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避免出口成髒 教學生好好說話
閱讀更多

避免出口成髒 教學生好好說話

最近看到一些老師在網路上分享關於學生講粗話的問題,不約而同都感嘆現在的校園內,學生出口成「髒」的現象已普遍到讓人師長見怪不怪,無心也無力去管。少數堅持管教的老師,還可能被學生覺得小題大作,甚至被其他老師指其跟不上時代!

記得自己當學生的年代,講粗話通常被當作品行不良學生的一種外在標示,或是極端發洩情緒的用語。現在社會雖然思想較開放,一般的道德標準還是認為那不是合乎於禮的言語,至少在較正式的溝通場合會避免使用。反觀現在許多年輕學子,無論心情好壞,沒有特定對象,把那些粗俗字眼當作一種發語詞,而且男女皆同,年齡層也下降。

語言習慣的養成受到教育、文化、習俗多方面的影響,現在是多媒體的時代,除了家庭和學校以外,還有太多吸收語言刺激的管道,光從學校教育去要求,的確越來越難和外在環境抗衡。尤其許多年輕網紅或自媒體主持人,常毫不避諱的帶上各種粗話,也容易讓學子們產生那是理所當然可以接受的語詞。

說話代表著內心的想法和觀念,引導學生使用良善的語言,必然也能導引學生建立正向的道德觀。也因為這樣,學校教育更需要有所堅持,該糾正的行為不能放任不管,該建立的正確道德觀不能退讓。實際上,多數的學生經過指正,還是會知道自己不對要收斂,相信師長對此問題越重視,就越能夠避免學生養成習慣。怕的是師長習以為常,懶得去管,失去這股制衡的力量,不僅學生的觀念容易偏差,將來這樣的習慣也可能對其學習或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勿讓爆料文化 傷害校園信任關係
閱讀更多

勿讓爆料文化 傷害校園信任關係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社會越來越盛行「爆料」這件事,那原本只是民意代表操弄政治的手段,或是八卦媒體用來吸引讀者的手法,如今隨著手機和網路普及,爆料變成全民皆可為的活動。

也因為爆料變得容易,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爆料者,也都可能成為被爆料的對象, 且爆料的題材內容毫無設限,導致網路上充斥著難以計數的爆料內容。一張照片、一段影片,或者幾行文字,無論是否涉及隱私?是否與公眾權益相關?是否客觀公正?只要是爆料者覺得有問題、有爭議,或者有趣味、有感人的現象,就可以被當作爆料的題材。

雖偶有社會急難事件因此而受到更多人關注,讓需要者獲得更多幫助,但多數爆料內容仍偏負面題材,且事件真相始末通常難以查證,爆料結果往往只是引發議論批評,或被當作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對解決問題完全沒有幫助。

有人說這樣的爆料文化,是民主社會的一種產物,只是過去資訊傳遞不易,所以爆料所及範圍小,如今藉由網路散播,加上媒體推波助瀾,形成一種公審的現象,影響力和殺傷力就往往超乎預期。

更不樂見的是這種爆料文化進入校園,因為單一教學或管教的事件,可能因個人主觀的感受不滿而被拿來當做爆料內容,卻礙於學生隱私,難以在公眾平台客觀討論,如此不對等的資訊,很容易破壞親師生之間的和諧與信任關係,甚至造成更多傷害。

要減少爆料文化對校園的傷害,學校除了要培養良好的親師生互動關係,也必須建立明確有效的溝通和問題反應機制,積極回應並處理各種問題。對於少數不理性或不據實的爆料,也應採取必要的處置,以免助長此惡習。

做好親師溝通 共助學生成長
閱讀更多

做好親師溝通 共助學生成長

受到疫情影響,這學期學校各類集會活動幾乎都停止或更改方式辦理,例如每學期初的班級親師會,多數學校改變形式,採用書面或數位管道溝通,畢竟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才有良善的影響。

親師互動一直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一項工作,只是相較於二、三十年前,近年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和方式已有很多改變,自然也產生許多新問題。有些家長積極主動想要協助學校老師,但卻關心過了頭,變成干預學校和老師的專業。有些則是完全信任學校,把教育責任都丟給老師,卻忽略了家長應有的配合,讓老師的教導難見成效。

最壞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恐龍家長,一切以自己孩子的需求利益為考量,只要不如其意,就嚴厲質疑批判老師或學校,不願理性溝通,甚至動輒訴諸媒體或訴訟,讓學校老師倍感壓力和無力。

面對各種型態的家長,做好親師溝通,往往成了現代老師最辛苦的挑戰。然而,無論家長的屬性為何,老師都應秉持教育專業,以理性和智慧來與家長互動,才能獲得家長的信任,進而發展良性的互動。若過度討好順應家長,反而會失去教師應守的教育專業,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聽到一位老師用「志同道合」來總結親師關係,深感認同。既然家長和老師應該是教育夥伴關係,雙方就需要有一致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標。老師若能透過各種方法,不斷傳達其教育理念和原則,展現教育專業,耐心並細心處理學生的問題,讓家長充分感受到老師對每位學生的重視,看到學生的成長與改變,相信能獲得多數家長的認同,願意配合老師一起努力成就學生。至於少數不理性的家長,就盡力而為,然後給予祝福吧!

相互學習 提升班級經營能力
閱讀更多

相互學習 提升班級經營能力

這些年來常看到老師抱怨現在學生越來越難帶,恐龍家長和直升機家長也多,讓老師在班級經營方面常力不從心,不知所措。有些乾脆放任不管,免得惹事,只想保住飯碗等退休。這不僅影響老師教學成效,也犧牲掉許多學生的學習權益。

當今的教育現場,親師生關係比過去複雜多了,老師已不能單靠著職務的權威來要求學生和家長,班級經營能力不僅是教師專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時甚至比具備教學專業更重要,因為在缺乏良好的學習氣氛和行為規範下,再厲害的教學專業也難以發揮效果。

班級經營專業雖然需要時間累積,但未必代表資深就必然有較佳的班級經營能力,有時新手老師的創意和熱忱可以彌補經驗的不足,資深老師卻也可能過度依賴成功經驗,而忽略了社會環境、政策法規、師生關係等因素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因此,相互學習會是協助所有老師提升班級經營能力的最佳方式。

自從「學習共同體」引起大家的重視,這些年教師共同備課、議課、觀摩已相當普遍,但相互學習的主軸仍多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上,對於班級經營、親師溝通或學生輔導方面的分享機會較少。學校其實可以透過特定研習活動,來增加老師班級經營實務交流的機會。

就如最近讓學校舉辦一場「班級經營企畫力競賽」,將導師分組設定不同主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醞釀,提出能具體執行的班級經營策略及作法,再針對企畫內容和簡報呈現來評比。儘管大多數老師沒什麼企畫的經驗,但透過討論、分享和激發創意的過程,相信老師們都能從中學到他人的功夫,也能讓自己的功力更精進。當每個老師的班級經營成效都好,相信學校整體的學習風氣自然會提升。

餐桌上的主角
閱讀更多

餐桌上的主角

現代都市中的家庭,外食的機會越來越高,尤其到了假日,大大小小的餐廳都可以看到闔家用餐,或者父母帶著小孩一起參加聚會的景象,原本應該是溫馨歡樂的畫面,但卻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在那些家人之中,眼前多了好幾個客人,他們各自專心用手指招呼著,有時臉上露出笑意,有時則皺著眉頭,似乎那些客人所嘗過的美食,總是比餐桌上的餐點來的誘人;那些客人所遭遇的經歷,比身旁家人的心情更重要。結果那些螢幕裡的客人,頓時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手機或平版電腦等3C產品,對許多現代人來說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配備,甚至成了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依賴。這些快速的通訊科技,增加許多在不同空間與時間的的交流,隨時關注千里之外的友人近況,掌握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這是「科技來自於人性」帶來的許多便利。然而,這些科技也讓許多人減少了螢幕之外的實體互動,忘記和家人眼神對接的感覺,以及分享喜樂悲苦的感動,這或許是「科技正在改變人性」的悲劇。

很遺憾的,父母往往是促成這種悲劇的幫凶,有時為了幫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和空間,就把孩子交給3C保母照顧;更糟的是,父母也被手機綁架,為了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中,只好讓孩子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網路上,有不少圖片和影片在控訴這樣的悲劇,希望大家能放下手機,用更多時間對待身旁的家人親友。春節假期,是家人親友重要的團圓時光,希望大人們能以身作則,減少對3C產品的依賴,用心陪伴孩子和家人,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建立正常的互動模式,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畢竟,眼前有著稚嫩肌膚,或者粗糙皺紋的家人,才應該是餐桌上的主角。

暑假結束 大家一起開學趣
閱讀更多

暑假結束 大家一起開學趣

近年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暑假結束,學校開學,臉書或一些通訊群組上就會出現家長慶祝的貼文,好像終於從暑假的惡夢解脫,不用再為小孩的活動和作息傷腦筋,可以為自己留下更多的時間。至於孩子對開學的期待,大概跟年齡成反比吧!

開學對學生而言,是新學期的開始,除了代表學校開張,教室開課,更重要的意義在開啟新的學習。而學校要提供的新學習,也不能只有新課本、新進度,最好還有新的體驗和感受,新的成長和突破,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讓他們開心的迎接每一天的學習。若只是不斷在相同環境中重複同樣的學習方法,聽一樣的訓話,學生應該很快就會進入學期末的疲乏吧!

要開啟學生新的學習,老師當然也不能守著老套不放,必須不斷吸收新知,學習新方法,調整新的思維,才能與時俱進,提昇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更有效且豐富的學習成果。開學對老師來說,應該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另一段教學專業的學習。

開學後家長也不能閒著,除了同樣關注孩子的學習外,家長同樣有許多成長的需求。從國內外教育趨勢的演變,教育制度的翻新,到各種親職教育的新觀念,快速發展的數位科技,甚至是孩子平常熱衷的各種娛樂,都是家長應該多去涉獵的。

趁著孩子開學,家長不妨也開展自己的視野,多安排時間研讀各種資訊,或者聽聽相關講座,尤其今年新課綱上路,學校有哪些新作法?孩子需要如何調整學習習慣?要如何輔導孩子規劃未來?家長了解越清楚,孩子就受益越多。

如果學生、老師和家長能形成一種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大家一起開學,相信孩子學習成長的效能一定可以倍增!
利用暑假 引導學習自主
閱讀更多

利用暑假 引導學習自主

友人最近下載了一種可以學多國語言的手機應用程式,開始學起韓文,每天依照程式裡給的內容,不只嘴裡跟著念念有詞,還得動手按出正確答案。好奇他半百年紀為何突然想學韓文?原來是平常追了不少韓劇,暑假也安排參訪韓國,想說學點韓語也不錯!加上女兒整天關注著韓國偶像團體,說不定還能因此增加點親子關係。

不確定這樣的學習能持續多久,但至少開啟他對新語言的學習動機。過去也常聽不少學生說靠著打電動、看動漫學日文,更多是為了求得工作而主動學習其他語言,經驗上,這種因明確需求的語言學習,只要需求一直存在,就會不斷有學習的動力,通常會比在學校被逼著學更有效。

其實不只語言學習如此,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都會因為需求的強度和持續的長度而影響效果。學生時代的學習多較為被動,需求來自於應付短暫的評量,或者為了滿足成績的追求,所以當考卷寫完,學期結束,很多的學習內容就被遺忘在不知何處。相對的,如果是為了喜愛的偶像或遊戲,他們可以牢牢記住各種細節,熟練複雜技巧,甚至主動尋找更多相關資訊,當做自己的專業在學習。

許多家長會利用暑假為孩子安排更多才藝學習,或者要求孩子閱讀課外書、加強學科能力,都是好事。然而這些家長的用心良苦,卻常常得不到應有的回饋,或不見良好效果。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孩子沒有感受到需求,無法激發足夠的學習動機,只覺得好不容易放假了,卻還要被逼著上課。

既然學期當中的課程,孩子沒什麼選擇,不妨趁著暑假,引導孩子從自己喜歡的事物,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習內容,由家長協助安排計畫,這樣的學習應該會更有效益。
快樂的學 學的快樂
閱讀更多

快樂的學 學的快樂

教育改革過程中,減輕學習壓力,讓學生「快樂學習」一直是許多政策和學校辦學追求的目標之一,也是學生們最大的期待。只是當面對升學競爭時,快樂學習似乎成了夢想,多數學生被迫把時間花在枯燥沉重的反覆練習和考試上,看起來是為了提高學習效果,而實際上卻讓更多孩子失去學習動機,結果更糟。

過去大家把「快樂學習」聚焦在學習過程上,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導入新的教學科技和工具,追求教學活化,減少或改變作業形式,希望讓學習看起來好玩有趣。這些作法通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更專注在課堂學習中,理論上也能提升學習成果,只不過老師得花更多心力去設計和準備教學。

到了國高中,學科知識變難,加上考試績效的壓力,老師為了趕進度來挪出更多複習時間,往往選擇保守習慣的教學方法,使得「快樂的學」成了奢侈的期待。

其實快樂學習除了過程「快樂的學」,還有另一個層面是讓結果「學的快樂」,學習的快樂來自於對學習者的成就感,那不是只靠分數或排名的數字呈現,更多的是學生感受到認知的成長、體驗到解決問題和突破關卡的興奮,發現所學知識的應用,以及盡力學習後的被肯定。尤其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往往是臨門一腳的關鍵。

學習的過程導致結果,結果也會影響後續的學習過程,學習的效果要能延續,學的快樂其實更重要。所以活化教學的目的,不只是要強化學生短時間的學習注意力,更要讓學生有更高層次的學習成就感,進而轉化成持續性的自主學習意願。也就是說,讓學生不僅能快樂的學,更能學的快樂,才是快樂學習應該追求的目標。
孩子要自己面對人生課題
閱讀更多

孩子要自己面對人生課題

在一場老同學的聚會中,一位媽媽抱怨孩子上了高中,成績一落千丈,第一次段考只有社會科及格,滿心憂慮的說不知該怎麼辦?這時一旁的同學突然找出一張以前高中的全班成績單,結果這位抱怨孩子的媽媽當年也好不到哪兒去,數學只考了二十幾分,國文也一樣不及格,大家不禁大笑,頓時發現以前的成績跟後來的成就似乎沒有太大的關連。

父母普遍是很健忘的,他們會忘記自己小時候也曾討厭或不擅長某些科目,卻又期待孩子每科都要很好;會忘了青少年時不喜歡被嘮叨,卻又忍不住想多唸孩子幾句;也常忘了孩子已經長大,卻還是當做三歲孩童般在呵護提醒,處處幫孩子做決定,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

當然,家長也有記性很好的,他們會記得自己年輕時的豐功偉業,記得自己曾因為某些作為而得到好處,所以想要孩子也能走一樣的成功之路;或者牢記自己曾受過的傷,吃過的虧,因此希望孩子要避開風險,別重蹈覆轍。只不過,家長還是忘了,時空已改變,孩子的能力和個性也不盡相同,一心想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反成為守舊的包袱;執意避開以往失敗的風險,也可能形成孩子發展的限制。

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也不是父母的新產品,家長對孩子當然會有期待,但最好轉換成愛與信任,支持與陪伴,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培養良好的性格和能力,然後勇敢地走出符合自己期待的路。其他的問題,就讓孩子自己去面對。
建立良好關係 從親師會開始
閱讀更多

建立良好關係 從親師會開始

上周末是許多學校舉辦親師會的日子,對學校和老師來說,可說是每學年第一場硬仗,總要做好準備迎接家長到校,直接了解學校的課程教學、學生管理等辦學特色和規定,希望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老師,並且能配合學校措施,做個稱職的教育合夥人。

當然對家長來說,親師會也是難得可以和老師面對面互動的機會,除了可以知道老師的教學理念和管教方式,也能幫助老師多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好讓孩子學習更容易上軌道。尤其第一次當家長的,一定有更多疑問和不安,甚至巴不得能陪著孩子進班上課。

觀察不同學校舉行親師會的模式,大概可以了解學校對親師溝通及家長參與所抱持的態度,包括日期時間的安排、流程的設計、配套措施與活動的規劃等,多數學校都會盡可能讓家長感受到被重視,以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但也有些學校只把它當做一項例行工作,形式化的辦過就好,或只把親師會當做政令宣達,不讓家長有太多表達意見的機會。

不只不同學校間有此差別,從親師會的班級互動中,也可看出一位老師的班級經營能力與態度的差異,老師若能展現足夠的專業力,掌握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讓家長有足夠的信任度,並和家長建立親切但又不失距離的互動機制,後續的親師關係就會相當順利。

反之,若一開始就被家長看破手腳,感受不到對孩子的用心,消極應對家長的問題,都會讓家長心存懷疑,雙方就不容易形成良性互動。

當然,第一次面試過關,不代表以後就平安無事,良好的親師關係,需要雙方都用心維護,家長老師彼此成為互信互助的教育好夥伴,孩子的學習之路才會更順利圓滿。
放手不難 但需要點時間練習
閱讀更多

放手不難 但需要點時間練習

暑假到了尾聲,學生和家長都要開始收心,迎接新的學期。特別是那些準備出遠門上大學的孩子,多半也開始為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做準備,此時可以看到不少家長們感受孩子必須長時間離開身邊的不安、不捨與不情願,就算知道孩子應該要獨立,但要真正放手其實並不容易。

回想幾年前送孩子出國讀書,一開始同樣有著為人父母的掛心,但因為從小就利用各種機會教育讓孩子學習自己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加上學校的各種活動訓練,知道孩子已累積足夠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很放心的讓孩子勇敢去飛。

相較之下,許多父母一直習慣呵護著孩子長大,總是幫忙打點好一切,孩子遇到點小問題,就急著為他出主意,甚至直接出手代為解決。父母總想著等孩子哪天長大了,他們自己就會處理,到最後才發現孩子怎麼長不大?怎麼什麼都不會?就像最近一篇雜誌報導所說,家長「寵孩子」和「過度保護」,其實就是在栽培未來的「啃老族」。

就像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一樣,需要時間一點一滴累積而成,要孩子培養獨立的能力,最好也從各種生活小事做起,學習壓抑自己插手的衝動,忍受孩子適度的「搞砸」、「失望」或「疼痛」,讓孩子承擔挫敗的代價,才能從中學得教訓。否則孩子總依賴著大人出手相救,永遠不知問題該怎麼避免和解決。

從正向的角度來說,多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等於多給他獲得鼓勵的機會,就像孩子剛學會走路的那一刻,父母真誠的喜悅和讚美,一定會讓孩子更願意往前跨出步伐。同樣的,父母也有更多機會累積信心,才會願意讓孩子嘗試更多挑戰。既然知道總有一天得要放手,也知道放手沒那麼容易,那最好就是提早練習吧!
別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了
閱讀更多

別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了

最近臉書上忽然出現許多家長陪同孩子去登山的照片,原來是學校為了幫八年級學生儲備年底攀登合歡群峰的戰力,要求學生在暑假完成兩次的自主訓練,有些家長只好捨命陪君子,與孩子一起訓練。只是對那些平常不太爬山的家長來說,走一趟下來難免發生鐵腿閃腰的狀況,反倒是孩子能應付裕如。

儘管累,許多家長還是樂於把握這個機會,尤其是平常忙於工作的爸爸們,一來可以強迫自己活動筋骨,接觸大自然;二來也有機會陪那些已不太搭理父母的青春期孩子。有爸爸私下分享,過程中看見孩子與同學之間的互動,聽他們對話的內容,感覺更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也找到更多與孩子互動的話題。一時之間,遺忘已久「陪孩子長大」的感覺,忽然又回來了。

華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中,父親多半被定位成擔負家計,努力在外打拚的嚴父角色,而早期學校裡還舉辦母姊會的時代,兒女教養的責任多落在媽媽身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男女平權觀念轉變,越來越多爸爸們願意扮演孩子的大玩偶,努力融入孩子的每段成長過程。除了熱心參加孩子的學校活動,用心記錄孩子各種影像,也積極關心孩子的各種學習和發展問題,用心程度完全不亞於經營事業,讓人感佩不已。

有研究顯示,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成長有極重要的影響,尤其在人格發展上,可以彌補一些與母親互動較不同的經驗。然而,仍有許多父親在事業有成之後,才發現孩子怎麼忽然長大了?才發現孩子的生命中少了許多自己的參與,心中留下許多遺憾。

辛苦的爸爸們,在工作打拚之餘,無論如何別忘了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一些關懷,即便是一句輕輕的問候,只要發自內心,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您對他的愛!
少插手 孩子學更多
閱讀更多

少插手 孩子學更多

朋友分享了一段故事,他上網幫孩子買了DIY置物櫃,孩子興奮地說要自己組合,他心想讓孩子體驗一下手作也不錯,便欣然同意。只見孩子開始動手後就出現狀況,一下子木板方向不對,一下子螺絲孔對不上,甚至還怪說明書不清楚,漸漸失去耐性。朋友原本試著指導孩子,身旁的太太忽然冒出一句「你平常不都鼓勵人家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錯誤嗎?」讓他趕緊閉嘴收手。

後來看孩子耐著性子完成組裝,朋友反而暗自慚愧,因為他差點就奪走孩子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只因為擔心孩子做錯了得從來,或者怕弄壞板材和螺絲孔。仔細想想,幾百元的東西,就算過程錯了、結果壞了,能讓孩子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還是很划算的!只是當下要忍住出手相助的衝動,是有些許掙扎的。

其實,這是許多現代父母的通病,一方面抱怨孩子沒什麼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卻又怕孩子失敗、受傷、浪費時間,就把許多孩子可以嘗試動手做的機會都給拿走了。結果孩子學了一堆的物理知識,卻可能不知該如何拿掃把掃地比較省力?或者可以輕易回答植物圖片上的部位名稱,卻從沒親手削果皮切水果。

以往過度強調知識理論的應試教育,根本難以學以致用,就算考題生活化,也還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難怪學生總會質疑學那麼多有什麼用?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素養教育,重視的就是要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然而要學習解決問題,先要有機會實際面對問題,透過不斷的試誤修正,讓經驗轉換成可用的知識基礎,才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暑假期間,不妨就讓孩子多些動手的機會,做家事也好,玩手作也行,過程中家長要學會忍耐,插手越少,孩子就會得到越多!
陪孩子運動吧!
閱讀更多

陪孩子運動吧!

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已進入火熱的16強淘汰賽,這項號稱全世界最多人關注的球賽,無論是看門道或看熱鬧的,看球技還是看球星的,這段期間引發的足球熱潮真的讓人難以抵擋。儘管球員在場上奔馳了近百分鐘,仍可能一球未進,但每個妙傳助攻,每次起腳勁射,都讓觀眾充滿期待,當然也有更多的失落。或許就因為得分不易,更提高了足球賽過程的張力!

足球在台灣雖不算是最熱門的球類,可能礙於場地和比賽人數的需要,要大力推展這項運動並不容易。所幸這幾年在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廣下,兒童和青少年的足球運動有不錯的發展,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舉辦足球賽,感覺越來越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參與這項非常耗體力,甚至容易衝撞受傷的運動,這是令人欣慰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從小培養運動習慣非常重要,只是運動習慣的養成並不容易,往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除了要有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場地,有時還需要有專業的指導和志同道合的同伴,才能讓運動持之以恆且避免受傷。因此,光靠學校體育課是不夠的,應鼓勵孩子多利用假日參與體育活動。尤其是漫長暑假,若能安排一些具有專業指導的運動課程或營隊,讓孩子探索更多運動的樂趣,結交共同興趣的朋友,更能激發孩子對運動的熱情。

當然,最理想的情境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然而台灣過去的教育太不重視運動習慣的養成,所以現在的父母其實多數懶得運動,就算會要求孩子運動,總少了些說服力。所以,家長最好也能改變自己,強迫自己跟著運動,不僅可以透過自身的參與去感染孩子,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何樂而不為?
學習才是活化的目的
閱讀更多

學習才是活化的目的

與朋友聊現在的學校教育,雖然仍有許多老問題,但也明顯感受到一股「翻轉」的潮流。從媒體或雜誌的報導中,國內和國外都可以看到許多教學的新方法和新觀念,以不同程度影響著教育現場,雖然作法不盡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教學「活化」,好提升教學成效。

這些引起大家注意的新方法,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通常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實際上,不少老師在複製、學習某些活化教學的方法時,會發現明明很努力在做,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因嘗試改變失敗而遭到同儕或家長的質疑與批評,結果反而否定那些翻轉的觀念,寧可採取熟悉且保險的老方法,令人感到遺憾。

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每個學生的條件和需要不同,每個領域所要學習的知識也不一樣,每個老師的能力與特質也有所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著每一次教學的效果。現今教育既然強調適性多元,當然不能期待同一種方法能適用在所有的教學情境中。

任何教學設計,都要記得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讓學生「學會」才是關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真正要活化的其實是「學習」,也就是說,要先能讓學生「想要學」,然後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運用,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甚至能依據個別能力去安排學習範圍或進度,讓學習有足夠的成就感和挑戰性,那樣的學習應該就會充滿生趣。

活化教學只是手段,活化學習才是目的。唯有讓學習真正產生效果,活化教學才有意義,否則任何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和課程設計,若無法讓學習活起來,都將會徒勞無功。
努力的過程比成果更重要
閱讀更多

努力的過程比成果更重要

一位學生告訴爸媽,他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那些學校的獎勵,因為前幾名永遠是那幾個聰明的學生!

這樣無奈的心聲,點出了一個現象,多數的獎勵機制看的是「成果」,卻不一定能獎勵到孩子的「努力」。尤其在學業上,通常資質好的學生可以輕鬆應付獲得高分,資質較弱的孩子花好幾倍的時間努力,成績可能還是平平。但若以學習歷程和態度來說,這些孩子更值得肯定和讚賞。

許多孩子年齡越大,學習動機卻越來越小,學習的自信也逐漸降低。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內容不斷加深加廣,孩子面臨的課業負擔加重,許多重複且單調的練習,讓學習變得毫無樂趣;二來是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中,國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越來越狹隘,升學考試成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目的,當孩子的能力或興趣不在這個主流中,就會漸漸被忽略和壓抑,只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中掙扎。這些學生往往難以在學業成績上有突出表現,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甚至容易被歸類為學習落後的一群,進而放棄學習。

孩子的學習都需要累積足夠的激勵,少有人能在長時間的挫折中還能維持學習動力。雖然在中小學階段,學校或班級也會設置各種獎勵學生的機制,且較多是學業成績的獎勵,但這些獎勵的對象其實相當有限,站在台上享有榮耀的學生通常是固定的一群,對其他學生而言,那是與他們無關的激勵,起不了作用。

過度以最終成績為導向的激勵方式,會讓我們看不到個別孩子的努力,忘記孩子不同的才華。我們希望適性揚才,除了給予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外,也要關注不同的激勵需求,讓每個孩子能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中,願意不斷努力進步。
作業的質與量 可更有彈性
閱讀更多

作業的質與量 可更有彈性

朋友感慨地說,台灣的學生好辛苦,在學校上了七八堂課,回到家還有一堆作業要做,若再加補習和才藝課,一整天的學習時間超過12個小時,比上班族還累!從小就習慣了這種超時的學習型態,難怪出社會也習慣超時工作。

其實,對作業量的感受因人而異,同樣的作業量,有些孩子三兩下就解決,有些孩子卻得花幾倍的時間才能搞定;這些差異可能來自孩子的學習力、專注力,以及對學科的興趣。尤其隨著年級增長,學科量和難度都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就差異更大,欠交作業的比例也增加,有些人到最後乾脆放棄不寫,整個學習態度也就每下愈況。

再者,過去的學習只重視知識累積或解題能力,因此作業形式多是大量抄寫和各種題型的練習;即便在活化教學的潮流下,有些老師會採用報告或創作等多元的作業型態,但基本的練習似乎也少不了,結果徒增學生的負擔,甚至家長也常要跟著忙!

適當的作業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果,然而除了量的問題,作業的「質」更重要。既然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有些基本知識的確需要足夠的抄寫或演算練習,有些則需要透過探究與實作的過程來建構。作業形式和內容的安排,就應該更切合學習目的和能力培養,過度偏向哪一種都不利於學習。

既然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作業的量其實也可以因人而異。只要在符合學習目標的前提下,老師可以設定不同的作業標準和範圍,同時採用正向鼓勵的加分方式,讓孩子依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選擇完成的目標。能力強的孩子可以挑戰更進階的作業,爭取更多獎勵;能力較差動作較慢的孩子,也不至於總是在缺交名單中。透過適性的作業安排,讓每個孩子學習為自己的作業負責,並有追求進步的動機。
選擇學習環境 父母的必修課
閱讀更多

選擇學習環境 父母的必修課

時序又進入各級學校招生旺季,這段時間總有些朋友會詢問孩子選擇學校的問題,他們關注的焦點可能不太一樣,但目標其實相同,都想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尤其對於準備進入幼兒園、國小和國中的新生來說,家長總會特別慎重其事,希望能為孩子安排個最理想的學校,好讓他們學習之路順利。已經就學的,也還會面臨許多額外的學習選擇,就連放學後的安親班、補習班,也都馬虎不得,就怕耽誤孩子競爭力,影響孩子的未來。

教育是一種高涉入的產品,尤其學校教育涵蓋的層面廣,因素多,從環境設備、課程師資、教學管理、同儕互動,甚至親師配合等,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家長當然有權利也有責任花更多時間心力去了解。即使有些時候選擇權不多,還是必須知道孩子將會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發展學習,畢竟,學校將是家庭以外,他們要投入最多時間的地方,豈可不慎?

家長選擇學校時,需要多看、多聽、多思考。最好能進入學校現場,看看學校環境、課程樣貌和行政風格,也可看看網路或媒體上學校相關的報導;除了要聽學校如何介紹辦學理念和特色,更要多方探聽學校的實際運作及好壞表現。

然後要仔細思考所看到聽到的資訊可靠性、完整性和合理性,並想想這些學校所提供的學習,是否符應未來教育趨勢,更重要的是真正符合孩子的需求,而不只是家長或社會的期待。尤其年紀越大的孩子,家長反而越容易用自己的經驗或期待目標,套用在孩子的學習規畫上,忽略甚至壓抑孩子的適性發展需要。

為孩子選擇學習環境是父母非常重要的一門必修課,父母多花點功夫,成就的會是孩子的幸福,絕對值得!
放手是父母必修的學分
閱讀更多

放手是父母必修的學分

新學年開學,看到許多小一和幼兒園新生帶著興奮、緊張或是害怕的心情走進校園,那些目睹孩子背影的家長們,忐忑不安的程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新手家長,第一次與孩子分手的感受可能比失戀更刻骨銘心吧!

曾看過知名藝人的一篇文章,敘述夫妻第一次放孩子在家而結伴出遊,結果大人的心一直懸繫在孩子身上,難以盡興。後來發現沒出息的其實是父母,要放手沒那麼容易。

家長多知道孩子要學會獨立,但對孩子的保護卻常已超過無微不至的程度。除了鉅細靡遺的掌握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況,盡可能幫孩子做好各種準備,也常見孩子只要一有點問題或閃失,家長就急著出面幫孩子處理解決,好點的向老師說明求情,強勢些的就直接找學校理論抗議,就是不希望孩子吃任何苦頭,受一點委屈。

不僅中小學有此現象,連大學生學科被當,還有父母質疑教授沒有事先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甚至出社會求職,還陪著孩子看工作環境。這樣保護下的孩子,永遠吸收不了堅強的養分。

要認清「放手」是父母必修的學分,就像我們會在安全的環境下看著孩子邁出第一步,但不能期待他只會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牽著孩子的手教他如何過馬路,卻不能期待自己陪他走過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

其實,放手讓孩子獨立是需要準備的,從小處著手,確認可以承擔的風險,循序漸進的增加壓力,逐步建立對孩子的信任,當那一刻到來時,才能果斷的鬆開手,讓孩子自己走,自己跑,即便知道他會跌會摔,也相信他知道如何再站起來。否則,有一天孩子面對重大難題,自己卻無法陪在孩子身邊,無法出面幫他解圍,他可能就毫無招架之力!
學習放手的課題
閱讀更多

學習放手的課題

前兩周康橋258位高一學生,歷經12天的辛苦騎乘,無論烈日、強風、冷雨,他們都只能靠自己的雙腳雙手,靠同伴們相互的打氣扶持,靠師長的指揮引導,完成16歲青春最難忘的一次單車環台壯遊。

每年在這個活動中,看那些孩子從出發時的興奮表情,到結束時自信的樣貌,知道他們熬過了許多體力和心態的關卡,心裡頭總是充滿欣慰。然而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那些在終點迎接的家長,無論是熱情的擁抱,或含蓄的拍拍肩膀,那都代表著12天滿滿的關愛和擔憂。我想在那一刻,不只學生完成了壯舉,家長們也修練了放手的勇氣,都該感到驕傲!

有人說為人父母,其實就是不斷學習放手的過程。從小嬰孩時學站學走,到牽著小手送進學校,長大後看著孩子面對各種學習、工作、情感的難題,父母能主導的,該插手的事情愈來愈少。也唯有這樣,孩子才有機會學習和成長,才有能力去面對更多更難的挑戰。

多數父母其實都懂得這個道理,但真要做到並不容易,畢竟孩子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看到孩子跌倒,有多少家長能忍著不衝過去攙扶?預期孩子面對困難危險,家長怎會不擔心害怕?

所以,當我們為學生設計具挑戰性的活動時,也等於在安排機會讓父母學習放手。必須透過事前周延的規畫準備,充分的溝通理解,加上活動當中嚴謹的安全防護,才能讓家長願意信任學校,放手讓孩子接受挑戰。相對的,如何拿捏保護的程度,又不失活動挑戰的難度,對學校而言也是一種放手的學習。

雄鷹若不離巢,如何展翅飛翔?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卻往往被大人過多的保護給框住了。學習放手,其實是家長和學校都要面對的課題。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