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榜單無法呈現的學習故事
閱讀更多

榜單無法呈現的學習故事

又進入放榜的季節,前陣子國內大學繁星推薦入學的榜單公布,加上更早前的特殊選才管道,許多高中已開始貼出賀榜,接下來申請入學的結果也將陸續公告。而多數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也在近期陸續揭曉。不僅那些如願錄取理想學校的考生可以鬆一口氣,多數高中也會抓住機會展現該校的升學成果,作為對家長們的一種交代,也是一種宣傳。

這個時節也同時是家長為孩子選擇未來國高中學習環境的重要時刻,除了各個學校的辦學特色外,升學績效也是許多家長重視的選校因素。常聽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學校的榜單好嗎?孩子進去了會不會有競爭力?」

不可否認,學校的升學成果,必定與課程規劃、教學品質、升學輔導以及學習風氣等因素有關,也代表著學生學習的成效。然而把升學榜單過度連結到所有學生的競爭力,恐怕也是一種迷思。畢竟多數學校呈現的亮麗榜單,只是一部份優秀學生的表現,他們通常容易獲得較多的學習資源,至於其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成果,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刻意被隱藏,反而成了「陪考生」。

在多次的考招制度變革後,當今的教育價值觀更強調的是多元適性。學習力強的學生,應該花更多時間去多方探索,培養更多元的能力,而不需要將時間都耗費在重複的學科練習;能力中等或較弱勢的學生,更應該找出自己所愛與所能的範疇,提升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生保持高度的動機,願意持續學習。

升學績效呈現的只是整體的數字,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故事,這個故事是否豐富精彩?能否延續不斷?應該是學校和家長更需要重視的。

線上教學 師生新挑戰
閱讀更多

線上教學 師生新挑戰

為了因應新冠疫情可能造成學校停課的狀況,教育主管機關從開學前就已呼籲各級學校老師要提早準備線上教學的平台與內容,這段期間也看到政府和許多企業組織紛紛提供各種線上教學的資源和技術協助,網路上有非常多老師分享他們使用線上教學的案例,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即便如此,先前多數學校老師對線上教學仍處於一種被動消極的態度,大概覺得應該沒那麼嚴重吧!直到最近真的出現某高中因兩位學生確診而全校停課,大家才驚覺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隨時會慘遭「毒」手,再不趕緊儲備自己的戰力,很可能會措手不及了。

於是這兩周可以看到許多學校積極辦理線上教學研習,老師們就算心裡有百般無奈,也多不敢輕忽,有人戲稱這應該是史上老師資訊融入教學能力進步最快的時期。

然而,線上教學畢竟不同於實體教學,不只平台操作的技能,師生或同儕互動的方式,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熟悉的情境,老師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備課,要調整教學習慣,還要處理學生新的學習問題。不只是學生端軟硬體的使用問題,還有因好奇和興奮而不受控的挑戰。老師若無法熟悉操作,缺乏周延的課堂規範,或者急躁的想運用各種線上教學的技巧,卻忽略學生的適應狀況,線上教學的成效就很難期待了!

現階段線上教學仍只是個應急的替代方案,老師們不妨先求穩定,從較簡單的模式入門,等學生和自己都順利上手後,再來運用更多線上教學的功能,嘗試不同的教學變化。最重要的是,所有教學設計仍要緊扣學習目的,不要只為了嚐鮮而求變,才不會讓學習偏離了軌道。

多理性 少八卦
閱讀更多

多理性 少八卦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尤其近兩週在歐美地區的疫情擴散,來得又快又猛,加上許多國家缺乏這類疫情的衝擊經驗,民眾的防疫觀念薄弱,政府的應變緩慢,導致傷害遠超乎預期。對照之下,台灣積極的防疫作為和成效,頓時成為其他國家稱羨的對象,也讓國人安心不少。

國內疫情雖相對穩定,但風險仍持續存在,尤其處在全球化的時代中,一不留意,病毒就可能趁虛而入。最近國內出現的確診案例,顯然就是輕忽了病毒在國際間傳播的速度,在當時以為相對安全的地區,實際上極可能已有潛在疫情。我們雖不是先知,無法料事如神,但面對風險,適當的提高警覺和提早因應是絕對必要的。

病毒疫情雖然可怕,只要小心防護,大致上是可以掌控的。然而許多時候,比病毒更難防範的是各種謠言八卦,以及不經求證的散播,這些謠言對社會帶來的混亂和造成的傷害,有時更讓人難以招架。網路社會中,任何一點有意無意的曲解,自以為是的推論,都可能經由各種拆解組合、加油添醋後,就輕易變成其他人相信的事實。

感染病毒可以被隔離治療,但遭謠言傷害卻常無法得到相對等的澄清和彌補,因為謠言散播的速度遠超過病毒,深植人心的偏見也比體內的病毒更難根除。

天佑台灣,我們在政府和民間的通力合作下,已較能免除對疫情的恐慌,但我們難以擺脫全球經濟被疫情衝擊的影響。在面對動盪的局時,我們需要更多理性和關心,替代無謂的猜疑和八卦。每個人都謹言慎行,減少謠言的散播,就是幫社會多增加穩定的因子,如此,大家才有更多心力去面對真正的敵人。

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演自己的角色
閱讀更多

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演自己的角色

在學校和學生家長互動的過程中,很怕看到一種場景,就是問孩子喜歡什麼?將來想要做什麼?回答的不是孩子,卻是一旁的父母搶著說:「他喜歡數學」、「他擅長畫畫」、「他將來可以走財經或法律」,孩子只是默默的點著頭,沒有任何意見。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往往隨著孩子的年齡和發展而有差異。嬰孩時期,父母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幼童階段,則希望孩子快樂長大,永保笑容,也很願意讓孩子嘗試多種事物,培養各種興趣;到了中學以後,對孩子的課業的期待自然加重,甚至開始積極為孩子的升學做準備;就算孩子已進入職場,仍有許多家長高度關心著子女的成家立業,總希望他們的一切能更完美。

這種牽掛,是一種愛,但有時過頭了,卻成為一種傷害。最常見的,是孩子從小遵循著父母的安排,補習、才藝、活動、競賽等等,這當中有許多不是孩子自己喜歡願意,直到學不出什麼成效,或者孩子極力拒絕,父母才認賠放棄。

也有一些非常「體諒」父母的孩子,不敢反抗父母的意志,乖乖的,努力的完成父母交給他的任務。有些時候他們可能表現不錯,可以獲得獎賞激勵,也就說服著自己去忍受,去喜歡。然而,當這種強迫自己遵守的壓力越過了界,卻可能產生讓孩子和父母都想不到的反彈。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該把太多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期待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孩子的人生劇場需要父母適度的關心和照護,但父母不需當編劇,寫好台詞讓孩子照著念。不妨做個好導演,引導孩子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扮演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偶爾就坐在觀眾席,欣賞著孩子賣力的演出,然後給予掌聲鼓勵。

學校防疫 也該超前部署
閱讀更多

學校防疫 也該超前部署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還很難預測,社會各界無不盡全力在防堵和因應。先前政府要求延後兩周開學,各級學校利用時間盡全力做好防疫準備,學生家長也都願意配合,但學校環境中的確存在較高的群聚感染風險,因此主管機關都對此防疫採高標準的警戒。

除要求做好入校三級防護,還要停辦或延後各種大型集會活動、校外教學、游泳課等,更明定一人確診停班,兩人確診全校停課的標準。畢竟校內一旦發生案例,影響層面之大,是難以估算的。

然而,政府雖制訂了停班停課標準,對於相關的因應補救措施,尚未見到足夠的規畫和討論,只建議學校預先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似乎小看了停班停課這件事。

停班停課所牽涉的不會只有學生學習如何持續的問題,還包括課程調整、活動辦理、師資調配、評量設定等等。尤其現在許多學校推動的多元學習或彈性課程,已不太適用傳統的「班級」思維。雖然政府希望學校減少跑班教學,但對許多學校而言,這並不是能輕易調整的課程規畫。換句話說,部分班級停班的問題不見得比全校停班少。

即便採取線上教學,也還有許多待克服的困難,例如學校和家庭的網路環境、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學生的線上學習規範等等,都是需要事前準備和練習的,更何況許多操作性課程難以透過線上教學完成,因此,不能期待線上學習完整取代原有的學習。

學校理應遵守政府防疫規範,但停課因應責任不能都交給學校自行承擔,既然要採取防疫超前部署,政府需要更積極去瞭解實務運作的困難,適度調整制度,積極整合資源,才能給學校充分支援,讓疫情對學生的傷害降到最低。

累積教學專業 從容面對改變
閱讀更多

累積教學專業 從容面對改變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社會各產業的正常運作,各級學校更是直接延後開學,這段時間雖然是以提前放暑假的概念來挪移課程,但政府、學校和許多民間單位都在此時積極推動線上學習的平台和內容,明顯刺激了數位教學的應用,算是意料之外的發展。

然而,新的教學科技運用對多數教師來說是個挑戰,即便現在的技術已經把操作介面盡量簡化,功能也相當齊全,但要熟練的運用,使其發揮預期的教學成效,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除了資訊能力和使用經驗,老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更是重要。換句話說,老師越是具備活化教學能力和習慣,就越能應付不同的教學狀況,突破教學限制。

問題關鍵在於教師活化教學的素養,非一蹴可及,需靠平時的累積,以及接受改變的意願。如果老師總是固守習慣的教學方法,害怕嘗試新的事物,自然難以在教學上做到活化創新;再者,即便老師有意願,但缺乏足夠的行政支持與有效的課程領導,甚至受到排擠阻撓,老師活化創新的熱忱也很快被消磨殆盡。

這幾年無論是教育制度、課程理念或教學方法,都產生許多變革。不斷吸收教育新知,強化課程教學專業,適度活化創新已是老師無法迴避的課題。然而這過程必然有許多壓力和困難,不該是老師單打獨鬥的挑戰,必須以團體戰的模式,透過專業積極的課程領導,才能讓老師們持續投入教學研究,不僅強化個人的教學素養,同時累積教學團隊的專業形象,讓家長更放心。
相互學習 提升班級經營能力
閱讀更多

相互學習 提升班級經營能力

這些年來常看到老師抱怨現在學生越來越難帶,恐龍家長和直升機家長也多,讓老師在班級經營方面常力不從心,不知所措。有些乾脆放任不管,免得惹事,只想保住飯碗等退休。這不僅影響老師教學成效,也犧牲掉許多學生的學習權益。

當今的教育現場,親師生關係比過去複雜多了,老師已不能單靠著職務的權威來要求學生和家長,班級經營能力不僅是教師專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時甚至比具備教學專業更重要,因為在缺乏良好的學習氣氛和行為規範下,再厲害的教學專業也難以發揮效果。

班級經營專業雖然需要時間累積,但未必代表資深就必然有較佳的班級經營能力,有時新手老師的創意和熱忱可以彌補經驗的不足,資深老師卻也可能過度依賴成功經驗,而忽略了社會環境、政策法規、師生關係等因素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因此,相互學習會是協助所有老師提升班級經營能力的最佳方式。

自從「學習共同體」引起大家的重視,這些年教師共同備課、議課、觀摩已相當普遍,但相互學習的主軸仍多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上,對於班級經營、親師溝通或學生輔導方面的分享機會較少。學校其實可以透過特定研習活動,來增加老師班級經營實務交流的機會。

就如最近讓學校舉辦一場「班級經營企畫力競賽」,將導師分組設定不同主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醞釀,提出能具體執行的班級經營策略及作法,再針對企畫內容和簡報呈現來評比。儘管大多數老師沒什麼企畫的經驗,但透過討論、分享和激發創意的過程,相信老師們都能從中學到他人的功夫,也能讓自己的功力更精進。當每個老師的班級經營成效都好,相信學校整體的學習風氣自然會提升。

養成好習慣 減少疫情風險
閱讀更多

養成好習慣 減少疫情風險

這兩周全球持續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威脅,由於其隱匿性高,未有症狀的帶病原者同樣具有傳染力,導致先前的防疫措施出現一些缺口,引發潛在的散播風險,政府不僅提高防疫標準,面對防疫物資吃緊的狀況,也積極實施相關配套措施,並透過各種即時的訊息公告和衛教宣導,目前看來暫且能穩定國人對防疫的信心。

過去面對飛沫傳染的疾病,「戴口罩」往往是大家認為最基本的防疫動作,如今大家逐漸瞭解「勤洗手」才是最需要被重視和養成的習慣。畢竟周遭的人如果有咳嗽噴嚏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是較容易察覺和保持距離的,但我們在公共場所可能觸摸到的各種介面、隨身使用的3C產品,都極有可能隱藏著難以察覺的病毒細菌,甚至戴在臉上的口罩,也極容易因為不當的碰觸方式而成為高風險傳染媒介。

實際上,無論是否有疫情,「經常和正確的洗手」本來就是每個人都該養成的習慣,只是平時大家常忽略其重要性,若能透過這次大家對疫情的重視,讓更多人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也算一件好事。

大人的習慣養成已不容易,小孩對自身行為的控制能力更弱,這也會是開學後學校防疫最大的挑戰。目前各中小學都在積極準備防疫物資和開學後的防疫機制,除了進校園的把關、環境清潔消毒及出現症狀的處理等方面,對於相關衛教的強化,更是不能輕忽。除了教導並讓學生實際操作正確洗手方式和時機,最好還要訂定督導機制。此外,不隨意碰觸口鼻眼睛,噴嚏咳嗽時正確的掩口鼻動作,也是很重要的習慣。

相信這波防疫工作會順利告一段落,但我們隨時面臨各種傳染疾病的威脅,只要越多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會減少各種疫情的風險。

避免恐慌 需更周延的防疫政策
閱讀更多

避免恐慌 需更周延的防疫政策

這次新冠肺炎爆發,雖然確診病例仍集中在中國大陸,但短時間內已擴散全球二十幾個國家,所幸世界各國經歷這些年來SARS、H1N1等重大傳染疾病的防疫經驗,多能提早警覺採取相關防範措施。台灣雖也有確診病例,但以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交流頻率來看,醫療和公衛體系的第一線防疫工作成果,是應該給予肯定的。

然而這一波防疫措施卻仍引起許多社會不安,尤其是各種防疫物資的供需失衡,成了最讓大家恐慌的問題,若把防疫視為作戰,那麼這次的後勤補給和民心掌握顯然仍不夠周全。

就以戴口罩的宣導來說,政府一開始鼓勵大家外出盡量戴口罩,還信誓旦旦表示國內口罩貨源充足。未料大眾對此疫情的重視程度遠超過流感,口罩需求遽增,等市場開始供不應求,甚至開始出現民眾搶購囤貨,才緊急採取強制介入通路配發的措施,並且轉變說法呼籲健康民眾不需一直戴著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然而當民眾的錯誤認知和恐懼一旦形成,事後不僅得花加倍的力氣去補救,前後不一的說法,反而更加深民眾的疑慮,降低對政策的信心。

此外,面對這種等級的疫情,除了明快制訂醫療公衛體系的作為外,其他如內政、教育、交通等相關的二線防疫因應政策,顯然也缺乏有效的資源掌握和整合,例如目前各級學校的防疫準備,同樣都面臨口罩、酒精、額溫槍等物資供應問題。這種狀況政府應可預先判斷和準備。

許多專家都呼籲,防疫工作最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民眾的恐慌。而恐慌往往來自資訊的不足或誤導,以及因應政策的不明和延遲。希望在每次防疫的經驗中,政府和民間都能有所學習,才能更有效的預防各種未知的疫情。
餐桌上的主角
閱讀更多

餐桌上的主角

現代都市中的家庭,外食的機會越來越高,尤其到了假日,大大小小的餐廳都可以看到闔家用餐,或者父母帶著小孩一起參加聚會的景象,原本應該是溫馨歡樂的畫面,但卻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在那些家人之中,眼前多了好幾個客人,他們各自專心用手指招呼著,有時臉上露出笑意,有時則皺著眉頭,似乎那些客人所嘗過的美食,總是比餐桌上的餐點來的誘人;那些客人所遭遇的經歷,比身旁家人的心情更重要。結果那些螢幕裡的客人,頓時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手機或平版電腦等3C產品,對許多現代人來說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配備,甚至成了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依賴。這些快速的通訊科技,增加許多在不同空間與時間的的交流,隨時關注千里之外的友人近況,掌握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這是「科技來自於人性」帶來的許多便利。然而,這些科技也讓許多人減少了螢幕之外的實體互動,忘記和家人眼神對接的感覺,以及分享喜樂悲苦的感動,這或許是「科技正在改變人性」的悲劇。

很遺憾的,父母往往是促成這種悲劇的幫凶,有時為了幫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和空間,就把孩子交給3C保母照顧;更糟的是,父母也被手機綁架,為了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中,只好讓孩子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網路上,有不少圖片和影片在控訴這樣的悲劇,希望大家能放下手機,用更多時間對待身旁的家人親友。春節假期,是家人親友重要的團圓時光,希望大人們能以身作則,減少對3C產品的依賴,用心陪伴孩子和家人,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建立正常的互動模式,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畢竟,眼前有著稚嫩肌膚,或者粗糙皺紋的家人,才應該是餐桌上的主角。

國中會考 是減壓還是增壓?
閱讀更多

國中會考 是減壓還是增壓?

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教育改革政策無法有效推動,家長或學校老師的信心不足,觀念未能轉變常是關鍵因素;而缺乏周延的政策法令配套,甚至制度運作相互矛盾,難以應付實務需求,往往是阻礙觀念改變的幫凶。

以國中教育會考來說,當初規畫施行的用意,是要檢驗國中生的學習成效,政府也強調「不是」為了升學需要。且希望透過3等級呈現成績,來發揮減壓、鬆綁和檢驗學習成效的功能。然而,在難以抵擋社會對高中升學排名的需求下,只好又細分成7等級,加上高中免試入學制度的設計,會考成績成為決定性因素,等於又強化了會考和升學的關聯性。要說會考不是為了升學,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再者,國中會考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檢驗和確保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品質,所以依法規所有國三學生都必須參加會考。因測驗內容以現行國中課綱為依據,對國中課程教材的熟練度,絕對與會考成績有相當大的關聯。然而,近年來各種實驗教育蓬勃發展,目前的會考考題已無法真正檢驗這些不同課程型態的學生學力。

就以辦理國際課程的學校來說,學生平日所學與國內課綱差異甚大,連教材和授課語言都不相同。卻要求學生參加國中會考,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意義極微。即便學校強迫報名,多數家長和考生也會選擇放棄,不僅浪費考試資源,也徒增主管機關、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困擾。

會考制度已實施多年,顯然未能有效達到減壓、鬆綁的目的,對於特殊課程的學生也難以達到檢驗的效果,主管機關有必要針對其政策配套和執行措施進行適度的檢討修正,否則會考難免成為另一個基測或聯考,繼續成為國中升學壓力的助燃劑。

大人更需要學習面對未來
閱讀更多

大人更需要學習面對未來

同事分享前陣子手機的通訊軟體中,長輩又傳來一則「8開頭條碼是基因改造食品」的網路謠言,會說「又」收到,是因為已經不知第幾次收到這則訊息了。他照往例找到網路上澄清謠言的資訊,將連結回傳給對方,也建議對方轉發給訊息來源者,希望能多少抵銷一些假訊息的擴散力量。

進入網路資訊時代後,各種訊息的傳遞速度已非我們能想像,尤其當今各種網路社群和通訊群組的便利,加上各式自媒體盛行,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很容易被快速散播。即便許多假消息一看就知可信度極低,但總有不少人不經大腦的思考,就如同神經反射動作似的,直接手指點擊傳送出去。

因為這樣的發展趨勢,有人說新世代的教育,要更重視閱讀理解和思考判斷能力,培養學生如何從雜亂的資訊中取得正確有用的資料。實際上,這已經是現代所有人都需提升的能力,因為不管老幼,我們都已身處在湍急的資訊洪流中。

然而從經驗觀察,年輕一代因為接觸的資訊多,雖然探究不深,廣度卻也不小,他們可能比大人更會判斷訊息的真偽,或者更知道如何查證。每當有爭論性的議題出現,網路上各方資訊匯集和論證的激戰,也常讓人佩服。相較之下,許多網路謠言的傳遞者,反而是有點歲數的長者,可能受到過去刻板教育的影響,讓我們太容易相信眼前看到的片面。

有時在想,我們這些大人需要放掉一些成見,打破一些框架,忍受一些叛逆,讓年輕人有更多探索的機會,甚至是一些天馬行空的空間。因為將來有一天,當他們回頭來教我們應付未來的能力時,我們也才能欣然接受,不會惶恐。
評量的目的不在追求高分
閱讀更多

評量的目的不在追求高分

在學校的各種學習活動中,評量是重要的一環,但也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討厭,甚至害怕的事情。對很多學生來說,多一個考試就如肩頭多一個重擔,能少考一次試,也可能讓學生高興一整天!

造成考試這麼惹人厭的原因,通常不是考試本身,而是考試後要面對的結果。例如答錯題目可能被罰寫好幾遍,分數考差了會被老師和家長責罵甚至體罰,更討厭的是明明考得還不錯,還要被拿來跟其他更好的同學相比。

程度較差的學生,常會覺得怎麼努力都考不好;程度好的學生,又擔心自己沒辦法得滿分!少數會喜歡考試的學生,大多也是因為能從結果獲得獎賞。漸漸的學生只在乎考試的分數,而忽略了考試真正的目的。

有效的評量要能夠讓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並讓學生願意繼續學習。對此,美國學者經研究提出「85分最適學習定律」,認為除了少數為了證明能力、分發學校或決勝負的考試外,一般的評量結果,85分是孩子們能學到最多本來不會、而且再學習效果最好的分數。

然而長期以來,大人們總期望孩子每次考試都能越高分越好,不只增加了考試對學生的壓力,也容易忽略拿到滿分時,反而未能檢視出真正學習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經常為了「增加學生大考應試能力」,刻意提高平時考試的難度,這對少數程度好的學生或許有刺激作用,但卻苦了多數資質中等甚至落後的學生,完全削減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評量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學生,也不是要討好學生。若能透過適當的考試頻率和難度,讓學生從考試結果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學生應該會更願意針對不足之處,持續學習改進,這樣的評量才有其真正意義。
趁早探索自我 無懼學習歷程
閱讀更多

趁早探索自我 無懼學習歷程

「聽說未來高中的學習歷程很重要,最好能和申請大學的科系相符合,可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準備?」這是面對新課綱和新考招制度,近來常聽到家長提出的疑問,實際上也是這次課綱改革中,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極具難度的挑戰。畢竟要依據自己的興趣志向,設定未來學習或就業的方向,本來就不是像寫作文般,三言兩語就可以交代清楚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受到各種內在基因和外在環境的刺激,不斷影響著孩子看待自己與周遭社會的角度,進而型塑對自我未來的期待。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在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中,可能因為挫敗而改變想法,或者因成就而持續信念,在不斷的嘗試後,逐漸釐清自己的喜好和能耐,並參考社會上的普世價值,找出可以走的方向與目標。

這樣自我探索和目標設定的成敗,關鍵在於要給孩子足夠且多元的嘗試機會,同時給予適時適切的引導,而這卻是過往中小學教育非常缺乏的。不僅僅在國高中階段受學校課業和升學壓力影響,學生將絕大部分時間心力用在學科學習上,即便在小學階段,不少孩子也是在家長的主導下,堅持著非己所願的課外學習,少了多元探索的機會。

此外,在孩子嘗試探索的過程中,可能因錯誤的方法和觀念,導致挫敗經驗,甚至產生偏差的價值觀,此時需要有師長從旁提點協助,或給予必要的矯正,才能減少孩子錯估自己、定錯目標、走冤枉路的機會。

簡單來說,面對新學習歷程制度,家長老師都必須提早重視孩子自我探索這件事,不能像過往等到高中選組才來思考未來方向。而這樣的調整若能影響現有中小學生的學習樣態,應該就是新制度的大功一件!
正能量夠強 才能不怕失敗
閱讀更多

正能量夠強 才能不怕失敗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的PISA測驗結果,相較於過去的表現,這次台灣學生在閱讀領域的表現略有進步,在數學和科學領域的表現也還算優異。幾次測驗下來,學生表現有起有落,大家關注的程度似乎也沒那麼高了。然而這次卻有一項結果引起廣泛討論,那就是台灣學生害怕失敗的指數是全球最高的!

這樣的第一名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雖然有點震撼,但稍微想想卻又沒那麼訝異。PISA的調查是詢問學生遇到失敗時,是否擔心別人的眼光?是否害怕自己沒天分?是否質疑對未來的規畫?調查結果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只要想想台灣15歲的國中生所處的學習情境,不難體會為什麼他們這麼害怕失敗。

台灣學生常因失敗受到過多的負面回饋,例如一張8、90分的考卷,總被指責少數的錯誤;或者因發表意見不被認同而被指責嘲笑。甚至常被強化失敗後假想的負面代價(例如考不上好學校就沒有前途),這些經驗無形中都讓他們累積害怕失敗的意識。

此外,台灣學生經常處於學業競爭的情境,有些人學習落後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比不上別人。然而,他們極可能有著其他未被發掘或重視的天賦,只因為在單一的學習目標和標準下,他們成為經常失敗的一群,也就容易否定自己的價值,更害怕嘗試其他挑戰。

一個人的恐懼,通常源於自身的經驗和外在的引導,當面對失敗時,若累積過多的負面經驗,缺乏正向的引導,在避險的天性下,多數人就會選擇逃避挑戰。當我們告訴學生「失敗為成功之母」,必須讓他們的失敗經驗中,有足夠的正向支持和激勵,來平衡負面的挫折和失落,他們才會累積足夠的勇氣,願意持續面對挑戰。
學習歷程 有更多價值
閱讀更多

學習歷程 有更多價值

自從大學考招新制公告減少學測參採科目,並將「學習歷程」納入重要的申請大學要素,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常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支持者認為藉此讓志向明確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被看見,大學科系也能更有效的選才;反對者則擔心如此會形成學生的軍備競賽,對於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或弱勢學生,會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儘管教育部不斷強調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且要和學科學習相關,希望化解輿論對新制度的疑慮不安,但在真正看到結果前,大家也只能推測想像,爭論也勢必會持續下去。爭論越久,家長的疑慮就越多,謠言誤解可能也更多,對新課綱的改革阻力也就越大。

既然還不知道實際結果會如何,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議題。過去高中的學習往往把學科和志趣當作兩件不一定相干的事。學業應付得來的學生,先努力把考試成績提高,再來看自己有多少本錢可以選擇理想的大學科系;學業成就較低落的,沒多少條件競爭,也只好擴大選項,填些自己不太瞭解的科系。無論哪一種,都造成如今非常高比例的大學生後悔自己選擇的荒謬現象。至於,如何不讓偏鄉或弱勢學生吃虧的議題,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多投入資源協助他們了。

如果能藉由「學習歷程」的準備,迫使學生認真面對自我瞭解和探索未來的課題,提早訂定學習目標,且能自我檢視所學所做與期待目標的一致性。同時,學校若能利用學習歷程的大數據分析,做為學校多元選修課程的規劃,相信高中生的學習會與未來發展有更多連結,更能達到適性揚才的效果,那才是學習歷程最應該發揮的功用,而不會只侷限於在申請大學。

更進一步想,在高中時代若能培養建立學習歷程的能力與習慣,將來進入職場,這也會是一項很有價值且一生受用的競爭力啊!
活化教學 要掌握目的與評量
閱讀更多

活化教學 要掌握目的與評量

翻轉或活化教學是近幾年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也是新課綱強調的重點之一,加上教學科技快速發展的助力,現在的教學現場已可見許多老師投入心力在教學活化上。教室內的上課氣氛變得更活潑,學習模式更多元,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增加,與傳統的聽講型態有很大不同。

然而這樣的改變,是否真正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其實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最常聽到家長擔憂的是,學是學的很快樂,但考試的成績好像沒什麼明顯改變,甚至因為怕學的不夠紮實,放學後還是安排孩子進補習班再加強一下比較安心。

這種現象一直是教育改革難以突破的問題,原因之一是家長對學習的觀念尚未真正轉變,還是習慣以紙筆測驗來斷定孩子學習的成效。當考卷上的分數比其他人少一些,很容易就會對教學活化感到質疑。

有時問題來自活化教學的過程,老師雖努力設計各種創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體驗、探究、操作或發表,卻忽略了這些學習活動與該單元學習目的的關連性,學生忙了老半天,等面對作業或考題,才發現未必學到該學的知識和能力。

另一方面,學校老師在活化教學時,也可能忽略了選擇相對應的多元評量方式,例如讓學生進行了一段精彩的討論和思辨後,發下去的還是一份傳統的測驗卷,裡頭仍充滿著以記憶或演算為主的題目,當學生難以把課堂上的學習經驗立刻轉化成快速答題的技巧,就只好求助於傳統的精熟學習。

教學活化只是過程,必須扣合前端的學習目的與後端的多元評量。新課綱實施之後,老師必須花更多心力去掌握學習指標,才能讓教學活化更切合學習目的,並且選擇更適切的多元評量方式,讓活化教學達到預期的成效。
用行動做公益 散布正能量
閱讀更多

用行動做公益 散布正能量

上周末,雙北和新竹多個人潮聚集的街頭商圈,相信許多民眾看到很多身著制服的中小學學生,拿著傳單或自製的海報,以「食物不浪費‧弱勢有溫飽」為主軸,向路人募款,希望藉由自身的小小力量,聚集更多社會愛心來幫助需要的人。三千多位學生的努力和獲得的回響,對受幫助的弱勢團體,相信是個不小的支持。

這樣的行動勸募活動,有別於傳統愛心捐款,更能讓學生在參與中,深切理解許多需要關懷的群體,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而幫助他們的方式,除了自己善心外,還可以試著激發更多人的認同。

當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說服他人一起以行動支持,所獲得的成就感是可以持續累積和增強的。即便被拒絕了,他們也可以學習到有時對的事情並非那麼容易被肯定,但只要不放棄,總能夠得到一定的回饋。無論結果如何,相信孩子對於「公益」感受與認知就會有所不同。

此外,孩子參與行動勸募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會從旁協助或觀察,多數家長會驚訝於孩子表現出平常少見的勇敢,感動於孩子在被拒絕的挫敗中仍然繼續堅持,以及感恩這麼多人的善心付出。

這些感受無形中為家長注入更多正向能量,並且透過家長在網路社群上的分享,讓這種正向能量散播出去,對社會帶來些許向上提昇的力量。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沉浸在網路世界,對真實社會越來越冷漠,或者容易被片面資訊誤導。因此,學校教育更需要創造機會,引導學生走入人群,用五官去察覺,用心去感受真實社會的樣態。進一步體會自己也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有那麼一份責任,讓社會更好。
新課綱理想 需配套支持
閱讀更多

新課綱理想 需配套支持

隨著108課綱正式上路,最近有教育團體疾呼教育部應放寬高中教師編制數,並且提高鐘點費和兼職行政的加給,否則多元選修難以落實,且新課綱增加的教學和行政負擔,將導致一波學校行政大逃亡的現象。

新教育制度的實施,必定會遇到困難,有些困難是不容易預知的,就如教師對素養導向教學的理解與執行程度;有些問題卻是可以事先掌握的,例如新課綱增加學校師資和經費需求,這是明顯可計算的,且應該盡力預防才是。

猶記今年二月媒體就已報導,教師團體質疑學校經費不足,教師員額不增,新課綱的探究實作和多元選修,將滯礙難行。如今看來,政府的配套資源顯然不足,這些困境如預期發生。而教育部也只能建議學校透過與大專校院合作開課或跨校共聘師資等方式,引進校外適任師資。之所以無法允諾提高師資員額編制和費用標準,是考量地方財政負擔,也不確定中央人事和主計單位能否同意。

令人不解的是,地方財政能力是教育部早就知道的,這麼重要的全國教育政策,何以不能由中央積極籌措財源支應?何以行政院不能主動協調指示相關單位配合辦理?卻將責任丟還給地方政府和學校。對比大選前各種利多政策支票大方開,已經迫在眉睫的需求卻難以立即滿足,不免讓人憂心失望。

這次新課綱的精神與內涵,已獲得教育界相當高的認同,也看到許多學校和老師投入心力去因應,然而政策的順利推動,終究需要足夠的人力和經費。在這關鍵時刻,主管機關必須更務實的面對問題,更積極的給予配套支持,才能讓教育理想落實。
裡應外合 讓戶外教育升級
閱讀更多

裡應外合 讓戶外教育升級

前兩周教育部舉辦了一場戶外教育分享會,展現過去4年推動戶外教育的成果,同時也發布了「戶外教育2.0」宣言,希望藉由戶外教育的推動,讓知識學習更連結真實情境,具體落實108新課綱精神。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教育政策,也期待能真正落實,並發揮成效。

長久以來,戶外教育(或稱戶外教學)都是學生期待的一項活動,但過去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多流於「戶外活動」的形式,找個學生喜歡的地點,安排一些團康或體驗,甚至直接帶去遊樂區讓學生自由活動,過程中老師不太會有教學,教育的功能相對不彰,這也是戶外教育常被詬病之處。

幸而這些年來大家對戶外教育的認知逐漸改變,不少學校開始調整戶外教育的形式,活動地點和內容安排會與領域學科連結,讓戶外教育成為教室課程的延伸。有些學校進一步把戶外教育發展成跨領域的主題學習,利用各種分站闖關、定位追蹤或解謎尋寶等方式,讓學生運用各種所學知識技能進行團隊競賽。如此一來,戶外教育的學習功能就顯著提昇了。

其實戶外教育的功能不限於活動當下,更可以往前和往後延伸。例如配合活動設計,透過事前的課程引導,可以讓學生蒐集資訊、分組討論、複習相關學科知識,或者提出問題假設,做足戶外教育前的功課。待戶外教育實施之後,再進行引導反思,由學生提出紀錄報告,公開分享成果。這樣一系列的學習,不僅能讓戶外教育與學科知識連結,也是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充分展現。

當校內教育專業和校外學習資源能充分結合,戶外教育才能真正升級。當然,越是複雜周延的戶外教育,就越需要學校人力物力投入,也較容易引發與原有課程進度衝突的問題,這都是辦學團隊需要運用智慧共同面對的課題。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