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先適性再揚才
閱讀更多

先適性再揚才

前陣子國中會考成績出爐,今年也是十二年國教實施第三年,在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規則上,基北區等部分考區仍有些調整。無論是降低作文比重,或者取消ABC等級的區隔,雖然遊戲規則一改再改,今年似乎反彈聲音小多了。

與其說是大家對十二年國教政策和制度更了解,倒不如說是越來越清楚這些規則的改變,越來越符合多數考生和家長的習慣和期待,也就是捨去那些刻意的模糊,讓排序方式越簡單,讓分數差異越清楚越好。因為這樣就更容易比出高下,更好設定每個考生該選擇的學校。

於是,已有國中大膽預測今年該校會有多少學生進入建中、北一女或前三志願,因為那些會考分數夠高的學生,「理當」都會以這些傳統的明星高中為首選。所謂的「適性揚才」,看起來是先判斷學生能揚多少學科才能,再來決定他適合的學校屬性。

也因此先後排名一直難以改變,多數家長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關心的重點總在於「考多少分?」「排第幾名?」等到了高二,才開始問「想考哪一類組?」到了高三考大學了,才問「想讀什麼?」

偏偏攸關未來的重要課題,多數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少有機會去好好探索和思考,然後又被逼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於是只好再用同樣模式,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再來決定適合走哪一行?所以那些學測滿級分的學生,會選擇的科系大概預料得到,他們若想選擇冷門科系,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面對周遭人們的「關心」。

「適性揚才」不是升高中或大學的議題,也不是十二年國教政策的口號,而是每個孩子原本應受的對待。只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要達到這個理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找到方向才能展翅高飛
閱讀更多

找到方向才能展翅高飛

最近臉書上許多朋友秀出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照,家長也分享著孩子畢業典禮的感動,現在不用看到鳳凰花開,就可以充分感受到畢業季來臨。

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現在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的比例高的嚇人!除了大環境的因素限制了許多科系的工作機會外,有相當多人是學了四年才發現非其所愛,決定另謀發展。能在大學畢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也還不算晚,更可怕的是二十幾歲了還對自己的志趣完全沒有想法,「只好」再考個研究所繼續當學生,或看就業市場上哪些比較熱門就先往那邊走。

就這樣,台灣有太多中學生花了六年的青春只專注在考試範圍的學習上,然後進入一個不太認識的大學科系迷迷糊糊度過四年,最後還未能學以致用,還要花更多時間繼續摸索人生方向。當一個國家多數年輕人都這樣時,很難想像其社會發展要如何健全?競爭力要如何提昇?

許多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中,容許甚至要求中學階段的學生要投入一定的時間進行職涯探索,不僅讓學生更務實去了解自己嚮往的職業,也更認清自己的興趣。相對來說,他們的年輕人更早就會確立自己的方向,進而投入更多心力去發展專長。

我們的十二年國教雖然也強調適性揚才,但整個課程架構和升學制度卻不給太多機會讓孩子去真正發掘性向和才能,所做的職涯探索通常也僅是皮毛形式,學生最終還是以分數來選擇志願,以排名來決定志向。

看著典禮中那些像個小大人的高中畢業生,眼神中帶著對下一個階段期待,我衷心的期盼他們能儘快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無論崎嶇或平坦,都能勇敢的往前邁進!至於還在學校裡的學生,我們也要更努力為他們創造探索自己和未來的機會。
期待回歸教育本質的政策探討
閱讀更多

期待回歸教育本質的政策探討

回顧過去一年,台灣教育環境仍有許多動盪,像全國性的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問題,高中歷史課綱修訂的爭議,都對社會和學校造成的很大的衝擊,逼得許多家長和學生走上街頭抗議,也讓多數人對台灣教育有更消極負面的看法。

然而也非所有動盪都是不好的,許多在教育基層默默產生的正面積極改變,例如學教翻轉、學習共同體、創客教育等,或是像「均一教育平台」、「為台灣而教」等實現社會公義的作為,反而為台灣教育帶來更多感動和啟發,讓我們在各種紛擾之中,仍然看到教育的一絲希望。

那些看來負面的教育議題,爭執的幾乎都是表層的形式或作法,滿足某些特定價值觀或意識型態,追求某些公平的假象,不斷在枝微末節上拉扯修剪,想要把教育這棵大樹形塑成各自心中的樣貌,卻忽略了某些根部已腐爛,某些樹幹已蛀損,最後可能整棵傾倒。

相較之下,那些正面積極的改變,雖然較不易被大規模看見,卻衝著教育的根本問題而來,不僅要對症下藥,還要給予正確的養分和灌溉方式,讓教育回歸原有的本質,使其枝葉能自然的發展。只是這樣的改變,沒有公權力加入,改變範圍太小,幅度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或遮蓋。

新的一年,即將有新的政府上任,可能會延續原有制度,或許又會有其他新的作為。無論如何,希望新政府別只在入學的遊戲規則上打轉,或在政治角力中求取虛偽的平衡。

面對各種輿論和爭議,應該發揮領頭作用,帶領社會大眾進行理性和專業的探討。能虛心接納各種聲音,但也要不媚俗的堅持教育的本質還是在學生怎麼學,老師怎麼教,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適性的教育。少一點華而不實的政策口號,多著力於基礎卻重要的改變,才能讓教育根基穩固,讓更多學子受益。
用分數誘導學習 亦有意義
閱讀更多

用分數誘導學習 亦有意義

自從12年國教免試入學將服務學習納入計分項目後,有不少人批評學生只是為了分數才做服務,喪失服務學習的本意。最近新聞也報導部分縣市將才藝競賽名次納入計分,導致許多國中生為了「賺取」分數,搶著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以往冷門的比賽反而變搶手,偏差的現象同樣引起許多批評。

以動機來看這種現象或許有待商榷,然而從教育目的來看,由評量來引導學習方向,有時是必要的手段。如果能因為入學制度讓學生多接觸到原本就缺乏的學習內容,或是累積一些人生經驗,只要方式不過度扭曲,其實都算正向的發展。多點學生接觸風箏、陀螺等民俗技藝,總好過花更多時間待在補習班裡,或成天埋頭在參考書測驗卷中。

台灣推動教改的過程中,其實有許多立意良善的制度,卻被投機或偏頗的觀念給扭曲。12年國教的就近入學、適性發展、服務學習和多元才藝等等都是正確的教育理念,而這些在過去升學導向的教育環境中很難被重視與實踐,如今透過升學制度來導引實為不得已,或許成效有落差,執行過程出現問題,但也不該因噎廢食,走回一元考試的老路。

就算學生為了升學而去學才藝,就算大家的服務學習分數都滿分,至少讓他們做了以前做不到的事,還是值得的。

許多升學制度的爭議都來自於短視的公平概念,且其基礎建立在單純的學業排名,無視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差異。如果大家不能把視野放寬放遠,依舊只偏重學生的學科考試成績,用單一標準來清楚排序學生,並框架知識與職業尊卑的狹隘觀念,那要期待制度改變來減輕升學壓力,恐怕是天方夜譚。
改變需要勇氣和堅持
閱讀更多

改變需要勇氣和堅持

12年國教實施2年,有民間團體近期調查發現仍有超過7成學生認為壓力變大,更有家長團體斷定12年國教徹底失敗,期待未來執政的新政府能重新開機,恢復基測入學制度。

教育部也公布官方的滿意度調查,發現有8成認同12年國教能達到適性入學的目標,近5成學生認為能接觸更多課外知識和活動,雖然僅有3成7的學生認為升學壓力減少,但當中以社區高職學生認同壓力減輕的比例最高,其次為社區高中,明星高中學生感受壓力減輕的則不到2成。

12年國教推動過程中的確出現很多問題,但要實施才2年的制度明顯減少升學壓力,或立即改變累積已久的社會觀念,實在也太不切實際了。如果第二年的制度修正已讓問題減少,就表示其仍在對的方向上,應該要繼續研究改進,而不是直接走回頭路,回到那問題更明顯的基測入學制度。

至於升學壓力這件事,制度只是原因之一,家長的態度恐怕才是關鍵,只要有競爭就一定有壓力,想選擇愈搶手的明星學校,競爭壓力自然就更大。

但那是家長和學生的選擇,12年國教的精神之一便是希望透過均質化和優質化,讓「多數」學生可以不用太在意學校排名而就近入學,實際上這樣的現象也已經發生,只是比例還不夠高,而這種觀念的改變,更需要時間和「堅持」才能做到。

教育觀念、制度和作法是相互牽動的,許多的改變要多方面同時進行才能奏效,如果家長不願意揚棄傳統的升學主義思維,老師不能改變傳統應付考試的教學模式,政府不能勇敢地堅持對的政策方向,那多數的改革都很難成功,那不僅犧牲學生的學習,還影響國家未來的人力發展。
學生不該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閱讀更多

學生不該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受到少子化和12年國教政策的影響,這幾年私立高中職的招生也常受到關注,有人說因為12年國教讓家長對公立學校缺乏信心,也怕升學制度變化不定,紛紛往私立學校擠;然而又有媒體報導許多私校都擺脫不了發放獎學金的夢魘,因為怕招不到好學生。

到底整個社會和政策對私校發展是利多還是利空?恐怕很難定論,但以獎學金來搶學生這件事,卻值得探討。

理論上,學校應該用心發展出特色,才能吸引適合的學生就讀,獎學金應該只是增加學校競爭力的最後手段。但是當獎學金成了招生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意味著學校難以有所作為,只好靠著優秀學生來拉高聲勢。

而多數的獎學金爭取對象都是「考試成績優異」學生,大家的邏輯仍是多個成績好的學生,將來可以讓升學榜單更漂亮,就表示辦學績效更好。

這種以升學績效為競爭導向的思維,以往多屬於私立學校的特點,因為台灣多數家長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優先選項。如今,有縣市政府為了吸引就近入學,也開始加入這個競價行列,且同樣以升學考試成績作為發獎學金的依據。這其實有違適性多元的理念,作法有待商榷。

不可否認獎學金的確能發揮部分競爭作用,但真正吸引學生和家長的,還是在辦學品質和課程內容,現今的教育市場競爭激烈,當家長的選擇權愈來愈大,無論公私立學校都應該面對可能被淘汰的壓力。

私校雖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常被排在公立學校選項之後,但私校也相對有其彈性空間,更能發展出特色。只要能用心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重視每個學生的多元發展,讓家長感受到物超所值,獎學金絕非難以擺脫的夢魘。
爭輸贏的結果
閱讀更多

爭輸贏的結果

第2屆國中會考結束,今年因多數考區都不辦理特招考試,所以大部分九年級學生已解除任務,等著拿到成績單後,才會面對下一波免試入學申請的煩惱。

猶記得去年第1屆國中會考和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問題引發的風風雨雨,輿論總是在入學排名的公平性上做文章,類似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問題不斷被放大,讓整個12年國教的升學制度被批評得體無完膚,連恢復聯考的呼籲都出來了。

1年過去了,不知是否有人針對當初這些被認為是錯置的學生做研究,看他們的學習情況如何?不過至少在媒體上已經平靜許久,多數人大概也淡忘了當時的那些問題。

實際上問題並沒有消失或解決,只是暫時被遮蔽,且恐怕還會有新問題出現。尤其今年在教育部提供了十量尺的計分,原本是要等比到最後分不出高下才使用,但北北基執意要先比量尺分數再比加號。

由於量尺和標示所設定的答對題數區隔標準不同,從幾次模擬考的實務經驗上發現,極可能出現五個A++的量尺分數卻低於四個A++者。家長若以去年的經驗當標準,對於這樣的矛盾勢必難以理解與接受,恐怕又會再次傷害對新制度的信任,遺憾的是主管機關似乎也無能為力。

許多爭議都源自「比出高下」的想法,然而,兩三題的差異豈能代表學習能力的高低?學校和學生真的需要這樣被清楚排序嗎?朋友的小孩在臉書上寫著會考「不是為了未來而拚死拚活的戰場,而是展現我們幾個月來努力成果的舞台。」

是啊!我們這些期待孩子「旗開得勝」的大人若不能改變想法,跳脫排名的泥淖,將只會看到孩子的勝敗,忽略了每個孩子的獨特與能力。當多數孩子因此失去學習動機,最後贏家是誰?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閱讀更多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教育部前陣子公布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引起不少教育團體反彈。其實自去年十月課綱調整草案開始,就已有許多爭議,最主要的還是幾個意識型態的老問題,包括本土語言是否該列必修?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台灣和中國歷史史觀和用詞等。幾乎每次課程綱要的調整,這些議題都會被拿出來爭辯,卻總是難以獲得理性討論和共識,反而有些更重要的課程問題也就被擺一邊了。

課綱更應該被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讓老師展現教學專業?讓學生從課程中培養什麼能力?老師若能用心正確的引導和補充,即使課本上少幾篇古文,並不影響學生對文言文的熟悉。而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教科書早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更不該是用來控制思想的工具,面對這些容易有價值觀爭議的內容,保留解釋的彈性,由老師帶領學生探討這些爭議,豈不更能讓學生藉此發展批判思考的能力?

其實,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這次高中課綱調整特別增加了選修課程的比例,希望讓各校能依據發展需要,開設更適性多元的課程。這是非常合乎課程理念的設計,但實務上最大的障礙,就是學校和教師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凝聚出學校發展特色?又是否有能力設計出兼顧學校特色與學生需要的課程?因此,如何改變課程發展的模式?提昇老師課程研發的能力?才是實施新課綱更迫切需要被正視的問題。

然而,就怕像許多教育改革一樣,在升學考試這個巨大緊箍咒的牽制下,各校能有多少能力和膽識去落實新課綱的精神?如果大部分的選修課程有名無實,只是換個不一樣的名稱,繼續為了考試加強國英數社自等科目,那新課綱的作用大概有限,那些意識型態的爭議也沒什麼意義了。
國三生的青春
閱讀更多

國三生的青春

1月中旬,多數學生等著期末考後的寒假,但對國三學生來說,大概都已經進入會考的備戰狀態,學校通常也安排了滿滿的寒假輔導課。尤其今年受農曆春節日期較晚的影響,期末考完接著就開始下學期的第一周課程,讓國三學生更感受不到放寒假的氣氛。

然而就在上周,有240位國三學生和18位老師,分成3梯次,花了5天4夜,完成約70公里的「中橫健行」,包含了合歡山主峰登頂。學生們不僅要克服體力上的挑戰,還得忍受腳底磨破起水泡的痛苦,但最後都在同學和老師的相互鼓勵與幫助之下達成目標。過程中他們不只是走路,學校還安排許多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課程,也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帶著學生反思回饋,從中去學習對大自然、對父母和對師長的感恩之心,許多師生都留下感動的淚水。

同樣是國三學生的1月分,有人得埋首苦讀,但也有人可以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何以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就在選擇了直升同校高中部,免去了高中入學考試的壓力,讓這些學生在國三時期維持一定的學科學習品質外,還享有多元的學習內容,參與體能休閒活動,繼續各自的興趣才藝發展。

照理說,每位國三學生都應該有同樣豐富和多元的青春,而不是花一整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全心投入在學科的重複練習和測驗。十二年國教本來希望藉由免試入學制度讓國中學生的學習更適性,尤其讓國三學生的學習更正常。可惜到目前為止,主管機關、學校和家長們都還無法擺脫傳統排名和選校的競爭思維,為了比序方式爭議不斷,最後或許滿足少數人的虛榮,卻苦了多數的孩子。
非得比個高下嗎?
閱讀更多

非得比個高下嗎?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終於順利落幕,無論過程多麼詭譎多變,競爭合作之間充滿爾虞我詐的策略,這個擂台上最終得比個高下,一票兩票都得計較。等霸主選出後,台下觀眾看完熱鬧,還是照常過日子。

不過對於現在的國三學生來說,卻好像進入另一場擂台賽似的,三年磨一劍,就等著扳倒眼前的競爭者,好搶下那有限的位子。而北北基地區的考生比較辛苦,到現在比試的遊戲規則還遲遲未定,到底該出什麼招式好像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只好繼續照著舊路子苦練,而且最好把十八般武藝全練熟了,才有勝算!

古代小說裡的武林盟主是眾多高手覬覦的寶座,但真能穩穩坐上的也就那麼幾人;現代的選舉雖然機會多些,但仍免不了一番你爭我奪。這些都屬於大人社會裡的競爭遊戲,不願意加入的,或許還可以選擇退出江湖隱居山林,然而這些國中學生們,卻人人被逼著參加武林大會。不管行不行,多數都得硬著頭皮打出一招半式,只為了讓判官挑出少數練武之材,進到大門大派修煉更深的功夫。那些被打下擂台的,還是得找個小道館,繼續湊合練著,等著三年後另一場武林大會。

但是,學習真的非得這樣把雲門和少林放一起比個高下嗎?不是習武之材,難道不能是雕龍畫柱或琴棋書畫的料?十二年國教說要適性發展,大家卻還是圍著那座擂台,吵著哪些招式才能拿來比畫?怎麼攻防才好得分?怎麼算計才好比出高下?都忘了多數的孩子其實只需要練武健身,然後去找個自己喜歡的街角或地盤,盡情演出自己最擅長的招式,好好過這一生!
高中菁英教育的迷思
閱讀更多

高中菁英教育的迷思

面對十二年國教第一屆高一新生開學,似乎沒人在關心高中階段的教學問題,卻持續討論明年的入學制度該如何調整?新任教育部長雖然很快地對明年免試入學與特招制度提出新的作法,但仍無法取得各縣市的共識,讓明年的制度仍存在不少變數,此議題還有得爭論。

十二年國教政策到目前為止,雖引起眾多爭議,但許多的爭議點其實來自對菁英教育的迷思。

當大家批評著志願序和作文比重造成免試入學的不公平,嘲諷所謂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的荒謬,主要基於兩個假設,一是「成績相近的學生就應該放在同一所學校」,二是「明星學校若被消滅了,菁英教育就不見了」。然而這兩個假設真的對嗎?

我們不妨思考幾個問題,國中階段都可以做到常態分班,何以高中階段不能做到常態分校?不同學生本來有不同專長,為何僅以學科考試來判定學生優劣,並作為分配學校的依據?

這樣的學科能力分校是為了學生好還是為了老師方便教?再者,現今明星高中裡,除了少數資優學生能獲得特殊的學習資源外,多數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他高中並無太大差異,這是大家期待的菁英教育?或只是為了虛榮的明星教育?

吳思華部長在接受電台專訪時曾提到,認為應把教育資源有效運用,創造更多明星高中。

事實上,這幾年台灣在各項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獲獎的學生,已不再集中於少數明星高中,說明了只要提供足夠資源,落實分組適性教學,每一所高中都有能力辦理菁英教育,每一所高中也都可以是明星高中。如此這些升學制度的爭議才有機會平息,十二年國教才能回歸課程與教學的本質。
學生就定位了,老師呢?
閱讀更多

學生就定位了,老師呢?

十二年國教完成部分公立高中職的續招(三免)後,冗長的招生入學程序已經告個段落,絕大多數學生都確定就讀學校,準備迎接下星期的開學,然而到現在卻仍有許多中小學的教師缺額無法補足。

有些學校已經辦理第三次教師選聘,還不一定招得到老師。學生不知新學期的老師會是誰?學校連排配課都還無法定案,更別說後續的教學準備或專業發展。  過去曾經因開放師資培育而造成僧多粥少的問題,開始有流浪教師產生,而這幾年受到少子化和政府財政吃緊的影響,許多縣市不願開出足夠的正式教師缺額,僅增加代理教師。

教學環境比較好的市區學校或許影響不大,但對偏鄉學校來說,這樣的工作性質根本無法吸引合格準教師報考,最後只能讓現有教師跨學科兼課,或者找相關科系畢業的鐘點代課教師應急。結果壞了教育專業的名聲,更傷害了學生的受教權。

教育是百年大計,師資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要件,但對孩子的影響卻可能是一輩子。提供更穩定的工作環境,才能讓他們好好照顧學生,雖然教師的待遇福利並不差,但不同地區與規模的學校工作條件總有差異,若要吸引足夠的師資到偏鄉服務,得讓工作條件有更大差異化。這個問題不能靠財政窘迫的地方政府來解決,否則又會加重城鄉師資供需失衡問題。

教育部已成立了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期待用更務實的角度來通盤檢討相關法規,甚至強制縣市政府聘任足額的正式教師,並依需求提供差異化的財政支援,才能減少師資供需失調的問題,讓各校老師盡早定位做好教學準備。
制度改革需要觀念同步
閱讀更多

制度改革需要觀念同步

離新學年開學剩半個月,紛擾多時的12年國教免試和特招本該要告個段落,上週卻因雙北市宣布將續辦部分學校第三次免試入學,以及調整明年特招與免試入學作法而再度引起討論與爭議,這12年國教的第一步,跨得真是既顛簸又漫長,也折磨了那些遲遲無法安定下來的孩子與家長。

制度不夠周全應該是今年高中入學最讓人詬病的問題,然而今年免試入學制度最後的樣貌,其實和一開始的規畫並不盡相同,尤其是北北基考區,包括免試超額比序條件、特招比例、會考成績呈現方式等都做了調整,其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滿足少數明星高中的排序需求。

也就是說,當家長和教育人員無法或不想擺脫搶進傳統明星學校的觀念,原本為了適性發展而規劃的會考和免試制度就難以發揮作用,加上缺乏全盤考量的調整作法,各種衝突亂象自然會產生。

教育制度的改變往往牽涉觀念的調整,新制度設計必須考量不同價值觀需求上的衝突性,更不能輕忽調整價值觀的困難度。

這次12年國教的推動,規畫階段顯然溝通與討論的層面不夠寬廣與深入,誤以為制度實施後自然會引導觀念的改變,結果卻反過來被輿論、少數有力家長牽著鼻子走,且完全失去為政策辯護與堅持的能力,混亂的結果也可以預期。

現在要說12年國教已宣告失敗仍言之過早,畢竟入學方式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無論是制度或觀念的改變,各級政府還來得及廣邀各界意見,進行真正的對話和溝通,而不是形式化的政令宣導,在12年國教的大目標下,共同找出可行方案,減少未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痛苦。
沒特色的特招
閱讀更多

沒特色的特招

根據媒體報導,12年國教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後,全國報到率雖接近75%,但傳統明星學校中排名約在第2至第4志願的高中,報到率都低於平均值。

一般認為這些未報到學生都準備挑戰本周末的特色招生,因為以這次特招的報名人數來看,錄取率將近70%,感覺起來似乎比用免試入學拼明星學校還容易的詭異現象,尤其對那些五科A++作文五級分的學生來說,特色招生顯然是他們更有優勢的戰場。

理論上特色招生學校要投入較多資源來提供有特色或專長訓練的課程,並以特殊的測驗方式來挑選具有此類專長的學生,因此特招原本是針對體育或藝術類專長學生設計,如今教育部為了滿足部分學生家長需求,避免被社會認為12年國教是要消滅明星高中,保留所謂的學術類特色招生給少數高中。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辦理學術類特色招生的普通高中,提供了什麼特色課程給這些特招錄取學生?這些課程需要什麼專長?學術性特招又如何測驗出這些專長?

實際上,這些普通高中的特色課程,多是在原本的科目上安排幾節課改變上課內容和方式,因為他們未來的目標依然是大學入學考試;那些無論是考3科或5科的特招錄取學生,其專長可能是「考好每一科」。也就是說,學術性特招只是另一件國王的新衣罷了!

既然特色課程一點也沒特色,特招學生和其他學生的未來目標都一樣是大學入學測驗,何不直接稱為「甄試入學」,讓那些有考試專長的學生有發揮的舞台,然後將這些特招名額平均分給每個公立高中,這樣免試入學學生也就不必擔心自己讀的是次等學校了。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閱讀更多

該檢討的 不只是制度

隨著第1屆國中會考成績揭曉,教育部公告了會考級分人數百分比後,大家關注的問題「都在學生該怎麼填志願序,才能進入心中的第1志願?」教育團體批評填志願序像在賭博諜對諜,許多家長和學生心急如焚,學校也不知該如何輔導學生,整個免試入學方案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各界也罵聲連連,逼著教育部現在就喊著明年會全面檢討會考制度。

任何新制度上路,都會有檢討空間,免試入學方案也的確有許多該改進的問題,但在檢討制度之前,我們得先釐清問題的根源,並對核心價值有足夠的共識,才能夠朝同樣的方向去改善。

既然12年國教希望淡化明星高中的迷思,減少升學考試的過度競爭,那麼就不該用過去的習慣來批判新制度的價值,更不該期待新方案的設計要能維持那毫無道理的排名。我們該先檢討的,或許是我們正在用什麼教育觀在引導孩子?

當我們聽到學生因為差一級分而痛罵「該死的作文」,看到孩子因為不知該如何填志願序而「面臨崩潰」,教育工作者該有所警覺,何以讓孩子對一個人生中的小關卡看得這麼嚴重?何以讓家長覺得差個一兩志願就好像沒了未來?是否因學校不斷強調前3志願才是明星的觀念?當學校老師鼓勵孩子去拼特招時,是否真的認為那些高中的辦學品質或特色有很大的差異?還是只為了滿足那一點點排名的虛榮心?

教育觀念的改變非常難,常要面對強大的外在壓力,教育人員需有堅定的信念,也要有自我檢視和改變的勇氣,否則不僅無助於教育問題的改善,甚至成了改革的阻力而不自知。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閱讀更多

頂住壓力 才能堅持理想

第1屆國中會考已經結束1個多星期,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機關還在為了如何公布會考成績級距人數拿不定主意,不僅讓原本就有疑慮的家長感到更加恐慌,也讓12年國教的理想性面臨挑戰,各界都在看我們的官員要如何在堅持與妥協中做出抉擇。

家長們對12年國教入學方式的質疑,幾乎都來自於一個公平性問題,而此公平性則建立在把過去各高中的入學分數排名和其學校優劣畫上等號的假設,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如果被放在「以前」錄取分數較低的學校裡,就是所謂的「高分低就」,對學生不公平。

然而現今的公立高中排名,主要取決於錄取學生的考試成績,並非學校辦學的績效,社會持續以傳統排序來斷定這些學校的優劣,對學校一樣不公平。12年國教若希望減少高中升學壓力,促成國中教學正常化,就必須打破傳統高中排名的迷思。

教育部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和均質化已經多年,照理說各高中之間的辦學品質和教師專業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但顯然還無法扭轉家長既定印象,而免試入學方案可以是破除迷思的臨門一腳。

雖然改變的過程一定會有陣痛和阻力,需要時間調整和適應,但若是符合教育理想,且有其必要性,政府和教育單位就應該有所堅持,並花更多心力去溝通和說服。

政府在制定這些會考制度時,就該知道會面對這些舊觀念的壓力,也該先規劃好因應措施。如果無法頂住壓力,不斷的在特招比例、比序條件、會考成績等制度上妥協修改,讓舊思維主導著新政策,那12年國教的理想就會成為空談,大家又只是白忙一場。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朋友的孩子讀了4年的大學資訊系,工作2年後,仍無法忘懷當初的最愛,決定再回大學重新學設計。他感嘆早知如此,當初就順從孩子的想法,不必浪費好幾年的青春,多繞一大圈。

這幾天媒體也報導了2則類似的案例,無論是大學休學改讀高職餐飲科,或者大學畢業重新回到高職追求扎實的技術訓練,這些人多花了好幾年才回到自己的初衷。不過至少他們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更多年輕人對未來是沒有方向或想法的!

這幾年,社會大眾看待各種職業比以往更開放多元。然而面對孩子的求學發展時,多數人仍難擺脫主流價值的影響。仍期待進入一流大學,選個讓多數人稱羨的熱門系所就讀,將來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但根據調查,有1/3的大一新生後悔自己選錯科系,這些學生若渾渾噩噩過4年,將來進入社會,通常難以展現所學專業,只好尋求其他發展機會。

然而其他2/3的學生,雖不後悔所讀科系,卻不代表他們做了正確的抉擇,因為有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想學的是什麼?

許多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幾次例行的性向測驗,沒有太多機會去認識自己的興趣,思考自己的未來;當面臨升學的抉擇時,大概就依照分數和主流價值來決定未來的進路。等發現走錯了,得花更多代價去彌補。

12年國教希望孩子適性揚才,就得安排更多選修課程或多元社團,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走出教室,認識各行各業,藉以了解自我和探索未來,否則社會的發展雖然開放多元了,孩子卻不知如何選擇,恐怕在學習歷程上繞路的案例仍然會很多!
翻轉教室要掌握核心
閱讀更多

翻轉教室要掌握核心

最近感受到台灣教育改變的濃厚氛圍,除了爭議不斷的12年國教即將上路,隨著行動學習、PISA測驗、翻轉教室和學習共同體等概念導入,有些老師找到他們心中真正渴望的教學方式,發展出精采的教學歷程,進而引起媒體的注意和報導,帶動教育現場一波波令人期待的改變浪潮。 比起過去的課程或升學制度改革,這波教育現場的翻轉的確讓人感到興奮,也引起老師們的高度共鳴。大家可能發現,過去制度鬆綁或調整無法帶來真正的學習改變,唯有回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理想,才能跳脫那些扭曲的升學框架,讓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慾望。

當老師們不再以幫助學生拚升學為主要目的,而能重新思考學生的學習需要,就更容易看見學生的優點和問題,設計出真正能激發學生學習意願的教學模式。同樣的,當學生發現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不需和別人比較,同儕之間從競爭轉變為合作,從討論中探索自己的答案,學習的樂趣就被激發出來了。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看起來簡單,但不容易執行。老師必須清楚了解每個單元的學習目的和內容特性,掌握學生的個別差異,方能釐清學習需要,進而安排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工具。

再者,還要透過檢視、反思,以及同儕的觀摩討論,依照學生的狀況,不斷修正教學過程,才能落實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想。若只是學會一套方法,每堂課都讓學生課前預習、分組討論、上台發表,其實又掉入另一種「以老師教學為中心」的既定模式。

不同的條件影響著教育的成敗,當學校和老師在迎接改變時,不僅要知道其他典範學校成功的原因,更要了解自身所面對的學生和條件,若只有樣學樣,或翻過了頭,就怕很容易迷失方向,從浪頭上摔下來。
用更開放態度面對私校經營
閱讀更多

用更開放態度面對私校經營

前陣子看到某私校董事投書媒體,頗有感觸,過去在台灣多數私校會被定位成次等的選擇,所以當少子化問題越趨嚴重,大家先想到的是私校退場問題。然而也有部分私校努力辦出特色和績效,逐漸獲得家長認同,成為熱門名校,此時政府或公校體系卻又開始擔心這些私校影響公校的生存和地位,這種矛盾情緒讓人不解。

自從創辦學校以來,實際感受私校發展的困境,即使不接受政府補助,仍經常為了教育理念的實踐,必須和政府機關溝通協調,困難重重。部分原因是受限於跟不上時代的法令規定,讓行政部門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難以給予支持;有些則因對私校教育現場的了解不夠,習慣以公立學校的經營思維,導致政策制定無法切合私校實務需要,讓學校單位無所適從。

私校法開宗明義要鼓勵私人興學,相信多數私校辦學者仍是想為教育貢獻一些力量,讓莘莘學子有更多元的教育選擇。但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環境中,政府法規對私校的態度仍多是防弊重於興利,就怕私校亂來。法規或政策若不能給予足夠的空間,私校在經費、師資、人數、課程等方面都難以和公立學校抗衡,無形中便限制了私校的發展空間,讓私校的社會定位難以翻身。

前幾年私校法修訂,開放了私立國中小得申請免除法令限制的規定,讓有心經營特色的私校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是面對多元教育的正向作法,只可惜目前對私立高中職的法令限制開放條件仍較嚴苛。

12年國教政策實施後,私立高中職的辦學品質對政策推動有重大影響,政府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宜更積極支持私校的自主性,讓私立高中職有更多元的發展機會,不僅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道路,政府也能集中資源照顧弱勢學生,達成雙贏局面。
讓學習變快樂
閱讀更多

讓學習變快樂

十二年國教希望讓國中教學正常化,讓學生快樂學習。但也有人認為根本沒有快樂學習這件事,因為學習要有好成果,勢必經過一些枯燥反覆的操練,無論教學方法如何改變,學習過程多半是痛苦的。除非學習內容是自己喜歡的,是主動學習的,才能將痛苦的過程轉化成樂趣。偏偏我們中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多數是被強迫的而無法選擇的,如何能讓他們快樂學習?

最近看到報導,台大葉丙成教授所開的「機率與統計課」,竟成為全球2萬多人搶著選修的熱門線上課程。印象中,「機率」和「統計」是數學科裡面讓許多學生頭痛的單元,不禁好奇這位教授是用什麼方法讓這門課變成這麼有吸引力?

依據報導所述,葉教授主要2種顛覆傳統教學方式,一是利用各種學生「有感」的題材,引發學生學習機率的興趣,二是讓學生分組出題,互相考驗競賽,於是學生更加主動與深入了解各種機率統計的知識,就為了能出個好題目考倒其他人。我光是看報導的內容,就感到一股莫名的興奮,似乎恨不得立刻加入他們,一起動腦筋想出更有挑戰性的機率問題,一時間覺得好像學機率和統計真的很有趣。

類似葉教授的例子其實不少,每年各種創意教學競賽或成果發表,都可看到老師們用心設計教學,讓原本枯燥的課程變成有趣。現階段礙於課綱規定和升學測驗等種種限制,我們的確無法完全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但只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設想,找出激發學生動機的誘因,設計「學生覺得有趣」的教學,讓學習變快樂,或許也能讓學生從消極排斥變成主動學習,結果還是好的!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