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建立友善母語環境
閱讀更多

建立友善母語環境

教育部日前宣布,為因應台灣新住民多元文化的現況,讓孩子在「語言領域」學習上有更多選項,並希望孩子能藉此了解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107課綱語文領域中,除原有的本土語文課程外,將增加新住民語文課程,國小階段自本土語或新住民語中選擇一種、國中採選修、高中則以第二外語形式推動。

不過,目前教育部面臨的是師資缺乏問題,除了暨南大學今年開設四種東南亞語言的師資培育課程,多數師資得靠各縣市政府辦理的「新住民語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計畫」,鼓勵新住民家長加入培訓成為師資。只是目前的培訓成果不僅人數上仍有相當落差,且品質也良莠不齊。每周一節點綴式的課程,對母語學習的幫助更是非常有限。

台灣學生的語言教學,長久以來一直缺乏客觀的論證基礎,也沒有長遠且穩定的發展策略。因此多年來無論在中文、母語或者雙語學習的政策制定,通常是淪為政治運作和討價還價的結果,看不到語言學習的理論依據。結果只追求數字化的政策績效,不在乎實質的語言學習效果。

語言的學習本來就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環境,而母語最好的學習管道是家庭,當家庭無法滿足母語學習環境,學校必須提供足夠的學習量,才能達到真正母語的學習成效。

當這些家庭願意傳承,其實不太需要學校多花那一節課時間,相反的,若孩子在家中沒什麼機會使用母語,那一節課的作用也不大。否則,以台灣的英語學習時間來看,英語早可以成為母語了!

語言的式微往往是受到環境壓抑的影響,唯有真正包容與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才能讓不同語言共存。因此,營造更友善的多元文化環境,讓各種母語能自然的在家庭中傳承,再由學校給予支持和引導,應是更理想的母語教育方向。
先養才 方能選才
閱讀更多

先養才 方能選才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上週大學招聯會通過110年大學入學初步規畫方案,其中最大的突破應該是申請入學的參照指標方面,招聯會計畫將原本的「備審資料」改為「學習歷程」,包括高中3年6個學期的修課紀錄和學生多元表現,且所佔的比重高達5成。

從大學選才的角度看,3年完整的學習紀錄,理論上能更客觀判斷學習者的學習成果,以及真正的興趣培養和能力發展。就促進高中生學習的方面來說,這樣的歷程其實也能幫助學生及早探索並規畫自己的學習方向。

過去大多數的高中生都只先顧好課業成績,參與課外活動也常是好玩的心態,等高三考了學測才開始認真思考想要選讀的大學科系,所以申請入學時準備的備審資料,也多是短時間拼湊出來的結果,通常看不太出與希望申請的科系有什麼關連,面試時也很容易被問出有沒有料。

納入各學期修課紀錄(成績),不同學校和不同老師評分標準不一,其公平性勢必受到質疑。這問題確實可能發生,而國外學校的作法值得借鏡,大學一旦發現新生入學後的表現和其高中成績有明顯不符,那些高中的成績單將不被信任,影響的是未來學弟妹的申請機會。

有人擔心高中3年的大小考試都不能輕忽,學生壓力會更大。除了藉由多元評量方式來平衡考試分數的影響性外,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盡力做好每次的學習,不也是我們期待學生培養的習慣和態度嗎?至於壓力這件事,來源其實不在於方法,而在期待和比較!

大學要選才,也需要高中培養出真正有能力有志趣的人才,既然各種選才方式都難以完全公平,不妨試著先從「養才」的角度想,讓大學入學方式來引導高中應有的學習樣貌吧!
草莓族也是被教出來的
閱讀更多

草莓族也是被教出來的

日前在一場餐敘中,聽著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主抱怨人才難尋,覺得時下年輕人的工作效率差、缺乏責任感,不肯吃苦也不受教,受到一點打擊就放棄,稍微嚴厲一點就不爽走人,更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出了問題不檢討自己,只會找一堆藉口怪罪別人,完全不知什麼是敬業精神,真的是一堆草莓族!

後來從事業聊到家庭,得知該企業主有一獨子,家裡從小就呵護備至,生活起居有能幹的媽媽打點,孩子只要專心讀書即可。

前年高中畢業,因不想離家太遠,選擇了台北的大學就讀,因為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系,所以讀得沒什麼勁。本來跟著同學去賣場打工,但覺得工作單調,主管態度又差,所以沒多久也不做了。現在課餘時間多半窩在房間玩線上遊戲,也不想再嘗試其他工讀機會,或許覺得有家裡的事業可安排工作,不太需要操心未來吧!

聽完後覺得有種現世報的感覺,一邊抱怨年輕人不耐操,另一邊卻讓自己的孩子步入相同的窘境!

回頭想想的確如此,這些年社會上對年輕人有許多負面的指責,包括價值觀念偏差、行為舉止無禮、工作態度消極、挫折忍受度低等。這些年輕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應該不是天生的,而是家庭與學校環境所形成的。

幫孩子做太多,捨不得孩子吃苦,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不願孩子承擔失敗等。也就是說,會有這麼多草莓族產生,最大的責任還是我們這些負責教養的大人啊!

台灣正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雙重影響,未來的年輕人得承擔更多的責任,才能撐起社會發展需要。如果再不警覺,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給予必要的磨練和承擔,將來不僅會自食惡果,更會賠上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上課時間長短 不是重點
閱讀更多

上課時間長短 不是重點

近日有民間團體公布一項教育正常化調查結果,其中發現超過七成國中生參加第八節課,且近半數國中生在校時間超過十小時,有立委甚至用「血汗學生」來形容,即使回到家也為了應付作業考試而晚睡,讓國中生身心俱疲,批評現在的教育無法提供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

單就在校時間多少,其實不能代表學生的學習是否正常,關鍵應該是學生在學校裡的課程規畫、教學方式和作息安排。如果學校的課程規畫和內容能豐富多元,教學與評量方式富有創意且靈活,而作息安排也能動靜兼顧,學生自然會樂於投入學習。即使在校時間稍微拉長,也還是正常的學習型態。

遺憾的是多數國中為了升學績效,多數教學時間著重在提升學科成績上,然後為了應付教育政策的規定,還得外加許多形式化的課程,於是學生整天面對黑板、教科書、講義、測驗卷,不斷背誦各種片段的知識,重複訓練考試的技巧,再加上一堆排名的壓力,這樣的學習當然苦悶。

再從近年來國中補教業不受少子化影響,反而更加興盛來看,可知放學後許多國中生的苦悶學習並未結束。因此即使學校縮短上課時間,那些學生只是提早到補習班報到,反而更增加學生的痛苦程度。

多年的教育改革,就屬國中階段的問題最難處理,從聯考、基測到會考,無論升學制度怎麼改變,政策如何宣導,國中生的學習模式一直沒太大改變,學習壓力不僅沒減輕,反而更辛苦。這絕不是上課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教育觀與價值觀所造成。如果大家都不願捨棄現在的競爭形式,重新回到教育本質,想要讓國中教育正常化也只是空想罷了!
不保養 鐵飯碗會生鏽
閱讀更多

不保養 鐵飯碗會生鏽

這個月清華大學和新竹教大正式合併,教育大學再少一所,加上這些年許多師範校院紛紛轉型或與他校合併,顯示台灣師資培育的制度與現實需求間的確產生很大的落差。

自從師資培育開放後,教師不再有畢業即就業的保障,流浪教師越來越多。加上教育政策混亂、制度多變、工作內容複雜化、親師生關係變異等因素影響,教職的吸引力不斷下降。而少子化後職缺越來越少,求職難度更高,更降低年輕人選擇教職的意願。

這樣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師資培育大學的發展,雖不致招不到學生,但錄取分數卻明顯降低。許多學生其實是衝著其為公立大學而選擇,某些教育大學成為公立大學的後段班,甚至落後私立大學,導致師培生的素質不如以往,師資水準屢受批評,形成師資培育的惡性循環。

更糟的是,即便流浪教師過多,師培生素質降低,但在現行的教師法保護下,教師依然是個「鐵飯碗」!也就是說,只要搶到了位子,沒犯什麼大錯,就能安穩教到退休。甚至連明顯不適任的老師,學校也拿他沒輒,過度保護下讓師資培育和任用問題雪上加霜!

教育部推動多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漸漸流於形式,上個月教育部送交行政院的師培法修正草案,仍僅針對「取得師資前」的程序、標準和課程做修正,期待能「培養」更適任更專業的師資。問題是任職後的師資考核、專業評鑑和淘汰機制如果沒有改進,教師專業和教學品質無法有效控管,那就只是做半套的師資培育。

鐵飯碗如果不好好清洗保養,也是會髒汙生鏽。要提升師資培育的品質,除了源頭要加強外,後續的把關更不能馬虎鄉愿,否則劣幣無法淘汰,良幣就難以取代。
不突破 難解教育魔咒
閱讀更多

不突破 難解教育魔咒

上周世界體壇最轟動的大事,莫過於美國職棒大聯盟芝加哥小熊隊勇奪冠軍,是繼2004年紅襪隊破除貝比魯斯魔咒後,終結了另一個108年無法得冠的「山羊魔咒」。在總冠軍系列戰中,小熊隊先處於一勝三敗的絕對弱勢,最後竟能連贏三場,且最後一場在延長賽中頂住壓力,以一分險勝,整個賽事的刺激程度,讓人充分感受到棒球的魅力!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球隊這麼多年無法奪冠,絕不會是因為某人的一句氣話,而是許多因素匯集在一起的結果。然而有趣的地方也就在這裡,當這樣的魔咒說法產生後,對參賽選手可能產生某些程度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表現,失敗的結果又更加強了魔咒的制約。

台灣的教育中,也長久存在著一些大家深信不疑的信念,如同魔咒般牽制著老師、家長和學生。例如體罰、能力分班、升學主義、明星高中等智育至上的觀念。儘管多年來透過許多教育理論的辯證、法規的約束、政策的引導,這些魔咒仍多少有人相信,無法完全破除。就連體罰這件事,至今還是有人提出不應全面禁止的說法,讓人難以想像。

無論是小熊隊或紅襪隊,他們終究都能承受壓力,靠自己的實力破除了外界賦予的魔咒。然而我們教育環境中的魔咒,儘管不喜歡不認同,大家卻不願意自己去突破,總期待著有「高人」施個法術,在一夕之間把這些教育魔咒全部破除。結果可想而知,高人和法術屢屢挫敗,大家只好繼續承受,屈服於魔咒的力量。

其實,只要信念一轉,這些魔咒自然消失,只是大家不敢、不願。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覺得需要破除魔咒,因為在競爭的場域中,他們可能是優勢的一方,或者是從中獲利者。
讓社團與課業雙贏
閱讀更多

讓社團與課業雙贏

高中階段是許多青少年開始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社團活動的開端,有些學生甚至一口氣參加2、3個社團,熱中程度著實讓人感到青春無敵。然而這也讓許多家長和老師面臨一個問題:「當社團影響到課業,孩子該怎麼取捨?」相信多數家長或老師的答案會是「以課業為重」,因為考上好大學是被認為高中生最重要的目標。

這個答案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上,就是花太多時間或心思在社團,就會影響學習的時間,甚至無心讀書,反正上了大學有的是時間,到時再玩社團也不遲。這幾年就連建中和師大附中等明星高中也出現要學生節制社團活動,多花時間讀書的聲音。

這個問題不該單純從時間來考量,因為對許多高中生來說,這些社團可能是少數可以自己決定方向和投入程度的活動,而且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儕一起學習、共事、甚至打混的機會,對青少年是非常重要且難得的過程。在這個時候硬是要澆熄他們的熱忱,恐怕會連同其他的學習火苗也一併撲滅了。

就重要性來說,社團活動所培養的能力,絕不亞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日本學者中室牧子在教育經濟學的研究中提出,國高中時期透過社團或公益活動培養的「非認知能力」,對於學歷、雇用、年收入等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僅為了提高一點點學業成績,剝奪孩子非認知能力的學習機會,長遠來看不一定划得來!

當孩子對社團活動的熱情能獲得成就,往往能轉化到其他的學習上。因此,與其直接限制參與社團的程度,不如藉此機會和孩子討論時間管理的問題,讓孩子自己釐清每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學習做好時間分配,同時兼顧社團與課業,不僅為青春留下更多色彩,也為將來儲備多面向的能力。
大學要進步 公平非解藥
閱讀更多

大學要進步 公平非解藥

當年大開大學之門,新大學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發展到幾乎人人都可念大學的「榮景」,如今不僅遭嚴重少子化的衝擊,還得面對國外大學來台搶學生的競爭,連一流名校都飽受壓力,台灣的高等教育可說走進黑暗期。政府也拿不出其他有效對策,各大學只好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幾年前少數私立大學開始和國外優質大學合作,提供「二加二」的課程,讓學生可在台灣修課2年,再到國外大學修課2年,並同時取得2所大學學位,更重要的是入學甄選有較大的自主性,這樣的課程對嚮往國外大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可說為招生找到一條活路,也相信會有更多私立大學跟進。

國立大學目前還不至於有嚴重招生不足的問題,但若沒有更積極的作為,優秀學生也逐漸流失國外。台灣大學顯然不願被動挨打,提出了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士學程,一方面想以台大的名號來吸引外國學生,二來也想藉此留住一些想出國讀書的優秀人才。

這是令人期待的突破,儘管其學費高於一般大學很多,但畢竟是外加名額,且入學甄選方式不同,並不損及其他學生權益。相反地,這樣的課程與收費,勢必要有更高水準的課程內容和品質要求,長遠來說才是引領大學發展的正確方向。此時教育部若還是把「公平」無限上綱,限制其招生方式,就過於保守,眼光短淺了!

有人說台灣高教唯一的解藥就是「開放」,或許誇大了,但過度屈就公平而不敢在入學方式、師資聘任、課程規畫和學費等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改變,讓大學有更多本錢去提升品質,讓不良的大學儘速淘汰退場,整體高教恐怕只會一起沉淪。畢竟,面對全球的競爭時,別人是不會跟我們談「公平」的!
讓孩子兼顧興趣與課業
閱讀更多

讓孩子兼顧興趣與課業

每當家長碰面或聚會時,孩子常是大人聊天的共同話題,除了拉拔孩子的甘苦談,家長也關心其他孩子的學習,不只在意學校裡的表現,也喜歡打聽課餘時間的安排,玩什麼才藝?上什麼課程?參加什麼比賽?而那些在校成績優異、又多才多藝的孩子,總是令家長們讚嘆和羨慕。

當今的父母已不太會認為「只要會讀書」就好,多數都很期待自己的孩子會玩又會讀書,於是家長喜歡為孩子安排各種學習機會,尤其是幼兒或小學階段,只要孩子覺得好玩有興趣,家長通常不會反對。就算會耽誤一些學校學習,都還能接受。

不過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學校課業份量增加,升學壓力愈來愈大,家長對於孩子課餘的時間安排,就會有不同的考量。而家長們擔心的,不外乎「是否會影響學校成績?」「對升學有沒有幫助?」

通常,孩子在校成績如果維持得好,家長會放心給予額外的學習機會;若發現成績不如預期,多數家長會選擇限制其他活動,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課業上,或者直接安排課業補習。

這樣的邏輯看似合理,但家長對課業的期待常會不斷增加,孩子考80分,會希望提高到90分、95分,就算已經是頂尖了,也害怕會被其他人追上。於是在興趣與讀書之間,家長的天平愈來愈偏向一邊,孩子的興趣漸漸被否定,無形中天分可能也被壓抑。

從許多實際例子來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多才多藝的條件,試著協助孩子找出課業與興趣的平衡點,課業的表現和興趣的發展其實不會相互牽制,甚至還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重要的是,家長要給足夠的空間,不僅給孩子,也給自己。
衡量教育CP值 得想遠一點
閱讀更多

衡量教育CP值 得想遠一點

這年頭消費市場競爭激烈,商品或服務想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維持穩定的銷售成績,總得有足夠吸引人的賣點。有些強調高品質,有的主打低價位,若能同時滿足價廉又物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CP值越高,往往越能引起消費者搶購的熱潮。

CP值的概念,也漸漸影響了教育產業,而且在少子化的壓力下,更助長了教育市場的競爭性。例如教科書開放後,為了爭取更多學校老師的支持,業者只好不斷提供「附加」的輔助產品和服務;補習班、才藝班推出各種優惠或成效保證來吸引更多學生上門,私立學校則祭出各種獎學金、學生照顧或外加課程來拉攏家長,現在連公立學校也得想辦法在有限的資源下,改善設備和發展學校特色,甚至祭出高額獎學金,讓家長更願意選擇。

這種強調CP值的消費者導向競爭趨勢,有時會刺激教育產業的成長,但也可能忽略了教育發展所需要的成本,誤導教育目標,帶來負面的影響。

例如教科書業者額外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成本,卻無法適當反應在教科書價格上時,反而限制了教科書本身的研發能量,而老師若過度依賴業者提供的輔助教材,對教師專業和學生學習來說,也未必是好事。

又如補習班推出英數理化全科優惠,家長或許覺得比較划算,但孩子未必真的需要這麼多補習,卻增加許多負擔。學校教育的CP值該如何認定更是問題?只看重短期的測驗成績,把資源、時間和金錢都集中在提昇考試成績,卻犧牲掉孩子多元的發展機會,值得嗎?

教育除了提供顯著的課程活動,追求學業進步,還有許多潛在的文化價值,其成效除了短期的評量成績,更有許多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長遠目標。後者雖難以客觀衡量而易被忽視,對孩子的影響卻是深遠重要的。家長在衡量教育的CP值時,得想多一點,想遠一點!
家長會價碼隱藏的問題
閱讀更多

家長會價碼隱藏的問題

前幾天有媒體刊載了網民的爆料,照片中清楚顯示某學校家長會各職務的捐贈金額建議表,要當會長得捐個20萬。而網民對此新聞的回應也有兩面,有人批評那像是花錢買官買名利,但也有人覺得這是普遍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然而這樣直白的秀出建議捐贈金額,對於推動家長會正常化的主管機關來說,也算是打臉吧!

早年還沒什麼家長參與權的概念,因此家長會的重要功能就是捐錢。而學校又總是面臨經費不足,或者受限會計規定,有些費用無法用預算支出,實務上也的確需要家長會的金援。即便後來家長會組織和運作有了相關法規的規範,家長會的角色與功能應該更進步,但家長會捐錢的「習俗」也還維持,這當中顯然有基本的需求存在。除了學校的需求,恐怕也有部分是家長的需求。

當然,有家長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品質,願意出錢出力來幫助學校,是值得我們感謝的。但學校若因此需要禮遇這些家長會重要成員,進而影響對其孩子的管教方式,甚至在某些校務發展受到家長會的干預和控制,那就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再者,從家長會組織運作的相關規定來看,家長會成員其實屬於服務性質,要真正發揮家長會的功能,成員得花不少時間精力來做事情。實務上這樣有心有時間的家長已不容易找,如果還得有一定的財力付出,恐怕更讓一些真心想服務的家長卻步。

雖然現在的學校經營概念中,能適度向家長或社區尋求資源,也成為校長辦學能力的指標之一。但學校過度依賴家長會或外界的經費資助,就代表政府預算或學費收入越無法滿足學校營運或發展,這就該是政府要去檢視的問題。
教育選擇也是價值選擇
閱讀更多

教育選擇也是價值選擇

自從創辦學校之後,有更多機會與家長或朋友談論孩子升學問題,也聽到許多人抱怨教改愈改愈亂,孩子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開愈多,父母也愈來愈焦慮。其中如何選擇學校?如何規畫學習安排?是最常困擾家長的問題。

過去的教育制度因為選擇性不高,讀什麼學校選什麼科系,就看你有多少分數?因此考試成績幾乎是一切判斷的基準,所以從學生、家長、老師到學校,被評價的標準也很一致,大家的教育價值觀一致,所以只有分數高不高的問題,沒有太多選擇的煩惱。

如今社會價值觀有了變化,愈來愈多家長不喜歡過去死板的教學模式,希望孩子有更健康和多元的學習環境。

只不過在面對現實的升學問題時,他們又陷入一種兩難,擔心那些與傳統不同的教學方式,會讓孩子缺乏升學的競爭力。然後看著街上補習班一間接著一間,看著別的孩子一科補過一科,多數家長還是抵不過憂慮,無奈地讓孩子跟著走他們感覺比較安全的路。

其實,要給孩子多大的升學壓力,往往是價值取捨的問題。一般來說,學生在穩定的學習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效應有一定的水準。

但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投入所有時間力氣,只為追求那接近滿分的成績,好進入第一志願的校系;有些則寧可少得那一點分數,也要讓孩子有多方面的興趣,發展自己的才藝。

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的,恐怕因人而異,每個孩子的條件和需求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但家長至少應該先釐清對孩子的價值判斷準則,是分數?排名?校系?職業?還是孩子的自我?自信?發展潛力?想清楚這些,對孩子教育的選擇,應該就更容易掌握了。
教學不應被入學制度綁架
閱讀更多

教學不應被入學制度綁架

由於新的大學招考預定在110學年度上路,大學招聯會正提出幾個版本在討論,於是這幾天又有教育團體強調在現行制度下,高三寒假學測後,透過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的學生無心繼續高三課程,同時班上仍有部分繼續準備指考的學生,使得教室內出現一班兩制的問題。

有不少人呼籲應該延後大學入學測驗和招生期程,解決高中學習不完整和高三教學現場混亂的問題。

這個想法看起來很合理,卻有些基本假設問題值得探討:第一,只要考試不考,學生就不願意學習;第二,高中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大學,學生考上了,就不需要勉強他們學習。

因此,為了讓高中的學習更完整,讓老師們更好教學,必須等課程結束才能測驗,且必須考高中3年的範圍才行。

就現實面來看,的確有許多「考試不考,學生就不想學」的現象,但應探討為何會產生這些現象。是否一開始的學習目的就已偏差?對那些已經錄取大學的學生,老師為何無法吸引和要求其繼續保持應該有的學習態度?為何不能用平時的評量來督促學生學習?大學入學是否該納入高三繼續維持學業成績的入學條件?

更嚴肅的問題恐怕是,即使大學端增加了這個條件,高中的老師能否客觀公正的去評量那些不積極學習的學生?還是為了讓升學績效好看,放水讓他們順利畢業?或許整個大環境和升學主義脈絡造就了現在的這種怪象。

從教育理想來說,應該想辦法去改變這些不正常的觀念,努力去達到教育專業該有的作為。如果直接遷就這個現象,只想改變大學入學測驗的時間和內容來影響高中教學,是否代表學校教學只為了升學的單一目的?是否完全屈服於考試領導教學的窠臼?很值得我們深思,再深思。
勇敢面對失敗才能成功
閱讀更多

勇敢面對失敗才能成功

從網路上的訊息得知,最近有個很特別的活動剛落幕,稱為「2016失敗者年會」,有別於一般講座都在分享成功的故事,這個年會卻是希望大家吸取別人失敗的經驗,以及如何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自己雖然沒有實際參加,但想必那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因為那比聽別人的成功案例,更能理解其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更具有參考價值。

回想自己求學、工作、創業和從事熱愛的運動項目等,都有許多失敗的經驗,有些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準備不夠,有些可能因為環境和條件不佳,但就像許多人分享的,這些失敗的經驗常常是下一次,或者之後某一次成功的基礎。

重要的是對事情有持續的熱忱,然後能樂觀積極面對,找出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必要的時候,還得學會放棄,等待下一次的機會。

從小學校都告訴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說失敗是必然的,只要堅持到底,就會向國父革命一樣成功。卻沒教我們到底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因為這種轉化的過程和能力,本來就很難從書本裡、教室裡學到,而是從實際遇到的經驗中累積。

反觀現在的孩子,大多在家長細心呵護下生活,周延安排下學習。多數家長認為多數人的成功經驗,應該就是最安全、最保險的路。他們不願意讓孩子隨意嘗試,因為怕孩子萬一失敗了會不知如何因應,卻因此讓孩子無法學到足夠面對失敗的經驗,更難累積克服失敗的能力。

就像該年會創辦人說的:「阻礙大家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害怕失敗。」我們應該教導孩子的不是避免失敗,而是勇敢面對失敗,從失敗歷程中吸取教訓,接受挫折,鍛鍊心志,才能累積更多能量,邁向下次成功的機會。
改變不能只靠夢想
閱讀更多

改變不能只靠夢想

蔡英文總統前幾天在青年政策論壇全國會議中,提到她未來的夢想是台灣學生18歲後不要急忙考大學,先體驗人生,再進入大學學習。這應該是蔡總統繼今年4月與高中生對話後,第二次提出這樣的想法。必須說,在現有價值觀和教育制度下,這是極度理想性的概念。

國外的確有許多年輕人是在工作後才決定讀大學,但國情不同,就業環境也不同,要先體驗人生或工作,對台灣的高中畢業生來說,能有多少機會找到他們「想做」的工作?往後一步想,我們的政府能給他們多少後續「能讀」大學的機會?往前一步想,我們的高中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沒有足夠的保障和誘因,高中生何以要這樣做?

如果要從制度上做改變,會牽涉到入學方式改變、高中課程修正、勞動市場條件等因素,都是極為艱難的任務。尤其當社會價值觀與政策明顯對立時,除非政府有足夠強大的政策規畫與執行能力,也有足夠的條件跟社會各界溝通,否則多半難以如願。

但從教育的理想來看,這是很值得鼓勵的方向,也並非做不到。例如讓大學有更多的入學機制和課程彈性,在大學申請階段加計工作經驗,甚至參照國外作法,用證照或工作經驗抵免部分學分或修業年限,或許都是可以嘗試的作法。

此外,就算多數高中生畢業仍直接考大學,教育單位還是應該要加強高中生對自我認識與職業探索的機會,例如讓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職場見習,並同樣納入學分計算。而政府可以訂出獎勵制度,讓勞動市場提供更多見習機會。

蔡總統對著學生訴說她的夢想,但這件事情恐怕不是學生自己「想」就做得到的,期待執政者能更有方法和魄力,用務實的作法來實現她的夢想。
讓實驗教育帶動革新
閱讀更多

讓實驗教育帶動革新

民間推行各種實驗教育多年,無論是以學校型態辦理,或採自學方式,那些人多因不滿於正規教育環境或方式,決定從體制外尋找更適合孩子的教育之路。在保守的觀念和死板的法規限制下,實驗教育之路走得非常辛苦。

自從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算是為台灣實驗教育開了大門,儘管前方的路障仍多,至少可以更光明正大地去做。且此門不只為民間而開,也成了某些公立學校面對少子化的轉型契機,這2年不少縣市就積極規畫辦理公立實驗學校,或是釋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的機會。

之所以被稱為實驗教育,大概是因為有著與「正規」教育制度不同的理念和作法,對傳統體制和主管機關來說,無法判斷其是否能有同樣的教育結果?儘管有些實行多年的實驗教育已具備相當成效(甚至更好),讓更多人願意加入,仍因為與正規課程體制不同,只能一直冠以實驗教育之名。

然而,教育本來就有某種程度的實驗性,即使相同的課程,在不同的學校環境、學生條件、教師專業等因素影響下,都不一定會有相同教學成果。更何況課程應與時俱進,教學方法也需創新,這些改變都帶有實驗的性質,只是範圍和程度的差異罷了!

目前的實驗教育仍從傳統教育視角來詮釋,被設定為少數、特例的教育模式,政府還是以防弊的心態看待,所以辦理規模和型態受到限制,這樣難免侷限了教育的發展性。

實際上,實驗教育往往是帶動教育革新的起源,不妨用更積極和廣義的角度來看,不要把教育實驗侷限在少數特定的學校或學生,而是廣泛的存在於各種教育現場中。當教育有了更多彈性,才能產出更適切、更優質或更前瞻性的教育內涵,也更符合實驗教育的目的。
偏鄉教育需要企圖心
閱讀更多

偏鄉教育需要企圖心

每到新學年開學前,許多偏鄉學校都面臨招不到老師的困境,連正式編制的缺額都可能乏人問津,最後常只能聘請有意願的代課老師上陣,讓人為偏鄉孩子的受教權擔憂不已。

今年卻出現兩個特別的案例,台東大武國小教師在臉書分享代理教師招募訊息,直接打出碩士教師起薪近五萬元,一口氣招來超過百位應徵者補滿3個缺額;另外,蘭嶼東清、朗島、椰油3所國小也在臉書上打出招師宣傳,以無敵海景、豪華宿舍、友善環境,等於打工渡假等訴求,也讓3校教師缺額迅速補足。

過去教育行政人員總是比較保守,面對先天的弱勢條件,常只能無奈嘆息和消極等待。但這兩個案例顯示,只要發揮創思,運用行銷概念,透過網路傳播力量,還是可以創造機會。

話說回來,行銷包裝只是吸引人上門手段,偏鄉學校要留住人才,降低教師流動率,讓學校長久發展,學生獲得更穩定學習,還是得回歸各基本面。不但要投注更多資源,還要將資源運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政府應該對偏鄉教育投注更多資源,給願意到偏鄉的老師更多實質的回報與肯定,建設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吸引更多人才願意投入,平衡城鄉的差距。當然,偏鄉學校的需求各不相同,發展條件也有差異,過去常因各種規定限制,讓資源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然而,前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為偏鄉學校開啟另一條寬廣的道路,有些偏鄉學校也在政府的鼓勵或要求下,開始嘗試辦理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

危機也是轉機,就看主管機關和學校領導者有多寬廣的眼界和企圖心,讓偏鄉學校的課程型態、組織編制和經費運用更有彈性,藉以招來更多有熱忱的老師願意來偏鄉服務,一起發展夠吸引人的課程特色,留下更多孩子就讀。
競爭不該是教育的本質
閱讀更多

競爭不該是教育的本質

2016年里約奧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各項賽事,在這四年一次的運動盛會中,超過一萬一千多位來自各國的選手相互較勁,誰能摘下獎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每位選手盡全力拿出看家本領,不到最後不知鹿死誰手的過程,才是讓人跟著血脈噴張的戲碼。

在這麼多的比賽項目與選手中,最後能站上頒獎台在奧運史上留名的也只有少數,除了對該項運動有特別喜好者外,一般觀眾的關注焦點通常也只在少數運動明星上。當然偶爾會有永不放棄的感人畫面,但多數落敗者是不太受到注意的,儘管這些能登上奧運殿堂的都已經是各國頂尖好手。

不僅運動競賽如此,學術科學競賽也差不多,每年的各項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國際科展等高強度的比賽中,能夠代表參賽的都已是全國前幾名資優生,但如果沒能拿到獎牌,大概也沒多少人知道這些學生,更不用說還有那些未能當上國手,但已是各校頂尖的學生。當我們以競爭的角度去看事情時,大概就很難避免這種「贏者全拿」的偏差,這或許是競賽場上的殘酷事實。然而,當我們用同樣的競爭視角去看待教育這件事,就只會關注誰是班上第一名?誰拿了市長獎?哪些人考上第一志願?多少人錄取台大醫科?至於其他學生的表現,不是重點!

當頂尖學生的光環太過耀眼,會讓人看不到身旁同學的微小亮點;當分數高的掌聲太吸引人,就讓人聽不見其他學生的微弱美聲。漸漸的,其他人的優點變得不太重要,他們的潛能也會被埋沒。

雖然適當的評比可以判斷學習成效,刺激學習動機,但教育的本質不該是競爭。理想的學習過程,應該透過更多協同合作,讓不同專長的孩子彼此觀摩,互相激勵,藉以成就每個孩子的發展,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奧運舞台。
虛擬與實境的切換
閱讀更多

虛擬與實境的切換

上週開始台灣也陷入抓寶的瘋狂世界,大街小巷不時都可見到人手一機,對著不同方位專注的把精靈球滑向眼前的神奇寶貝,有些寶友會露出興奮的表情,也有人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搜索四周其他的獵物。

國外已經造成熱潮一段時間的寶可夢遊戲,席捲台灣的速度如預期般勢不可擋,不分男女老少都成了抓寶玩家,透過衛星定位和擴增實境的技術,玩家們彷彿在真實情境中看見那些虛構的神奇寶貝,再親手將其收服,但換個角度想,玩家們能遇見寶貝的位置都在遊戲的掌控中,比起每個玩家們收服寶貝的速度來看,這遊戲吸引全球玩家的速度大多了,那到底是誰被誰收服了呢?

有人說這個遊戲讓許多宅男宅女步出戶外,讓人更認識周遭環境,也算功德一件。然而當他們走在路上卻緊盯著手機,心中想著的仍是那虛擬的怪物角色時,只是把十幾吋的螢幕畫面,擴大到更寬廣的真實場景,不僅未跳脫虛擬世界,反而是把實境給虛擬了,甚至因此發生意外。

有些朋友想到,如果在教育現場上能運用擴增實境的技術,應該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吧!令人玩味的是,身邊許多寶可夢的玩家朋友,其實對那個動畫並不熟悉,即使抓了幾十隻的寶貝後,除了十萬福特的皮卡丘外,大概叫不出幾個神奇寶貝的名字,更別說他們的屬性、戰鬥能力和技巧了。

換句話說,酷炫的遊戲或許能吸引孩子學習,卻不代表真的能讓他學到該學的內容,除非他們必須先有足夠的學習準備才能破解闖關,否則學生可能只專注在遊戲本身的成敗,忽略其中的學習內涵。

這遊戲的確讓更多人體驗了新科技和創意的力量,接下來這些力量能有多神奇,就看我們的夢要做多大吧!
美感教育無處不在
閱讀更多

美感教育無處不在

許多朋友到歐美旅遊後,都會覺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都市實在缺乏美感。也常聽一些專家呼籲要加強學生的美感教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感受、欣賞和創造美感。

如今教育部規劃將「美感教育」課程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針對國一和國二、高一和高二學生,安排每學期六小時課程。以系統化的方式,從國中階段的「認知」與「練習」,到高中階段的「思考」與「實踐」,希望培養孩子對生活中的美學有更多察覺和賞析能力。

與其說是美感教育,這樣的課程思維或許較像「美學」教育,讓學生對美學的幾個構面有所認識,然後試著動手操作,做些藝術賞析。或許在這過程中能引發一些孩子對美學的興趣,但要說培養美感,應該還有段距離。

美感教育不一定得花時間上課,也不該只是從課堂中去學習,美感教育應該包含長期的薰陶,一種潛移默化的感染,讓孩子從各種學習與生活情境中去累積。這些情境的營造不只是校園環境的美化而已,其實許多孩子看得到,做得出的事務都蘊藏了美感教育的機會。例如教室內的作品佈置、掃除用具的擺設,上課的簡報檔案、學校的文宣印製,教材講義的編排,甚至師生間的談吐對話、行為動作等等,都包含了許多美感教育的元素。

再者,營造有美感的校園,也並非得花大錢整修或裝置才行。做好基本的校園整潔、修繕維護,選擇適當的花草植物,再運用巧思佈置開放空間,甚至鼓勵師生以廢物利用做成藝術品,都可以達到美化的效果。

其實,推動美感教育的關鍵在於用心。只要教育者心中時時存著美,用美來對待學生,經營學校,整個校園就能營造出獨特的美感,讓學生隨時都接受著美感教育。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