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藍帶大廚只能教法文
閱讀更多

藍帶大廚只能教法文

在全世界有40個分校的藍帶廚藝學院原計畫在台灣設分校,卻因我國相關法令限制而受挫,形成藍帶大廚來台只能教法文的窘境。此問題經大學校長投書和媒體報導後引起社會注意,但主管機關卻只能無奈推諉給法令或其他單位。教育法規跟不上時代需要和政府官員消極因應或互踢皮球的陳痾,筆者在十幾年辦學過程中有切身之痛,對此感觸特別深刻。

由於社會發展快速,教育思潮也不斷改變,許多法規已明顯落伍,然而行政機關推動立法、修法不夠積極,加上立法院效率很差,使得我國教育法規常常不符合現況需要和人民期待。以藍帶廚藝學院的案例來看,教育部應積極修法放寬設立分校的條件,勞動部也可以修法放寬外國人在補習班的教學科目,都能解套,政府機關卻毫無作為,拿著過時的法條消極應對,完全沒有站在國家社會發展的角度促成美事,讓想突破的學校或老百姓徒呼負負。

從法律訂定的角度來看,行政法規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促成國家社會的發展,適度規範和限制條件是必要的,但不該只以防弊而阻礙進步,也不需過度詳細以致變更不易。法律位階的條文應該保留足夠的彈性空間,讓行政機關得以訂定明確的子法作為裁量依據即可,需要調整修正時也相對容易。就業服務法46條若只明定外國人可擔任學校教師,將項目或資格留給行政機關依專業和需求另訂辦法,就可減少法律跟不上社會需求的問題。

政府官員除了依法行政,也應更積極的面對法規不合時宜的問題。當法規不符合現實需要時,政府官員應該基於「服務人民」的立場,積極推動修法。並在不違背專業和法律下採取較寬鬆的解釋,否則政府不僅難以成為民間發展的助力,反而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嚴重拖累國家的競爭力。
防災教育要更積極
閱讀更多

防災教育要更積極

救援行動結束,除了向那些無私付出的救難人員致上崇高敬意外,也祈求逝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無家可歸者及早獲得安頓。

天災難免,人們只能不斷從經驗中學習如何防範和避險,只是這些災變發生時,驚慌害怕往往讓人不知所措,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冷靜判斷,因而失掉避險的機會。此時若能有足夠的事前模擬演練,讓身體和感官熟悉那些反應動作,相對的就可以減少受害的風險。

因此,防災教育需透過不斷的演練操作才能有效果,目前國內中小學每學期都會將防災演練納入必要行事中,但就怕執行的態度也流於形式,學生也不當一回事。

此外,隨著災害經驗的累積和居住環境的改變,防災知識和作法也常會出現變化,網路上常看到不同的防災建議。只是這些紛亂的資訊未必正確可靠,有時更讓人混淆,政府應該更主動將資訊整合,透過正式平台公布宣導,讓民眾清楚了解,學校也能據以教導學生。

事實上,不同的房屋建築與室內擺設,未必能有一套完全適用的避難標準,在防災教育上,需更積極分析在各種情境下該採取的作為,包括不同時段、場所和人數,可能要建立兩三種原則才足以應付。

學校裡所做的防災演練,除了教導學生在教室裡如何躲避外,也應該引導家長一起演練家中環境的防災機制,畢竟許多災害都是發生在深夜家中。

除了祈禱災難不再發生,我們更該記取教訓,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風險!
找最「適合」的學校
閱讀更多

找最「適合」的學校

每到寒暑假期間,就會有一些家長在思考孩子是否該換個學習環境的問題,這些家長除了因工作或居家遷移,通常有幾種原因,例如對原學校的環境、管理、師資不滿意,學校又不肯或無法處理;覺得原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無法符合期待,擔心孩子學習成果不好,影響未來(尤其是升學)的競爭力;或是孩子在原學校適應不良,希望改變環境重新開始。

家長在評估新學校時,也往往會特別在意某些要素。有些是只希望不要再遇到類似問題,讓孩子安穩正常的求學;有些則看重新學校更好的課程特色或績效表現,讓孩子有更多學習機會。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對原學校的優點有些不捨,會期待新學校有同樣特色,甚至會建議新學校也能比照辦理。

只是家長的期待未必都能被滿足,畢竟每個學校的資源條件、歷史背景、辦學理念或領導風格都有不同,其樣貌和特色的形成必有一定原因,要改變其實不容易。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除了看其表面的作為與優缺點外,最好能更深入去了解其辦學理念和發展脈絡,因為那會是學校特色優點是否夠扎實的基礎。

除了評估學校外,其實更該考量孩子的特質和需要,家長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學校問題與優點,不一定適合孩子。例如強調升學績效時,可能忽略其達成績效的方式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的傷害;或重視嚴謹的學生管教時,也會失去讓孩子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

家長總希望能幫孩子找個最好的學習環境,然而選學校不像旅遊選飯店!家長應該多聽多看,除了認識學校也要了解孩子,思考自己的觀點與期待是否符合孩子真正的需要?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校。
別怕孩子跌倒
閱讀更多

別怕孩子跌倒

過去常聽人說大陸因實施一胎化,使得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尤其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傷,吃一點苦,產生非常多媽寶。這幾年實際在大陸辦學後,的確也發現那裡的孩子比較經不起摔,很容易就受傷送醫,無形中也增加學校管理上的負擔。

這種媽寶的現象在台灣雖然沒那麼嚴重,但隨著少子化問題,這現象也愈來愈常見。在許多孩子活動的場合中,常聽到父母不斷提醒「跑慢點」、「別爬那麼高」、「小心跌倒」,或者直接禁止孩子做那些追趕跑跳的動作。

如此呵護孩子,或許減少他們受傷的機會,讓家長比較放心,卻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學習跌倒」和「學習自保」的機會。曾聽一位醫師朋友說,臨床上100公分以下的孩子若不小心跌跤,只要不碰撞到尖銳的東西,其實並不會受什麼重傷。

如果我們不趁這段時間給孩子多點跌跤的經驗,等到長大了難免一摔,卻不知該如何反應,反而更容易受傷。

先前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句話:人出生就像一張平坦的紙,若沒有一些褶痕,是無法站立起來的。的確,每個孩子也都是在跌倒又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站立走路;也在碰撞的過程中,讓身體學會對周遭情境產生適當的因應,建立自我保護的機制。

適當的危險防護是必要的,但多數時候父母的擔心都是過度且沒有助益的。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而且障礙往往愈來愈大愈複雜,需要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加以克服,這些能力不是看書或聽講就學得會,需要不斷累積失敗或成功經驗而成。

當父母多伸一次手牽扶孩子,也就少讓孩子累積一次經驗,看似在保護孩子,其實卻可能讓他的未來面臨更多風險。
期待更穩健積極的教育政策
閱讀更多

期待更穩健積極的教育政策

2016大選結束,台灣人民再次展現民主力量,不僅選出首位女總統,促成了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就連百年不動的國會結構也翻轉了。民進黨首度完全執政,未來四年是否能實現其選前諸多革新改變的承諾,為台灣帶來更好的發展?馬上成為大家期待的焦點。

台灣現階段確實有太多急需要改革的問題,許多團體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自己關注的領域上能爭取更多權益,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中務實地推動更多政策或立法?對強調改革的新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就拿教育政策來說,蔡英文團隊選前提出了教育政策白皮書,針對當前的幾個重要教育議題,包括幼教、十二年國教、技職教育、高等教育、教師專業等都有所回應,也提出了一些施政方向,甚至還提出「前瞻教育」的主張,看起來其智庫有做足基本功課,採取穩健的教育政策走向,多少能穩定變動不安多年的台灣教育環境,也算好事。

教育問題牽涉範圍很廣也很複雜,許多問題又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想要改革本來就不容易。過去許多教育政策的制定到推行,都欠缺足夠的討論和溝通,往往為了兌現某些承諾,就強行倉促上路。加上過去教育部長更換頻繁,每一位上任雖然都急著想表現,前面的問題還沒解決,又想增加新的政策來彰顯其教育理念,不僅看不出一致性的政策邏輯,教育資源分配也缺乏整體戰略思考,當然讓人覺得愈改愈亂。

期待新政府上任後,能用更開放全面的角度來看待教育需求,用更專業客觀的態度處理教育問題,最重要的是設法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擴充教育資源並善加分配,真正照顧到城鄉每個孩子,也讓老師重新建立專業尊嚴。
讓學生也談談選舉吧!
閱讀更多

讓學生也談談選舉吧!

總統和立委大選將至,這陣子媒體充斥著各種選舉新聞,談話性節目也有討論不完的話題,造勢場子看起來也熱熱鬧鬧。

這些看似屬於大人的活動,其實也讓許多小朋友產生好奇和疑問,發現有些父母會耐心的解釋這些遊戲規則,讓民主的觀念慢慢在小孩心中萌芽;但也有不少用「政治很亂,小孩不用管」之類的話來省掉麻煩,錯失了很好的民主教育機會。

回頭反思台灣的民主制度已實施幾十年,但學校裡的民主教育卻沒有真正落實。早期常聽到「選賢與能」的口號,但沒人教我們如何辨別賢能?

如今多數學校會透過模範生選舉來讓學生「體驗」民主遊戲規則,但也僅是形式;就算公民教材也對民主政治有更多的說明,多數學生也只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甚至會過度解讀學校政治中立,刻意避開相關政治議題的學習。

這種形式化和教材化的民主教育,對於民主制度的意義和內涵,難有較深入的討論與思辨,於是民主只被當做是一種規則,而非深入心中的價值。

於是當他們長大真正接觸時,面對各種紛亂的選舉資訊,常出現厭煩逃避,或者任由輿論媒體操弄。等投完票,民主政治就成了那些政治人物的事,他們平時玩些什麼把戲也不太需要關心,等過幾年要投票時再說,產生的結果就是缺乏素養的民主樣貌。

民主不只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選擇方式,也是一種學習的歷程。學校老師不妨利用機會設定議題,請學生蒐集各種選舉資訊,引導他們做客觀的討論,不刻意偏袒批評,讓學生學習用多種角度觀察現象,理解不同的想法和需求,練習以理性溝通說服,如此為民主教育的扎根,將來才能提昇社會的民主素養。於是當他們長大真正接觸時,面對各種紛亂的選舉資訊,常出現厭煩逃避,或者任由輿論媒體操弄。等投完票,民主政治就成了那些政治人物的事,他們平時玩些什麼把戲也不太需要關心,等過幾年要投票時再說,產生的結果就是缺乏素養的民主樣貌。

民主不只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選擇方式,也是一種學習的歷程。學校老師不妨利用機會設定議題,請學生蒐集各種選舉資訊,引導他們做客觀的討論,不刻意偏袒批評,讓學生學習用多種角度觀察現象,理解不同的想法和需求,練習以理性溝通說服,如此為民主教育的扎根,將來才能提昇社會的民主素養。
期待回歸教育本質的政策探討
閱讀更多

期待回歸教育本質的政策探討

回顧過去一年,台灣教育環境仍有許多動盪,像全國性的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問題,高中歷史課綱修訂的爭議,都對社會和學校造成的很大的衝擊,逼得許多家長和學生走上街頭抗議,也讓多數人對台灣教育有更消極負面的看法。

然而也非所有動盪都是不好的,許多在教育基層默默產生的正面積極改變,例如學教翻轉、學習共同體、創客教育等,或是像「均一教育平台」、「為台灣而教」等實現社會公義的作為,反而為台灣教育帶來更多感動和啟發,讓我們在各種紛擾之中,仍然看到教育的一絲希望。

那些看來負面的教育議題,爭執的幾乎都是表層的形式或作法,滿足某些特定價值觀或意識型態,追求某些公平的假象,不斷在枝微末節上拉扯修剪,想要把教育這棵大樹形塑成各自心中的樣貌,卻忽略了某些根部已腐爛,某些樹幹已蛀損,最後可能整棵傾倒。

相較之下,那些正面積極的改變,雖然較不易被大規模看見,卻衝著教育的根本問題而來,不僅要對症下藥,還要給予正確的養分和灌溉方式,讓教育回歸原有的本質,使其枝葉能自然的發展。只是這樣的改變,沒有公權力加入,改變範圍太小,幅度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或遮蓋。

新的一年,即將有新的政府上任,可能會延續原有制度,或許又會有其他新的作為。無論如何,希望新政府別只在入學的遊戲規則上打轉,或在政治角力中求取虛偽的平衡。

面對各種輿論和爭議,應該發揮領頭作用,帶領社會大眾進行理性和專業的探討。能虛心接納各種聲音,但也要不媚俗的堅持教育的本質還是在學生怎麼學,老師怎麼教,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適性的教育。少一點華而不實的政策口號,多著力於基礎卻重要的改變,才能讓教育根基穩固,讓更多學子受益。
學程式已成新教育潮流
閱讀更多

學程式已成新教育潮流

過去科技的發展對中小學教育現場的影響,多發生在教學媒介和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行動載具學習、線上即時課程等,這些教學的內容仍以原有的課程教材為範疇,只是利用新的科技讓教學更有效能。

然而這幾年科技卻已開始改變中小學的課程內涵。許多研究和預測都看見了未來程式設計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其對未來創新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要性。

部分國家開始積極推動中小學的程式設計(Coding)課程,美國總統歐巴馬還親自錄製短片來鼓勵美國人學寫程式,美國教育部也因此通過STEM法案,將電腦科學納入中小學正式課程中。其他如歐盟國家、新加坡、韓國等也都已著手推動中小學的程式教學,這股學程式的潮流,正一波波在世界各地蔓延。

台灣學生在程式設計的能力其實相當不錯,常常在世界各大競賽中獲獎,只是現有人才培養的速度恐怕跟不上未來需求。雖然部分民間企業或團體已先啟動推展程式設計相關的課程,但政府的作為仍停留在政策規畫階段,除了新的國中課綱草案把資訊科技獨立出六學分,其他階段還看不到培養程式設計人力的更積極作為。對於未來台灣這部份的人才供給,會是一大隱憂。

學程式不只為了寫程式,當中有相當多的邏輯推理和創意發想的訓練,廣義來說對整體人才發展都是正向的。政府起步慢了,加速推動就好,但如果像過去推行其他主題課程一樣,政策訂下去,經費給出去,又只是外加科目要學校教,效果恐怕也不會好。政府如果看重這個問題,應該有更完整的規畫和準備,尤其是師資和整體課程的調整,都該有更具戰略性的全國政策才行。
用引導和信任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閱讀更多

用引導和信任培養主動學習能力

前幾天台北市宣布要取消國小學生寒暑假作業的規定,讓寒暑假作業成了這幾天的熱門話題,贊成和反對聲音都有,其中不少教育界人士擔心如此會讓學生怠惰而影響學習,但若細看該新聞的原貌和相關報導,就會發現許多憂慮應該是多餘的。

其實教育局是停止適用「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並不代表學校「不能」要求學生做寒暑假作業,實際上許多縣市根本沒有訂定類似的要點,學校還是能依其教育專業來設計學生的寒暑假作業。所以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規定作業,而在於讓孩子做什麼樣的作業?

有些人質疑台灣的學生缺乏主動性,小學生更是沒有足夠能力來決定應該學什麼,放任讓學生自主,等於是放牛吃草。這的確有可能發生,但我們更應該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能力?平常學期間的課程學生已沒什麼選擇,如果連寒暑假都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作主,要如何期待他們長大後會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依照教育局的解釋,取消規定是希望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寒暑假的學習內容,不需要讓每個人都做一樣的制式作業。這當中學校老師仍能發揮引導作用,甚至可以依照學生年齡和學習條件,設計不同的寒暑假作業選項,包括獎勵學生廣泛閱讀、請學生自行設定主題進行完整的探索,甚至提供學科練習給需要補救加強的學生也行。這才是進步開放的作法,也才符合適性多元的教育理想。

孩子可能會偷懶怠惰,也可能無法完全自主,但我們應該相信他們的潛力。只要老師和家長給予適當引導,讓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項目,並定期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孩子的表現往往會超出我們想像。
教師專業需要務實的品管
閱讀更多

教師專業需要務實的品管

根據報導,2014年各大學培育師資生約8000位,不到10年前最高峰的4成。不僅選讀師範校院的人數減少,就連師範校院畢業生從事教職的比例也明顯降低。以台師大為例,近年應屆畢業生僅4成擔任教職,其他都轉往各行業發展。師培生不再以擔任教職為首要工作選項。

這些年來台灣中小學師資一直存在供需失調的問題,許多流浪教師征戰多年無法謀得一份正式教師職務。另一方面,也有人批判過去師專時代都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才能當老師,師資培育開放後,一般大學生也有機會成為師資生,使得國小教師的素質下降,尤其國小數學、自然等學科的教師學科專長不足,甚至連板書也寫不好,嚴重影響教學品質。

師資培育開放的確可能讓整體師資生的素質降低,但不代表師資培育的成果和品質就應該跟著下降。理論上開放後會形成更多競爭,師資的品質應該要因此提昇。如今未能產生這個效果,癥結恐怕不是師培的數量,而是品管的問題。

如果把教師視為一種專業,那麼其呈現的專業度,應該受到其專業標準和檢核機制來管控。如果師培制度加上對現職教師的管考,都能嚴謹確實的把關其學科知識、教育專業和教育熱忱,並能有效的淘汰未達標準者,教師素質理應能提昇。例如教育部規畫國小師培生需取得國文、數學、自然、社會任一科之專長檢定,才能達到畢業門檻,就是一種較積極的作法。

除了培育階段的管控,現職教師的在職進修與淘汰機制更應該檢討,否則一旦取得正式教師職務,受到教師法的過度保護,對於怠惰不適任的老師,還是難以處理,對教師專業的傷害其實更大。
學生真的懂了嗎?
閱讀更多

學生真的懂了嗎?

一位家長在臉書上貼文,詢問該如何向五年級的孩子解釋「分數乘以整數時,為什麼只需要乘以分子,不需要乘以分母?」不少他的臉書朋友紛紛提供各種解說,有的直接用數學演算說明,有的用圖解示意,還有人建議去買切片的蛋糕實際做實驗。

有意思的是,這個對多數大人來說,本來是想都不需要想的問題,卻不見得能輕易的解釋清楚又易懂。有些解釋很專業,但超乎孩子所學的數學概念;有些說明看起來很複雜,又很容易讓孩子的邏輯跟不上;有的圖說看似簡單明瞭,孩子卻可能用不同的角度去見解。於是有人冒出一句「現在知道當小學老師不簡單!」

有效的教學就像有效的溝通,不是講了就算,得想辦法確定學生理解其教學內容。過去常用的方法就是考試,問題是答對了不見得真懂(可能猜的),答錯了老師又用同樣的方式再講一次,不懂的還是不懂。

比較遺憾的是,很多聽不懂的孩子,為了不想丟臉,不讓師長責罵或嘲笑,還得拼命裝懂,反正想辦法多做些練習,能應付考試就行,其實還是一知半解。

溝通常有盲點,教學也一樣。老師要能經常檢視表達的方式、說明的邏輯,是否能符合孩子的年齡與知識基礎,同時要透過不同方式觀察學生的回饋,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

例如善用學習共同體、翻轉教學、各種數位學習平台,甚至是家長的回饋,與其他老師的專業互動等,都是幫助老師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察覺學生知識理解的方法。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方式會不同,代表先前行得通的方法,之後未必有效。重要的是謹記學習主體為學生,要不斷以學生的角度去探究學習問題,才能善用累積的教學經驗,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條件,採取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思辯能力要從小培養
閱讀更多

思辯能力要從小培養

前台大校長李嗣涔在台灣大學電機系系慶致詞中提到,台大電機系學生太專注在自己的專業,缺少思辯力,沒有思想,對周遭社會問題沒有感覺,建議理工科系甄試時應加考小論文。李前校長的批判的確點出部分台大生的問題,但也像葉丙成教授所說,這不是只有台大電機如此,而是全台灣大學生的普遍現象。

也常聽到大學教授抱怨現在的學生上課都只會聽講,好一點的會抄筆記,卻不知如何參與討論?對議題沒有或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勉強擠出的一些想法,又缺乏邏輯,甚至答非所問,不知所云。而這些問題隨著大學生畢業進入社會,也成了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的問題,會聽命行事,但缺乏主動和創意。

這問題也不能只怪台大或其他大學,思辯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得從小長期的累積。所以這是整個中小學教育的問題。我們傳統的學習模式,總被框在法定的課程和教材中,被各種測驗的標準答案綁架著,學生被訓練在既定的線索中快速找到正確答案,並不被鼓勵有太多自己的想法。當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或答案,通常是直接被否定,甚至被責罵或嘲笑,漸漸讓學生失去表達想法的勇氣。

思辯是一種理解、質疑和解釋的思考辯證模式,過程中一定會有錯誤、有問題,在找尋答案的時候,有時需要能跳脫制式想法的創意。如果太在意答案是否正確?就容易限縮了思考的空間。因此,要培養孩子思辯能力,我們必須鼓勵孩子嘗試錯誤,甚至容忍他們適度的「超出規範」,才能讓他們激發更多想法,也更勇於表達。
校務評鑑要能務實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校務評鑑要能務實解決問題

「校務評鑑」應該是學校校長、主任和老師心中極不想聽到的四個字,幾年一次的校務評鑑,受評鑑的學校如臨大敵般,無不戰戰兢兢。從事前的評鑑資料準備、自評報告撰寫,訪視演練,到評鑑當天的接待細節、流程掌握、人員應對等等,想辦法做到盡善完美,就是希望讓評鑑委員留下好印象,拿個好結果,證明該校的優秀辦學成果,同時也是校長的重要政績。

只是長期以來的各級校務評鑑,往往讓人覺得流於形式,其過程勞師動眾、浪費經費紙張,影響學校運作等問題,引起最多反彈。加上評鑑指標項目繁多,內容包山包海,要在短短一天至兩天的時間,由幾位不同專長領域的專家學者,給學校一個明確的評判,那是何等高難度的任務?

難怪有人批評學校過度重視表面工夫,抱持僥倖的心態,盡可能隱惡揚善的作法,各校評鑑結果也沒能分享學習,根本失去校務評鑑是要幫助學校找出問題,並加以改善的本意。

「評鑑」具有其必要性和價值,學校的教學與行政若沒有一定程度的稽核,容易自我滿足、忽略問題或迷失方向而不自知。

然而,評鑑要有效果,而不是只看成果,如果只能在校門口掛個紅布條慶祝,卻總是無法解決評鑑所發現的問題,那評鑑就毫無意義。

台中市林市長提出希望將周期性的校務評鑑歸零,改以對症下藥的專案評鑑,就是個值得討論的進步想法。或許主管機關還能進一步重新分配資源,讓專家學者針對特定問題長期性的輔導學校,並透過相互觀摩學習,讓學校能更務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學生的需要,然後更有效的找到問題解決方法,這樣評鑑才更有意義。
鑽漏洞休假 如何為人師表?
閱讀更多

鑽漏洞休假 如何為人師表?

近年來教師對自身工作權益的意識提高,從教師會發展到教師工會,部分教師團體積極爭取教師的權益,或許增加對教師的福利保障,卻也造成許多學校行政上的困擾,甚至引起社會反感。

例如前陣子宜蘭縣教師工會提出的協商條件,即便還有待討論,卻已讓社會觀感不佳;最近又傳出公立學校教師利用育嬰假規定的漏洞,刻意在寒暑假期間撤銷六成薪的育嬰假,實質上享受領全薪卻不需到校上班的寒暑假,而且追蹤發現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有,雖然只是少數老師的行為,但對多數認真付出的老師來說,同樣已造成傷害。

民主社會中,老師在合法的情況下適當爭取其權益,我們應給予尊重,然而教育工作,畢竟有其特殊性質,老師在爭取或享受權益的同時,更須審慎思考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尤其最重要的是不能損及學生的學習權益。

當老師以鑽漏洞的心態享受休假的權益時,等於不在乎增加學校行政作業困擾,更無視學生得面對不穩定的代課師資問題,這樣的行為豈非把自己的專業視為隨便找個人就可以替代的工作?看在學生眼裡,又如何教導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要如何導正學生的自私行為?

學校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回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應該設法增加人力資源,減少對老師教學無意義的行政干擾,讓老師能更專心教學與陪伴學生。相對的,老師也應更尊重自己的專業與責任,以成就學生為志業,而不是犧牲學生權益來占國家社會的便宜。

相信多數老師都是兢兢業業,願意付出奉獻成就學生,只希望不要因少數老師不恰當的行為,繼續打擊日漸低迷的教師士氣。
該務實面對高等教育問題
閱讀更多

該務實面對高等教育問題

台灣少子化的問題,早已一波波在各級教育現場出現,從幼教、小學、中學逐步被影響,只是在主管機關降低中小學班級學生數和學校班級數之下,造成的衝擊似乎沒有預期的大。然而就像煮蛙效應般,當大家慢慢輕忽這個問題時,接下輪到高等教育面對少子化衝擊,其結果卻可能遠大於大家想像。

依據推算,105學年度大專院校新生入學人數將首度跌破25萬人,將有更多院校或科系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狀況,加上大學學費沒有足夠的漲價空間,直接影響的就是學費收入大幅降低,教育部統計預估未來10年內大學學費將短收300億元,這是一筆不小的差距。

沒錢難辦事,若想提高高等教育水準,勢必得投入足夠的經費,這是世界各國都得面對的現實。經費來源除了學費,不外乎政府補助和民間資源兩大部分,以國內目前的經濟、財稅和預算分配的政策來看,總是處於僧多粥少的窘境;民間的資助同樣也受經濟發展影響,大學本身的投資價值更是關鍵,能發揮的作用也多為杯水車薪。

少子化問題早就知道會發生,政府卻遲遲拿不出積極對策,如今只能呼籲大專院校轉型或合併來縮減校數。然而校院合併後校舍還是在,科系沒減少、教授一樣多,恐怕少子化的內憂還是難解,還得面對有越來越多國際大學來台搶教授和學生的外患。

就像職業棒球的發展會影響三級棒球的興衰一樣,高等教育的品質不只影響國家人才的培育,還牽動整個中小學教育的發展。解決高等教育的問題,得要有更長遠周詳的藍圖,要有更開放務實的制度;該取捨的,該改變的,都得放手去作,過多的民粹和保護,只是自欺欺人,讓競爭力不斷流失。
用分數誘導學習 亦有意義
閱讀更多

用分數誘導學習 亦有意義

自從12年國教免試入學將服務學習納入計分項目後,有不少人批評學生只是為了分數才做服務,喪失服務學習的本意。最近新聞也報導部分縣市將才藝競賽名次納入計分,導致許多國中生為了「賺取」分數,搶著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以往冷門的比賽反而變搶手,偏差的現象同樣引起許多批評。

以動機來看這種現象或許有待商榷,然而從教育目的來看,由評量來引導學習方向,有時是必要的手段。如果能因為入學制度讓學生多接觸到原本就缺乏的學習內容,或是累積一些人生經驗,只要方式不過度扭曲,其實都算正向的發展。多點學生接觸風箏、陀螺等民俗技藝,總好過花更多時間待在補習班裡,或成天埋頭在參考書測驗卷中。

台灣推動教改的過程中,其實有許多立意良善的制度,卻被投機或偏頗的觀念給扭曲。12年國教的就近入學、適性發展、服務學習和多元才藝等等都是正確的教育理念,而這些在過去升學導向的教育環境中很難被重視與實踐,如今透過升學制度來導引實為不得已,或許成效有落差,執行過程出現問題,但也不該因噎廢食,走回一元考試的老路。

就算學生為了升學而去學才藝,就算大家的服務學習分數都滿分,至少讓他們做了以前做不到的事,還是值得的。

許多升學制度的爭議都來自於短視的公平概念,且其基礎建立在單純的學業排名,無視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差異。如果大家不能把視野放寬放遠,依舊只偏重學生的學科考試成績,用單一標準來清楚排序學生,並框架知識與職業尊卑的狹隘觀念,那要期待制度改變來減輕升學壓力,恐怕是天方夜譚。
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
閱讀更多

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

華人社會對孩子的學習進度總是特別在意,總是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檢核點上都能領先他人,覺得這樣能早一步抵達終點。因此在各種和孩子學習或成長有關的商品廣告中,最常看到的大概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了。

在接近一元化的考試制度和升學主義引導下,提早學習和訓練的確有可能增加孩子贏得考試競爭的機會,然後獲得好的學歷,進而爭取到好的工作。

然而也因為如此,讓很多專長不同,本來不該在同一個跑道競爭的孩子,結果雖然提早起跑了,莫名其妙地被迫跟著提早接受挫折,提早對學習喪失興趣。

隨著教育思潮開放和社會環境改變,漸漸有較多家長揚棄這樣觀念,轉而出現「人生如一場馬拉松,堅持到最後的就是贏家」的想法,只是仍未跳脫主流競爭模式,大家還是在相同的馬拉松賽道中各自努力。

前陣子有個很有意思的電視廣告,一開始是很多人認真跑馬拉松賽,後來有人決定離開那個賽道,朝自己嚮往的路線跑,接著愈來愈多人跟著選擇不同的人生路程,每個人都帶著自信和笑容往前衝,畫面變得更豐富精采!

人生的確如越野馬拉松,不用急著在起跑點爭先恐後,然而每個人適合的賽道和終點可能都不同,途中會遇到的障礙或叉路,所能獲得的補給或支持也不同,又如何判定誰是終點線的贏家?

在希望孩子去追求不可預測的終點前,重要的是先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興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還要累積足夠的學習與應變能力,好應付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挑戰。

更棒的是能擴展孩子的視野與高度,增加正向思考的能量,激發其創意潛能,或許孩子能擺脫傳統束縛,開發新的道路,為社會帶來更多進步的力量。
改變需要勇氣和堅持
閱讀更多

改變需要勇氣和堅持

12年國教實施2年,有民間團體近期調查發現仍有超過7成學生認為壓力變大,更有家長團體斷定12年國教徹底失敗,期待未來執政的新政府能重新開機,恢復基測入學制度。

教育部也公布官方的滿意度調查,發現有8成認同12年國教能達到適性入學的目標,近5成學生認為能接觸更多課外知識和活動,雖然僅有3成7的學生認為升學壓力減少,但當中以社區高職學生認同壓力減輕的比例最高,其次為社區高中,明星高中學生感受壓力減輕的則不到2成。

12年國教推動過程中的確出現很多問題,但要實施才2年的制度明顯減少升學壓力,或立即改變累積已久的社會觀念,實在也太不切實際了。如果第二年的制度修正已讓問題減少,就表示其仍在對的方向上,應該要繼續研究改進,而不是直接走回頭路,回到那問題更明顯的基測入學制度。

至於升學壓力這件事,制度只是原因之一,家長的態度恐怕才是關鍵,只要有競爭就一定有壓力,想選擇愈搶手的明星學校,競爭壓力自然就更大。

但那是家長和學生的選擇,12年國教的精神之一便是希望透過均質化和優質化,讓「多數」學生可以不用太在意學校排名而就近入學,實際上這樣的現象也已經發生,只是比例還不夠高,而這種觀念的改變,更需要時間和「堅持」才能做到。

教育觀念、制度和作法是相互牽動的,許多的改變要多方面同時進行才能奏效,如果家長不願意揚棄傳統的升學主義思維,老師不能改變傳統應付考試的教學模式,政府不能勇敢地堅持對的政策方向,那多數的改革都很難成功,那不僅犧牲學生的學習,還影響國家未來的人力發展。
優秀不能只看分數
閱讀更多

優秀不能只看分數

台灣的大學數量過多,對大學來說搶學生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務,即使是生源不會有問題的頂尖大學,也都想辦法要挑優秀學生。

日前大學入學管道到底該增加指考分發的比例?還是以推薦申請為主流?幾所頂尖大學的不同看法引起許多討論,也各有支持的論點。不過這個問題的背後,所蘊藏著對優秀學生的認定價值,其實更值得思考。

會讀書考試的學生,代表其具備相當程度的學習能力,對於學術傾向較高的高等教育而言,這種學習能力也很重要,但也只是應具備的其中一種能力。其他如對知識的批判思考、對自我的認知期待、對社會的理解關懷等等,都應該是優秀大學生很重要的特質。

如前幾天新聞報導2位建中學生為校刊編輯的主題,自己安排行程籌措旅費,前往冰島完成人物採訪,這樣的勇氣和執行力,就不是學科考試能測驗顯示的能力。

有人說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實際上展現學習志趣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得花大錢學才藝或到國外交流,也非要做出包裝精美的備審資料不可。

重點是如何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依循自己的興趣志向,運用有限的資源,發展真正的適性學習,然後累積足夠的學習經驗和佐證資料?關鍵應該是適當的引導和足夠的探索學習時間,而不要有應付不完的考試和作業。

些微的分數差異代表的學習能力其實沒什麼差別,但學生的性向和志趣卻可能天差地別。有研究分析過去大學聯考的成績分布,發現都會地區學生也明顯優於偏鄉地區,代表單純考試不見得比較公平。透過推薦申請管道,加上固定比例分配,反而更有機會彌補經濟的落差問題。
學會學習才是重點
閱讀更多

學會學習才是重點

問到許多到國外讀書的學生對上課的第一印象,都會提到老師「準時下課」,相較之下,國內老師對上下課時間的掌握的確比較「含糊」些。有時晚幾分鐘進教室,有時拖幾分鐘下課,嚴重的還會占用整個下課時間,等到下節課的老師來了還欲罷不能。

老師會延遲下課時間,可能基於責任心,認為要把應該教的課程教完,或把該交代的事情說清楚。但對時間寶貴的學生而言,下課鐘聲未響,心可能就已飛出教室,老師在台上多講的那幾分鐘,可能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老師所講的內容,大概也很難聽到心裡。

學生抱怨下課時間不夠,老師也會抱怨上課節數不足,尤其這幾次課綱調整時,幾乎各科老師都會呼籲增加節數。那些彈性課程的美意,最後常引起各科搶食的角力。知識這麼浩瀚,老師怎麼教得完?就算把課本上的內容,以及精心準備的補充資料都講完了,就真的是教完了嗎?學生就真的學會了嗎?當我們把教學的核心從「教」轉移到「學」,就會發現需要重新思考「教不完」這個問題。

課程理論走向能力本位發展之後,各種能力指標成為課程綱要的核心,學習的重點不再只是教材的理解和記憶,更要能將其融會貫通,整合應用,形成進一步自我學習的能力。

課本內容只是一種媒材,方便老師有系統地去幫助學生建構那些能力。所謂的學習,更不是上課聽講、複習、考試而已,還有更多思考、辯證、發現、創作和應用。看看歐美國家學生的上課時間比台灣少很多,教材厚度卻可能是我們的好幾倍,而培養出來的學習能力更不輸我們,就該理解問題不在有多少時間上課,而在用什麼方式讓學生學習?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