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讓公私校一起向上提升
閱讀更多

讓公私校一起向上提升

隨著少子化影響,私立高中職或大學招生困難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媒體也報導,以台北市為例,4年後台北市國中畢業生人數幾乎等於公立高中職招生人數,以台灣家長「先公立後私立」的觀念,許多私校恐怕將收不到學生,主管機關除了希望公私立學校辦出特色外,似乎就只能推給市場機制,連私校的退場機制都還只是空中樓閣。

市場的競爭的確是私校的首要課題,過去學生多,辦學再差也不怕沒學生,如今家長的選擇多了,學校若缺乏特色和績效,自然該面對市場淘汰。

其實多數私校經營者早就感受到少子化的壓力,為了求生存,無不努力積極展現辦學的企圖心,有些發展特色課程,有些強調升學成績,有些重視技職證照,因此這幾年仍然可見一些辦學績優的私校獲得家長學生青睞,招生滿滿。加上12年國教免學費政策實施後,這些有特色的私校,未必會成為市場的犧牲者,甚至反而更具競爭力。

然而,政府對私校的制度防弊有餘、興利不足,私校不只需面對市場的挑戰,還有許多制度限制。包括教師編制、退休福利、課程規畫、收費標準等等,政府許多規定都以公立學校的角度來思考,不符合私校運作的實務需要。有些制度雖針對私校設計,卻沒有與時俱進,跟不上經濟變遷的速度,這些束縛都可能讓私校難以施展,失去競爭的利基。

公私立學校應該產生互補作用,既然政府的財源有限,若能開放更多學費和師資的限制,讓用心的私校能真正辦出特色,滿足需要的學生和家長,那政府就有更多資源去照顧其他學生的需要,讓公私立學校一起向上提升品質,而不是互相削弱沉淪,這才是兩全的作法。
誰在種草莓?
閱讀更多

誰在種草莓?

新的學期開始,除了學生和老師們又恢復規律和忙碌的學校生活,許多家長的作息也得跟著調整了。而在大台北地區開車上班的人可能也發現,塞車的時間又提早了,甚至得盡量避開學校附近道路,因為有許多家長也恢復溫馨接送情的任務。以前小學生排路隊上下學的情景,在都會區已經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經常並排停車的車陣,以及準時等在校門口的家長或外傭。

除了考量安全親自護送孩子上下學外,還有許多現象,讓我們體會什麼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例如上下學途中幫孩子揹書包拎袋子、臨時幫孩子送忘了帶的功課或餐具、幫孩子準備好上課要用的書本材料、幫孩子安排好大大小小的事,甚至連孩子與同學發生爭執,都要幫孩子到學校找人出氣。有些父母的呵護持續到離開學校之後,幫忙找工作,幫忙找房子,幫忙找對象,幫忙帶孩子。

雖然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想多給些關心和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但常常會過了頭而不自覺,搶了孩子自己該做的事和該面對的問題。這些過多的照顧通常是父母主動給予的,其背後最大的心理因素應該是「擔心」吧!擔心孩子挨餓吃苦、擔心孩子浪費時間、擔心孩子做不好被責罵、擔心孩子善良被欺負。或許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平安成長,卻也把過度的呵護視為理所當然,結果不僅難養成主動積極的態度,恐怕連消極抵抗掙扎的能力都會漸漸喪失。

常聽人抱怨現在年輕人很多是草莓族,看起來好看,但碰不得,壓了就爛。然而在抱怨同時,應該也想想,這些草莓是怎麼種出來的?又是誰種出來的?
價值觀惡化失衡的人才培養
閱讀更多

價值觀惡化失衡的人才培養

這現象已經很多年了,台灣的年輕人抱怨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抱怨薪資過於廉價;而企業也哀怨連連,每天刊登著徵才廣告,就是找不到適合的人才,就算找到人,也可能做沒多久就想轉換工作。有人怪年輕人好高騖遠,吃不了苦;也有人怪企業用人條件苛刻,福利太差;更多人把矛頭指向政府和學校,怪政府廣設大學後降低了大學生素質,弱化了職業學校的功能,也怪大學裡所教的東西和業界實務脫節,讓畢業等於失業。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的確非常複雜,但背後價值觀的問題恐怕是最難處理的。長久以來整個社會對人力、學校和職業有著明顯的階級區分,習慣用學歷來區隔人力的素質,用錄取分數來定義學校的好壞,用薪水福利來判斷職業的優劣。

不僅一般民眾觀念如此,許多政府或企業的徵才、薪資與考核制度也這樣設計,因此學校、家長和學生首先思考的恐怕就不是興趣或志向,而是「出路」和「面子」。結果各大學設立很多「看起來」很熱門的科系,卻培養不出太多真正的人才,因為很多人在學校裡讀了不喜歡的書,學了不想做的技能,畢業後做了不喜歡的事,或者沒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國際社會出現一個台灣的傑出人才,就常看到政府說要大力發展該行業,培養下一個台灣之光等等。但一個健全的社會,不能完全偏重某些行業,任何健全的企業組織,也需要各種職務分工合作。李安導演再厲害,也無法獨立完成一部好電影,同樣的,如果團隊裡每個人都是大導演,也發揮不了作用。這個社會若無法調整對工作和學習的價值觀,恐怕各種就業方案或產學合作,只能稍微讓統計數字好看些,不僅難以解決人才供需的問題,對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幫助也有限。
老師準備好開學了嗎?
閱讀更多

老師準備好開學了嗎?

在台灣,只要逛逛大賣場或便利商店,大概就知道接下來的重要節氣活動是什麼了。看到賣場入口陳列的不再是拜拜供品,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學用品,就知道暑假已近尾聲。也提醒所有的學生、家長或老師,無論這個暑假過得充實快樂與否,都該準備迎接新的學習階段了!

新的學期開始,無論是否換新班級,換新學校,或者換新老師,只要是升個年級,學生們至少就得換個新的課程,讀新的課本。無論課綱有沒有改?教材版本有沒有換?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學習。消極一點的學生,只要調整好作息,準備好學用品,確認暑假作業都完成,就可以準備開學;積極點的學生,可能會找新教材來預習一下,甚至早就先到補習班上新課程了!

至於老師,同樣可能面對新學生、新家長,甚至新學校,新主管,有點不同的是他們不一定會面對新的課程和教材。尤其對於已經任教多年的老師,可能同樣的教材內容已經教過好幾年。就算教材版本不同,他們也可能已經整理出自己的一套精華秘笈,可以拿來應付各種版本的差異,準備起來駕輕就熟。對這些老師來說,消極一點的,只要規畫好基本的教學進度,確認該教的內容都教得到,平常會用到的檔案、資料都還在,大概就可以輕鬆準備開學;積極的老師就比較麻煩了,他們通常不想一成不變,總會有辦法融入新的教學資源,調整教學流程,看能不能提高教學效果?

舊經驗不見得不好,新把戲也不一定有效,只是當我們期望學生能用積極的態度準備學習,能精益求精更上層樓,那麼當老師的,該用哪種心態去準備開學?應該也不難判斷。
別再逃避師資供需的結構問題
閱讀更多

別再逃避師資供需的結構問題

多年前師資培育制度開放,許多大學紛紛開設教育學分班,忽然間老師這個行業變成僧多粥少,也產生了「流浪教師」的新名詞。隨著少子化問題逐年嚴重,班級數逐年減少,許多公校為了避免將來處理教師超額問題,寧可年年聘用代理老師,結果每年教師甄選期間還是可以看到許多流浪教師到處征戰,只希望能繼續保住飯碗,這是國內師資供需結構問題之一。

去年起國中小教師恢復課稅,為了彌補教師的「損失」,只好讓老師們減課,原以為多出來的節數可以增加正式教師員額,結果學校教師編制仍受班級數限制,多數學校還是只能聘代理教師,或以所謂的鐘點教師因應。然而那種類似工讀生形式的鐘點教師,根本難以吸引具備教師資格者,各校只好各顯神通,自求多福,能找到相關專業背景的大學畢業生來任教就算幸運了,哪還顧得了其教學品質?這是問題之二。

一旦順利考上公校正式教師,基本上就像公務員一樣獲得相當程度保障,以現今的教師法對教師的保護程度來說,除非違規情節非常嚴重,否則在教評會老師人數需過半的條件下,真正因教學不力或無法勝任工作而被提報不適任教師者非常少,因此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者恐怕更微乎其微。因此教學品質提昇這件事,就算有魄力的校長主任想推動,也得依賴老師的良知良能才行,這是問題之三。

這些師資供需與淘汰問題,有因制度不當所致,也有因環境變遷所生,這次教育部組織調整,既然把師資培育和藝術教育另併成一司,希望能先正視這些結構問題並設法改善,否則師資結構基礎不穩,想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恐怕會如緣木求魚。
設計自己也想學的課程
閱讀更多

設計自己也想學的課程

偶爾會聽到老師們抱怨學生上課的行為問題,有些是愛遲到,有些常缺交作業,有的不專心聽課,上課做自己的事,有的則愛講話,干擾 其他人上課。常常課程進度都趕不完了,還要花時間來糾正這些學生,火氣很容易就上來!我除了同情老師們的辛勞,勉勵他們運用專業和智慧來解決問題外,腦中也不免浮現類似的場景,只是台下的角色換成「老師們」。

我有很多機會參與各種教師研習活動,發現一個現象,如果那研習是老師自願參加的,而講者又能脈絡清楚,生動風趣地展現專業,讓聽 者覺得內容很重要,收穫很多,通常老師們會很認真聽講,甚至熱烈參與討論;相對的,如果研習是被逼的,講題內容引不起興趣,講演方式 又枯燥乏味,那台下老師們的表現,就可能和他們所抱怨的學生行為類似,甚至乾脆點直接蹺課去了。

過去我們會覺得老師只要盡到認真教書的責任,沒學好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實際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有些老師的教學模 式死板,只會照本宣科,自然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有些老師很認真的設計教學活動,運用很多的教學技巧或輔助工具,卻也得不到學生 的積極回應,或仍無法提升學習成效。關鍵就在於有效率的教學不等於有效果的學習。未認清這點,讓老師的努力就可能事倍功半,所謂的適性學習和因材施教也難以落實。

教育部修正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也納入「學生為主體」的概念,就是提醒老師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的學,而非老師的教。暑假期間 許多老師開始撰寫課程計畫,不妨轉換角度,把自己當學生,想想什麼方式才會讓你想學?或許就能發現課程設計的新方向。
學會判斷 才不會盲從
閱讀更多

學會判斷 才不會盲從

上周末夜晚,在台北景福門周圍形成的白色十字架,表達了國人對一個年輕生命無辜犧牲的不捨和不滿,場面壯觀、激情卻又平和,令人感動!過去總有人說台灣年輕人都是對政治無感,對社會議題無知,但這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多年輕人自動集結起來表達心聲的集會,讓我們看到他們仍然是社會改變的重要力量,只是關注和表達方式不太一樣了!

這次的集會活動,透過網路社群發起,意外凝聚了25萬人參與,雖然累積多日的社會不滿是主要因素,但網路串連的力量更是令人驚訝。其實年輕世代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大部分來自網路資訊,而網路傳達的速度與範圍,早已超過傳統媒體傳播的力量。從正面來看,當權者已不太容易單方面操控媒體,掩蓋問題;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出現謠言一散千里,難以收拾的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所謂的「鄉民正義」,許多時候是某種情緒集結後,產生的集體意識,當中是否有資訊偏差?或者有操弄甚至造假?有時不易客觀判斷。網路資訊太雜,多數人沒有時間一一檢視消化,只能挑想看的看,加上新聞媒體漸漸喜歡引用「網友言論」,甚至刻意營造某種輿論方向,就可能造成集體迷失的現象。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面對複雜的資訊,要有足夠的分析判斷能力,才不會被誤導。然而我們過去的教育體制,習慣教學生書上寫什麼,他們就記什麼,並不重視培養學生對資訊的分析判斷能力,也不期待他們對所學知識有太多質疑,無形中就弱化學生對謠言的批判能力,或者成為謠言的散播者而不自知。因此,教導網路新世代的孩子學會正確與客觀的判斷網路資訊,不致於盲從,是我們該提早因應的教育問題。
團體運作 讓教學「活起來」
閱讀更多

團體運作 讓教學「活起來」

最近教育部舉辦了一場國中活化教學發表會,媒體特別報導一位地理老師以體驗式教學設計課程,讓學生實際做「糌粑」體驗西藏人的飲食文化,或結合童軍定向活動加強學生使用地圖能力,學生不僅覺得上課更有趣,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入。每次看到這樣的教學分享,除了喝采,也特別想為這些老師打氣!

「教學活化」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政府也提倡多年,小學階段算有點成果,但國高中階段則一直受限升學制度而難以推展,不僅死板枯燥的教學苦了學生,考試導向的課程也磨滅了許多老師的教育理想,偶有些老師堅持熱忱,願意做些教學活化,卻往往得孤軍奮鬥,有時在受到同僚的冷眼外,最後還得被家長用不活化的紙筆測驗結果來評判成效,壓力程度可想而知!

正好前兩周受邀參加一場校內研習,聽國中部老師上台分享過去一年來各領域教學活化的成果,會中每個領域老師為了讓國中生的學習更有趣也更有效,一同討論課程設計,彼此修正教案,花心思設計更多分組互動、思考討論與實作演練的教學方式,而非只是「老師講,學生記」的傳統教學模式。看到期盼多年的國中教學模式開始改變,尤其老師們能感受到教學活化的價值,願意凝聚成學習共同體,發揮團隊力量,讓學生學習態度有所改變,心中充滿感動。

十二年國教若能順利推動,將為國中階段帶來更多教學活化的契機,但各學校不能期待老師們自動改變,學校主管要先做好課程領導,讓老師們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一起討論、分享,以團體戰的方式,才能讓更多教學「活起來」!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閱讀更多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到底是「日據」還是「日治」?又成了歷史教科書中的熱門討論話題,從過去經驗來看,這種深受史觀不同而影響歷史事件解讀的問題,大概很難找到共識,從教科書出版的立場來看,或許只期待主管單位趕緊定調一個「標準答案」,但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想,這樣的爭論若只為了給個「標準答案」讓老師教,那就可惜了!

過去資訊傳遞不方便,學生的知識來源主要是教科書,加上升學考試對標準答案的要求,讓學生非常在意一字一句的正確性,雖然學習效率高,卻也忽略了知識的複雜性,喪失對資訊的批判辯論能力。當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學生可輕易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資訊,對同一事件找到各種說法,我們的教育不能只讓學生習慣接受單一資訊,而不去學習判斷資訊的合理性。畢竟許多的問題,會因時空背景、環境條件,甚至主客觀認知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解答,且無一定對錯。

這次「日據」與「日治」之議,其實相互爭辯的內容很精采,各有各的邏輯脈絡。既然如此,若能把這個議題當作教材,讓學生去蒐集資料、整理判斷、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透過辯論,讓不同見解相互激盪,如此一來,學生對於那段歷史的發展會有更深入的認識,到底是「日據」或「日治」留給學生自己去判斷,這樣的課程豈不更有意義?

教科書內容當然要有一定的正確性,但知識的建構應該更多元且靈活,教科書只是多元的學習素材之一,不該是單一的範疇,也不見得是絕對標準。教科書該用什麼字眼?留給那些學者專家去爭論,教育人員真正的課題,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學習沒標準答案的知識。
與孩子一起找路
閱讀更多

與孩子一起找路

上周聽同仁分享,一位即將就讀高一的女孩,因資質不錯,其爸媽從小就幫她設定好,將來要和爸爸從事一樣的投資相關工作。然而她內心真正渴望的是當個音樂老師,卻從來不被父母接受,結果這次基測失常後,她開始對學習產生迷惘,對未來失去期待,所幸經過一番開導,孩子算是願意再給自己更多時間,慢慢思考未來方向。

現在父母輩以上的人,小時候應該都寫過「我的志願」這個作文題目,那時候為了拿高分,或者為了面子,多數孩子會寫些偉大的志向,老師、醫生、工程師、甚至總統、國父都有。儘管我們根本不清楚這些職業的實際工作內容,但總有一些社會價值在告訴我們哪些是令人羨慕的職業,哪些是讓人不屑的工作?

經過二、三十年,台灣社會已發展得相當多元,各行各業人才輩出,許多早期不被看好的職業,都變成搶手的飯碗,更多以前想像不到的工作型態,不斷的因應社會需要而產生。看起來社會觀念相對開放,年輕人應該有更多追尋夢想的機會。實際上,當面對孩子未來的發展,無論是學習方向、工作性質、甚至婚嫁成家,有多少父母能真的放手讓孩子選擇?在「保護孩子」的天性下,坦白說真的不容易!

當然,適當的引導有其必要,總不能明知前方為懸崖,還讓孩子往前跳。然而有些懸崖的對岸其實並不遠,只要足夠的助跑就能跳過;有些懸崖只要繞點路,就會有座橋可跨越;甚至有些懸崖根本只是父母假想,拿來嚇阻孩子的,只因為懸崖的對岸是父母不熟悉,不放心的領域。

我想,面對孩子的人生選擇,父母真正的功課,不是為孩子鋪路,而是和孩子一起找路,當孩子決定後,告訴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跌倒 是準備再往前進
閱讀更多

跌倒 是準備再往前進

前陣子,旅美棒球選手王建民熬過漫長復健與等待,重新站上大聯盟球場,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連續投了三場好球,正當球迷重新期待他持續有好表現時,卻又連續兩場投不滿兩局被打下場,球團也毫不意外的將其下放小聯盟,讓許多球迷的心像洗了一次三溫暖。

然而,當許多人懷疑他是否還能再拚時,他告訴大家「我要拚到最後一刻,就算最後結果不如人意,至少不會留下遺憾。」這樣的心態,證明他已是成功的運動員。

職業運動場上的競爭是殘酷現實的,有人天賦異秉,年少得志,也有人默默努力,等待機會;有人光芒四射,萬眾矚目,也有人跌落谷底,消聲匿跡。面對這些成績的起伏、輿論的褒貶、受傷的威脅、成名的誘惑,其考驗的不只是技術能力,更有心理素質。在運動場上沒有人能永遠保持領先,再厲害的球王球后,也有被追上退位的一天。最後能留下美名的運動員,通常都有個共同的特質-「不怕失敗,堅持理想!」

再看看熬過多次手術復健的郭泓志、試圖走出心理低潮的曾雅妮、曾長坐板凳的林書豪、曾多次面臨生死關頭的陳彥博,甚至剛拿下台灣第一座溫布敦網球賽雙打冠軍盃的謝淑薇等人,他們都有太多機會放棄,有太多藉口可以推托。與大多數人不同的,就是他們選擇「堅持」這條路,並且將每一次跌倒當做再次前進的準備。

今年的高中基測和大學指考都結束了,除了提醒那些發揮實力獲得好成績的學生,後頭還有更多挑戰等著,也要勉勵那些表現不如預期的孩子,這只是人生漫長歷練中的一小關。拍掉身上的泥土,認清自己的目標方向,就算走慢一點,繞遠一點,堅持下去就會有機會成功!
用加法來看待明星高中光環
閱讀更多

用加法來看待明星高中光環

高級中等教育法急就章的修正通過,十二年國教雖然有了法源基礎,不過卻沒解決社會大眾的疑慮,反而引起另一波爭議,甚至把私立學校視為洪水猛獸,加深了公私立學校的對立,這真的不是好現象。

儘管新法已要求降低私立國中直升高中比例,但當前仍有許多輿論認為直升比例太高,加上免學費政策,將導致更多好學生選擇私校,造成「公私立翻轉」,「私立高中將搶走明星高中光環」。這種「私校撿便宜」的推論,甚至是見不得私立學校好的心態,對許多私校經營者和教職員來說,相當不公平。

長久以來,國人對公立明星高中(甚至大學)的信仰根深蒂固,就算少數私校以升學成績見長,也難以撼動那些公立明星高中的地位。因此私立學校必須付出更多心血,投入更多成本,營造更多特色,提供更多服務,才能獲得學生和家長青睞。

不可否認,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確讓較多家長考慮選擇私校,但前提必須是家長能肯定這些私校的辦學特色與經營成效。單純用免學費和直升保障來斷定私校的優勢,是低估了家長們的判斷力。若因十二年國教政策讓更多好學生有機會選擇「好而且有特色」的私校,讓公私立學校的不平衡能稍微翻轉,這應該是好現象才對,何須憂心?

相較於私立學校的生存壓力,過去的制度讓多數公立高中不需努力發展特色,就可以招滿學生。若因十二年國教讓公立學校更有危機感,進而尋求突破創新,提升辦學品質,這豈不也是學生之福?

公私立學校本來就有不同的功能與發展條件,彼此其實可以多元互補。真正的明星高中光環不該是你消我漲的減法,反而是相互輝映的加法。期待社會大眾用更開放的心胸看待公私立學校間的關係,讓每一所用心辦學的公私立高中都能成為明星高中。
適應改變也是一種能力
閱讀更多

適應改變也是一種能力

高中職免學費的政策一周數變,不僅讓原本飽受批評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再添變數,人民對政府施政的可信度每下愈況,我想也讓許多家長的焦慮雪上加霜。結果十二年國教議題持續在「配套措施」上打轉,依舊不見「教與學」這個的核心問題被討論。

前陣子在討論十二年國教的談話性節目中聽到一句話「萬一幫孩子做了錯誤決定,會影響他一輩子。」最近和一些家長互動的過程中,的確也發現許多家長有相同心態,我想這應該才是造成大家恐慌的背後因素。

問題是,孩子的未來是怎樣的世界,家長們知道嗎?孩子未來會面臨的挑戰,家長們能預測嗎?有人說十年後最熱門的工作現在根本不存在,那麼家長們如何在十年前判斷孩子的就學選擇是否正確?如果答案是「不行」,那麼就該想想什麼才是該在意的?是就學機會的公平性,還是求學過程應該有的差異性?是制服顏色的表象,還是能力培養的內涵?

或許就是難以預料未來,面對升學問題時,多數家長寧願選擇單純的假設「上了好高中,才有好大學;上了好大學,才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有好人生」。儘管台灣現在大學升學率接近百分百,儘管高學歷的失業率持續提高,儘管有人批評台灣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科系不值得讀,多數家長仍然選擇相信這條似乎不存在的定律。因此,一旦事情發展偏離這個航道,家長和學生就不知所措了!這是人之常情,就像當年李安的父親怎知道兒子可以靠電影名揚天下一樣。

仔細想想,十二年國教政策主軸其實沒變,只是一些配套措施受環境壓力影響而有調整,雖然有些混亂,但也不致於影響孩子一輩子。如果這樣的變動就讓學生難以適應,將來如何期待他們去適應變化莫測的世界?
畢業後的下一步
閱讀更多

畢業後的下一步

又到畢業季節,以前我們得走到校園附近才能感受到畢業的氛圍,現在只要打開臉書,就可以分享許多畢業的快樂和感傷;以前的畢業典禮學生正襟危坐聽師長貴賓訓話,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學生為主角的創意畢典;以前大學畢業是家中大事,很多家庭會出動全家老小同來觀禮,現在有人擔心畢業即失業,乾脆故意在大學多留個一兩年。時代不同了,人們對畢業這件事的想法也有些不同了。

「畢業」除了代表前一段學習的完成,更代表「準備好」展開另一段學習。除了課程的差異外,幼兒園畢業生要迎接規律的上課型態,小學畢業生要開始面對更多考試壓力,國中畢業生要開始學習認識自己,高中畢業生開始學習轉大人,大學畢業生要決定就業或繼續升學。即使準備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也將面對的是沒有課表、沒有教材、隨時出現考題,卻沒有標準答案的社會大學課程。在那裡,以前學的知識不見得用到,但以前養成的態度卻影響深遠;以前的獎狀學歷只能讓你多些機會,能否承受挫折面對失敗才是要件;個人做到最好可能不夠,讓團隊發揮功能往往才是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在那裡,還有修不完的學分,學不完的課題,除非走到人生盡頭,不然是沒得「畢業」的。

許多企業家勉勵學子要認清自己的志向,懂得投資自己,要虛心學習,要多培養職場的競爭力。其實這些觀念都該在學校裡建立,習慣也該在學校裡養成。

因此我也在畢業典禮中舉例,沒有企業主會容忍員工常常遲到早退,態度散漫,效率不彰,所以學校除了教學生學會課本知識,更有責任要求學生培養正確的態度和習慣,甚至年齡愈大要求愈多,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準備好進入之後的學習階段。
是換湯也該換藥的時刻了
閱讀更多

是換湯也該換藥的時刻了

末代基測結束,無論表現如何?都要先恭喜今年的考生們,終於完成階段性任務,未來的發展,關鍵還是在自己的態度和能力!

明年起十二年國教就要正式上路,有人說今年孩子是背水一戰,如果沒考好,明年參加十二年國教很不利。想起過去高中聯考改成基測,大學聯考改成學測和指考,也總是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好像這些制度一有閃失,會讓那些考生掉入悲慘世界,難以挽回!事實證明,這些制度儘管不完美,也不會造成天大的災難,頂多就是教育現場的改革未如預期,讓學生繼續面臨另一種形式的升學考試壓力吧!

當然,也有人用當年實施九年國教的成功例子,期待十二年國教能帶來新契機,我也很希望如此。當年決定自己創辦幼兒園到高中一貫學制的學校,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為了讓國中生學習正常化。即使如此,這十年來仍不免受到基測影響,難以完全實現理想,學校在許多課程規畫上還是綁手綁腳,教學設計上也仍有顧忌,擔心的就是那些要參加基測考試的學生會不會少了「考試競爭力」?基測退場,取而代之的會考是否能化解這個壓力?我想沒人敢確定。尤其,當我們都用「取而代之」的角度來看待會考這件事,思考的還是會考如何更「精準」區分學生能力?討論的還是特色招生能有多少比例?那這次的改變,恐怕又只是「換湯不換藥」了!

近來期末常可看到康橋校內舉辦學生專題研究發表,無論小學或國、高中,無論課業成績如何,孩子們都能站在台上自信地展現自己的研究成果,真的讓人興奮和感動。我深信,學生需要的就是多元的學習機會和舞台。也期盼大家趕緊跳出「入學方式」這個泥沼,花心思為國、高中教育注入更多活水,讓孩子學得更精采。
減少無知方能消除恐懼
閱讀更多

減少無知方能消除恐懼

近來一連串食品安全的問題成為社會焦點,從路邊攤的小吃美食,到傳統大廠的包裝商品,陸續被發現使用過期或非法添加原料,弄得大家人心惶惶,好像輕易就可以吃下一身毒。

只要牽涉民眾權益的公共議題,本來就容易激發民眾的情緒反應,加上部分媒體喜歡持續在這類議題打轉,到處找人爆料,請名嘴高談闊論,加上聳動的標題,不斷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結果許多問題的癥結被遺忘了,甚至真相被遮掩了,只因為大家被莫名的恐懼給蒙蔽,被輿論的情緒給牽著走。

有句話說「無知是恐懼的源頭」。當我們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尤其問題本身又帶有專業性,一般人難以求證時,的確容易被他人的反應給影響。偏偏多數的公共議題都有一定的專業性,例如以前的三聚氰胺,現在的順丁烯二酸,或者其他領域的禽流感、二代健保、核能發電、都市更新等等,這些議題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清楚,但專業真相卻容易被輿論情緒給遮蔽,結果多數人的恐懼就來自因為「聽說很可怕」!

如果這些專業議題又帶有未來的不確定性,那引起恐慌的程度可能更高!就好比十二年國教,從政策制定到規畫執行,問題不少,搖擺不定,無法給人清楚有力的說明,連教育單位都無所適從。再加上補習班、媒體的推波助瀾,不斷強調十二年國教的「可能」問題,學生家長豈有不擔心害怕的道理?

既然恐懼來自無知,政府又缺乏論述能力,我們只好自求多福!還好,現在的網路世界裡,總有人看不下去,提供相對專業的資訊和客觀的論述。只要我們保持理性,用更客觀的態度去面對資訊,用腦袋多想想,往往就會覺得問題並沒這麼嚴重,無需自己嚇自己!
抽籤有那麼可怕嗎?
閱讀更多

抽籤有那麼可怕嗎?

面對十二年國教基北區許多明星高中職可能面臨抽籤入學的問題,教育部為了兌現「免抽籤」的承諾,在玩不出其他把戲下,決定將原本分三級的會考成績,「必要時」增加為七個等級。即使如此,還是無法完全避免同分抽籤,只好連「增額錄取」都用上。看來,教育部若非無力堅持十二年國教的政策理想,就是當初政策制定的專家學者們,對社會現實的認識不足。

當各縣市宣布免試入學比序的條件後,各界很快就推斷基本區不少高中職將面臨比序同分,只好抽籤決定的情況。其推論過程淺顯易懂,所以當教育部提出「零抽籤」的支票時,就懷疑教育部是過度樂觀,還是另有法寶?結果看來是前者,教育部認清事實後,只好再拿出這個毒藥外的糖衣,看似要解決家長對抽籤的恐慌,卻罔顧增加會考壓力的問題。

令人不解的還有,國民義務教育中,對於國小和國中一年級新生入學都設有抽籤制度,何以十二年國教的高中新生這麼害怕抽籤?當初政策制定就把「抽籤」納入比序方式之一,代表專家學者們也想到會有這樣的可能性,也認為抽籤是「正當」管道,那麼教育部為何又要堅持「零抽籤」?基北區當初選擇用最少的比序條件,應該也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怎麼又把抽籤的壓力拋回給教育部?教育部從會考成績分級下手,以為只是多分四級,是否又低估其對國中教學正常化的影響?

政府在許多面相都展現推動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決心和理想,唯獨在面臨明星高中的需求壓力時,卻節節退讓,令人惋惜。任何制度的改革,一定會面臨既得利益者的挑戰,政府必須擇善固執,堅持理想,更要有面對壓力的擔當。否則像這樣一直在理想和現實上無限拉鋸,讓民眾無所適從,教改的苦難將難以退散!
一步一步邁向人生的山頂
閱讀更多

一步一步邁向人生的山頂

周日剛剛完成台東鐵人賽,這是繼三月十日高雄愛河鐵人賽,四月二十一日台南安平鐵人賽,今年第三次參賽。即使多次參賽,但是每次賽前我還是做好賽前準備,五月十日雪山登頂後,我仍安排了幾次游泳、長跑和單車自主訓練,讓自己的體能維持在良好的狀況之下參賽。

運動是我的興趣,只要有機會,我都不輕易放棄。像今年小學六年級的雪山之行,雖然前晚才回到台灣,我還是在隔天清晨出發,一個人從登山口一路趕到三六九山莊,跟學生會合,準備在十日凌晨一起攻上雪山主峰。

我堅持要陪孩子走這一段路,因為對十二歲孩子來說,登上雪山確實不易。尤其最後一天近十五公里的行程,清晨一點鐘就要起床用餐,在高山低氧環境下,先爬升近八百公尺的高度,登上雪山主峰,再下降超過一千七百公尺,一路回到登上口。回到台北都已經是深夜時刻,孩子的身影看起來疲憊,但臉上卻帶著自信的笑容。

今年學校同仁很用心,準備了很好的秘密武器:在七卡山莊的第一天晚上,學生會收到五年級學弟妹的加油信;在三六九山莊的第二天晚上,收到父母親手寫的家書。在他們面對挑戰,意志力逐漸減弱的時候,得到最有力的鼓舞,然後帶著家人的祝福,有足夠的勇氣與毅力登上主峰。這樣的安排,希望讓孩子領略到友情和親情的力量,進而知福惜福,懂得感恩和回報。

不管是攀登高山,單車環台或是泳渡日月潭,每一次活動規畫都是感動孩子的生命課程。當許多孩子沉迷於城市的舒適安逸,遊走在夜店的墮落街頭,過著晝夜不分的糜爛生活。我們陪著孩子走在山野,攀登艱辛的高峰,築夢踏實,就像我們告訴學生的話,人生的路上不一定平順,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行,一定可以到山頂」。
親身體驗 看到孩子的改變
閱讀更多

親身體驗 看到孩子的改變

這陣子對氣象報告非常敏感,忽冷忽熱,忽晴忽雨,真是天無三日晴。特別查了一下四月份的氣象統計,果然台北地區下雨廿一天,日照時數只有五十四小時,高溫是卅二‧六度,低溫是十三‧四度,知識數據印證了我的感覺經驗。沒錯!正是「春天後母面」的清明穀雨。

每年清明時節,我最能感覺到「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心境。因為學校裡的高一生要去「單車環台,壯遊台灣」,這是學校例行十二天的「成年禮」;九年級生有兩團,要進行十二天的港泰和馬新國際教育旅行,這也是他們完成國中教育的畢業之旅。

他們四月中旬出發,下旬回來,接著是五月初小六同學的「圓夢雪山」之行。這都是學校的重要活動,正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或許一路歡暢,家裡的大人卻是提心吊膽欲斷魂呢!

一直到五月十日,第四梯次的攀登雪山的孩子平安回來,看著孩子和家人久別相逢,和父母親緊緊的擁抱,每位家長都撫摸著孩子的臉龐,關心的問道「你變瘦了」、「你變黑了」、「你變壯了」、「你受苦了」然後高高興興的手牽手回家過母親節,我的一顆心才算放了下來。

一時竟也熱淚盈眶,但是,我沒讓眼淚掉下來,只是忙著感謝老師,感謝工作人員,感謝支援單位,感謝支持我們的家長,感謝這群令人動容的孩子,你們真的「變瘦了」「變黑了」「變壯了」「受苦了」,這只是表象的改變,我更相信你們對山野環境更謙卑,對人際相處更柔軟和諧,心志更堅強成熟,胸懷眼界更高遠寬闊!

台灣教育紛紛擾擾,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大人小孩欲斷魂!我們另闢蹊徑走自己的路,讓知識因為有了實質的經驗而更穩固,讓經驗因為有了豐富的知識而更深刻。當我們遠走天涯,攀登高山,讓體驗教育改變我們的身體、心理和靈魂!
把握改變的契機 讓學習更有意義
閱讀更多

把握改變的契機 讓學習更有意義

幾天前,朋友要我用四個字來形容朱自清的作品風格,我當然答不出來,問其何以這樣考我?他說這是國一孩子的國文小考題目,而且是填充題,孩子的答案意思接近,但還是被扣分了!這時我大概猜到這位朋友想說什麼。果不其然,他說孩子也不過剛學到朱自清的「背影」,要如何「體會」朱自清的創作風格?孩子只能死背課本上的形容詞,但是他可能連那個形容詞的意義都弄不清楚。

我後來上網搜尋了一下,兩岸學者針對朱自清大師作品風格的描述真是不勝枚舉,看法同中有異,國文教材上的說法只能算是其中一種,算不上是「標準答案」,那麼要學生一字不差的「背」起來,除了方便考試打分數外,就不懂其有何意義?

早期僵化的考題養成大家「背多分」的習慣,如今升學考試的題型都已相當活化,這幾年大家也逐漸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而教學現場所呈現的學習樣貌,似乎還沒看到多大的改變。國文教材裡的題解和作者介紹,應該是希望提供學生認識作品和作者的參考。若能讓學生多欣賞其他朱自清的作品,然後讓學生試著自己來形容他的創作風格,最後再參考其他人的想法,應該才是完整的學習方式。

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其實可以在一些教學觀摩和教案分享的場合中看到,只是不夠普遍,畢竟這種改變要花老師更多的心力去準備,還要面臨家長對學習評量方式的挑戰,若學校不打團體戰,多數單打獨鬥的老師就容易挫敗陣亡。

相反的,我也看到學校領導者若能作為老師後盾,給老師足夠的引導和支持,在校內建立學習共同體,營造課程改的氛圍,多數老師都可以被激發出更精采的活化教學。

改變的契機已經出現,就看學校領導者和老師們如何看待了!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