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文教集團-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教育部前陣子公布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引起不少教育團體反彈。其實自去年十月課綱調整草案開始,就已有許多爭議,最主要的還是幾個意識型態的老問題,包括本土語言是否該列必修?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台灣和中國歷史史觀和用詞等。幾乎每次課程綱要的調整,這些議題都會被拿出來爭辯,卻總是難以獲得理性討論和共識,反而有些更重要的課程問題也就被擺一邊了。

課綱更應該被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讓老師展現教學專業?讓學生從課程中培養什麼能力?老師若能用心正確的引導和補充,即使課本上少幾篇古文,並不影響學生對文言文的熟悉。而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教科書早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更不該是用來控制思想的工具,面對這些容易有價值觀爭議的內容,保留解釋的彈性,由老師帶領學生探討這些爭議,豈不更能讓學生藉此發展批判思考的能力?

其實,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這次高中課綱調整特別增加了選修課程的比例,希望讓各校能依據發展需要,開設更適性多元的課程。這是非常合乎課程理念的設計,但實務上最大的障礙,就是學校和教師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凝聚出學校發展特色?又是否有能力設計出兼顧學校特色與學生需要的課程?因此,如何改變課程發展的模式?提昇老師課程研發的能力?才是實施新課綱更迫切需要被正視的問題。

然而,就怕像許多教育改革一樣,在升學考試這個巨大緊箍咒的牽制下,各校能有多少能力和膽識去落實新課綱的精神?如果大部分的選修課程有名無實,只是換個不一樣的名稱,繼續為了考試加強國英數社自等科目,那新課綱的作用大概有限,那些意識型態的爭議也沒什麼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