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人生沒有滿級分
閱讀更多

人生沒有滿級分

最近大學學測成績出爐,今年考滿級分的人數比往年增加很多,各公私立明星高中的滿級分人數照例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接下來應該也會追蹤報導這些優秀的學生是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彷彿這些人就是大家該效尤的目標,至於其他絕大多數學生的表現,就留給學校自己討論,而那些在「後標」以下的學生的學習問題,恐怕也沒有人會在意了。

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如今雖已稍有淡化,但長期影響之下,我們仍處於「分數崇拜」的社會。對於特別會讀書、會考試的學生,總不自覺的認為那就是應該追求的目標。儘管分數只是檢視學習成果好壞,或是用來篩選人才的手段,不代表所有能力和資質,但那畢竟是最簡單直接的判斷依據,也最容易被當做學校的「績效」來比較。因此,追求滿分就成為許多學校的壓力和學生的夢靨。

曾聽朋友轉述,1位從小到大都在追求滿分和排名第1的學生,踏入職場後才知道現實工作和生活,根本沒有滿分這件事,因為太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所謂完美的境界。他甚至後悔以前浪費太多時間在追求滿分和排名,這時也發現,許多同事在年輕時曾體驗過的生活,參加過多采多姿的活動,他都在追求成績的壓力下不得不捨棄掉了,進入社會後再也難以彌補學生時代的缺憾了。

人生有太多可能性,每個人都該有屬於自己的舞台,有時不完美也是一種精采。歷經人生重大轉折的台大教授郭瑞祥說:「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事實上,就算科科都拿A,也僅代表在那當下贏得課業上的勝利,如果為此必須放棄更多其他的體驗和學習,甚至迷失了自己真正嚮往的方向,那就未必值得了!
打造更方便的運動環境
閱讀更多

打造更方便的運動環境

年假結束,大家除了收心上班上課外,常聽到朋友說的是過年吃太好,得好好運動減肥了!br>
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最好從小做起,可惜過去台灣的教育觀念和環境並不重視,甚至國高中階段會壓縮運動時間,來換取更多讀書和考試的機會,結果長越大越不喜歡運動,也越懶得運動。日前教育部體育署公布調查結果,每天運動達30分鐘以上的學生,小學為76.5%,國中僅59.5%,高中更只有40.6%。br>
要養成運動習慣,就必須給學生足夠的運動時間和空間安排。學校作息通常安排每節下課10分鐘,扣除教室到運動場所的路程,真正能做運動的時間很少。若能調整課表,挪出上下午各20到30分鐘的大下課,學生就有更「完整」的運動時間,玩起來盡興,才會更喜歡運動。br>
這次體育署的調查還意外發現多雨地區的學生肥胖比例較高,推斷是因為運動場所多在戶外,下雨天只好望雨興嘆。因此增加室內或遮雨的運動空間是學校需努力的。此外,學校也應依據學生年齡和喜好的運動項目,考量與教室的距離和動線,區隔不同年級學生的運動地點,才能讓多數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都能便利地使用到適合的場所及設施。br>
有了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學校還應依據條件發展二、三項全校性運動,透過團體目標的挑戰或競賽,讓學校形成一種風氣,就更能讓學生自然地投入這些運動項目,進而養成喜歡運動的好習慣。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閱讀更多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前兩周看到同仁分享1則校內學生的好消息,1位就讀國三的劉同學,剛滿15歲,已通過國家丙級中餐技術士證照考試,朝著他開餐廳的目標邁進!這位看來靦腆,也不多話的小男生,從小喜歡烹飪,在家長的支持下,利用課餘時間找師父學習廚藝,在廚藝教室中他的年紀最小,卻有著清楚堅定的志向,這份執著讓人佩服,尤其是他父母親開放明理的教養態度。

這看似簡單的放手,對許多現代父母來說,恐怕得歷經內心萬般折磨!在升學率、錄取率都創雙高,文憑已越來越不值錢的台灣,「行行出狀元」的老話,聽來卻有點八股又諷刺。

表面上我們總是鼓勵學生多元發展,但多數人在判斷學校的檔次時,還是很難跳脫世俗價值。所以每年升學考試結束後,媒體報導預估的分數不外乎名校名系,當有高分考生的選擇與一般期待不同時,也會成為媒體焦點。

學生、家長,甚至學校老師都會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壓力下,去面對孩子學習志向的抉擇。我們有多少孩子能勇敢依照自己想要學、想要做的方向走?尤其是成績表現較好的孩子就更難了!當然,前提是這些孩子要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看到馬祖中正國中讓全校學生從國一開始,到社區甚至台灣島內體驗各種職業,希望學生畢業前了解高職的15個學群。相對的,都會區的國中生有沒有安排這樣的機會?還是我們的觀念上就認定,只有偏遠地區或不擅長讀書的孩子,才要去了解職業類科的學習內容?如果「適性揚才」是12年國教的重要精神,我們似乎花太多時間關注如何揚才的升學制度,而忽略幫學生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以務實態度面對學費調漲
閱讀更多

以務實態度面對學費調漲

上周私教協會召開校長會議,提案希望教育部調漲私立高中職學費,否則許多私校將撐不下去。對此,教育部說立即研議檢討收費基準,但要到七月底才能公布是否調漲。雖然沒有得到立即調漲允諾,但至少讓主管機關正視問題。

學費調漲問題每年都在討論,過去教育主管機關明知各種成本都在上漲,教師薪資也配合公教調薪而增加,卻礙於民意壓力,民粹式的要求各校「共體時艱」,自己想辦法。然而對以學費為主要經費來源的私立高中職,資源不足時,學校可能得限縮教學設備更新,或減少專任教師聘任,更別說積極的投入研究開發與師資教育訓練,學生或許省了幾百元學費,但卻損失受教育最關鍵的教學品質。

教育事業的經營需要足夠的資源才能發展,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公立學校的經營條件都不相同,更遑論公私立學校間的差異。過去政府雖然鼓勵民間興學,主管機關對私校的照顧也不算少,但許多私校法規卻採公立學校思維,缺乏對私校經營的實務理解,讓私校在運作和發展上受到許多限制。

私校法修訂後,對於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給予較大的辦學空間,但其他法規的配套卻未跟上。例如私校願意多聘專任教師來提供更精緻的課程與教學,教師編制數卻仍受班級數限制,多聘的老師因此無法獲得相同的公教保險和退休福利。

教育需要多元發展,相關的法規就要更有彈性空間,並與時俱進。學校的師資、經費、組織、課程等,是影響學校發展與教育品質的關鍵條件,主管機關應該用更客觀、積極與開放的態度去處理相關的法規,用客觀科學的方式做決策,該調整就調整,該補助才補助,而非憑民意感覺來制定遊戲規則。
寫封信給你珍愛的人
閱讀更多

寫封信給你珍愛的人

最近有雜誌以「家書」作為系列報導主題,書寫的對象包含對上一輩的緬懷與感恩,對下一輩的叮嚀與期待,夫妻間的包容與鼓勵,還有對來不及說出口的人,那深沉的懷念與追思,看了頗有感觸。

現代人寫信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早期簡訊和電子郵件的出現,縮短了訊息流通的時間,開始改變人們書信的習慣。隨著各種網路和手機聊天工具日新月異,迎合現代社會求新求變的口味,就像面對面聊天一樣,一個字就可以代表一個意思,甚至一個圖案就能引起會心一笑,無須贅言。然而溝通越是快速方便,人與人之間深層的溝通卻越來越困難。

去年康橋利用六年級的登雪山領畢業證書活動,安排在三六九山莊的晚上,讓每個孩子收到一封父母親手寫的家書。這些平時在孩子眼中嚴肅且不擅表達的父母,在信上寫滿對孩子的鼓勵與無限的愛與關懷,讓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淚水。帶著家人的祝福,孩子們更有足夠的勇氣與毅力完成主峰登頂。

書信所能表達的的情感與靈魂,有些是簡短訊息無從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三大節─母親節、父親節以及教師節,學校都會舉辦相關徵文或者鼓勵學生寫下感謝的話,就是希望藉由文字構思和鋪陳的過程中,讓孩子學習感恩,並即時表達心中的感念。

一封家書往往包含無限的回憶與感動,書寫當中很多畫面會在腦海中一一浮現。我在先慈告別式上準備的追思文,像是寫給媽媽的信,憶起從小媽媽將我們兄弟姊妹拉拔長大的點點滴滴,將來不及說出口的話化作文字。當時寫了這封信,表達我們兄弟姊妹對媽媽的尊敬與感恩,也用這封信祝福她一路好走。

不妨現在就寫下你最想說的話,為你愛的人以及愛你的人即時表達關心,不留遺憾。
標準答案限制了表達力
閱讀更多

標準答案限制了表達力

看到新聞報導,幾位大學生利用「部長與學生有約」的機會,表達自己上了大學後才感受到「很多該學的卻沒學」,也覺得台灣學生普遍溝通表達能力不足,在一些重要場合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蔣偉寧部長也回應學生的意見,強調會檢視課程綱要,在課程中加強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能力。

雖然只是少數學生的感受,且現行的課程綱要已將「溝通、表達與分享」列作十大基本能力之一。但實際上,學校教育普遍重視標準答案的學習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因「害怕錯誤」而不敢表達,有些想法和大人不同時,又怕被糾正指責只好吞回肚子裡。結果只要考試得高分、作業按時交,大人就覺得孩子學會了,能不能清楚表達想法,家長或老師似乎不那麼在乎!

反觀西方的教育體制中,從小就鼓勵學生發言,不給太多直接的選項,鼓勵學生自己思考,並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不符合期待,老師也多會給予正向鼓勵,然後再引導其思考方向。這種方式在學習正確知識的「效率」或許比較差,但卻能持續培養孩子組織和表達的能力,等累積足夠的知識,自然能侃侃而談、頭頭是道。

這幾年,台灣教育現場也在改變,在活化教學和多元評量的推動之下,學生回應不受限於標準答案的機會也增多了。我們經常看到學生透過各種方式表達想法和展現創意,或主動關心社會問題,積極提出他們的建議。代表只要老師願意給孩子空間,多給孩子鼓勵,孩子的能力就會被激發;只要給足夠的開口機會,溝通表達能力就能提昇。這不是課綱如何規定的問題,而是需要改變教育現場,讓教學者的想法翻轉而已。
家長應該是學校的夥伴
閱讀更多

家長應該是學校的夥伴

上周有家長買了報紙廣告,控訴學校不積極處理其孩子遭到霸凌的問題,也將其他同學的班級姓名刊登出來。當民眾對政府機關不信任,怕問題被忽視或權益被剝奪時,會想透過媒體輿論或民代的力量施壓。這或許是民主社會的正常現象,卻不是處理教育問題的最好方式。

學校是教育場所,除了提供知識技能,也是孩子學習社會行為的環境。孩子與同儕的相處,與老師的互動,以及家長對學校的態度,都在幫孩子累積價值觀,建構未來適應社會的行為模式。

人和人的互動,必然會有喜好怨怒和摩擦衝突,如何用理性取代好惡,用智慧化解衝突,避免造成彼此的傷害,是孩子需要學習課題。

學校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雖然有既定模式,但也需要考量個體差異、事件的本質、影響的層面以及應該達到的教育目的。其處理過程是一種細緻且複雜的摸索,對學校和老師也都是一種學習。

家長的態度往往影響著學校處理問題的成效,家長如果扮演學校夥伴關係,積極和學校合作,通常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幫助更多學生改善問題。相反的,若習慣以不信任的態度看待學校,總認為學校不會積極處理,動不動就想找媒體爆料或找民代投訴,這只會讓學校更無法專心處理學生問題,對學生毫無幫助。萬一媒體報導無法詳實(有時需保護學生隱私)或捕風捉影,讓社會產生揣測,反而讓問題失焦,造成更多傷害。

當然,學校也應積極審視各個行政環節,確認讓家長有暢通的意見反映管道。其次,還要提升每位教師的教學輔導專業,與家長互動溝通的能力,及早發現問題並妥善處理,才能提高家長對學校的信任,願意和學校成為教育夥伴。
疏導教育活水
閱讀更多

疏導教育活水

這幾年師資供需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偏鄉地區學校開學後還聘不足老師,不得不聘用沒有教師資格的鐘點教師來應急。政府為了解決問題,決定調整每班編制教師數,預估將增聘1500位教師,同時要規定代理代課老師不得兼任導師或行政工作,希望藉此要求學校多聘用正式教師。從表面看這樣的邏輯很合理,但實際上恐怕沒這麼單純。

這幾年地方政府和學校都已體會少子化的威脅,尤其是偏鄉地區學校感受更嚴重,為避免將來處理超額教師的棘手問題,往往會提早預留減班空間,控管正式教師缺額,寧願聘用代理代課教師。因此教育部即使增加了教師員額,這些地方政府和學校不見得願意配合。此一政策會讓都會區大規模的學校立即增加缺額,必定吸引更多偏鄉教師回流,反而造成偏鄉學校更多困擾。政府在增加資源的同時,更該思考為偏鄉學校留才的方法。

再者,政府不可能無限制擴充教師員額,加上財政困難,連教師退休年限都要往後延了。想要增加教師缺額,應該思考修改過度保障教師的法令,建立更適切的教師淘汰機制。在目前的教師法保障下,學校對不適任教師的淘汰門檻太高,教師的考核機制幾乎淪為形式。只要不犯大錯,即使已喪失教育熱忱,仍可安穩做到退休。讓許多充滿熱忱抱負的年輕老師不得其門而入,這對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可悲的。

教育問題經緯萬端,複雜難解,教育環境和教育思潮也一直在改變,政府對教育問題的處理必須更積極、更有彈性,不能只在舊框架中找對策。

我們對師資聘用的觀念應該要好好調整,在給予適當保障時,也要有相對的檢核機制,否則壞的細胞除不了,好的新血進不了,教育如何成為活水?
用更開放態度面對私校經營
閱讀更多

用更開放態度面對私校經營

前陣子看到某私校董事投書媒體,頗有感觸,過去在台灣多數私校會被定位成次等的選擇,所以當少子化問題越趨嚴重,大家先想到的是私校退場問題。然而也有部分私校努力辦出特色和績效,逐漸獲得家長認同,成為熱門名校,此時政府或公校體系卻又開始擔心這些私校影響公校的生存和地位,這種矛盾情緒讓人不解。

自從創辦學校以來,實際感受私校發展的困境,即使不接受政府補助,仍經常為了教育理念的實踐,必須和政府機關溝通協調,困難重重。部分原因是受限於跟不上時代的法令規定,讓行政部門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難以給予支持;有些則因對私校教育現場的了解不夠,習慣以公立學校的經營思維,導致政策制定無法切合私校實務需要,讓學校單位無所適從。

私校法開宗明義要鼓勵私人興學,相信多數私校辦學者仍是想為教育貢獻一些力量,讓莘莘學子有更多元的教育選擇。但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環境中,政府法規對私校的態度仍多是防弊重於興利,就怕私校亂來。法規或政策若不能給予足夠的空間,私校在經費、師資、人數、課程等方面都難以和公立學校抗衡,無形中便限制了私校的發展空間,讓私校的社會定位難以翻身。

前幾年私校法修訂,開放了私立國中小得申請免除法令限制的規定,讓有心經營特色的私校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是面對多元教育的正向作法,只可惜目前對私立高中職的法令限制開放條件仍較嚴苛。

12年國教政策實施後,私立高中職的辦學品質對政策推動有重大影響,政府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宜更積極支持私校的自主性,讓私立高中職有更多元的發展機會,不僅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道路,政府也能集中資源照顧弱勢學生,達成雙贏局面。
陪著孩子閱讀吧!
閱讀更多

陪著孩子閱讀吧!

前幾天看到一個很美的畫面,一群學生安靜坐在教室裡,每個人拿著一本課外書在讀,老師也讀著自己喜歡的書!從事出版多年,一直很期待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但從許多調查和個人的親身觀察都發現,台灣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確每下愈況。有人歸咎於升學考試,有人責怪學生使用太多3C產品,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首先需要足夠的資源。包括閱讀素材和時間,以目前的台灣社會來說,只要有心並不難取得閱讀的材料,但「時間」卻常成為障礙(或者藉口),尤其國高中階段學生,常常為了應付學校課業,只好選擇放棄課外閱讀時間。其實學校只要透過安排,就可以幫學生找出閱讀時間,例如規畫「晨讀」或是「閱讀課」,每天10分鐘到半小時,或者每周一節課,累積起來的閱讀量也不少,更重要的是建立固定的閱讀習慣。

除了時間的安排以外,適當的引導也很重要。除了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內容,也可安排共同主題的閱讀,甚至同一本書的閱讀,讓學生有分享交流的機會。有時也可透過一些激勵制度,引發學生閱讀的動機,有時可結合學科的學習,引導學生做延伸的閱讀。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不讓學生覺得是件苦差事,就有機會引導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

學生需要學習的榜樣,即使閱讀也一樣。許多調查也發現,父母有閱讀習慣,孩子越能養成閱讀習慣。然而許多父母花錢買書給孩子,很多老師規定學生閱讀,但他們自己卻不太讀書,怎麼會有說服力?

既然要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大人們恐怕得先改變自己,挪出時間,強迫自己陪著孩子們一起閱讀吧!
賺了成績 輸了學習
閱讀更多

賺了成績 輸了學習

朋友問了一個問題:「家長花時間幫孩子檢查作業,是要確認孩子有沒有學好?還是要確認有沒有寫好?」我問這兩者有何差別?他說有沒有學好是「裡子問題」,有沒有寫好是「面子問題」。想想這說法似乎有點道理,家長發現孩子的作業寫錯了,如果先了解原因是沒弄懂、想錯了,還是粗心不仔細,這樣是解決學習的裡子問題;相對的,如果只是直接告訴孩子哪裡寫錯,該如何更正,讓孩子拿到滿分,那就只是解決「面子」問題。

這幾年活化教學和多元評量的概念興起,現在孩子的作業型態也越來越多元,帶回家的功課已不僅限於抄抄寫寫,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專題研究、簡報製作、影片剪輯、網頁設計、科學展覽等各種形式的作業;甚至有些是需要跟同組同學一起討論、合力完成。這類作業的重點是要讓孩子在過程中整合所學知識和技能,透過嘗試錯誤和反覆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培養創造力和判斷力;或是培養孩子跟他人協調合作的能力,所以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各項能力,遠比最後呈現的結果來得重要。然而有些家長因為「怕孩子做不好」,便積極指導孩子做法,甚至乾脆直接插手代勞,剝奪了孩子的探索過程,就算拿到高分的面子,卻完全失去了學習的裡子。

不僅家長如此,學校老師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有時為了節省時間,方便讓學生應付考試,或者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省略讓學生整理分析、思考判斷、創新發想的過程,直接讓學生照著背、照著寫、照著演、照著練,最後或許賺到了成績的面子,卻仍舊輸了學習的裡子。

如何讓學生的「裡子」和「面子」雙贏?我們還得多想想!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閱讀更多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這幾年網路社群快速發展,加上智慧型手機與免費通訊軟體的開發,不只改變了人們使用虛擬網路的習慣,更進一步影響現實中的互動模式。

最近聽聞一些老師討論家長們經常透過臉書或Line詢問或傳達班級事務,因訊息傳遞快速,有時會讓個別學生問題演變成全班學生問題,尤其當擴散的資訊不正確時,學校和老師得花加倍的力氣來解釋說明,增加不少溝通成本,甚至影響親師間的互信,讓老師開始擔憂這些平台產生的問題。

過去家長和學校的互動通常是被動且單一的,有問題時老師找家長溝通,班級家長群聚的機會大概只有班親會;網路開始發展後,班級網頁成了老師們班級經營的重要平台,但仍屬於老師分享家長接收的單向性溝通。臉書盛行之後,出現有趣的現象,家長開始主動在臉書建立班級平台,積極交換各種訊息;最近家長則多利用手機通訊軟體,建立各種家長群組,讓資訊的傳遞幾乎到了全天全年無休且錯綜複雜的狀態,資訊的正確性更難以確保。

這一波波親師互動的演變,除了溝通平台數位化,家長的積極度越來越高,老師對互動的主導性卻降低了。遇到好的家長群組,老師可以順水推舟,讓他的教育理念輕鬆分享給家長;但遇到觀念偏差又過度強勢的家長,這類平台反而成為興風作浪的媒介,老師的教育專業很容易就被社群輿論給吞沒,讓老師倍感挫敗。

然而這波數位潮流已不可逆,網路的力量也超乎想像,老師無從躲藏,只能積極面對。最重要的是堅持教育的核心價值,提昇自己的教育專業,用真心去對待每位學生,與家長保持合作但不屈就的態度,再適度掌握數位平台的溝通技巧和操作模式,相信多數的家長能夠認清是非,成為學校的教育夥伴。
從登山中累積正向能量
閱讀更多

從登山中累積正向能量

上周學校再度完成國二學生「圓夢嘉明湖」活動,4梯次共287位學生參加,9成7的學生成功登上海拔3千300多公尺的嘉明湖,並在湖畔宣讀自己的「蛻變宣言」。來回超過26公里,上下落差超過1千公尺的嘉明湖登山路線,即使經過足夠的體能訓練,對這些14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仍不算輕鬆。也正因有難度,才能讓孩子有所學習和成長。

有學生下山後告訴我們,他在訓練期間就一直覺得自己體能差,不可能走得到嘉明湖,但這三天在同學和老師的鼓勵之下,他決定改變自己的想法,最後順利完成挑戰。

這次學校為了讓學生從登山過程中有更多體悟,安排學生完成嘉明湖目標後,在山屋中寫下自己的改變宣言。有人說「希望自己成為有執行力的人,不要光說不練」;也有人寫下「要改掉懶惰的個性,成為堅強和有毅力的人」;甚至誠實的說「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得到這些承諾,但一定會放在心裡」。相信這些自我改變的期許,會對他們未來產生一些影響。

現今的都會孩子多數生活在舒適圈中,過度自我中心,少有機會接受課業以外的挑戰。透過團體登山活動,讓孩子們走進群山,一方面看到自己的渺小,學習謙卑;另一方面感受夥伴力量,彼此激勵不輕易放棄。當他們了解不管目標多遠,路程多累,只要一步步往上走,終究可以抵達目標時,他們便儲存了面對挑戰的勇氣;當他們發現山路有上有下,有挑戰不盡的群峰,卻沒有永遠的谷底,他們便累積了挫折的忍受力。

就如1位學生在完成登山活動後,寫下這樣的感言:「留下努力的足跡,能使成功更有意義」。我們相信,只要這活動能給孩子一點正向思考的力量,就是值得!
不給馬吃草 怎能跑得好
閱讀更多

不給馬吃草 怎能跑得好

今年亞洲盃輕艇水球錦標賽20日在印度落幕,台灣國家代表隊勇奪成人組冠軍和21歲以下組別的亞軍。

輕艇水球在台灣是冷門運動,大概只有一些發展水上運動的體育學校學生才有機會接觸,這則好消息在媒體並沒有太多報導,剛好校內有兩位老師和兩位學生擔任代表隊教練和選手,聽過他們分享整個比賽培訓和參賽過程,對他們在經費如此有限,人力不足,又多位隊員出現發燒腹瀉症狀的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的好成績,著實為他們感到驕傲。

台灣的運動市場不大,民間企業的經費投入多集中在熱門的運動項目,像籃球、棒球或桌球之類,其他運動項目往往得靠政府財力支撐。然而政府在經費補助的政策上,明顯也往市場靠攏,那些過去曾在國際上揚名爭光的賽事,總是比較容易爭取到政府的關注,一些發展中或比較冷門的項目,常常得自己想辦法。

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學校或選手好不容易爭取到出國比賽機會,卻擔心籌不到錢無法出國;或者出了國,還得精簡人力,無法充分獲得行政或醫療的支持,影響了比賽成績。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運動競賽要拿好成績,得要有足夠的子彈,政府在這方面有責任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並做好規劃分配,不能老是以預算不足當藉口。其實以民間企業的管理角度來看,政府許多錢並沒用在刀口上,例如只要刪掉一些無用的考察費用,就可以讓更多選手教練出國比賽,且獲得更好的照顧。就算真的國家財力有限,政府也可主動協助找民間資源,而不是讓運動員和教練自求多福,等選手拿到成績後,再來爭功諉過。
記憶可以活一點
閱讀更多

記憶可以活一點

多年前就聽說有關「記憶訓練」的課程,似乎是透過某些方式和訣竅,讓人很快牢牢記住一些難記的事物。這一兩年發現此類課程的廣告訴求對象轉移到國高中生家長,尤其強調透過這些課程,可以讓學習效率加倍,讓學業成績突飛猛進,讓基測或學測輕鬆得高分。

或許是升學考試的題型越來越靈活,不再像過去靠死記可以應付,所以最近這類廣告也跟著調整,強調不僅增強記憶力,還能提高理解力等等。從一些朋友的談論,可感受到這種課程對考生家長來說挺有吸引力的!

能夠更快更輕易的記住所學內容,相信是多數學生都希望擁有的能力。然而記憶並非學習的最終目的,只是學習中必要的歷程,如果記住一堆東西卻無法幫助進一步的學習,或者一輩子用不到,那麼記憶本身就沒什麼意義。就好比有人可以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兩三百位,但對學數學沒太大幫助一樣。

不能否定記憶的重要性,人的腦力潛能或許無限,但時間有限,哪些東西該記?該如何記?總要有些取捨。以學科來說,像文字或基本數理原理有許多需要靠記憶,因為是常立即需用到的「工具」,不得不盡量記起來,隨時可從腦子裡拿出來用;相反的一些不常用到,或透過查詢可得的「知識」,就不一定得花時間去記住。這之間的拿捏,不只因人而異,也會因目的而異,這也是為何現代考生得記很多其實不太需要記的知識。

記憶通常和興趣與理解有高度關連,越喜歡越了解的東西通常能牢記不忘,所以有學生對偶像明星如數家珍,卻對歷史人物總是陌生。既然學生為了考試得記住這麼多內容,至少設法讓他們覺得所學的知識有趣,並且深入理解,才能減少學生「死記」的痛苦。
怎麼學才重要
閱讀更多

怎麼學才重要

有個朋友特地和我分享心中的疑惑,求學時期成績一向不錯的他,最近常常被孩子的國中考題給問倒,有些是過去曾記得滾瓜爛熟的地理名詞都還給學校,或者當初看到題目就會解的數學題,現在卻想半天也算不出來,更別說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物理化學公式,最後他只好請孩子自己上網查資料,或到學校問老師同學。他感慨的說,當年烙印心中的記憶已被網路取代,曾經拿手的科目也都變得陌生,真不知以前學這麼多這麼難的知識要做什麼?

的確常聽到家長朋友們有類似的感觸,覺得以前學了太多用不到的東西。然而當我提到9年一貫課綱已經把課程簡化時,許多家長又會說課程變得太簡單,很多該教的都沒教,該學的都沒學,為了升學競爭,他們還是希望老師多教一些,或者讓孩子額外補習加強,就怕少會了那一兩題,影響升學考試的結果。看來,在升學競爭壓力下,這種弔詭的現象看來是暫時無解的。

中小學課程到底該教什麼?該教多少?該教多難?的確一直被討論著。有些知識是基礎工具不太會改變,有些知識則會隨時空轉換而變動或累積,加上孩子的成長與社會發展充滿未知,將來他們會需要用到什麼知識也無法預測,所以學生所學的內容有沒有用?也就很難定論。就像多數人一輩不需要使用三角函數或微積分,但許多工程師卻不能沒有它。

既然無法斷定該「學什麼」,不如把焦點放在「怎麼學」。許多讓學生覺得無趣或無用的學習,是因為動機和方法問題,而不是知識本身。如果學習不再只為了應付考試拿高分,而能夠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奧妙,用不同的方法和步調,享受探究學問的樂趣,獲得更多學習成就感,那管他學什麼,都好!
讓學習變快樂
閱讀更多

讓學習變快樂

十二年國教希望讓國中教學正常化,讓學生快樂學習。但也有人認為根本沒有快樂學習這件事,因為學習要有好成果,勢必經過一些枯燥反覆的操練,無論教學方法如何改變,學習過程多半是痛苦的。除非學習內容是自己喜歡的,是主動學習的,才能將痛苦的過程轉化成樂趣。偏偏我們中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多數是被強迫的而無法選擇的,如何能讓他們快樂學習?

最近看到報導,台大葉丙成教授所開的「機率與統計課」,竟成為全球2萬多人搶著選修的熱門線上課程。印象中,「機率」和「統計」是數學科裡面讓許多學生頭痛的單元,不禁好奇這位教授是用什麼方法讓這門課變成這麼有吸引力?

依據報導所述,葉教授主要2種顛覆傳統教學方式,一是利用各種學生「有感」的題材,引發學生學習機率的興趣,二是讓學生分組出題,互相考驗競賽,於是學生更加主動與深入了解各種機率統計的知識,就為了能出個好題目考倒其他人。我光是看報導的內容,就感到一股莫名的興奮,似乎恨不得立刻加入他們,一起動腦筋想出更有挑戰性的機率問題,一時間覺得好像學機率和統計真的很有趣。

類似葉教授的例子其實不少,每年各種創意教學競賽或成果發表,都可看到老師們用心設計教學,讓原本枯燥的課程變成有趣。現階段礙於課綱規定和升學測驗等種種限制,我們的確無法完全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但只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設想,找出激發學生動機的誘因,設計「學生覺得有趣」的教學,讓學習變快樂,或許也能讓學生從消極排斥變成主動學習,結果還是好的!
用積極態度 面對教師專業
閱讀更多

用積極態度 面對教師專業

古代的農業社會中,把「師」和「天地君親」視為同樣重要,其負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責,對人一生的成長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老師」這個工作,多被視為一種「志業」,代表著崇高理想,要犧牲奉獻。因此老師所說所做,只要其目的是為了學生好,都不該被質疑或批評。

隨著工業和經濟發展帶動教育普及,政府廣設各級學校,「老師」漸漸成為一種「職業」和「專業」,必須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來取得證照資格,來確保其具備足夠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能力,而師資培育也成了另一種教育專業領域。這也代表著老師的教學專業受到一定的規範和期待,除了目的正確外,方法過程也很重要。

教師「專業化」可說是近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因應社會變遷的必要之路。除了學科知識不斷累積更新,舉凡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量機制、輔導管教、親師互動、班級經營等各方面作為,都會受到科技進步、價值演進、家庭結構、社會發展和教育思潮等因素影響,必須做出適當修正。這種修正的過程就是一種專業發展,是現代老師不可迴避的修煉。

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投入許多人力和經費,參與的學校和老師也越來越多,雖然許多老師覺得那只是形式,配合學校做做表面功夫,但也看到一些尊重自己專業的老師,還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不足,藉此機會讓自己成長。

「尊師重道」依然是我們期待保留的價值觀,但現代老師之所以為尊,已不再因其為師,而在其如何為師。又逢教師佳節,除感佩老師辛勞付出,也期待更多老師能在專業發展上有所突破,為學生造福。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