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愛,讓老師偉大
閱讀更多

愛,讓老師偉大

社會上有許多職業,如醫師、律師、工程師或各行各業的達人,都因其展現的專業而受到尊重,卻少有其他職業的節日和教師節一樣這麼受到重視,儘管有人覺得尊師重道的精神已大不如前,但仍有許多人會藉教師節表達對老師的感謝。

當然老師也有好有壞,什麼樣的老師總是特別讓人感佩與懷念?其實只要在腦子裡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求學的階段中所遇到過各式各樣的老師,或在各種媒體平台上所看到許多老師的故事中,哪些老師會特別讓我們感念一輩子,或者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不已?就不難找到答案。

那些受敬重的老師所展現的特質和付出的行動,除了教學專業和認真態度外,最大的共同點,應該就在那一份「教育愛」。其可能展現在不計代價的心力付出,在超乎常人的挫折忍受,在經年累月的用心陪伴,在視為己出的行動關懷。

有人說,除了父母親人外,會長時間關心一個孩子的成長的人,會把孩子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都看成與自己有關的人,就是老師了!更何況,其要關注的不是只有一兩個孩子,而這正是教師工作之所以特別的地方。

看到陳清圳校長的一篇文章,提到教師不能只有教,還要有愛。許多補教名師擁有著多年經驗和高度專業的教學技巧,但對學生的影響可能遠不及一位初出茅廬卻全心陪伴學生的新手老師;學生通常記不得主任或老師在講台上的諄諄教誨,卻一輩子忘不掉老師適時的在耳邊的一句提醒或關懷,只因為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和愛。

這幾年翻轉教育盛行,教學要創新、學生要適性、家長要溝通,教師面對的挑戰更複雜,然而其中不變的需要,還是對學生的愛。
為考試而學習才是問題
閱讀更多

為考試而學習才是問題

最近大學入學考試和大學生品質問題又浮上檯面,有些大學和高中校長呼籲將高中學測時間延後至5、6月舉辦,並納入高三教材範圍,讓高中的學習更完整,也讓高三的班級更穩定。這說法看似有理,但把問題完全歸咎給學測舉行的時間,恐怕是失掉了學習的真正意義。

高三學生申請到大學後就沒辦法專心上課的現象,的確受到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影響,但此現象真正凸顯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一直都只為了考試在學習,當短期目標達到了,學生自然失去學習的動機。而高中學校無力改變,只好寄望靠大學考試制度的調整來減少他們的問題,又再次驗證了同樣現實但卻偏差的教育價值觀。當大部分的高中生只為了升學考試而學習,又怎能期待他們到大學會有強烈的主動學習意願?

以現行的大學入學制度,難道大學和高中真的對高三問題束手無策?參考美國高中教育,同樣也會出現類似狀況,但學校通常不會因為學生已申請大學,而對其課業要求有所放鬆,不少大學還會要求學生高三成績標準,否則取消其入學資格,即使進了大學名校,也有相當高的比例被淘汰。反問國內的高中和大學,是誰縱容了學生如此對學習不負責?是否有勇氣用同樣高標準要求學生?

教育是環環相扣的,在國內各階段的入學制度和教學連結尤其明顯,但在各種課程和升學改革的過程中,常看到的是互相批判抱怨,卻鮮少看到各級學校之間的溝通和整合。既然台灣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不容易扭轉,大學就更該反思其入學制度能否引領中小學培養出所期待的大學生素質和能力?而那絕不會只是為考試而學習的能力而已。
思維開放 才有多元教育
閱讀更多

思維開放 才有多元教育

去年初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後,看起來是為台灣的教育實驗開創新的機會,其中主要解決許多在家自行教育者長久以來面臨的困境,也讓學校公辦民營有更確實的法源依據。

這兩者是過去教育法規中一直被忽視的,如今突破立法,讓這些辦理實驗教育的民間團體或個人,可以不用再遊走法規模糊地帶。

然而實驗三法中也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重新訂出規範,相較於在家自學和公辦民營的開放,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卻有走向保守的疑慮。

尤其是對於私人辦學之實驗學校人數設定,新法不僅將總人數下降至480人,還限制每年級僅能40人。這樣的規模大概是以現今多數另類學校規模為概念。即使是指定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同一縣市內也有不得超過百分之5校數的規定。

會這樣設限,應該是認為實驗教育終究是少數人的需求,不需要或者不應該有太大規模,以免影響到「正規」學校教育的發展。弔詭的是,所謂的實驗教育,通常是對於現行教育體制或課程有諸多不足或問題,而引進或發展出不同於現行的教育型態。如果這些教育實驗是成功的,何以不能擴大其規模,讓更多學生和老師參與?

吳思華部長在參訪德國教育後表示實驗教育可以多元化,而不是單一。其實國內實驗教育的課程或理念一直都很多元,真正單一的是政府對實驗教育的保守心態,以及用傳統的教育標準來衡量實驗教育成效的思維。

教育本身就帶有實驗的性質,即使是同樣的教材、教法,運用在不同的老師和學生上,沒有人能保證會產生完全相同的結果。實驗教育要多元化,需要政府用更進步和開放的思維,才能讓法規配套符合各種實驗教育需要,避免形成單一種實驗教育的主流。
給家長練習放手的機會
閱讀更多

給家長練習放手的機會

現代父母對孩子的呵護程度,常讓人覺得訝異和悲哀,小時候怕孩子跌倒受傷,不讓其隨意攀爬跑跳;孩子開始上學,不僅要照顧生活起居,還得用心安排各種學習;現在連大學都辦起親師座談會,讓家長把當孩子當中小學生看,不僅食衣住行放心不下,學習育樂也想插手安排。聽說有大學生被二一退學,父母還到學校幫學生求情,甚至責怪教授沒有督促學生讀書。

或許是少子化的影響,這類直升機父母愈來愈多,雖然常看到專家學者呼籲父母要學會放手,但問題仍日益嚴重,除了無奈於家長的教育觀念外,我們也該思考,學校教育是否也成了直升機父母的生產者?或者設置了許多停機坪來滿足這些父母?

早期學校是教育的強勢主導者,隨著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觀念興起,學校和家長理應成為夥伴關係。只是學校有時會過度配合家長要求,甚至放任家長過度溺愛孩子的行為而無作為,尤其遇到態度較強勢的怪獸家長,學校更常處於弱勢,只能忍氣吞聲配合。其他家長看在眼裡,也會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權益,進而跟著增加對孩子的保護程度。久而久之,家長就更不知如何放手。

學校很難直接改變家長的觀念和習慣,但仍應盡其教育的功能,除了平時建立明確的行為準則,訓練學生自我負責,並適度拒絕家長的干預。

課程上也可增加學生自主管理的機會,例如透過自主學習或探索課程,從小讓學生練習自己面對問題和處理問題。只要清楚地向家長表達教育目的,並做好規畫與配套措施,讓家長了解並感受到孩子的改變,相信多數家長會很樂意放手讓孩子成長。

塑造尊重專業的教師工作條件
閱讀更多

塑造尊重專業的教師工作條件

自從法令規定教師可以組工會後,這幾年教師權益問題一直有不少爭議,宜蘭縣政府上周與教師工會團體協商訂定教師工作時數的規定,引起校長和家長團體抗議,認為將影響學校運作,傷及學生受教權,也自貶了教師的工作價值。

而另一方面,偏鄉師資不足的問題仍嚴重,許多學校聘不到合格教師,資深媒體人也出面呼籲政府,要重視偏鄉教師工作質量的問題,過重的行政負荷和偏差的親師關係,導致越來越多偏鄉教師想要離開。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對教師工作和角色的認知也產生變化。有人把它當實現理想的志業、有人把它視為穩定收入的飯碗;有人拚命想擠進這個行業,但也有人想早點脫離苦海。

但可以確定的是,現今教師面對的是更複雜的知識專業、價值期待和規章制度,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還要能應付親師溝通、班級經營、行政配合、視導評鑑,甚至要擔心減班併校、協助招生推廣,實在不是單純輕鬆的職業。

教師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角色,更是高度依賴人與人互動的工作,不宜全然以一般勞務看待。然而在專業勞務化的轉型之下,我們不能再期待教師秉持崇高使命無私奉獻,而要塑造更尊重專業的工作條件。

改善教師的專業工作條件,並非單純減少行政業務或增加福利待遇,需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點,讓教師職務於傳統師道和專業勞務之間找到平衡。

教師的工作時間、地點、內容、標準,都應該有所規範,該要求的就要求,該給彈性的就給彈性,該投入的成本不能省,無助教學專業的事少做些。更重要的是落實考核,除了確實獎勵優秀表現,還要勇於淘汰不適任者,才能讓專業得以展現。
別再幫孩子趕暑假作業
閱讀更多

別再幫孩子趕暑假作業

下個星期就開學了,學校老師們應該已在做各種開學準備,有些家長抓著暑假的尾巴再帶孩子去玩個幾天,有些則開始幫孩子們收心;而當學生的,有人期待著開學和同學相聚,但也應該有不少開心不起來,因為好日子就要過去了!尤其是玩樂了一個暑假,忽然想到還有不少暑假作業等著完成的那些人,這幾天更是焦慮感倍增吧!

遇到孩子暑假作業寫不完,家長的反應也很不一樣,有觀念開放的家長只在一旁看著孩子如何從中記取教訓,也有些採取緊迫盯人催促孩子趕快完成,讓孩子的暑假在緊張挨罵中結束。

最糟糕的是,仍聽說有家長過度插手幫孩子處理作業,例如直接告訴孩子讀書心得或暑假遊記該寫什麼?甚至為了讓孩子的暑假作業評比拿到高分,不惜動手代勞,幫孩子剪貼照片、查資料、畫插圖、做勞作,把它變成家長的暑假作業了。

除了準備升學考試的學生,一般而言暑假作業不會多到讓學生應付不來,問題在孩子沒能安排好暑假作業的進度,家長也疏於引導和提醒。不少家長放任孩子的作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將多數時間花在上網、電視或其他娛樂上,毫無計畫地讓時間流失,相當可惜。

孩子在學期當中,通常只要跟著老師的要求每天完成功課就行,自己不需有什麼計畫,一旦沒了學校的固定作息,孩子就容易整個鬆懈。暑假其實是孩子學習自己規畫學習進度、練習做好時間管理和自我負責的機會。

家長若能在暑假一開始就協助引導,讓孩子依照興趣安排學習內容,做好休閒與學習的時間分配,暑假就能過得從容且充實。否則兩個月渾渾噩噩地過去,最後連暑假作業都讓大人來代勞,那就完全失去暑假的意義。
讓孩子務實看待理想
閱讀更多

讓孩子務實看待理想

約莫2、30年前,台灣的高職五專及大專院校發展最興盛的科系,大概就是電子資訊相關科系,也為往後台灣產業培養大量相關的人力和人才。而近5年最夯的科系,應該非餐飲科莫屬,光是台北市高職就增加了30幾個餐飲科班級,幾乎成了許多高職招生的重點。

然而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的資料,去年餐飲科畢業生直接就業的比例僅約2成,除了部分繼續升學外,不少學生是在實習過程就忍受不了基層餐飲工作的辛苦,還沒真的入行就決定改行。

這個現象其實不只在餐飲的產學界中出現,許多企業主都在抱怨年輕人對工作有過度理想的認知,或者只想輕鬆就業,不願意吃苦,不想承受壓力,一進入職場發現和想像的差距太大,很快就適應不良而寧願放棄。

年輕人的價值觀念雖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教育還是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長久以來,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以光鮮亮麗的成功案例,引導孩子「拿到好文憑,就能找個輕鬆又賺錢的好工作」這種觀念。

結果升學主義讓孩子只專注在書本考卷,忽視了現實社會的真正樣貌,也看輕了讀書以外的志向探索與能力累積。一出了學校,才發現工作不是單純的選擇填充題,才知道成功不是唾手可得。

實務工作的酸甜苦辣,是難以在課堂中靠講述就能體會的,而學校所學的也只是基礎,能直接派上用場的實在有限。

我們的教育應該更重視學與做的連結,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實作,才能讓他們看清理想和夢想的差別,務實的規劃目標,面對必要的修煉與挑戰。而不是以為拿個證照,記得食譜,穿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就可以當個名廚了!
馬兒要吃飽,才能跑得好
閱讀更多

馬兒要吃飽,才能跑得好

今年教育部同意9所大學調漲學費,消息一出,照舊引起許多抗議聲浪,說政府漠視民生疾苦,是要逼死窮學生。另一方面,許多大學為了因應工讀生勞健保的規定,在經費有限的情形下,將減少許多工讀機會,這也同樣引起反彈,說將影響弱勢學生的經濟來源。這些現象看在長期被抑制教科書售價的出版業者眼裡,心中感觸很深。

台灣的教育財政制度,可說是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國家稅收有限,難以像北歐國家一樣給夠大的餅,而且供給和需求不對稱,經費不用在刀口上,真正該給的不增加(如師資編制),不需要的卻又大放送(如高中職全免學費),看起來是強調均等,實際上卻失了公平。最後無法讓馬兒各憑本事多吃草,只好叫所有馬兒都慢慢跑。

政府有義務讓全民受到足夠且有品質的教育,但教育的均等也須衡量現實需要,不必無限上綱。一眛地順應逢漲必反的民粹,無法說服民眾共同承擔必須提高的成本,面對實際需求時,政府也只能挖東牆補西牆,或者增加國庫負債來讓全民埋單。表面上是給了人民小確幸,實際上卻是國家教育發展的大不幸。

務實一點來看,大學學費一學期調漲1000多元,除了部分家庭經濟壓力非常吃緊的學生以外,多數學生只要減少一點休閒娛樂支出,就足以因應費用增加。這樣的調漲或許會增加經濟弱勢學生家庭的壓力,但對多數學生來說不算是沈重的負擔。

若能做好配套措施,增加對弱勢學生的照顧,提昇教學成效,讓學生有更高的競爭力,才是真正造福學生。至於如何確保調高學費後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就讓主管機關和市場需求一起監督吧!
「怎麼教」比「教什麼」重要
閱讀更多

「怎麼教」比「教什麼」重要

這次高中課綱微調爭議,引起的社會風波應該超乎教育部的預期,當初未能盡早因應溝通處理,錯估反彈的聲浪,演變至今該如何化解?得看執政者和主管機關的智慧了!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課程綱要是學校教育的課程基礎架構,引導著學校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是學生知識來源的主要依據,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然而一直以來,我們的課程綱要又非單純只有教育目的,而是還帶有政治的功能,尤其是社會科學的課程綱要更是明顯。因此過去面對課綱的修訂,常常是以政治的手法來處理教育的問題,結果就是爭議不斷,欠缺包容。

社會在改變,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學生的學習場域早已不限於教室內,其接觸知識的管道也不只有課本和老師,在多元文化與批判理論的思潮之後,一元化的知識典範已落伍。

比起爭論課綱裡的內容或制定的程序,我們更該反思的問題是課綱是否仍為統治者的工具?教材是否限定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教學是否阻礙了學生的思辨、創意與持續學習的熱忱?

老師該教什麼?學生該學什麼?本來就有討論對話的空間。課綱雖然重要,但真正影響學生的恐怕不是課綱或教材,而是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若無法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客觀和多元的活知識觀,只把課程教材當做考試得分的工具,無論什麼樣的課綱,都會喪失教育的意義。

基層教師面對複雜的課綱爭議,更應回歸教育的本質來思考,不妨抱持「怎麼教比教什麼更重要」的觀念,不斷提昇自己的教學方法,讓教材成為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助力,而非只是考試得分的工具,才能真正實踐課綱的目的。
合作學習,學習合作
閱讀更多

合作學習,學習合作

根據媒體報導,教育部在全國近800所國中小推動「分組合作學習」,3年來已見成效,長期實施的學科整體成績提高,還減輕了雙峰現象,不僅會考成績待加強的學生人數減少,精熟程度的學生也增加了。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意外,也正符合「學習共同體」所能預期的效果。

同儕教學本來就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成效,只是過去在習慣「競爭」的教學現場中,合作學習容易被質疑對學習力高的學生不公平,總擔心讓成績好的學生教成績差的學生,等於減少前者的學習機會,浪費他們的時間。

許多人甚至認為應該將這2種學生區隔開來,才能讓優秀的學生往前衝得更快更遠。實際上許多實施案例都證實,適當的同儕合作學習,有助於受教者用不同的方式理解知識,而教導者也能更強化對知識的熟悉和運用,兩方學生都能有正面的效果。

除了在學業成績上的成效,合作學習應該還有更深遠的意涵。當學生離開學校,無論是在職場或其他社交活動中,多數場合都需要和具備不同能力、不同特質,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學校的人一起互動,許多時候要靠團隊共同完成任務。

他們必須學習如何透過合作互助,才能互相彌補不足,進而提高團隊的整體能力。因此,在求學階段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應該比競爭輸贏更來得重要。

過去我們太執著於考試競爭,太習慣將學生分類,無形中剝奪許多同儕學習合作的機會。有了這些實際的成效,期待未來有更多推動分組合作學習的學校,讓學生學會包容他人的不足和缺點,願意提供協助;同時又能欣賞他人的優點長處,作為自我進步的助力。
危險是需要學習的
閱讀更多

危險是需要學習的

八仙塵爆事件、國道3號翻車意外造成死傷慘重,尤其受害者多數是年輕人,更令人感到不捨與遺憾,除了積極救治傷者並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外,如何避免類似意外再次發生,更是該認真思考的。

從法規制度上加強對公安、交安的規範和稽查只能算治標的手段,根本上還需要民眾自身提高危機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否則政府人力物力有限,難以顧全。

從過去各種意外的發生經驗來看,年輕人對於危機的認知,顯然是不足的。尤其到了暑假,更常見因戲水、飆車、吸毒等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嚴重傷害。

他們並非對這些危險完全無知,卻容易因朋友或群體盲目的影響下,不自覺地忽視危險的存在,或輕忽其傷害性。這不能全怪年輕人不知自保,因為在他們受教育的歷程中,對「危險」的學習是不足的。

在學校或家庭中,我們習慣以宣導或告誡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危險的,然後直接要求孩子避開,但孩子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未必真的理解和感受到那些危險,也不知道自己處理危險的能力。

一旦他們接受到更多樂趣、興奮、刺激的誘惑,就會推翻那些不夠扎實的危險認知,或自以為有能力應付,貿然鋌而走險。就像岸邊標語寫著水深危險禁止游泳,卻總是有人下水發生意外。

光靠三申五令紙上談兵,或者過度保護一概禁止,其實無法真正建立危機意識。有些時候可以透過適度的冒險,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讓孩子感受到危險的力量,或者利用明確的案例,透過引導和思辨,讓孩子真正思考危險所帶來的傷害,更能幫助他們建立對危險情境的判斷力,真的遇到無法避免的危險時,也比較能有應變能力來降低傷害。
積極面對偏鄉師資問題
閱讀更多

積極面對偏鄉師資問題

台灣城鄉教育落差一直存在著,尤其是師資的供需穩定性。都會地區即使代理教師的甄選也還很搶手;相較之下,偏鄉地區即使開出正式職缺也乏人問津。這樣的戲碼每年暑假不斷上演,政府似乎也找不出解決之道。

社會對偏鄉教育並非完全忽視,在學校和民間團體的安排下,每年有不少高中大學學生參與偏鄉教育服務。

只是除了少數如博幼基金會、「為台灣而教」這類長期性致力偏鄉教育的組織外,多數仍屬於寒暑假的志工服務性質,這些短期的人力資源發揮了部分的補救教學的功能,但對正規的學習幫助有限。暑假結束後,那些孩子依舊回到同樣的學習窘境,那些偏鄉學校仍然面臨師資匱乏困境。

實際上願意投入偏鄉教育的熱血老師大有人在,他們忘我付出的故事也不時會被媒體報導,但那些感人的故事背後,不僅隱藏著那些老師額外背負的壓力和風險,也反映出政府對偏鄉學校教師照護的無心與無力。

政府要處理偏鄉師資問題,不能都期待老師們的「熱血」,必須從現實面著手,包括經費的分配和法令的鬆綁。去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已提供更多制度上的彈性,至於經費分配問題,政府財政當然有限,就看怎麼取捨?其中的關鍵可能不在給多少?而在怎麼給?給了誰?怎麼用?用在哪?企業到國外開疆闢土,無論拓展市場或建設生產基地,都需許多外派人才,企業選才用才之道或可供政府處理偏鄉師資的參考!

短期偏鄉服務無法取代正規教育需求,師資是「人」的問題,不能只從名額和經費數字來看,如何營造更健全的環境和制度,讓更多老師願意留在偏鄉服務更長時間,政府官員們需要更「熱血」和「積極」去思考的問題。
真的需要補習嗎?
閱讀更多

真的需要補習嗎?

朋友抱怨孩子國三這年,尤其是會考前幾個月,家裡經常接到不同補習班的電話,各種加強班、密集班、衝刺班,說的好像沒補習是不給孩子機會,會對不起孩子似的。

本以為會考結束可以暫時擺脫這個問題,沒想到接著而來的是各種高中補習班的先修班資訊,又是那種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論調,問題是錄取高中高職都還不確定,連起跑點都還沒看到啊!

許多人批評台灣推動教改多年,最大的成就是讓補習班蓬勃發展,尤其升學率高的明星國中附近,補習班的密集度更是超過其他行業。然而學生真的需要補習嗎?

補救教學是指對學習落後一定水準的學生,給予特定科目或範圍的加強,讓其能跟上一般學習的進度。但目前坊間補習班所強調的,多數不是補救教學,而是為了升學競爭而強化學習。

常看到補習班外牆的公布欄或跑馬燈顯示著某某學生在校段考滿分、模擬考第一名,或者考取建中、北一女的榜單,心中不免會覺得納悶,這些孩子已經這麼優秀,還需要補習嗎?是學校老師教不好,非得再花時間、金錢補習才能學好嗎?還是為了把分數從95分提高到100分?或者只是補心安的,因為別人都在補,自己不補就怕落後了!

適當的補習或許對學習有所幫助,但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過度依賴補習就不是正確作法。最糟糕的是,許多學生根本還不知道自己哪裡沒學好,就已經被安排去補習;或者明明已經都學會了,還是得去補習。

這種「輸不起」的心態,恐怕才是助長補習風氣的最主要因素。然而,就算贏了一些分數或排名,卻輸掉了許多寶貴青春,值得嗎?
學生不該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閱讀更多

學生不該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受到少子化和12年國教政策的影響,這幾年私立高中職的招生也常受到關注,有人說因為12年國教讓家長對公立學校缺乏信心,也怕升學制度變化不定,紛紛往私立學校擠;然而又有媒體報導許多私校都擺脫不了發放獎學金的夢魘,因為怕招不到好學生。

到底整個社會和政策對私校發展是利多還是利空?恐怕很難定論,但以獎學金來搶學生這件事,卻值得探討。

理論上,學校應該用心發展出特色,才能吸引適合的學生就讀,獎學金應該只是增加學校競爭力的最後手段。但是當獎學金成了招生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意味著學校難以有所作為,只好靠著優秀學生來拉高聲勢。

而多數的獎學金爭取對象都是「考試成績優異」學生,大家的邏輯仍是多個成績好的學生,將來可以讓升學榜單更漂亮,就表示辦學績效更好。

這種以升學績效為競爭導向的思維,以往多屬於私立學校的特點,因為台灣多數家長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優先選項。如今,有縣市政府為了吸引就近入學,也開始加入這個競價行列,且同樣以升學考試成績作為發獎學金的依據。這其實有違適性多元的理念,作法有待商榷。

不可否認獎學金的確能發揮部分競爭作用,但真正吸引學生和家長的,還是在辦學品質和課程內容,現今的教育市場競爭激烈,當家長的選擇權愈來愈大,無論公私立學校都應該面對可能被淘汰的壓力。

私校雖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常被排在公立學校選項之後,但私校也相對有其彈性空間,更能發展出特色。只要能用心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重視每個學生的多元發展,讓家長感受到物超所值,獎學金絕非難以擺脫的夢魘。
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閱讀更多

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這幾周是學校畢業典禮旺季,除了大學以外,多數小學到高中的畢典中,頒獎都是重頭戲。大大小小獎項中,家長們最關注的仍然是所謂的市長獎、議長獎、局長獎等獎項,因為那代表著是全班前三名的榮譽。

新聞報導了台北市柯市長上任後第一次頒發市長獎,為了和1300多位得獎學生一一握手合影,從早上頒到下午讓他吃不消,說要思考改進方式。不過幸好只有市長獎要這樣一個個頒獎拍照,如果其他的議長獎、局長獎也來,這頒獎典禮真的得辦個三天三夜了。

對此有朋友提出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畢業要頒這些獎?為什麼第1名才有市長獎?市長只需要獎勵第1名的學生嗎?為何第2名就是議長獎?市長有比議長大嗎?」早已習慣這頒獎傳統的我們,似乎需要回頭去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可以理解設置這些獎是要「表揚」學習成果優良的學生,然而依據國民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的規定,學校應該採取多元的評量方式,且不能公布個別學生在班級和學校的成績排名,結果市長獎明定要全班學業成績第1名,然後大家也習慣地照排名給獎,似乎不太符合評量理念。

雖然近年針對特殊才藝或行為表現優異的學生增設一種「特殊展能市長獎」,但是其名額相對很少。整體來說,大家還是用舊思維去看待「學業表現」,而這些畢業獎項的安排,似乎也服膺了「官大學問大」的意識型態。問題是,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畢業是值得祝賀的,但只要每位學生都能完成應有的學習、身心能健康成長、能找到各自喜歡的領域發揮潛能,並準備好面對下一階段的學習,那麼大家都值得恭喜。至於名次,應該不是重點!
到底誰比較厲害?
閱讀更多

到底誰比較厲害?

上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公布,大家開始討論推測什麼成績才能上第一志願?多少分才能進明星高中?然後各地媒體也依慣例去找出哪些學校滿分最多?哪些學生是黑馬榜首?接著等7月初放榜,還會繼續比哪些國中第一志願錄取人數最多?每年這些戲碼不太會變,只是男女主角換人演。

我們已經習慣在升學制度中排出高低、找出勝敗,所以這2年的會考和免試入學制度雖然變化多端,大家還是緊抓著高中排名的中心思想來應對。但如果稍微比較近2年的比序差異,似乎又覺得充滿詭譎矛盾,尤其以北北基考區最為明顯。

去年志願序計分方式加上2次免試申請,混淆了許多高中的錄取分數標準,今年改為五志願一個群組,大致上又可依排名習慣選擇學校;去年作文成績成了比序的關鍵,今年作文即使差個2分,影響也不大。

最特別的還是去年四標示的加號多少是排序的最主要依據,今年北北基卻堅持先比半屏山式的十量尺。結果就會出現3個A++量尺分數勝過5個A++,5B的分數也可能贏過2A3B。

也就是說,同樣的成績,去年被視為領先的,今年可能反而成為落後,那麼,到底加號多比較厲害還是量尺分數高比較厲害?到底哪一種標準才能真正分出高下?明年將不採用量尺,制度改來改去,以後的學生該如何因應?

或許這根本就是假命題!因為在變動快速的世界,競爭模式和條件也不斷在變,學習和發展的角度更是多元,那麼在國民教育階段,我們真的需要用單一標準來分出優勝劣敗嗎?學生真的需要為了多拚一兩個加號而減掉更多有趣的學習嗎?

不知道在青少年階段的愛因斯坦和莫札特,誰比較厲害?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閱讀更多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會考考完了,學生到學校要上什麼課?」這可能是最近幾周很多國三老師頭痛的問題。以往國中基測考2次,學生畢業前還得到校複習和測驗,去年雖然改成1次會考,但還有特招可以當做下一個準備目標,今年多數縣市不辦特招,於是會考結束到畢業前長達1個月的空檔,學生和老師便頓失上課目標。

對國中來說,這雖然是從來沒有遇過的情況,卻也是在今年會考遊戲規則確認後,就可意料到的問題。只是看來多數學校都不太在意,沒能事先做好完整的規畫,僅能讓各科老師自己想辦法「填空」。

認真點的老師會設計課程,讓學生做專題報告或主題式的學習;有些則安排校外教學或參訪,也順便讓學生調劑身心;也有的乾脆在教室裡放影片給學生看,有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習就看老師的用心程度;總而言之,各地各校各班的因應方式就有如八仙過海一般,只能各顯神通了!

危機有時也是轉機!升學壓力短時間難以化解,這多出來的空檔,或許是彌補過去3年國中學生應該享有的多元學習,也讓有教學理想的老師多些展現教學創意的機會。

例如,課程採取更自主有趣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主題,主動擴張各領域學科的學習深度和廣度。還可加入生涯探索的元素,引進家長或社區資源,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多認識未來的學習和職業選項,好好思索自己未來的方向,這1個月的學習,可能是3年來最精采的一段。

然而,在長期考試引導教學的習慣下,老師是否有能力創新教學?如果老師個別能力有限,學校能否發揮團隊力量共同設計課程?這也會是未來校長們在教學領導上的另一個挑戰!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閱讀更多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接近畢業季,許多餐廳打出「謝師宴」專案,連帶場地布置等周邊需求,顯然是個不小的商機。而這些年謝師宴似乎也不只是吃頓飯而已,不少畢業班家長用盡心思,安排各種表演節目或橋段,幾乎把謝師宴當喜宴來辦,甚至還有跟其他班級或學校拚場的感覺。

相信多數家長對辛苦認真的老師都心存感激,想藉由一頓飯謝謝老師也算人之常情,然而把謝師宴辦得精采熱鬧雖沒什麼不好,只是熱鬧之餘,學生和家長是否真的發自內心表達了對老師的謝意?

常看到一些謝師宴場合,除了一些行禮如儀的客套致詞,及少數家長和老師有較密切的互動,多數孩子們倒像是在開畢業同樂會,家長們則當做聯誼會,大家吃吃喝喝歡樂有餘,但心中有多少感謝卻很難說了。

其實,家長最好的謝師方式,就是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盡力配合老師的專業,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一起協助孩子成長進步。而不是把孩子丟給老師,就等著他們成龍成鳳;更別說常用自己的想法質疑老師,或是在觀念、作法上與老師背道而馳。

當然,前提是老師真的具備專業和熱忱,並充分運用在所教導的每個孩子身上,讓他們都有最好的成長發展。

家長和老師是學校教育中的夥伴關係,須雙方密切合作,才能讓孩子獲得最充實的教育內涵。家長僅需負責自己的孩子,老師卻是要同時面對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學生,兩者承受的壓力及需具備的專業是不同的,這是家長最需要感謝老師的地方。

反過來說,平時能獲得家長充分的支持,讓孩子順利學習到畢業,老師同樣也要謝謝家長。如果家長和老師能發展到這樣的合作關係,吃不吃謝師宴,應該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爭輸贏的結果
閱讀更多

爭輸贏的結果

第2屆國中會考結束,今年因多數考區都不辦理特招考試,所以大部分九年級學生已解除任務,等著拿到成績單後,才會面對下一波免試入學申請的煩惱。

猶記得去年第1屆國中會考和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問題引發的風風雨雨,輿論總是在入學排名的公平性上做文章,類似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問題不斷被放大,讓整個12年國教的升學制度被批評得體無完膚,連恢復聯考的呼籲都出來了。

1年過去了,不知是否有人針對當初這些被認為是錯置的學生做研究,看他們的學習情況如何?不過至少在媒體上已經平靜許久,多數人大概也淡忘了當時的那些問題。

實際上問題並沒有消失或解決,只是暫時被遮蔽,且恐怕還會有新問題出現。尤其今年在教育部提供了十量尺的計分,原本是要等比到最後分不出高下才使用,但北北基執意要先比量尺分數再比加號。

由於量尺和標示所設定的答對題數區隔標準不同,從幾次模擬考的實務經驗上發現,極可能出現五個A++的量尺分數卻低於四個A++者。家長若以去年的經驗當標準,對於這樣的矛盾勢必難以理解與接受,恐怕又會再次傷害對新制度的信任,遺憾的是主管機關似乎也無能為力。

許多爭議都源自「比出高下」的想法,然而,兩三題的差異豈能代表學習能力的高低?學校和學生真的需要這樣被清楚排序嗎?朋友的小孩在臉書上寫著會考「不是為了未來而拚死拚活的戰場,而是展現我們幾個月來努力成果的舞台。」

是啊!我們這些期待孩子「旗開得勝」的大人若不能改變想法,跳脫排名的泥淖,將只會看到孩子的勝敗,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特與能力。當多數孩子因此失去學習動機,最後贏家是誰?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閱讀更多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教育部前陣子公布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引起不少教育團體反彈。其實自去年十月課綱調整草案開始,就已有許多爭議,最主要的還是幾個意識型態的老問題,包括本土語言是否該列必修?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台灣和中國歷史史觀和用詞等。幾乎每次課程綱要的調整,這些議題都會被拿出來爭辯,卻總是難以獲得理性討論和共識,反而有些更重要的課程問題也就被擺一邊了。

課綱更應該被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讓老師展現教學專業?讓學生從課程中培養什麼能力?老師若能用心正確的引導和補充,即使課本上少幾篇古文,並不影響學生對文言文的熟悉。而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教科書早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更不該是用來控制思想的工具,面對這些容易有價值觀爭議的內容,保留解釋的彈性,由老師帶領學生探討這些爭議,豈不更能讓學生藉此發展批判思考的能力?

其實,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這次高中課綱調整特別增加了選修課程的比例,希望讓各校能依據發展需要,開設更適性多元的課程。這是非常合乎課程理念的設計,但實務上最大的障礙,就是學校和教師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凝聚出學校發展特色?又是否有能力設計出兼顧學校特色與學生需要的課程?因此,如何改變課程發展的模式?提昇老師課程研發的能力?才是實施新課綱更迫切需要被正視的問題。

然而,就怕像許多教育改革一樣,在升學考試這個巨大緊箍咒的牽制下,各校能有多少能力和膽識去落實新課綱的精神?如果大部分的選修課程有名無實,只是換個不一樣的名稱,繼續為了考試加強國英數社自等科目,那新課綱的作用大概有限,那些意識型態的爭議也沒什麼意義了。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