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讓自己也能教出優秀的孩子。然而,有時也會聽到家長哀怨的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藝,自己的孩子卻什麼都不行,想要栽培卻找不到亮點!

看不到孩子的亮點,問題可能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大人的眼光和標準。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潛質都不太一樣,有人擅長讀書,有人能歌善舞,若父母只用自身經驗或期待去界定亮點的範圍,就可能在潛意識裡否定某些才華,忽略孩子被隱藏住的光芒。尤其到了面對升學的中學階段,更容易以現實的考量而弱化與升學競爭較無關的亮點。

另一種狀況是用過高的標準來看待,尤其是硬要拿其他孩子更優秀的表現來比較。孩子表現已經優於多數人,卻總覺得他考不夠高分,跑不夠快,畫不夠美。就像面對明亮的聚光燈,很難看到眼前其實有盞燭光。

亮點通常是比較出來的,但不一定要和他人比,只要孩子自己較擅長的,較喜歡的,願意投入時間和心力去做的,都可以成為孩子的亮點。許多時候亮點並不明顯,但經過一段的琢磨和淬鍊,累積足夠的能量,就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

從許多成功案例可以得知,要協助孩子找到並成就亮點,需要父母師長足夠的陪伴和支持,讓孩子從成就的肯定中建立自信,從挫敗的安慰中累積勇氣,即便發覺這個亮點並不如自己所期待或想像,這些自信和勇氣,也會讓他積極再找出另一個發光的可能。

(圖照:YanLev / shutterstock.com)

與孩子談未來 先理解他們的現在
閱讀更多

與孩子談未來 先理解他們的現在

最近聽聞幾則親子互動的衝突事件,深感父母與青少年的溝通難為,尤其面對未來志向、興趣發展與學習規劃這類的議題時,父母容易以自身理解和經驗,想將自認為正確的觀念灌輸給孩子,但偏偏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嫌爸媽囉唆,甚至刻意反抗作對,經常因此成為親子衝突的引爆點。

煩惱孩子的未來,應該是多數父母永遠擺脫不了的負擔。然而父母不妨認清兩件事,第一,孩子的未來應該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各種問題挑戰都是他們要去面對的;第二,當今科技發展急速,孩子所面對的未來充滿著難以想像的可能性。因此,過多來自父母的主導或強迫,或太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認知,其實容易削弱孩子的潛力,限制他們發展。

許多專家都建議,面對青少年的孩子,父母要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有些事情需要給孩子明確的規範和限制,以免其過度自我而傷害自己或他人;有些時候給予引導或協助,以免其迷失自我或方向;更別忘了也要經常傾聽陪伴,瞭解孩子的想法,同理他們的感受,因為這是與青少年建立互動溝通的重要基礎。

過來人的經驗認知絕對是有價值的,然而現在的青少年自我意識較強,也被鼓勵要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覺得父母觀念老舊,跟不上時代,寧可在同儕中找尋同溫層。因此,父母得設法讓孩子願意接收來自前輩的建議,並吸取過去經驗的價值。在此之前,父母更需要先掌握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期待,理解他們的價值觀,找到頻率相同的溝通頻道,才能產生雙向互動的良好溝通。否則,總是依老賣老用單向的說教,孩子很容易就轉台了!

(圖照:shutterstock.com)

讚美的藝術
閱讀更多

讚美的藝術

在某個廣播節目中,聽到心理學專家分析臉書使用者之所以在意貼文被按讚的次數,這是因為人類的天性多是喜歡被肯定和讚美的,甚至為了獲取更多的讚美,刻意發表符合他人期待的貼文,無意間型塑出某種特定的想法或行為模式。

這個論點似乎也呼應了近年來教育思潮的轉變,以往家長或老師為了激勵孩子追求完美,將正確視為理所當然,總關注在少部分的缺失,嚴厲斥責或處罰孩子沒有做好的地方,少一分打一下,錯一題抄十遍,卻忽視了孩子大部分的好表現。而今許多研究發現,多給孩子讚美肯定,其實更能建立孩子的自信,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願意主動追求更好的表現,因此正向鼓勵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重視。

大人都喜歡被肯定,更何況小孩。然而讚美也非教育孩子的萬靈丹,有時錯誤的讚美時機或方法,也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只褒不貶,即便孩子有錯也不指正,甚至為其找理由掩飾,讓孩子產生偏差的價值觀;或者過度讚揚孩子,誇大其表現,讓孩子產生驕傲之心,沒有虛心學習的態度。此外,用相互比較的方式來讚美,也可能不經意的打擊被比較的孩子,造成更多傷害。

讚美的藝術在於真切且恰到好處,那樣的讚美往往才是真正能激勵人心的助力。當中的拿捏並不容易,除了觀察外在行為表現,還要瞭解其背後動機,肯定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持續引導出良善的行為。再者,讚美不只看結果,更要重視過程。資質優異的孩子輕鬆獲得滿分雖然也應肯定,但相對平庸的孩子願意付出更多心力,即便結果不如預期,卻更值得讚賞鼓勵。

(圖照:shutterstock.com)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