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沒特色的特招
閱讀更多

沒特色的特招

根據媒體報導,12年國教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後,全國報到率雖接近75%,但傳統明星學校中排名約在第2至第4志願的高中,報到率都低於平均值。

一般認為這些未報到學生都準備挑戰本周末的特色招生,因為以這次特招的報名人數來看,錄取率將近70%,感覺起來似乎比用免試入學拼明星學校還容易的詭異現象,尤其對那些五科A++作文五級分的學生來說,特色招生顯然是他們更有優勢的戰場。

理論上特色招生學校要投入較多資源來提供有特色或專長訓練的課程,並以特殊的測驗方式來挑選具有此類專長的學生,因此特招原本是針對體育或藝術類專長學生設計,如今教育部為了滿足部分學生家長需求,避免被社會認為12年國教是要消滅明星高中,保留所謂的學術類特色招生給少數高中。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辦理學術類特色招生的普通高中,提供了什麼特色課程給這些特招錄取學生?這些課程需要什麼專長?學術性特招又如何測驗出這些專長?

實際上,這些普通高中的特色課程,多是在原本的科目上安排幾節課改變上課內容和方式,因為他們未來的目標依然是大學入學考試;那些無論是考3科或5科的特招錄取學生,其專長可能是「考好每一科」。也就是說,學術性特招只是另一件國王的新衣罷了!

既然特色課程一點也沒特色,特招學生和其他學生的未來目標都一樣是大學入學測驗,何不直接稱為「甄試入學」,讓那些有考試專長的學生有發揮的舞台,然後將這些特招名額平均分給每個公立高中,這樣免試入學學生也就不必擔心自己讀的是次等學校了。
暑假 讓孩子自主學習
閱讀更多

暑假 讓孩子自主學習

學期結束,炎炎夏日伴隨著午後雷陣雨的暑假到來,雖然放假總是多數人期待的一件事,然而對不同年級、不同地區的孩子與家長,暑假可能有著不同的意義。

現代家庭父母都在工作的多,相對而言能陪著孩子過暑假的越來越少,因此孩子放暑假反而成了家長另一個傷腦筋的課題。偶而挪出一點時間帶孩子出遊,其他時間還是得做好規劃。否則放著孩子自己找事情做,孩子很可能就成天窩在家裡依賴著電腦電視磨時間。

那些一年後即將面臨升學考試挑戰的學生,通常暑假就會被要求進入備戰狀態,開始在書桌上堆疊各種參考書測驗本,並在大大小小的複習考中度過暑假。

儘管面對升學壓力必須如此,家長還是應該注意孩子的身心平衡發展,尤其足夠的休息和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當身心獲得適度的調劑放鬆,才能累積更多能量往前衝刺,否則一開始就把橡皮筋拉緊,到最後很容易就會疲乏的。

除了學校安排的輔導課以外,多數家長會讓孩子參加一些課外的學習課程,因此暑期總是各種夏令營和才藝班大熱門的時段。

父母在選擇這類課程時,最好能多考量孩子的興趣,才能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和豐富的收穫,如果過度以「培養競爭力」作為選擇課程的考量,反而容易產生反效果,讓孩子暑假增加痛苦指數。

其實家長可以換個方式,從孩子感興趣的主題著手,一起討論學習方法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安排學習時間和進度,而家長只要給予必要的支援協助,以及適度的目標達成獎勵。如此一來,暑假反而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大好機會。
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第一志願
閱讀更多

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第一志願

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了,雖然媒體仍聚焦在那些「高分落榜」的例子上,但依照統計結果,仍有近2/3的學生是以第一志願錄取不同學校,甚至有60%錄取生的第一志願選擇高職。顯示家長和學生的觀念還是可以扭轉,就看我們願不願意跨出去?願不願意承受一些必要的混亂?

聯考和基測時代我們習慣以傳統認知的明星高中當做每個學生的第一志願,最近幾年政府雖然也積極提高社區高中的品質,鼓勵大家就近入學,但多數學生還是跳脫不出明星高中排序的框架。

他們所認知的第一志願,其實是家長的、是學校的、或是社會大眾的,卻不見得是真的適合自己的。而今透過制度改變,半引導半逼迫著讓大家調整思維,過程雖然有不少混亂和疑惑,但改變的人數多了,造成的效應就可能不同,僵化的價值觀就有可能被動搖。

這次制度的改變除了影響學生和家長的想法,似乎還牽動了許多公立學校的觀念和作為。一些公立高中職搶先利用前周末假日舉辦活動或說明會,為的是要吸引免試錄取的學生留下來就讀。

相較於以往只能被動等著學生依基測成績分發,那些原本不被視為明星的公立高中職,現在多了競爭的機會,也將意識到學校應該多花些心思去經營特色,才能努力留下素質好的學生。

若能因此激發出公立高中職更積極的辦學動力,就能提升整體高中職的辦學品質,也更能達到教育部推動高中優質化和均質化的目標。

12年國教的第一步走的雖然顛簸,尚不致於窒礙難行,只希望未來在修正作法的時候,能堅持著原有的適性教育理想,讓更多學生都能找出屬於自己的第一志願。
陪孩子正向面對升學結果
閱讀更多

陪孩子正向面對升學結果

4年1度的世界盃足球賽開踢,從賽前的各種分析預測進入實質交戰,球場上的瞬息萬變,再充分的準備,再堅強的實力,都無法保證最後的結果,這是球賽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比賽結果雖然重要,但對選手而言,無論輸贏都積極投入盡力表現,才是普世認同的運動精神。

看到這陣子許多家長為了高中免試入學制度陷入極度焦慮恐慌,透過媒體不斷訴求他們的痛苦和不滿,心裡不免對這些孩子感到擔憂。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可能無法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而是他們將來會如何看待錄取結果?

當家長和媒體把焦點放在成績好的學生卻無法進入明星高中,痛批制度問題影響學生權益時,無形中是在貶低非明星學校的價值,也否定了這些學校的學生能力。

問題是孩子的能力與潛質,根本不該由高中的排名來認定,同樣的,這些高中的好壞,也不該全由學生成績高低來判斷。

今年免試入學的制度設計的確造成許多爭議,對於這些家長和孩子的焦慮,我們應該同理心看待,然而家長若一直用悲觀的、負面的態度來「預測」孩子的升學結果,恐怕只會不斷增加孩子的痛苦指數,也會讓孩子否定自己的價值。

所謂「一試定終身」的錯誤觀念恐怕不在於考試次數,而在於我們對測驗結果的價值認定。就像我們不會用一場球賽的輸贏來斷定球員的價值一樣,也不該用一個升學結果來斷定孩子的未來。

家長們不妨用正向態度面對,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無論結果如何,這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檢測點,只要孩子的心態正確,進入任何一個學校,未來的路都是無比寬廣的。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閱讀更多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隨著第1屆國中會考成績揭曉,教育部公告了會考級分人數百分比後,大家關注的問題「都在學生該怎麼填志願序,才能進入心中的第1志願?」教育團體批評填志願序像在賭博諜對諜,許多家長和學生心急如焚,學校也不知該如何輔導學生,整個免試入學方案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各界也罵聲連連,逼著教育部現在就喊著明年會全面檢討會考制度。

任何新制度上路,都會有檢討空間,免試入學方案也的確有許多該改進的問題,但在檢討制度之前,我們得先釐清問題的根源,並對核心價值有足夠的共識,才能夠朝同樣的方向去改善。

既然12年國教希望淡化明星高中的迷思,減少升學考試的過度競爭,那麼就不該用過去的習慣來批判新制度的價值,更不該期待新方案的設計要能維持那毫無道理的排名。我們該先檢討的,或許是我們正在用什麼教育觀在引導孩子?

當我們聽到學生因為差一級分而痛罵「該死的作文」,看到孩子因為不知該如何填志願序而「面臨崩潰」,教育工作者該有所警覺,何以讓孩子對一個人生中的小關卡看得這麼嚴重?何以讓家長覺得差個一兩志願就好像沒了未來?是否因學校不斷強調前3志願才是明星的觀念?當學校老師鼓勵孩子去拼特招時,是否真的認為那些高中的辦學品質或特色有很大的差異?還是只為了滿足那一點點排名的虛榮心?

教育觀念的改變非常難,常要面對強大的外在壓力,教育人員需有堅定的信念,也要有自我檢視和改變的勇氣,否則不僅無助於教育問題的改善,甚至成了改革的阻力而不自知。
從勸募學會的事
閱讀更多

從勸募學會的事

上個周末假日,康橋約1200位學生參與1年1度的行動勸募活動,這群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孩子,利用2天時間,走出家門,向父母以外的親友或陌生的街頭路人,用心說明希望幫助偏遠地區學童獲得更多學習機會,請大家一起伸出援手。短短2天之內,為博幼基金會募得超過150萬元的愛心款項。

這是學校第4年舉辦行動勸募,由學生會討論決定捐助對象,透過短劇和說明讓校內學生了解這些受助者,學生自由報名參加,每人僅需募得10位善心人士的小額捐款,再由學校匯集轉交給受贈單位,過去3年曾幫助過發展遲緩兒、家暴目睹兒和癌症病童,今年孩子決定對偏遠地區學童盡一份心力。

有別於以往由學校選定對象,孩子回家向爸媽要錢來捐的募款方式,行動勸募讓學生轉被動為主動,其中有2個重要意義。

第一,孩子必須更了解受助者的困難和需求,才能將助人的心意清楚轉達並說服被勸募者;第二,募款過程一定會遭到拒絕,孩子必須從中學習面對挫折,學習更有效的表達和溝通,或者發揮創意來吸引陌生人的注意。

此一活動不僅讓孩子培養勇氣和溝通能力,其實也讓家長學習放手,因為過程中希望家長和孩子保持距離,只要確保孩子安全,不要參與或協助孩子募款。

許多家長分享他們看著孩子不敢開口或屢屢失敗時,忍著不能出手的煎熬也是一種磨練,但看到孩子終於克服恐懼努力嘗試時,內心的感動更難以形容。

感謝那2天所有捐款者的愛心,成就孩子的美意;更感謝那些委婉拒絕的人,讓孩子有機會面對挫折。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閱讀更多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第1屆國中會考已經結束1個多星期,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機關還在為了如何公布會考成績級距人數拿不定主意,不僅讓原本就有疑慮的家長感到更加恐慌,也讓12年國教的理想性面臨挑戰,各界都在看我們的官員要如何在堅持與妥協中做出抉擇。

家長們對12年國教入學方式的質疑,幾乎都來自於一個公平性問題,而此公平性則建立在把過去各高中的入學分數排名和其學校優劣畫上等號的假設,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如果被放在「以前」錄取分數較低的學校裡,就是所謂的「高分低就」,對學生不公平。

然而現今的公立高中排名,主要取決於錄取學生的考試成績,並非學校辦學的績效,社會持續以傳統排序來斷定這些學校的優劣,對學校一樣不公平。12年國教若希望減少高中升學壓力,促成國中教學正常化,就必須打破傳統高中排名的迷思。

教育部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和均質化已經多年,照理說各高中之間的辦學品質和教師專業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但顯然還無法扭轉家長既定印象,而免試入學方案可以是破除迷思的臨門一腳。

雖然改變的過程一定會有陣痛和阻力,需要時間調整和適應,但若是符合教育理想,且有其必要性,政府和教育單位就應該有所堅持,並花更多心力去溝通和說服。

政府在制定這些會考制度時,就該知道會面對這些舊觀念的壓力,也該先規劃好因應措施。如果無法頂住壓力,不斷的在特招比例、比序條件、會考成績等制度上妥協修改,讓舊思維主導著新政策,那12年國教的理想就會成為空談,大家又只是白忙一場。
孩子須有什麼能力?大人最該知道
閱讀更多

孩子須有什麼能力?大人最該知道

第一屆國中會考在各種期待、疑慮、爭議中如期舉行,規劃多年的12年國教算是邁入另一個重要里程。當許多人還在擔心選填志願的公平性,這次的作文題目似乎想要提醒大家還有比「公平」更重要的事情。

「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雖不難下筆,但要寫得好,除了要有清楚的思路和論述,應該還得對自我及社會環境有足夠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具體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想法。

但想想我們的教育現場,在國中小階段卻最常忽略這些環節。當我們的孩子整天跟著學校或補習班的進度,埋首在課本、參考書和測驗卷中,汲汲營營只為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他們所知道的能力會是什麼?

當孩子的目標被設定在毫無道理和標準的高中排名,而不用理會這些高中職的特色優劣,他們對現有的環境能有多少認識?更別說對未來的趨勢能有什麼想法了?

當記者訪問考生或老師該如何寫這個「能力」?有人認為語文和資訊能力很重要,有人則舉溝通和合作能力為例,也有人認為「態度」才是關鍵,總之應該不會有人把「考高分」視為未來應具備的能力。

弔詭的是,從以前的聯考、基測到今天的會考,多數孩子花掉太多時間在磨練這個未來不見得需要的「應試能力」。雖然無法預料孩子們所面對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貌,但我們都相信在這些課本或考卷上學不到的關鍵能力與素質,才能幫孩子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或許這個作文題目更適合拿來考老師和家長,「面對未來,孩子該具備哪些能力?又該如何培養這些能力?」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朋友的孩子讀了4年的大學資訊系,工作2年後,仍無法忘懷當初的最愛,決定再回大學重新學設計。他感嘆早知如此,當初就順從孩子的想法,不必浪費好幾年的青春,多繞一大圈。

這幾天媒體也報導了2則類似的案例,無論是大學休學改讀高職餐飲科,或者大學畢業重新回到高職追求扎實的技術訓練,這些人多花了好幾年才回到自己的初衷。不過至少他們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更多年輕人對未來是沒有方向或想法的!

這幾年,社會大眾看待各種職業比以往更開放多元。然而面對孩子的求學發展時,多數人仍難擺脫主流價值的影響。仍期待進入一流大學,選個讓多數人稱羨的熱門系所就讀,將來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但根據調查,有1/3的大一新生後悔自己選錯科系,這些學生若渾渾噩噩過4年,將來進入社會,通常難以展現所學專業,只好尋求其他發展機會。

然而其他2/3的學生,雖不後悔所讀科系,卻不代表他們做了正確的抉擇,因為有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想學的是什麼?

許多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幾次例行的性向測驗,沒有太多機會去認識自己的興趣,思考自己的未來;當面臨升學的抉擇時,大概就依照分數和主流價值來決定未來的進路。等發現走錯了,得花更多代價去彌補。

12年國教希望孩子適性揚才,就得安排更多選修課程或多元社團,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走出教室,認識各行各業,藉以了解自我和探索未來,否則社會的發展雖然開放多元了,孩子卻不知如何選擇,恐怕在學習歷程上繞路的案例仍然會很多!
語文學習的質與量
閱讀更多

語文學習的質與量

每當國內課程綱要做調整時,總會引起各種爭議。前些日子輿論才對教育部要將新住民語言列為必修母語的政策提出質疑,這幾天「搶救國文聯盟」再大聲批判中小學國文課程時數嚴重不足,造成學生國語文能力每下愈況。若加上長期以來政府與民間對幼兒學習英語的看法不一,顯然在語文學習的概念和方法上,大家還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語文的形成是很複雜且漫長的過程,不同的時空環境和需求條件,都會影響語言的保存與發展,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外,語文還緊密連結了社會文化的脈動。最近爭議多聚焦在「時間」問題,其實時間只是學好語文的因素之一,學習的方法更加重要。

筆者多年經營教科書,發現老師為了批改作業方便,常不願選擇開放式問題較多的版本,學生大多做些連連看、選擇題或是非題,欠缺寫小文章、寫報告的機會,寫作能力必然下降。

再者,中小學的語文課程常圍繞在文章的分析與精熟學習,對於廣泛閱讀、歸納整理的重視和投入都不足。不調整語文教學的內涵,增加再多時間也未必能竟其功,反而削減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此外,語文學習不應限於語文課,其他科目的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接觸和運用,都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近期「翻轉教室」受到重視,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總算有了機會。

其次,各科目的學習都該讓孩子多寫報告取代做一大堆封閉式的題目,孩子的思考力、整合力、寫作力才得以提升。孩子在學校裡的時間有限,增加任何科目的節數,勢必減少其它科目的時間。若能做到跨領域統整學習,善加利用各種科目的學習活動增加語文閱讀、思考、運用和創作的機會,藉以培養不同的語文關鍵能力,才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讓語文學習的質與量獲得提升。
讓國家代表隊無後顧之憂
閱讀更多

讓國家代表隊無後顧之憂

這幾年康橋實施游泳教學頗具成效,直接帶動學生的運動風氣,也順勢發展國內學校很少推動的鐵人三項和輕艇水球運動。這兩年校內也有老師和學生被選拔為輕艇水球國家代表隊教練與選手,在非體育班學校中算是少見的例子。

代表國家出國比賽是許多運動員的夢想,然而出國比賽所需經費不低,通常得靠政府或民間企業的補助才能圓夢。

過去常見新聞報導,一些學生隊伍好不容易取得出國比賽機會,卻為了籌措經費而傷透腦筋,讓教練和選手們無法專心準備競賽,甚至因經費不足而讓夢想破滅。更常看到的是礙於經費限制,讓選手和教練無法獲得較好的安排照顧,影響比賽成績,相當可惜。

既然是代表國家的選手,政府就有責任盡力協助。實際上體育署等單位也都有相關的補助辦法和預算,只是政府的財政資源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需求,勢必得引進民間的資源。

問題在於過去這些籌措資源的工作幾乎都落在各項運動協會和領隊教練身上,大家各自依經驗找門路時,容易集中在某些企業財團,而其他有心想贊助的企業團體,卻可能不知從哪裡著手?此時熱門或有較多曝光機會的運動項目,相對容易取得資源,冷門或非重點發展的項目,常只能自求多福。

其實主管機關可以扮演更積極整合資源的角色,例如建立一個公開的資訊平台,透過政府單位的認證與媒介,讓需要尋求補助的選手或團體,和有錢又有心的企業組織能搭上線,再加上一些稅制的獎勵與公開的表揚,配合媒體主動幫捐助單位宣傳曝光。
創造學生成長的機會
閱讀更多

創造學生成長的機會

4到6月是山上油桐花綻放的季節,也是康橋師生最能展現活力的季節。12天的高一學生騎單車環台,3天2夜的小六學生登上雪山主峰領取畢業證書,是這波挑戰活動的主軸。

同時,八年級學生開始進行橫渡日月潭的開放水域訓練,七年級師生也啟動年底挑戰嘉明湖的紮實訓練。

這些都不是輕鬆的校外參觀教學,每一項活動的訓練期間都超過半年,需要動用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也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很多人會問,學校怎麼願意又怎麼敢舉辦這些活動?其實原因很單純,因為責任﹗因為值得!

要鍛鍊孩子的體能、勇氣、毅力和團隊合作,的確有很多方法,但效果也因方法而異。我們可透過偉大的故事告訴孩子許多道理,但這些道理只會留在孩子腦裡,無法內化為行動的力量。

多數學校會安排到遊樂區畢業旅行或校外教學,但康橋認為,家長即可帶孩子去這些人工開發的場所遊玩,學校毋須錦上添花;學校應補家庭功能的不足,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

只是這些學習內容和方式如何安排,就看學校和家長建立什麼樣的共同價值?學校雖然具有一定的主導性,卻常屈服於家長壓力和社會價值,放棄許多教育理想。

相反的,若學校有清楚堅定的理念,教職員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去規畫和參與,即使與主流價值不同,依然能獲得多數家長的認同和支持,讓理想付諸實踐,這是責任。

很慶幸當初康橋團隊選擇堅持理想,克服諸多困難,讓這些高難度的挑戰活動成為學校的傳統特色。從中我們見證孩子淬鍊成長的感動,家長滿意的回饋,社會各界肯定的意見,也讓這樣的核心價值逐漸擴散,實在很值得!
走出教室學習更豐富
閱讀更多

走出教室學習更豐富

最近「優質戶外教育推動聯盟」指出台灣學生參與戶外活動的比例太低,學生幾乎都關在教室裡。呼籲教育部應立即落實戶外教育常態化、優質化與法制化,使戶外教育成為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方式。

戶外教育確實是孩子學習範疇中不可忽視,且最合乎本性的一環。人類的學習是從與天地自然互動開始,透過觀察感受來記錄萬物的現象和變化,然後藉由質疑和解決問題來累積經驗並產生知識。

自從語言和文字發明之後,學習的主要場域逐漸轉移到教室內,書本教材成為知識的主要來源,雖然知識傳遞與累積的速度增加了,但人類好奇探索的本能也因此被壓抑。

現在網路發達,透過螢幕可以無限擴展資訊的來源,但感官上仍被侷限在視覺與聽覺上,而且缺少個體和外在環境的互動,感受到的總會有所不足。

就好像從沒到田野間走動的人,無法感受文章裡的鳥語花香;沒在漆黑的高山上仰望夜空,難以體驗震懾人心的滿天星辰;沒到過古廟舊城巡禮,很難理解先民文化的發展脈絡。

戶外教育強調個體的觀察感受,但也不能放牛吃草。一般學校都舉辦了校外教學,如沒有適當的引導,往往「遊樂」多於「學習」,戶外教育功能難以彰顯。

相對的,事前若透過討論訂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配合跨領域的主題,利用數位科技,設計出有趣的學習模式,那麼即使是同樣的戶外場所,也能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

學校能舉辦大規模戶外教育的時間畢竟有限,然而老師只要改變習慣和想法,帶孩子走出教室,或設定目標要求孩子自行完成,那麼,校園各角落,或是學校周遭的社區巷弄,都可成為與學科知識結合的戶外教育場所,讓學生獲得更多樣的學習經驗,對課程內容將會有更深刻的體認。
小確幸變大幸福
閱讀更多

小確幸變大幸福

不知何時開始,各種廣告、文宣、網路文章開始流行「小確幸」一詞,不僅市井小民愈來愈喜歡在平時的生活中追求這種無奈的小滿足,連政府的施政方向也來搭這個潮流,把它拿來當做多放幾天連假的理由。

剛好上周末是兒童節和清明節連假,不知出門被塞在車陣中的人們有沒有感覺到小確幸?但看來大人們倒是努力的要幫孩子創造兒童節的小確幸,除了家長帶孩子出遊、吃大餐、買禮物,一些社教機構或遊樂場所也推出各種優惠活動,讓孩子能暫時擺脫學校的束縛。

學校方面也不遑多讓,不少學校要求老師當天不給家庭作業、顛倒上下課時間、甚至安排整天的闖關、體驗或同樂活動,為的就是讓孩子獲得一天與平常學校生活不同的「小確幸」。只是過了這一天,孩子的幸福感是否就消失了呢?

當孩子認為上課讀書是件苦差事,就會覺得上下課顛倒或整天玩活動是很興奮的,但我們不能為了討好孩子而放任每天遊樂,畢竟學習仍就是孩子的權利也是義務,是幫助孩子追求美好未來的重要過程。

既然孩子天性就是愛玩,我們也經常發現孩子對好玩有趣的事情,學得特別快,那麼我們應該思考轉換教學方式?把課業學習變成像玩樂一樣有趣,孩子就不會討厭排斥,進而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大人在現實環境中追求小確幸是一種無奈,但孩子的學習有賴老師下工夫規劃設計學習活動。傳統教育下的孩子很難體會上學讀書是幸福的,但如果透過老師們的努力,想方設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這些小確幸能夠延續和擴大,才是孩子們的大幸福。
換個方式讓學生思考未來
閱讀更多

換個方式讓學生思考未來

又進入高三學生申請大學的熱季。

最近與幾位參與模擬面談的老師互動,發現學生在準備大學申請時最常遇到的2大問題,1是對大學科系的認識不足,2是對自己的志向不夠清楚。導致在資料準備的過程中,常因資訊錯誤及掌握不到重點而破綻百出;或在面談應對的當下,因想法搖擺不定,無法展現對申請科系該有的企圖心。

通常學校會透過各種性向測驗或輔導機制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有些還會安排職業探索或大學科系講座,加上這幾年的大學博覽會總是辦得熱鬧非凡,網路上也隨時有充分的資訊,照理說學生應該有很多機會提早探索他們的未來。

可是多數學生不會認真去思考這些攸關自己未來的議題,就算被迫看了大量資料,聽了一堆介紹,也不見得會用心去吸收,或連結到自己的需要。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只好聽別人說什麼好,就跟著選擇,無從去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想不想要?

學校對這些要應付課業和考試,又想好好揮灑青春的高中生來說,要他們靜下心提早認識自己並思考未來,恐怕不能僅安排幾場講座,而是得引起動機和充分互動才行。

短期的做法,應該像翻轉教學一樣,先從學生感興趣的議題切入,然後透過充分的討論、分享和爭辯,再從中引導學生去思考,應該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問題的重要性,進而認真面對自己的未來。

長期的做法應該在學校開設廣泛多元的社團,讓學生除了課業之外,有多元探索的機會,進而發掘自己的興趣,提早認識自己的志向。
數位時代的公民教育
閱讀更多

數位時代的公民教育

近日因不滿立法院處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一群大學生和公民團體從原本的靜坐抗議,無預警的佔領了立法院,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國會被民眾佔據的社會運動。

且隨即在網路的快速傳遞下,很快聚集更多學生和民眾到場外聲援,並引起國際注意,連國外的學生或僑民也主動發起串連。

這場驚動台灣和國際社會的學運,除看見數位世代對公共議題的關注方式不同,也提醒我們公民教育得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

任何公眾議題,本來就會因不同立場、角度、需求和意識型態,產生解釋與認知的差異,唯有經過公開的思辯與正當的程序,才能讓人民以理性態度去接受民主的決定,這也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

越是複雜與影響層面廣泛的議題,越是需要時間和管道去溝通對話,傳統的公聽會、研討會已不足以應付時,讓資訊傳遞幾乎零時差也無國界網路平台,其實是有效的輔助管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最近的社會事件中可看出,網路的特性的確讓主事者難以用敷衍、矇騙或其他方式去逃避問題,卻也可能造成集體誤判。

網路世界讓資訊快速竄流,無遠弗屆,加上網民對資訊的接收多是被動且從眾的,多數情況並不會也不容易判斷資訊的正確性,更容易產生另一種人云亦云的主流假象。此時若有人刻意散播誤導資訊,造成負面效應的速度與範圍也更難管控。

面對這樣的數位世代,公民教育不能只教學生判斷試題選項對錯,而要培養更高程度的資訊判讀與綜合思考能力,否則大家仍習慣非黑即白、非藍即綠的二元思考,會讓公共議題難以被充分討論,民主素養恐難提昇。
準備周延才能動得盡興
閱讀更多

準備周延才能動得盡興

全台瘋路跑,根據統計,去年一整年全台大小路跑場次超過200場,等於每2天就有1場賽事。除了路跑,這幾年鐵人3項運動也逐漸受重視,各地都爭相辦理,參加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這些熱鬧賽事有效的帶動了運動風氣,卻也屢見因參賽者訓練和經驗不足,或承辦單位對賽事的安全管理不夠,導致意外頻傳,令人遺憾。

無論路跑、長泳、登山、鐵人3項或是自行車環台,都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了活動宣傳並提高參與度,主辦單位常刻意營造「任何人」、「隨興」和「簡單」就可以參加活動的意象,卻忽略了必要的安全提醒和準備要求。

當越多人以湊熱鬧的心情來參加這些大型體育活動時,意外事件自然就會增加,所承受的風險也就越大。

短期大型賽事活動可透過縝密的規劃和大量人力的支援來降低風險,但有些一年四季經常在進行的體育活動,就必須仰賴相關急救設備的設置來減少災害發生。

例如台灣的百岳是許多國內外山友喜歡挑戰的目標,然而高山症也是最常見的風險,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萬一遇到天候不佳,連直升機都無法救援。

有鑑於此,去年底甫成立的「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就積極推廣操作簡易的「攜帶型加壓袋」,希望在政府未能重視前,募集民間力量,讓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山屋都能配置加壓袋。

做好充分的訓練和準備,是降低風險的不二法門,希望所有舉辦和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的人,都能慎重看待每一個細節,掌握自身和環境的狀況,才能盡情享受運動的樂趣。
翻轉教室要掌握核心
閱讀更多

翻轉教室要掌握核心

最近感受到台灣教育改變的濃厚氛圍,除了爭議不斷的12年國教即將上路,隨著行動學習、PISA測驗、翻轉教室和學習共同體等概念導入,有些老師找到他們心中真正渴望的教學方式,發展出精采的教學歷程,進而引起媒體的注意和報導,帶動教育現場一波波令人期待的改變浪潮。 比起過去的課程或升學制度改革,這波教育現場的翻轉的確讓人感到興奮,也引起老師們的高度共鳴。大家可能發現,過去制度鬆綁或調整無法帶來真正的學習改變,唯有回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理想,才能跳脫那些扭曲的升學框架,讓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慾望。

當老師們不再以幫助學生拚升學為主要目的,而能重新思考學生的學習需要,就更容易看見學生的優點和問題,設計出真正能激發學生學習意願的教學模式。同樣的,當學生發現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不需和別人比較,同儕之間從競爭轉變為合作,從討論中探索自己的答案,學習的樂趣就被激發出來了。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看起來簡單,但不容易執行。老師必須清楚了解每個單元的學習目的和內容特性,掌握學生的個別差異,方能釐清學習需要,進而安排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工具。

再者,還要透過檢視、反思,以及同儕的觀摩討論,依照學生的狀況,不斷修正教學過程,才能落實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想。若只是學會一套方法,每堂課都讓學生課前預習、分組討論、上台發表,其實又掉入另一種「以老師教學為中心」的既定模式。

不同的條件影響著教育的成敗,當學校和老師在迎接改變時,不僅要知道其他典範學校成功的原因,更要了解自身所面對的學生和條件,若只有樣學樣,或翻過了頭,就怕很容易迷失方向,從浪頭上摔下來。
培養能力更重要
閱讀更多

培養能力更重要

最近2部國片「大稻埕」和「KANO」都在票房上獲得大家的肯定,也因為其歷史題材引起不少討論。而教育部剛通過的高中課綱微調,同樣也引發社會不少爭論。從這些爭辯的過程可以發現,同一事件可以有多種解讀和敘述方式。以民主社會的角度來看,只要大家相互尊重,這樣多元的意見發表是正向的,即使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也一樣有可學習之處。

以前我們習慣以單一價值的教育方式來教導學生,透過標準答案的考試制度,框架了學生對事件的認知和解讀,也磨掉了學生對問題的質疑和批判能力。這種情況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問題不大,反正教科書寫的,老師說的,學生都照單全收,最重要的是考試能拿高分,其他的就不用想太多!然而,來到資訊爆炸且變化快速的年代,有太多管道可以獲得不同的新知,有太多機會可以找到不同的說法,那我們怎能期待學生只學會1種觀點?

知識本來就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變化,即使是自然科學,也會因為新的研究和發現,推翻過去大家深信不疑的定律,更別說原本就少有標準答案的社會科學了。尤其當牽涉到歷史、政治、文化方面的議題,更容易受切入點和價值觀的影響,加上各政黨持不同觀點,彼此傾軋,就出現百家爭鳴,甚至嚴重爭執的現象。如果教科書能透過不同的觀點陳述,讓學生相互討論,思考自己的觀點,培養批判的能力,慢慢累積出自己的想法,應該比教科書統一的觀點,單純給答案要更有意義了。

教科書既然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老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權威,那麼該思考的問題,就不只是教什麼?教科書該怎麼陳述?而是老師怎麼教才能培養學生具備辨別資訊、整合分析和判斷推論的能力!
積極開放才能落實國際教育
閱讀更多

積極開放才能落實國際教育

這幾年台灣學校的經營內憂外患,少子化的問題嚴重威脅學校生存,國外大學積極來台招生,最近香港大學提供高額獎學金來台搶優秀學生的新聞格外引起注意,台灣教育必須和國際銜接,又面臨國際競爭的微妙關係。

早年家長提早把學生送出國留學,大部分是因為不滿國內中小學階段的教育環境,或者不願意被困在升學壓力之下。然而近年來發現,除了不認同中學階段僵化的學習型態因素仍存在,越來越多家長看重的是孩子未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國內大學不僅在世界大學排名中難有顯著地位,國際化的程度也普遍不足,因此選擇讓孩子到國外就讀大學,一方面培養語言能力,增加國際視野,也希望提高未來在世界各地就業發展的機會。

有些私立中等學校早就觀察到這波國際化的趨勢,除了在課程安排上提供雙語甚至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申請國外大學以外,也積極在課程上建立與國際學校的連結關係,包括與國外高中或大學的課程合作、開辦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成立國內SAT或AP測驗中心、申請WASC國際學校認證、導入國際文憑課程(IBDP)等。

可惜的是政府推動國際教育的積極度不足,對相關法規採取保守(或保護)的態度,讓想積極發展國際教育的學校仍覺得綁手綁腳,只能各自找空間發揮。相較之下,鄰近的香港和新加坡早就是國際化教育的已開發國家,連中國大陸政府對國際教育的態度都比我們更開放、更積極。

再者,真正落實國際教育的成本非常高,若政府資源無法有效挹注,或者法令無法鬆綁,各級學校能發揮的空間仍然非常有限,國際教育就更難普及了。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