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與孩子談未來 先理解他們的現在
閱讀更多

與孩子談未來 先理解他們的現在

最近聽聞幾則親子互動的衝突事件,深感父母與青少年的溝通難為,尤其面對未來志向、興趣發展與學習規劃這類的議題時,父母容易以自身理解和經驗,想將自認為正確的觀念灌輸給孩子,但偏偏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嫌爸媽囉唆,甚至刻意反抗作對,經常因此成為親子衝突的引爆點。

煩惱孩子的未來,應該是多數父母永遠擺脫不了的負擔。然而父母不妨認清兩件事,第一,孩子的未來應該掌握在他們自己手裡,各種問題挑戰都是他們要去面對的;第二,當今科技發展急速,孩子所面對的未來充滿著難以想像的可能性。因此,過多來自父母的主導或強迫,或太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認知,其實容易削弱孩子的潛力,限制他們發展。

許多專家都建議,面對青少年的孩子,父母要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有些事情需要給孩子明確的規範和限制,以免其過度自我而傷害自己或他人;有些時候給予引導或協助,以免其迷失自我或方向;更別忘了也要經常傾聽陪伴,瞭解孩子的想法,同理他們的感受,因為這是與青少年建立互動溝通的重要基礎。

過來人的經驗認知絕對是有價值的,然而現在的青少年自我意識較強,也被鼓勵要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覺得父母觀念老舊,跟不上時代,寧可在同儕中找尋同溫層。因此,父母得設法讓孩子願意接收來自前輩的建議,並吸取過去經驗的價值。在此之前,父母更需要先掌握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期待,理解他們的價值觀,找到頻率相同的溝通頻道,才能產生雙向互動的良好溝通。否則,總是依老賣老用單向的說教,孩子很容易就轉台了!

(圖照:shutterstock.com)

寒暑假是自主學習的好時機
閱讀更多

寒暑假是自主學習的好時機

雖然受疫情影響又延後了幾天,新學期還是在平安中開學了。或許是因為疫情,這個寒假多半都不能安排出國遠行,甚至連許多營隊活動都無法辦理,孩子在家悶的差不多了,家長也巴不得趕快把孩子送到學校去。有老師發現,比起往年的開學,這次學生們到校狀況特別準時,開學前的準備也很充分。

對於寒暑假,多數人把他當作學生可以放鬆的「假期」,所以學校只要額外規定作業或安排學習活動,都好像在增加學生(和老師)負擔。然而從身體機能來看,一般人是不需要這麼長時間的放鬆休息的,鬆懈太久反而更難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因此寒暑假的意義,應該在於「轉換」。

以學生來說,少了學校制式的課程與教材約束,學生應該有更多機會去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學習標的。可以利用這段較長的假期,設定一兩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完成居家附近的某種田野調查、學會某項運動技能、做個有趣的專題研究,或者做些手作、設計、藝文創作都可以,關鍵是學生自己喜歡且想做的,然後轉換學習的模式,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多數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適當安排這種自主學習,此時就需要學校老師的協助,在假期前先引導學生做計畫,假期中適度與學生保持聯繫,一來確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方向,二來給予必要協助和鼓勵。這些雖然稍微增加老師寒暑假的負擔,但不僅對學生有極大幫助,也有利於引導學生開學後快速進入正式學習的狀態。

當然,寒暑假適度的休息是必要的,因此大人在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時不能過度,也不宜太有升學目的的功利性,以免揠苗助長,反而失去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功能!

(圖照:shutterstock.com)

讚美的藝術
閱讀更多

讚美的藝術

在某個廣播節目中,聽到心理學專家分析臉書使用者之所以在意貼文被按讚的次數,這是因為人類的天性多是喜歡被肯定和讚美的,甚至為了獲取更多的讚美,刻意發表符合他人期待的貼文,無意間型塑出某種特定的想法或行為模式。

這個論點似乎也呼應了近年來教育思潮的轉變,以往家長或老師為了激勵孩子追求完美,將正確視為理所當然,總關注在少部分的缺失,嚴厲斥責或處罰孩子沒有做好的地方,少一分打一下,錯一題抄十遍,卻忽視了孩子大部分的好表現。而今許多研究發現,多給孩子讚美肯定,其實更能建立孩子的自信,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願意主動追求更好的表現,因此正向鼓勵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重視。

大人都喜歡被肯定,更何況小孩。然而讚美也非教育孩子的萬靈丹,有時錯誤的讚美時機或方法,也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只褒不貶,即便孩子有錯也不指正,甚至為其找理由掩飾,讓孩子產生偏差的價值觀;或者過度讚揚孩子,誇大其表現,讓孩子產生驕傲之心,沒有虛心學習的態度。此外,用相互比較的方式來讚美,也可能不經意的打擊被比較的孩子,造成更多傷害。

讚美的藝術在於真切且恰到好處,那樣的讚美往往才是真正能激勵人心的助力。當中的拿捏並不容易,除了觀察外在行為表現,還要瞭解其背後動機,肯定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持續引導出良善的行為。再者,讚美不只看結果,更要重視過程。資質優異的孩子輕鬆獲得滿分雖然也應肯定,但相對平庸的孩子願意付出更多心力,即便結果不如預期,卻更值得讚賞鼓勵。

(圖照:shutterstock.com)

學習服務 引出內心小太陽
閱讀更多

學習服務 引出內心小太陽

寒假到了,最近發現不少家長分享高中生孩子去做志工服務的事,也有家長焦慮的問著該如何幫孩子尋找到偏鄉服務的機會?甚至抱怨新的大學考招制度,連學生放個寒暑假都不得閒,家長也得跟著操心,幫忙找志工、找營隊,就怕孩子蹉跎假期,錯失武裝自己學習歷程的機會!

近幾年有意願利用寒暑假去偏鄉服務的學生明顯增加,升學制度絕對是最主要的推手。儘管也有人質疑那些都市孩子短暫的去留,對偏鄉孩子是否真的有幫助?倒底是去服務偏鄉還是去消費偏鄉?相信只要用心規劃、參與和付出,這樣的交流互動,對雙方應該都是有益的。難免有些學生是抱著無奈、被迫的心態去做這件事,但我們也常見這類的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被引出內心深處的小太陽,心態明顯轉變,甚至期待下一次的活動。

讓學生參與的志工活動,服務其實只是手段,學習才是真正目的。且這學習不是為了自己的需要(例如放在學習歷程或自傳裡),而是透過參與和付出的過程,學習與人互動,學習理解和尊重多元族群、文化和社經環境,學習同理而非同情,學習走出習慣領域,處理平時課堂中不會遇到,卻是人生必然要面對的各種人事物的問題。

要產生這樣的學習成效,最好事前有師長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對情境有足夠的認知,尤其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規劃活動,避免過度用自我的價值觀,強勢介入在地的文化。這通常需要學生投入一段時間的準備和練習,才不會讓學生抱著去參加營隊,甚至是去施捨的心態。

當然,服務未必只限於偏鄉,只要用心觀察,生活周遭處處都有可以付出愛心和關懷的地方。家長也不用過度干預,因為自主安排志工活動,也是孩子學習的機會。

(圖照:康橋國際學校)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閱讀更多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近幾年發現,面對孩子升學這個課題時,家長們的用心程度明顯提高,相對的焦慮程度也增加,朋友開玩笑說以前需求大於供給的時代,升學多半是孩子自己的事,考什麼分數就選什麼學校,好壞自己負責;現在少子化學校供過於求,升學反而變成家長的任務,得多方打聽精挑細選,就怕誤了孩子的前途。

現代教育思潮重視家長教育選擇權,加上生存壓力,無論公私立學校都在積極招生,因此家長有更多機會瞭解學校。除了學校提供的各種介紹說明,家長之間流傳的口碑,更是重要的參考。隨著網路發達,許多網路社群或討論區都可見家長提出各種相關的問題,包括課程教學、學生管理、師資設備或收費標準等。當然,升學榜單總是關注的焦點。

觀察這些問題通常能獲得熱心的家長或網民回覆,甚至引發熱烈討論。然而許多資訊被簡化,較多主觀感受,缺乏客觀驗證,容易以偏概全,忽略情境脈絡。這時家長容易把「別人遭遇的事」,直接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例如該校很多學生考上醫學院,我的孩子也同樣可以,卻忽略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需求,結果把擅長游泳的魚,放到樹林裡去競爭。

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家長也希望孩子能適性發展,但卻過度擔心「不確定性」。於是面對改變的當下,即使明知過去經驗痛苦,仍寧願選擇自己較有經驗,或者和多數人一樣的路。這種求保險的決策,往往就扼殺孩子天賦發展與追求自我的可能。

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雖然沒有標準答案,至少廣泛且深入的瞭解是必要的。而瞭解的對象不僅是學校,還包括教育制度和趨勢,更別忘了瞭解孩子,因為他們才是實際承受和面對未來的主體。

(圖照:shutterstock.com)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閱讀更多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育現場帶來不小的衝擊,也是這兩年討論度極高的教育議題,支持者通常肯定其多元適性和重視素養的教育理想,反對者則多批判素養導向教學的可行性,認為新制度凸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且加重升學壓力等問題。近日看到一位友人的分享,覺得新課綱的教育意義應該是要幫助每個孩子追求成功,在眾多質疑和爭論中,這觀點頗有讓人撥雲見日的感覺。

過去教育制度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用同樣的課程、相同的評量、一致的標準,以便複製同樣的成功產品(學生),同時輕易的淘汰掉不合乎標準的產品。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多次教育制度改革都難以達成。新課綱所強調的多元適性,其實就是回歸教育本質,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盡可能讓他們用最適切的方式發展自己的長才。從這個角度看,的確就是協助每個孩子成功。

當然,成功的定義對每個孩子來說不盡相同,可以是追求課業上的高分或名校科系的榜單,在競賽中追求勝利,某些技能上追求突破,抑或是只想安穩平順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如何,這些不同需求的成功,需要不同的學習情境去建構,就像龜兔本來就不該放在一起賽跑。

幾年前有本暢銷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作者強調學業成就並非「成功」的唯一指標;研究指出,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才是促使孩子願意自我超越的根本,得以成就孩子的未來。

因此,學校應該創造一個讓孩子喜歡,有歸屬感,有挑戰性卻能勝任的學習環境,鼓勵每個孩子能搭建自己的舞台,不一定求完美,但能追求最盡力的演出,應該就是幫助孩子邁向成功的最佳模式。

素養與歷程 回歸學習本質
閱讀更多

素養與歷程 回歸學習本質

新課綱實施近一年半,從家長們的提問和網路上許多討論來看,目前最受關注的話題不外乎是「學習歷程」和「素養導向學習」。前者雖有明確制度和規範,家長們心中仍存在許多認知偏差;後者較像是含糊的名詞,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都還在摸索,更何況是旁觀的家長,因此有更多想像和疑慮。

多數家長都會從升學的需要看學習歷程,認為要比別人更多更廣才好,於是急著幫孩子安排各種學習經驗,或者要求參加各種比賽,以便累積豐富的學習成果。然而從制度的設計來看,學習歷程應是質重於量,求精更勝於求廣。許多專家學者也提醒,學習歷程看重的是「過程」,因為那些學習成長的紀錄,更能凸顯學生的潛質,以及對未來志向的探索。

至於「素養導向學習」,雖不容易給明確的定義,但大致的概念是要讓學習與生活有更密切的連結,讓學生能夠也願意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在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上,因此會更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探究、操作和表達等環節,以及跨領域的知識整合和應用,畢竟我們平常所面對的各種問題,都不是僅靠單一學科知識可以處理的。

無論是「學習歷程」或「素養導向學習」,其實都是學習本來應有的樣貌,只是相較於過去,會讓學習更複雜,甚至花更多時間,也因此讓許多家長抱怨學生更累,反而增加課業和升學壓力。然而,有質量的學習本來就不輕鬆,有競爭就會有壓力,關鍵在於花了時間和精力,所學到的是一身受用的能力與素養,還是只為了應付考試的知識和解題技巧?這道理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就看能有多少勇氣和眼界,去面對改變帶來的衝擊與不安吧!

以專業務實面對幼兒雙語教育
閱讀更多

以專業務實面對幼兒雙語教育

在雙語國家的政策方針下,這兩年政府積極推動各種雙語教育措施,同時也啟動相關法規修訂,近日也傳出可能鬆綁幼教法限制英語教學的相關法條,引起許多反對聲浪。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幼兒雙語教育需求一直高度存在,然而幼教學者多認為幼兒學習雙語會干擾母語的學習,且不利幼兒身心發展。長久以來這些爭議都無法被有效討論和辯證,仍多是各持己見,也因此幼教市場產生許多模糊地帶。

雙語教育不單只是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涵蓋使用雙語進行學習。而現行「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規定幼兒園不得進行全日、半日或分科外語教學,其限制的是將英語作為單一學習科目,並未禁止在雙語環境下進行適切的幼兒教育。實務上,只要課程、師資和環境規劃得當,採用雙語進行幼兒主題統整教學,並不影響幼兒學習發展,反而讓幼兒在自然的情境中學會使用兩種語言。至於影響母語學習成效的因素複雜,恐怕不能直接歸咎於雙語教學。

國內「幼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也明訂了多元文化相關學習的指標,雙語教育絕對是有助於多元文化學習的利基。然而要提供適切的幼兒園雙語統整教學,具備雙語能力及幼教專業的師資才是關鍵。政府若可比照中小學外籍師資聘任規定,允許大學以上學歷,具備他國合格幼教師資及幼教經驗者在國內幼兒園任教,如此同樣在不得進行單科英文學習的規範下,幼兒園仍可聘用較合格的外籍師資進行雙語環境的統整課程。

與其用無法滿足家長需求的幼教法規限制,讓錯誤的雙語學習充斥幼教市場,不如用更務實和專業的角度修訂法規,引導家長選擇正確與適當的幼兒雙語學習環境,更有助於雙語教育發展。

先適性養才 方能揚才
閱讀更多

先適性養才 方能揚才

在政府大力宣導推廣之下,加上考招新制中強化了學習歷程的重要,感覺到越來越多家長認同新課綱強調的適性揚才理念,更關心孩子在學校課業以外的學習與專長培養。然而,也就常聽到家長焦慮的問「可是我孩子都沒什麼才華怎麼辦?」或是「該如何幫他培養才華?」

適性揚才是現代教育的主流思潮,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志向等條件,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與資源,讓學習產生功效,進而讓孩子在適合的舞台展現才華並繼續學習。

這樣的學習,並非像單純的學習一門課或讀一本書,有明確的目標和進度,而是一種持續試探、累積、修正和再試探的過程。孩子有越多試探和累積,通常就越能顯現所謂的才華。換句話說,覺得孩子沒有才華,很可能是孩子未能有足夠的試探和累積,或者是缺乏修正和再試探的機會,只在不適合的舞台上跌倒。

才華一部份需要天分,但更多時候需要環境、時間和個人努力的滋養。適性揚才並不是放任孩子只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透過恰到好處的引導,甚至需要適度的強迫,讓才華的幼苗在適合的土壤中吸收足夠養分而成長。過程中孩子若有餘力,可以嘗試培養多種才華,但須量力而為,以免揠苗助長。

此外,家長不宜單純以升學目的來思考這件事,畢竟才華的培養需要時間累積,且沒有明確的終點,而升學只是漫漫人生中的幾個小關卡,為此短暫的目標而刻意培養的才能,往往不容易堅持,發自內心想去做的才能持續。

適性只是正確的開始,足夠且適當的培養方能讓才華顯揚!

以身作則 帶孩子培養好習慣
閱讀更多

以身作則 帶孩子培養好習慣

閱讀是學習的重要方法,閱讀教育也是多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的教育政策之一。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中小學生逐漸習慣從各種管道接收資訊,快速、簡短、有趣,甚至具聲光效果的素材往往更能吸引孩子,這種閱讀模式的變化,讓孩子越來越不容易靜下心來專心閱讀,閱讀教育推動也更困難。

幾年前教育部開始推行「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同樣利用晨讀時間,不同的是鼓勵老師在教室中「陪學生一起」安靜閱讀。此活動獲得不少正面迴響,依教育部統計,如今全國已有667所學校響應。有些學校更積極發展出相關的主題課程和活動,讓寧靜閱讀效益更擴大,實為學生之福!

學校不僅是老師工作的場域,也是最佳的學習場所。然而繁忙的教學和行政工作,讓許多老師早已放棄閱讀的習慣。老師不閱讀,就不容易學習新知;不學習就難以進步。透過這樣的閱讀活動,應該也能讓老師找回一些學習的動力。許多老師回饋,雖然每天短短十幾分鐘,但學生從一開始坐不太住到已養成習慣,老師也能享受這段「難得寧靜」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歡的素材,無論是知識或心理層面,都能獲得自我充實。

家庭是孩子另一個學習的重要場所,家長若也能每天或每週固定時間,放下手邊工作,安靜但不干涉的陪同孩子閱讀,建立「一起學習」的氛圍,不僅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有了共同習慣和話題,對改善親子關係也有幫助。

除了閱讀以外,還有許多良好習慣都可以藉由這種「身教」的方式來養成,例如父母喜歡運動,孩子通常也能培養運動習慣。當然,家長如果有「不良」習慣,孩子也容易耳濡目染。

避免出口成髒 教學生好好說話
閱讀更多

避免出口成髒 教學生好好說話

最近看到一些老師在網路上分享關於學生講粗話的問題,不約而同都感嘆現在的校園內,學生出口成「髒」的現象已普遍到讓人師長見怪不怪,無心也無力去管。少數堅持管教的老師,還可能被學生覺得小題大作,甚至被其他老師指其跟不上時代!

記得自己當學生的年代,講粗話通常被當作品行不良學生的一種外在標示,或是極端發洩情緒的用語。現在社會雖然思想較開放,一般的道德標準還是認為那不是合乎於禮的言語,至少在較正式的溝通場合會避免使用。反觀現在許多年輕學子,無論心情好壞,沒有特定對象,把那些粗俗字眼當作一種發語詞,而且男女皆同,年齡層也下降。

語言習慣的養成受到教育、文化、習俗多方面的影響,現在是多媒體的時代,除了家庭和學校以外,還有太多吸收語言刺激的管道,光從學校教育去要求,的確越來越難和外在環境抗衡。尤其許多年輕網紅或自媒體主持人,常毫不避諱的帶上各種粗話,也容易讓學子們產生那是理所當然可以接受的語詞。

說話代表著內心的想法和觀念,引導學生使用良善的語言,必然也能導引學生建立正向的道德觀。也因為這樣,學校教育更需要有所堅持,該糾正的行為不能放任不管,該建立的正確道德觀不能退讓。實際上,多數的學生經過指正,還是會知道自己不對要收斂,相信師長對此問題越重視,就越能夠避免學生養成習慣。怕的是師長習以為常,懶得去管,失去這股制衡的力量,不僅學生的觀念容易偏差,將來這樣的習慣也可能對其學習或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把補習當正餐 本末倒置
閱讀更多

把補習當正餐 本末倒置

「你小孩有補習嗎?去哪裡補?」「我孩子補國英數三科,但我覺得好像不夠,想說是不是該補全科?」「我家的除了補國英數自,假日還去上資優數學!」這樣的對話常出現在家長的聊天話題中,從小學低年級到國高中都有,且許多家長是一邊不捨孩子這麼辛苦的補習,卻又一邊擔心孩子仍然「補不夠」,只能說父母的求好心切,不只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也怕跟不上領先群!

補習教育本質上有其存在的必要,畢竟在一致性的課程進度中,每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和吸收程度有所差異,尤其到了中學階段,科目增加,內容加深,難免有卡關之處。透過適當的補救教學,幫助學生解決疑惑盲點,或增加練習提高對知識技能的熟練度,的確有利於後續的學習。

問題是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占有優勢,學校課程還沒開始就先「提早」補習;或覺得「別人都補習,不補救會落後」,不管孩子需不需要,能補就補,當作是複習也好。也有不少孩子的學習並沒問題,甚至已經是名列前茅,但為了確保居於領先地位,或是想再更往前進一點排名,還是花時間補習。

這種「補心安」的補習,往往是浪費孩子時間。甚至常見學生因為補習班已教過,學校上課就不想聽,或是在課堂上打瞌睡,好養精蓄銳應付放學後補習。這類本末倒置的現象,極可能對孩子的學習動力造成長久性的傷害。

孩子在學校學習有狀況,家長應先了解孩子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是聽不懂,還是不專心?是否認真複習做功課,還是都在打混摸魚?若不找出原因,改善學習本質,把補藥當正餐,不僅效果有限,還可能越補越大洞!

視態嚴重 學校應積極面對
閱讀更多

視態嚴重 學校應積極面對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人民的近視率和視網膜剝離比率都高居全球之冠,且根據政府統計,國內幼兒園大班學童近視率將近一成,每增加一年級,近視率就再往上升一成,到了國小六年級,學童近視率已高達近八成。這是相當可怕的數字,顯示台灣學童的視力保健問題,「視」態已相當嚴重了!

現在的學校環境照明設備已大幅改善,多數孩童的養分攝取也足夠,造成學童近視問題惡化的原因,最主要還是長時間過度使用造成。專科醫師指出,七至十歲是孩童第一階段視力發育高峰期,長時間閱讀或盯著螢幕看,最容易導致兩眼過度內聚、眼軸增長,最終導致永久近視。

以現今中小學的學習型態和3C產品普及的情況來看,要學童避免接觸那些外在因子的難度很高,但學校和家庭仍可透過一些強制的教育手段,設法減緩問題惡化。例如下課時間應強制淨空教室,讓學童到不同環境空間活動,增加視野的變化,而非要求學童利用時間抄寫作業或考試。

回到家中,家長在關注孩子是否完成作業和讀書的同時,也要提醒或要求固定時間讓眼睛休息,尤其孩子完成課業後,也應規範使用3C產品的時間;到了週末假日,除了安排補習課程,更應讓孩子多走向戶外親近自然,或者培養運動習慣,減少長期近距離使用眼睛的時間。

其實這些基本的視力保健知識,多數家長都知道,卻常覺得難以落實,學校反而較能有助力。例如積極調整作息或學習方式,利用大小下課的分別,讓學生下課玩的更盡興,提高離開教室活動的意願;也可透過教學讓學童養成某種運動興趣和習慣,或如增加操作性的作業,適度減少反覆抄寫的練習,多少都能減緩過度使用視力的狀況。

放開光環 未來不只一條路
閱讀更多

放開光環 未來不只一條路

最近接連發生台灣大學學生自傷的不幸事件,有種讓人震驚遺憾,卻又不太意外的奇怪感覺。事件原因引起許多討論和猜測,雖然無法證實,但看到網路上一些曾經歷類似處境的校友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不難體會這些在升學制度中的佼佼者,往往承受著旁人難以察覺和理解的壓力。

能夠進入台大這樣頂尖學府的孩子,學習能力都毋庸置疑,多數從小學業成績就名列前茅,也自然被父母師長期待著在升學競爭中脫穎而出,攻下被社會大眾公認的明星學校科系。而這些孩子因為習慣承受著這樣的期待,也漸漸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目標,覺得有那樣的高分,當然就要選擇令人羨慕的科系。他們沒有時間,也不需要去探索思考自己真正的興趣志向,因為身旁的人都有意無意的引導著,那些帶著光環的科系就是最適合他們的路。

於是,根據調查台大只有四成學生真正認同自己選擇的科系,若有重新的機會,有四分之一學生會改變選擇,但仍有三分之一徬徨未定。即便資源相對充足的台大,超過四十位專兼職的心理諮商人員,仍供不應求,而這樣的問題在其他大學必然也存在!

這次的事件引起大學對學生心理輔導需求的關注,但大學端只是一連串問題的承擔者,背後原因不是大學造成,而是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長期偏差的價值觀,以及在這價值觀之下所建構的學習制度,讓許多學生在中小學的成長過程中,就喪失了認識自己的機會,更別說是為自己爭取未來志向的勇氣!

這種結構性和價值觀的問題不是輕易可以解決的,只能期待越多人關注和討論,或許能讓更多父母和師長的想法調整,幫助更多學子在面對心理困境時能打開另一扇門,減少憾事發生!

科學素養 需長期累積
閱讀更多

科學素養 需長期累積

前些日子媒體報導,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2738名國一學生,發現逾6成學生實驗課都按照教師或課本的指引操作,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探究精神不足。此外,有學者也批評部分教師目前尚無能力帶領學生想題目,中學現場實驗器材也不足。這些實際的教學問題,都會限制新課綱探究與實作新制的落實。

這樣的現象可說是必然的,新課綱才起步1年多,老師和學生都還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數國高中仍以評量分數和升學榜單為最重要績效,在有限的課程節數中,有些老師乾脆在教室裡「講授實驗」,或者播放影片讓學生「觀察實驗」,能做好實驗室管理,讓學生照著課本做實驗,已經是很值得嘉許的了!

現階段,教育現場要讓學生普遍能夠自己提出研究問題,做到「以學生為本位」的實驗教學,理想性實在太高了!就有大學教授指出,「自己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中最難的關卡,平時專注於研究的大學教師都得花許多時間想,更何況是中學師生。

實際上,就算是每年參與科展的眾多作品中,由指導老師「建議題目」的比例也相當高,對於平時就對科學興趣缺缺的學生來說,沒有適切的引導就要自己想問題做實驗,可說是痴人說夢。

科學素養,除了科學基本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外,還要有觀察記錄、分析歸納、批判思考和解決問題等能力,這些需要長時間與經常性的學習累積,只靠正規的實驗課程是不足的。然而只要能透過課程教學的設計,從小學階段開始,規畫自主探究的課程,或在各學科領域中融入,這些科學素養便可逐步建立。當然,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這些在傳統教育思維培養出來的中小學老師們,也必須先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才行。

多看孩子優點 多用正向鼓勵
閱讀更多

多看孩子優點 多用正向鼓勵

假日傍晚的河濱自行車道上,兩個低年級小學生不熟練的騎著單車,身後也都有大人陪騎著。因為路上來往人車不少,兩個小孩為了閃避,車身更顯得搖晃,讓人看了都跟著緊張。面對同樣的狀況,一位家長一邊注意周遭提醒路況,一邊用鼓勵的語氣,稱讚孩子表現很好,孩子雖偶有摔倒,都能快速牽起車子繼續騎;另一位家長看到孩子屢屢差點撞到行人,總是用不耐煩的口吻,責罵孩子都不看路,結果沒多久這孩子就哭著說不騎了!

一位朋友分享他看到的這些景象,感嘆後者小孩的技術看起來其實更好一些,卻因為不同的對待方式,卻有著相反的結果。

成年人得到讚美都還興奮不已,更何況是還在學習摸索的小孩子?然而在華人世界的教育方式中,多習慣先「找缺點」,而不是「看優點」。例如一張95分的考卷,通常會想先知道怎麼錯了5分?平時鮮少稱讚合乎規範的良好行為,卻不輕易放過一點無心的小錯。或許是「為了孩子好」,要讓他們避免犯錯,精益求精,卻忽略孩子長期在負面的情緒中,累積的挫折感,對孩子的學習成長絕非好事。

通常要先對自己有信心,才會有勇氣接受挑戰,而信心的建立,來自於成就感的累積。就像帶著學生登山一樣,從平時的訓練項目中慢慢增加難度,遇到瓶頸,不斷給予加油打氣,讓他們覺得自己做的到,最後多數能達成所設定的目標。

孩子犯錯必須導正,但未必只能用負面語言甚至懲罰的方式,除非嚴重犯錯或多次勸導都無效的時候。多數人只要多運用正向的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知道再多一點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反而更能激發孩子進步的動力。

青少年憂鬱 防治宣導不能少
閱讀更多

青少年憂鬱 防治宣導不能少

前些日子聽了一場關於校園自殺防治的報告,感觸很深,這幾年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青少年憂鬱症比例也快速增加。然而這日趨嚴重的問題,政府、學校和醫療體系雖已察覺和重視,但投入的防治資源顯然不足,最常接觸青少年的學校老師與家長,對相關問題的知識與觀念,也亟需強化。

青少年應該是充滿青春活力的時期,但多年來許多調查發現,台灣的青少年普遍處在不快樂的情緒中。那些不快樂的因素多半來自課業壓力、親子關係和同儕相處。實際上這些外在的不利因素很難避免,因此大人常習慣孩子自己去面對壓力,期待他們自我成長,甚至覺得問題沒那麼嚴重,長大後還要面對更多考驗。

或許多數孩子能夠安穩的走過這些情緒低潮,但總有些孩子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此時若能有專業的協助和支持,問題通常能改善。遺憾的是,因為對憂鬱症不夠瞭解,容易讓我們忽略憂鬱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警訊,甚至採取錯誤的方法來試圖引導矯正他們的問題,導致問題更嚴重。

現在醫學對憂鬱症已有相當成熟醫療機制,傳統社會中,人們對於「心理疾病」對待總是多些顧慮,因而延誤治療。為此,師長和父母扮演的角色就格外關鍵。當務之急是要投入更多資源,在校園和家庭中進行相關知識宣導,就像防治煙害、毒品一樣,因為那同樣會傷害青少年身心。

當師長、家長和學生對憂鬱症有更多瞭解,才能在症狀出現時有所警覺,並且以正向的心態去面對,及早採取正確的處置,有效降低傷害,避免悲劇發生。

學習歷程 不是軍備大賽
閱讀更多

學習歷程 不是軍備大賽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對高中階段的教學確實產生諸多影響,各高中積極發展校訂必修和多元選修課程,除了讓學生有更豐富的學習機會,也希望藉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歷程,增加申請大學的優勢。

而「學習歷程」這件事,自然也成了這一年來的熱門話題,學校不斷提醒強調,補習班也借題發揮,忽然間好像高中生的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學習歷程。加上與升學密切相關,不意外的出現各種對「學習歷程」的認知偏差和過度期待,當然也引起不少批評,例如增加學生負擔、對資源弱勢的學生不公平之類,甚至主張廢除此制度。

為此,最近也常見學者專家撰文提醒家長,別把學習歷程看成軍備大賽,比起點狀的成果堆疊,他們更看重線狀的學習脈絡,因為他們希望從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志向和特質。

實務上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影響大學申請,還得等一年半後才能有資料可分析,然而過度聚焦在升學的目的時,卻容易忽略這制度的本質。讓學生儘早探索自己的志向,妥善安排相關的學習活動,有效記錄並呈現學習成果,這些本來就是值得也應該要求學生做的事情,即使不是為了申請大學,對個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也是重要的。

換句話說,學習歷程的本質一方面是協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方向,有系統的計畫學習,以提升學習效益;另一方面是透過歷程檔案,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或進度,讓學習朝著預定目標前進。至於將學習歷程作為大學申請的參考要件,應該只是附帶的用途才對,不該本末倒置,為了升學目的而製作虛有其表的學習歷程。

學習跨領域 還可跨年齡
閱讀更多

學習跨領域 還可跨年齡

受到少子化和都市化影響,許多偏鄉小校生源嚴重短缺,有些學校教師甚至還比學生多,面臨學校存廢問題。對此難解之題,近幾年有學者借鏡國外經驗,提倡混齡教學。一方面彌補同儕學習和群育教育機會不足的問題,也有助於降低學校師資成本。只要法規適度放寬,並且補強教師對於混齡教學的專業,的確是可行之道。

混齡教學有其教育意涵與功能,在部分國家地區已實施多年且具成效。只是因國內教育體制、規模和課程架構有較大差異,不見得適合大量採用。然而當孩子離開學校,所處的工作或社交場域,面對的都是混齡的情境,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互動和學習才是常態。反觀傳統制式的學校教育裡,確實輕忽了異齡學習的重要性。

現行學校教育中,能提供異齡學習機會多屬於社團性質的課程活動,且缺乏嚴謹的課程設計,異齡互動性質多於相互學習。前陣子聽了一些課程分享,發現學校只要能利用不同年段課程或活動的循環性,透過整體課程規劃,就能讓不同年齡學生依循共同主題課程,安排適當的異齡學習機會。

在老師的適度引導下,大小孩子透過言語互動、書信交流、學習觀摩或同儕教學等方式,可以產生許多和「老師教學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對於孩子的情意教育和人格養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甚至在學科學習上也能發揮不錯成效。

新課綱強調跨域學習,除了跨學科領域外,異齡學習其實也可說是跨域的一種,這當中並非把不同年齡的孩子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而已,需要設定學習目標,精心設計方法和流程,隨時觀察學生反應並調整作法,才能達到異齡學習的效果。

保持教育初心
閱讀更多

保持教育初心

教師節前夕,收到一位退休老師的訊息,分享其多年前教導過的學生,如今事業大有成就,卻特別感謝這個老師當年在青春叛逆期拉他一把。教師節當天,也看到王政忠老師在臉書分享他求學過程中,影響他最深,且讓他立志為良師的三位好老師。不禁也想起自己生命中所遇到的恩師,他們的指導和關懷,至今其實仍影響著自己的為人處事。

覺得老師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職業,工作上有一定的專業性,也有必須遵守的規範,但有時卻不容易用客觀標準來評判其績效,因為他們面對的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資質、個性、想法、成長背景和資源條件,甚至連預期目標都難以用同樣標準來設定。有些成效是在短期內可以明顯看見的(如學業成績),有些卻是潛在於無形,慢慢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不知哪一天才會看到開花結果。

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老師被期待的專業表現也有些不同。傳統的威嚴管教、單向式的教學,標準化的價值灌輸,在現今的教育思潮中已不全然適用,但許多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也未必都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尤其在多元價值的時代,老師如何在集體教學中顧及個別差異,實在不是一句「因材施教」就可以輕鬆做到的。

面對這樣極難的課題,投身教育的初心往往是讓老師保持正向能量的關鍵。多年來從許多優秀老師的經驗和作為中,總能發現一些共同的特質,他們真心對待學生,才能察覺學生的需要;用心審視自己,才能發現專業的不足;虛心學習新知,才能找到方法。相信能做到這樣,自然會成為多數學生和家長心中的好老師了!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